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51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docx

第4章水泥复习思考题P5

第四章水泥P58

1.什么是硅酸盐水泥?

生产硅酸盐水泥时,为什么要加入适量石膏?

答:

(1)根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适量的石膏、或再掺加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加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

①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

②使水泥不致发生急凝现象;

③同时在最佳石膏掺量时可得到水泥最高强度。

2.试分析硅酸盐水泥强度发展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

答:

(1)早期(3d)强度发展较快,后期(28d)发展较慢;

(2)主要影响因素:

Ⅰ.内因:

①水泥中各主要矿物的相对含量;

②水泥的细度;

③石膏掺量。

Ⅱ.外因:

①水泥浆的水灰比;

②养护温度(冬季施工注意防冻);

③养护湿度(夏季施工注意洒水);

④养护龄期。

3.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答:

(1)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

①游离氧化钙(f-CaO);

②氧化镁(MgO);

③三氧化硫(SO3)含量过高;

④此外,碱分(K2O、Na2O)的含量也应加以控制。

(3)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

使已硬化水泥石中产生不均匀膨胀,破坏水泥石结构,出现龟裂、弯曲、松脆或崩溃现象。

4.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因素有哪些?

水化热高低对水泥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答:

(1)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因素有:

水泥中(熟料)的矿物组成、水灰比、细度和养护条件等;

(2)水化热高低对水泥的使用的影响有:

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

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出去,内部温度常升高到50~60℃以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所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有害因素。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应采用低热水泥,若使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如何检验的?

答:

是按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测定其7d和28d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然后根据其强度值的大小,依据GB/T175-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要求进行评定。

6.分析水泥石受到环境水侵蚀破坏的主要原因,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

答:

(1)基本原因:

水泥的水化产物Ca(OH)2等晶体物质溶解于水;

化学侵蚀。

水泥是碱性物质,与环境水中的酸、盐起化学反应;

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2)防腐措施:

根据环境水侵蚀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

提高密实性能(降低水灰比);

表面防护。

7.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料?

什么是非活性混合材料?

两者在水泥中的作用如何?

8.为什么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在较低温度下施工的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9.铝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什么?

它为什么不能与硅酸盐类水泥或含石灰的材料混合使用?

10.已测得某普通硅酸盐水泥3d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均达到42.5强度等级的要求,28d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试评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表1

试件编号

1

2

1

1

1

2

抗折破坏荷载(N)

2695/6.3

3190/7.5

2710/6.3

抗压破坏荷载(KN)

68.3/42.7

68.3/42.7

69.7/43.6

69.1/43.2

67.3/42.1

68.1/42.6

解:

1.计算28d抗折强度:

(1)计算28d抗折强度试验结果的单值;(计算公式f折=0.00234P)

f折1=6.3f折2=7.5f折3=6.3

(2)计算3个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为:

f3折=(6.3+7.5+6.3)/3=20.1/3=6.7(MPa)

(3)误差判断:

①计算误差范围:

6.7(1+±10%)=7.4~6.0

②误差判断结果:

∵f折2=7.5>7.4(即三个抗折强度中有一个超出误差范围,其余均在误差范围内)

∴28d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为;f2折=(6.3+6.3)/2=6.3(MPa)

2.28d抗压强度:

(1)计算28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单值;(计算公式f折=0.625P试验结果见上表)

(2)计算6个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为:

(42.7+42.7+43.6+43.2+42.1+42.6)/6=256.9/6=42.8(MPa)

(3)误差判断:

①计算误差范围:

42.8(1+±10%)=47.1~38.5

②误差判断结果:

∵6个试验值均在误差范围内,

∴28d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为;6个试件的平均值F6压=42.8(MPa)

3.28d水泥强度等级评定结果:

(1)28d的抗折强度f2折=6.3<6.5(MPa)(不符合P.O42.5的要求)

(2)28d的抗压强度F6压=42.8≥425(MPa)(符合P.O42.5的要求)

∴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符合P.O42.5的要求。

答:

该水泥28d的试验结果不符合P.O42.5强度等级的要求。

11.硅酸盐水泥标准试件的抗折、抗压破坏荷载如表2所示,试评定其强度等级。

表2

抗折荷载(N)/强度(MPa)

抗压荷载(KN)/强度(MPa)

3d

28d

3d

28d

2500/5.8

2930/6.9

50.6/31.6

89.8/56.1

48.3/30.2

88.5/55.3

2510/5.9

3050/7.1

48.2/30.1

87.2/54.5

52.5/32.8

86.4/54.0

3000/7.0×

3360/7.9

50.7/31.7

84.1/52.6

60.1/37.6×

85.2/53.2

平均值

18.7/3=6.2

21.9/3=7.3

194/6=32.3

325.7/6=54.3

计算误差范围

5.6~6.8

6.6~8.0

29.1~35.5

48.9~59.7

误差判断结果

(5.8+5.9)/2

=5.8

21.9/3=7.3

156.4/5=31.3

(28.2~34.4)

54.3

P·Ⅰ52.5R

标准值

5.0

7.0

27.0

52.5

强度评定

5.8>5.0

7.3>7.0

31.3>27.0

54.3>52.5

强度等级

P·Ⅰ52.5R

P·Ⅰ52.5R

P·Ⅰ52.5R

P·Ⅰ52.5R

答:

该水泥的强度等级均满足P·Ⅰ52.5R的要求)。

12.用相同水泥制成四组水泥石试样,测得其干表观密度分别为:

①1390㎏/m3、

②1280㎏/m3、③1170㎏/m3、④1050㎏/m3,又测得其密度为2.45g/cm3。

它们强度的高低顺序为何?

并说明产生强度差别的原因。

答;

(1)它们强度的高低顺序为;①>②>③>④.

(2)产生强度差别的原因是;在水泥石的密度相同时,则其强度与干表观密度的大小成正比。

即水泥石的干表观密度愈小,则其孔隙率就愈大;当其孔隙率愈大时,其强度就愈小

 

13.硅酸盐水泥熟料各单矿物的水化热如表3所示,现有熟料矿物组成如表4所示的两种水泥,试估计它们3d、7dj28d的水化热,并分析它们强度增长情况的差别。

表3

水化时间

水化热(J/0.01g)

C3S

C2S

C3A

C4AF

3d

4.10

0.80

7.12

1.21

7d

4.60

1.17

7.87

1.80

28d

4.77

1.84

8.45

2.01

表4

水泥

熟料矿物(%)

C3S

C2S

C3A

C4AF

A

52

21

10

17

B

45

32

5

18

解:

1.估计它们3d、7dj28d的水化热

表3-A

水化时间

A水泥的水化热(J/0.01g)

C3S

C2S

C3A

C4AF

总水化热

3d

2.132

0.168

0.712

0.206

3.218

7d

2.392

0.246

0.787

0.306

3.732

28d

2.480

0.386

0.845

0.342

4.053

表3-B

水化时间

B水泥的水化热(J/0.01g)

C3S

C2S

C3A

C4AF

总水化热

3d

1.845

0.256

0.356

0.218

2.675

7d

2.070

0.374

0.394

0.324

3.162

28d

2.146

0.589

0.422

0.362

3.519

2.强度增长情况的差别;A水泥3d及7d的分别比B水泥7d及28d的强度增长还要大。

14.在普通条件下存放三个月的水泥,可否仍按原强度等级使用?

为什么?

答:

1.不能;

2.因为在普通条件下存放三个月的水泥,其强度损失可达15%左右。

 

15.下列混凝土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哪种水泥?

并说明理由。

序号

混凝土工程

水泥品种

理由(要求)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矿渣或火山灰质及粉煤灰

水泥的水化热低。

2

采用湿热养护的砼构件

矿渣或火山灰质及粉煤灰

适用于湿热养护。

3

高强

P.Ⅰ或P.Ⅱ及P.O

水泥的强度等级高。

4

严寒地区受到反复冻融的

P.Ⅰ或P.Ⅱ及P.O

早期强度高,抗冻性好。

5

与硫酸盐介质接触的

抗硫酸盐水泥或掺大量粉煤灰

抗硫酸盐。

6

有耐磨要求的

P.Ⅰ或P.Ⅱ

耐磨性好。

常用水泥品种的选用

混凝土工程特点及所处环境

优先选用

不宜选用

在一般气候环境中

P.O

在干燥环境中

P.O

P.P,P.F

在高湿度环境或长期处于水中

★(4)

厚大体积

★(4)

P.I,P.II

要求快硬、高强(>C40)

P.I,P.II

★(4)

严寒地区露天混凝土、

寒冷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

P.O

P.I,P.II

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

P.O(>32.5MPa)

★(4)

有抗渗要求

P.O,P.P

P.S

有耐磨要求

P.I,P.II,P.O

P.P,P.F

受侵蚀介质作用

矿渣P.S

P·I,P·II

16.试比较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凝结硬化的条件有何不同。

17.试分析掺有混合材料水泥的技术经济意义。

18.是非题

1、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

2、硅酸盐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及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

3、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4、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得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6、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

7.用沸煮法检验水泥试饼,未发现有放射状裂缝,就可判断水泥安定行良好。

(×)8.因为标准稠度是水泥主要技术之一,所以水泥试验时一定要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

9.影响水泥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泥的细度,而与拌合加水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

10.抗硫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A的含量一定比普通水泥的少。

(√)

11.火山灰水泥耐软水侵蚀性好,而且抗渗性好,故我国北

方寒冷地区修建大坝宜选用火山灰水泥。

(×)

12.高铝水泥的水化热大,所以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

13.活性混合材料之所以具有水硬性,是因其主要化学成分

为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钙。

(√)

14.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

硅酸盐水泥。

(×)

15.测定水泥强度用的胶砂重量配比为:

水泥:

普通砂=1:

2.5(×)

 

第四章水泥

1.什么是硅酸盐水泥?

生产硅酸盐水泥时,为什么要加入适量石膏?

根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加入石膏的目的是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水泥不致发生快凝或闪凝现象,同时在最佳石膏掺量时可得到水泥最高强度。

2.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

游离氧化钙(f-CaO)、方镁石(MgO)、三氧化硫(SO3)含量过高;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

使已硬化水泥石中产生不均匀膨胀,破坏水泥石结构,出现龟裂、弯曲、松脆或崩溃现象。

3.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因素有哪些?

水化热高低对水泥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因素:

水泥的种类、(熟料)矿物组成、水灰比、细度和养护条件等;

影响:

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出去,内部温度常升高到50~60℃以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所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有害因素。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应采用低热水泥,若使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4.试分析硅酸盐水泥强度发展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

 

特性

C3S

C2S

C3A

C4AF

水化速度

较快

最慢

极快

较快

水化热

较大

(早期)

(后期)

最大

(早期)

强度

发展

早期

最高

不高

低(很快)

较低

后期

增长

增长较高

不增长

(较高)

作用

决定强度等级

保证后期强度

影响凝结时间

提高抗折强度

 

3.选择水泥

混凝土工程特点及所处环境

优先选用

不宜选用

在一般气候环境中

P.O

在干燥环境中

P.O

P.P,P.F

在高湿度环境或长期处于水中

★(4)

厚大体积

★(4)

P.I,P.II

要求快硬、高强(>C40)

P.I,P.II

★(4)

严寒地区露天混凝土、

寒冷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

P.O

P.I,P.II

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围

P.O(>32.5MPa)

★(4)

有抗渗要求

P.O,P.P

P.S

有耐磨要求

P.I,P.II,P.O

P.P,P.F

受侵蚀介质作用

矿渣P.S

P·I,P·II

第五章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何量度及其表示?

当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满足要求时,如何调整?

度量和表示:

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调整:

(1)尽可能降低砂率;

(2)改善砂石级配;(3)尽量用较粗的砂石;

(4)当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太小时,应维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和水的用量,或者加入外加剂;

当拌和物坍落度太大,但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时,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量。

2.定义混凝土的耐久性?

什么样的混凝土可望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能,抵抗受破坏作用的能力。

耐久性是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质,它包括抗冻、抗渗、抗冲磨、抗气蚀、抗侵蚀及碱骨料反应、碳化、抗风化及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等性能。

(1)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3)合理选择粗细骨料级配;

(4)掺加减水剂及引气剂;

(5)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某石灰岩密度2.62g/cm3,孔隙率1.2%,今将该石灰岩破碎成碎石,其堆积密度1580kg/m3,求此碎石的视密度和空隙率。

2.某块状材料密度2.60g/cm3,干燥表观密度1600kg/m3,现将一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称重为1086g,试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和体积吸水率,及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3.某工地碎石密度2.65g/cm3,堆积密度1.68kg/l,视密度2.61g/cm3,求该碎石的孔隙率和空隙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