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57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docx

全国自考市政学选择题汇总

2011年全国自考市政学模拟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标准是()B

A.临时居住人口B.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C.过往人口D.常住流动人口

2.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B

A.议行合一制B.市人民代表大会制C.市议会制D.议会市长制

3.对于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B

A.农村经济B.城市经济C.第三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

4.划分城市人口的依据是()A

A.居住地B.户籍C.出生地D.从事的职业

5.我国城市人口已表现出以下哪一明显趋势()D

A.负增长B.壮年化C.青年化D.老龄化

6.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D

A.渗透B.辐射C.渗透和辐射D.聚集和扩散

7.实施教育决策的行动纲领是()C

A.教育预测B.教育组织C.教育计划D.教育评价

8.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多长时间的人口()B

A.两天以内B.三天以上C.十天以内D.五天以内

9.城市活力的源泉是()A

A.城市功能多元化B.城市结构多元化C.城市所有制结构的优化D.城市流通渠道的畅通

10.在北欧诸国,英国的英联邦成员国最为典型的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是()A

A.国家福利型B.社会共济型C.个人储蓄型D.自助型

11.农村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广泛的推动力是()的发展。

D

A.大城市B.特大城市C.中等城市D.小城市

12.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B

A.基础容量大B.基础设施现代化C.城市规模大D.经济高速发展

13.小城镇的发展,应采取哪种发展方式()B

A.内涵式B.外延式C.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形式D.其他

14.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多少代表书面联名,方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B

A.1/5B.1/10以上C.2/3以上D.过半数

15.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机构是()D

A.检察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公安机关

16.我国市政职能的主体是()B

A.市委B.市政府C.市民D.市人大

17.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是()D

A.企业B.事业C.政府D.以上都不对

18.复合税制形成于()D

A.1990年底B.1991年底C.1992年底D.1993年底

19.逆城市化最先出现在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D

A.欧洲诸发达国家B.中国C.拉丁美洲国家D.美国

20.我国的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B

A.现代型B.传统型C.超前型D.中西结合型

21.在北欧诸国、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家最为典型的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是()A

A.国家福利型B.社会共济型C.个人储蓄型D.自助型

22.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B

A.社会学B.地理学C.市政学D.生态学

23.以下哪一方面引发了社会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D

A.城市规模的扩大B.城市数量的增加C.城市化的发展D.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所导致的城市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24.1879年,中国第一个近代给水工程在以下哪个城市建成()AA.旅顺B.大连C.天津D.上海

25.所谓城市政策说,是基于哪个角度来讲市政的()B

A.政治学B.政策学C.行政D.政权

2011年全国自考市政学模拟试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形成受以下哪一因素制约()A

A.经济实力B.政治稳定性C.政府职能状况D.城市规模

2.对于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B

A.农村经济B.城市经济C.第三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

3.在城市中建造大片公园绿地,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起源于()A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

4.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D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噪音污染D.城市环境污染

5.整个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C

A.教育决策B.教育计划C.教育预测D.教育组织

6.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B

A.农业化B.工业化C.市场化D.经济化

7.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是()B

A.人身自由权利B.政治权利C.劳动权利D.经济权利

8.根据市政职能的性质和实现方式,市政职能可分为()C

A.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B.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C.防御职能和建设职能D.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9.城市政府行政机关的生命和灵魂是()C

A.市政体系B.市政体制C.市政职能D.市政原则

10.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C

A.产业结构的合理化B.产业结构的优化C.产业结构的高级化D.城市的社会结构合理化

11.临时召集市人大会议,须经多少代表提议()D

A.过半数B.2/3以上C.1/3以上D.1/5

12.城市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中心环节是()C

A.社会职能B.建设职能C.行政指导职能D.服务职能

13.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的决议,以全体组成人员的()通过。

C

A.1/3以上B.2/3以上C.过半数D.1/5

14.市政职能的调整和实现,通常以下列哪一方面作为基本参照和基本定位()A

A.地级市B.县级市C.直辖市D.市辖区

15.城市体系是以下哪一方面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D

A.地方社会经济B.全国社会经济C.城市本身社会经济D.区域社会经济

16.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C

A.集体领导制B.民主集中制C.行政首长负责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17.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是()D

A.企业B.事业C.政府D.以上都不对

18.中国从1994年开始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新的改革()A

A.城市税收制度B.城市收费制度C.城市经济管理体制D.城市预算

19.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B

A.城市B.市政C.城市经济D.城市政权机关

20.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它的()A

A.自治B.社会化C.集团化D.企业化

2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全心全意为市民谋利益B.城市政权机关C.城市经济D.城市有关公共事务

22.社会保险带有()B

A.单向性B.强制性C.自愿性D.救济性

23.所谓城市政策说,是基于哪个角度来讲市政的()B

A.政治学B.政策学C.行政D.政权

24.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是()BA.个人自由权力B.政治权力C.劳动权力D.经济权力

25.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机构是()D

A.公用事业管理局B.市政工程管理局C.市政管理委员会D.城市建设委员会

2011年全国自考市政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是指(C)

A.城市政权机构中的权力机关B.城市政权机构中的司法机关C.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D.城市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

2.城市是(A)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阶级D.阶级斗争

3.城市环境管理原则中的“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的提出是在(B)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80年代中期D.50年代末

4.城市政治体系称为(C)

A.市政管理B.市政客体C.市政主体D.市行政主体

5.20世纪城市化的主要构成是(D)

A.地域性贸易B.全国性贸易C.国际性贸易D.商业性城市的大量出现

6.市民素质的相对稳定性主要体现为(B)

A.市民素质的不同特点B.市民素质的共同特点C.市民的人格构成D.市民的价值构成

7.城市功能优化的动力和源泉是(B)

A.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B.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C.城市企业结构的优化D.城市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8.从历史情况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是(A)

A.非竞争性的封闭领域B.竞争性的封闭领域C.非竞争性的开放领域D.竞争性的开放领域

9.市民利益表达通常采用的形式是(A)

A.团体形式B.个人形式C.正式组织D.参政议政

10.市民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是(A)

A.城市基础设施B.城市经济发展迅速C.城市政治生活稳定D.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11.城市主导功能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方面的优化上(D)

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D.城市支柱产业

12.根据经济的需要和能力,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宜保持在(A)

A.10%左右B.25%C.25%~50%D.50%

13.城市财政的首要任务是(B)

A.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B.城市的建设和维护C.合理分配财政资金D.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14.在我国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制的体制下,真正拥有实权、最为人们关注的是(B)

A.市人大B.市人民政府C.市人民法院D.市人民检察院

15.以下不属于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的是(D)

A.定量分析法B.定性分析法C.综合分析法D.系统分析法

16.实行有效的城市规模管理的前提是(B)

A.严格实施城市规划B.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C.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D.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

17.我国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法规主要是于以下哪一年起施行的(C)

A.1992年1月1日B.1993年10月1日C.1993年1月1日D.1990年1月1日

18.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的基层组织是(A)

A.公安派出所B.治安保卫委员会C.乡镇政府D.居民委员会

19.市政学是(C)的一个分支学科。

A.政治学B.经济学C.行政学D.社会学

20.中国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A)

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D.三资企业

21.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核心任务是(A)

A.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B.打击违法犯罪C.预防违法犯罪D.加强法制

22.我国提出排污收费制度是在(A)

A.1978年B.1980年C.1986年D.1982年

23.社区管理就其属性而言,还是一项(B)

A.社区管理活动B.自我管理活动C.集体管理活动D.区域管理活动

24.城市卫生的实质是(D)A.生活卫生B.生产卫生C.环境卫生D.人民健康

25.公用事业的价格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是由于(B)

A.市场不完善B.价格体系不合理C.基础设施不完善D.政企不分

2011年全国自考市政学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以下哪一职能体现了城市政府的本质(A)

A.公共服务职能B.经济职能C.政治职能D.行政职能

2.划分城市人口的依据是(A)

A.居住地B.户籍C.出生地D.从事的职业

3.从行政的角度而言,市政是指(B)

A.城市政权B.城市行政管理C.城市政策D.城市事务

4.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是(D)

A.特大城市B.大城市C.小城市D.中等城市

5.在我国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制的体制下,真正拥有实权、最为人们关注的是(B)

A.市人大B.市人民政府C.市人民法院D.市人民检察院

6.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A)

A.市政公用设施B.城市行政经济管理C.财税管理D.城市征收征管

7.城市政权的主要职能是(D)

A.统治职能B.维护社会稳定C.经济职能D.管理职能

8.现代城市居民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因素是(D)

A.心理素质B.身体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市民参政意识

9.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兴起的派别是(B)

A.环境派B.技术派C.科学派D.管理派

10.中国的城市化是以以下哪一方面为主导型的(A)

A.政府B.权力机关C.司法机关D.社会组织

11.城市活力的源泉是(A)

A.城市功能多元化B.城市结构多元化C.城市所有制结构的优化D.城市流通渠道的畅通

12.把市政职能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所依据的标准是(A)

A.历史线索B.性质和实现方式C.发展和消长趋势D.现代城市事务的主要内容、特点

13.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

A.10年B.10年至20年C.20年D.5年至10年

14.最早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是在(A)

A.1881年B.1872年C.1918年D.1885年

15.维护市民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A)

A.市民监督B.新闻媒体C.政府行政干预D.社会舆论

16.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B)

A.人口素质B.人口数量C.国民生产总值D.经济发展水平

17.以下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专业管理机构的是(A)

A.交通管理委员会B.环境保护局C.园林管理局D.市政工程管理局

18.城市卫生的实质是(D)

A.生活卫生B.生产卫生C.环境卫生D.人民健康

19.市人民法院是市的(A)

A.审判机关B.国家法律监督机关C.权力机关D.行政机关

20.城市卫生的实质是(D)

A.生活卫生B.生产卫生C.环境卫生D.人民健康

21.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部分是(D)

A.工程规划B.城市发展规划C.城市环境保护D.布局规划

22.只针对城市的各种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的学科是(B)

A.市政学B.城市管理学C.城市政府学D.城市政治学

23.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D)

A.社会分工B.私有制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稳定的区域性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

24.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A)A.市政公用设施B.城市行政经济管理C.财税管理D.城市税收征管

25.以下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专业管理机构的是(A)

A.交通管理委员会B.环境保护局C.园林管理局D.市政工程管理局

2011年全国自考市政学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权,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市政的(C)

A.从政治的角度B.从行政的角度C.从政权的角度D.从政策的角度

2.市民素质的内核是(C)

A.心理素质B.身体素质C.市民的人格构成D.文化素质

3.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B)

A.农村教育B.城市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及自考教育

4.市政体制的核心内容是(D)

A.机构设置B.行政效率C.人员编制D.权责配置

5.在市委的领导作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经济领导

6.明确提出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在(B)

A.1978年B.1989年C.1982年D.1980年

7.美国纽约率先利用热电厂向城市供热是在(B)

A.1812年B.1880年C.1879年D.1883年

8.在北欧诸国,英国的英联邦成员国最为典型的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是(A)

A.国家福利型B.社会共济型C.个人储蓄型D.自助型

9.市政管理内容广泛复杂,市政领导者在选择城市公共政策时必须兼顾各方利益,这表明市政具有哪一特征(B)

A.政治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动态性

10.优化城市功能的重点是增强城市的(C)

A.内部功能B.特殊功能C.外部功能D.综合功能

11.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B)

A.基础容量大B.基础设施现代化C.城市规模大D.经济高速发展

12.市政学是(C)的一个分支学科。

A.政治学B.经济学C.行政学D.社会学

13.全部城市政治体系称为(C)

A.市政管理B.市政客体C.市政主体D.市行政主体

14.小城镇的发展,应采取哪种发展方式(B)

A.内涵式B.外延式C.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形式D.其他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

A.控制力B.支撑力C.引导力D.支配力

16.影响城市功能发挥的决定性客观因素是(B)

A.经济发展程度B.城市结构C.社会文化环境D.政府控制力的强弱

17.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是(C)

A.不断改变的B.相对稳定的C.巩固不变的D.以上都不对

18.复合税制形成于(D)

A.1990年底B.1991年底C.1992年底D.1993年底

19.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达到高潮约在(A)

A.1925年前后B.1938年前后C.1948年前后D.1950年以后

20.20世纪城市化的主要构成是(D)

A.地域性贸易B.全国性贸易C.国际性贸易D.商业性城市的大量出现

21.美国纽约率先利用热电厂向城市供热是在(B)

A.1812年B.1880年C.1879年D.1883年

22.地方性城市网络的结节点是(C)

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小城市D.特大城市

23.城市功能优化的动力和源泉是(B)

A.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B.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C.城市企业结构的优化D.城市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24.市政体制的核心内容是(D)A.机构设置B.行政效率C.人员编制D.权责配置

25.我国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责是管理(D)

A.城市计划生育B.城市文化C.城市环境D.城市经济

2010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从广义上讲,市政主体是指城市中的( C  )

A.政党组织B.各种国家机关C.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D.政党组织和各种非国家权力组织

2.把市政界定为道路交通、卫生教育等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城市公共事业及其管理,这种说法是( A )

A.城市事务说B.城市行政说C.城市政治说D.城市政策说

3.下列关于城市化动力的表述准确的是( A )

A.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B.工业革命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初始动力

C.市场化为城市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D.农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4.当前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D )

A.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过快B.农村人口数量过多C.城市数量太少D.人口的高增长量

5.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密切,这种城市体系类型是( C  )

A.带状型B.金字塔型C.网络型D.多核型

6.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中按人口规模排列所处的位序乘以该城市的人口规模,其乘积为一个常数,它恒等于该国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数,这是( A )

A.城市规模—位序分布规律B.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城市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D.城市位序—中心地规律

7.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指(B )

A.城市布局B.城市形态C.城市密度D.城市体系

8.我国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是( D )

A.市政府B.市政协C.市人大D.中共市委

9.法国市政体制的主要类型是( C  )

A.议会制B.议会市长制C.市长议会制D.市委员会制

10.我国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A  )

A.市长负责制B.集体领导制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11.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是( C  )

A.市委常委会B.市政府C.市委员会D.市纪检委

12.构成市民参政和城市政治与行政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D )

A.市民的人格构成B.市民的文化构成C.市民的社团构成D.良好的市民素质

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渠道是( A )

A.个人联系渠道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C.集团参与渠道D.市民监督渠道

14.反映我国城市政府公共管理本质的是( C )

A.社会职能B.经济职能C.服务职能D.政治职能

15.衡量城市政府工作的内在标准是( A  )

A.行政效率B.行政效能C.社会效能D.外部业绩

16.198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开辟道路的是( B )

A.《城乡规划法》B.《城市规划法》C.《土地规划法》D.《城市规划编制法》

17.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性投资应相当于建设性投资的( B  )

A.5%B.15%C.25%D.45%

18.在我国环境监测制度中,定期、定点、定项目采集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样品加以分析或在固定的地点设置自动检测仪收集数据,是属于( D  )

A.污染源监测B.事故性监测C.研究性监测D.经常性监测

19.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要求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和建设的单位必须编制报告书,对该项目产生的污染或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规定防治措施的是( B  )

A.污染集中控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D.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20.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必须依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打破部门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的界限,把行业分工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 D  )

A.取得最佳城市经济效益的原则B.政企分开的原则C.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D.条块结合的原则

21.城市税制改革的关键是( C  )

A.企业所得税改革B.个人所得税改革C.流转税制改革D.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2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D  )

A.户口管理B.消防管理C.计划生育管理D.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23.最先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 C )

A.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B.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C.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D.法国经济学家帕鲁

24.城市文化执法的重点对象是( C)

A.文化行为B.文化生活C.文化市场D.文化设施

25.具有较强观赏性、引导性、感染性和竞技性等特点的文化行为是( B)

A.商业性文化行为B.专业性文化行为C.群众性文化行为D.娱乐性文化行为

全国201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