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63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5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理科综合测试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总分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②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④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少;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⑥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A.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2.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基(C5H9NO4).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数和控制该毒性肽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碱基数分别为(  )

A.4、30 B.3、20 C.4、60 D.3、60

3.下图中

(1)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

(2)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

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3)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

4.科学家发现,细胞可以转变成一种侵入性、液体状的状态,以随时在身体的狭窄通道(血管样通道)内移动,这种转化是由化学信号—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的。

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阻断LPA信号,停止胚胎细胞的运动,而这一类似机制或许能在癌细胞侵袭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易转移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均减少有关

B.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原癌基因未发生突变

C.含有LPA受体的细胞都是癌细胞,在LPA的作用下可转变成液体状细胞

D.溶血磷脂酸进出癌细胞与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应该不相同

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屠呦呦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另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阿维菌素(从一类气生性腐生放线菌中提取).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从而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从上述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青蒿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食物泡膜

B.提取阿维菌素的菌株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D.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6.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左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侧曲线图。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

B.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8.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

B.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

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为钠

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10.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X和乙烷性质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甲烷消耗氧气较多

11.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

C.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D.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NaOH

12.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不仅能使溴水、酸性KMnO4 溶液褪色,也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

C.该有机物中可能存在手性碳原子

D.该有机物显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NaHCO3 溶液发生反应

13.在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3mol·L﹣1、0.15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2.56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mol·L﹣1B.0.225mol·L﹣1C.0.30mol·L﹣1D.0.45mol·L﹣1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15.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的边长为L=10cm,线框平面位于竖直平面内,上下两边处于水平状态.当它从某高处落下时通过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线框的ab边刚进入磁场时,由于安培力的作用使得线框恰能匀速运动.已知磁场的宽度h=4L,线框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0=2.5m/s.那么若以向下为力的正方向,则线框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所受安培力的图象可能是以下四图中的(  )

1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17.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设海陆雷达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n倍,则在相同的时间内()

A.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n倍

B.海陆雷达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C.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

D.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

18.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篱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19.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水平线L1和L2分别是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L

将线框在磁场上方高h处由静止释放,ab边刚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时的速度恰好相等。

则在线框全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

A.ab边刚进入磁场时ab两端的电势差为BL

B.感应电流所做功为mgd

C.感应电流所做功为2mgd

D.线框最小速度为

 

20.一小球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原速率反弹.若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及空气阻力.则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小球位移s、速度v、动能Ek、机械能E与时间t的关系的是(  )

 

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然后将它们静置于一底端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上,其中B置于斜面底端的挡板上,设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拉木块A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当木块B恰好对挡板的压力为零时,木块A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1gsinθ

B.拉力F在该过程中对木块A所做的功为F(m1+m2)gsinθ/k

C.弹簧在该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加了F(m1+m2)gsinθ/k—1/2mv2

D.木块A在该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m2(m1+m2)g2(sinθ)2/k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记录小车静止时受到拉力的大小,下面按照甲图进行实验,t=0时,小车处于甲图所示的位置。

(甲图)

(乙图)

(1)该同学按甲图完成实验,请指出至少一处错误:

                  

(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某部分,选取A、B、C、D、E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AC间的距离为          cm.

(3)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下面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在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

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

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再断开电源

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实验

 

(1)对于本实验,以上不必要的两个步骤是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为从适当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它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9.8m/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算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

②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为J。

24.(12分)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若右端与一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

(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

(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

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取l0m/s2)

 

25.(20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中有虚线OA,OA与x轴的夹角θ=300,OA与y轴之间的区域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OA与x轴之间的区域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5T,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5×105 N/C。

现从y轴上的P点沿与y轴正方向夹角600的方向以初速度v0=5×105 m/s射入一个质量m=8×10-26 kg、电荷量q=+8×10-19 C的带电粒子,粒子经过磁场、电场后最终打在x轴上的Q点,已知P点到O的距离为

m(带电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求:

(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粒子从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

(3)Q点的坐标.

 

26.(14分)

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注:

从左到右四个容器依次为ABCD)

已知:

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 ℃,42 ℃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的方法是________。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B无冷却装置,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

其原因是________。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_______。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测定C中所得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

用________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________。

(可选用的试剂有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

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27.(15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

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③CoCI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3)惰性电极电解CoCl2溶液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注:

横坐标依次为1-6;单位PH)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和过滤。

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

A.2.0~2.5B.3.0~3.5

C.4.0~4.5D.5.0~5.5

(6)力测定粗产品中CoCl2·H2O的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

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28.(14分)A、B、C、X、Y、Z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它们的部分化合物的性质如下:

A的氢化物

B的氢化物

C的氢化物

X的氧化物

Y的氢化物

分子构型

Z原子

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

水溶液呈碱性

水溶液呈酸性

两性氧化物

正四面体

价电子排布式为4s2

回答下列问题:

(1)B所形成的氢化物的键角是_________,1molBH4中含_____个配位键.

(2)X、Y、Z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和“>”表示):

_____。

(3)已知C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C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的氢化物与C的氢化物反应后生成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

(5)试比较A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用化学式和“>”、“<”或“=”表示):

     _,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XC6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ZC2难溶于水,但可以溶解在含X3+离子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9.(7分)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请回答与线粒体有关的问题.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    进行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    (答“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对终产物进行检测时,所用的试剂是                                                .

30.(12分)某弃耕地中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 (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该种群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较简单,则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田鼠,标记的为12只,但第二次捕获并计数后有3只标记的田鼠的标记物脱落,则该田鼠种群密度是     只/hm2。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         ,田鼠进入寒冷的环境下耗氧量将     。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00000 J/ (hm2·a),则该生态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为:

           %。

(5)从植物到田鼠的传递效率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

(6)弃耕的农田中若要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                    的群落,另一个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是按预

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等等。

31.(12分)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进行研究。

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回答:

(1)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培养成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为植株G。

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E→F过程中进行了________分裂;从育种方式上分析,D→G属于____________育种。

(2)D植株上的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精子所经历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小孢子四分体时期”,这里的“四分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

在其后某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最敏感,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3)选取茎尖放入A瓶中培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取D植株茎的切段放入A瓶培养,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是刷洗后用流水冲洗20min,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后再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在无菌水中冲洗并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 min,取出后在无菌水中清洗至少3次。

(4)C和F试管苗不能直接栽培到大田中,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

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

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该种群是否进化。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低于起始体积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E.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2)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横截面上的辐射能量为1.4×103J,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5.5×10-7m,太阳向各个方向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R=1.5×1011m,普朗克常数h=6.6×10-34J·s.由此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目.(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物理——选修3—4】(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在康普顿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