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68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2019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第五课试题

四、读拼音,写词语。

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

luò_angyúguānjiāngpànqiānzhàngdēng

()()()()

二、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四、收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和歌曲。

 

答案

一洛阳榆关江畔千帐灯

二大案不一。

要求学生说出诗句的大意即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

三《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行有开封。

四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收集。

六课试题

一、读读写写

幽芳 诗词 训斥 玷污 脾气 身异国 颇负盛名

 慈祥 希罕 秉性 衰老 眷恋 飘泊他乡 顶天立地

二、用线段将左右两边的字恰当地搭配起来

 

三、把带点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偶然(  )(  )  爱惜(  )(  )  

希罕(  )(  )  快乐(  )(  )  

五、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  )的梅花  (  )的品格(  )的泪珠  (  )的外公

六、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一枝梅花,有什么希罕呢?

 3、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七、本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读读写写(略)

二、用线段将左右两边的字恰当地搭配起来

 

  三、把带点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偶然(经常)(偶尔);爱惜(糟蹋)(爱护);希罕(普遍)(希奇);

快乐(痛苦)(欢乐)

五、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清白)的梅花;(顽强)的品格;(冰凉)的泪珠;(亲爱)的外公

六、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2、一枝梅花,没什么希罕。

3、这就是您最宝贵的画。

七、本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2、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

  3、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

  4、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5、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表达了老人对梅花的挚爱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7课试题

一、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

  

  二、将时令与花及相关诗句用线连起来

  二月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月桃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六月菊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九月梅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三、照样子造句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如果……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答题

学诗

萧红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

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

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

“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

“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

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祖父对小孙女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参考答案:

  一、

  

  二、二月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月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月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九月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三、略

  四、教我念诗,让我随意换诗,客人来了让我念诗。

8课试题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

2、本文指小河枯竭。

()

3、衬托、装饰,是更好看。

()

4、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

二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澈()柔软()喜欢()

潮湿()矮小()凉爽()

三 看谁补充的最精彩。

()的小溪()的枝柳()的波纹

()的声音()的平房()的清风

四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五你的家乡是不是也很美?

写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吧!

答案:

一:

1、婀娜2、干涸3、点缀4、守望相助

二:

混浊坚硬讨厌干燥高大炎热

三、四、五(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得分

第一部分:

字词乐园(2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wéidúyōufāngcíxiánglínghúnshūlǐ

()()()()()

qīlíngshuāilǎozhēncángjìngyùdītóuzhéjié

()()()()()

二、仔细思考,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10分)

玷污(diànzhān)骨气(gúgǔ)秉性(bǐngchéng)提前(tídī)

成熟(shúshóu)波纹(bōpō)干涸(gùhé)印象(yìngyìn)

婀娜(nuónà)颇负盛名(chéngshèng)

第二部分:

句子之家(25分)

得分

三、本单元我们学习两首古诗和一首词,请同学们默写古诗《秋思》,要认真呦!

你们一定行!

(8分)

作者:

2.《泊船瓜州》这首诗,主要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诗句中那两句最能体现这一思想感情:

(5分)

3.补充诗句(12分)

①,切切故乡情。

②浮云终日行,。

③明月有情应识我,。

④,寒灯独夜人。

⑤江南几度梅花发,。

⑥,无边丝雨细如愁。

第三部分:

能说会道(10分)

得分

四、口语交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从此人民当家作主了,年10月1日即将到来,那是祖国母亲的60岁生日,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伟大的祖国母亲说!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相对祖国母亲说的话写出来吧!

第四部分:

阅读天地(20分)

得分

五、阅读理解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

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

怎么办呢?

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

我为了不让家长签名,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看出我使的“花招”。

(严肃严峻)地对我说:

“回家请你爸爸重签。

”我不敢(违抗抵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

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

“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

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你自己。

”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

爸爸突然说:

“把手伸出来。

”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

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

可是,那只大手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

爸爸的口气(缓和暖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

“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百般(掩饰掩盖)自己的过失。

”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

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

l.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分)

2.划掉括号里用错的词。

(2分)

3.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使的“花招”,这里的“花招”指

(2分)

4.短文写了一件这样的事:

(2分)

5.“-----”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2分)

6.摘抄文中对作者神态描写的一个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4分)

7.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

(不少于3个)(2分)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想说些什么?

写一写。

(4分)

第五部分:

习作大舞台(25分)

六、习作

俗话说的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要求:

1.题目自己拟定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3.一定要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写清楚,叙述有层次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一题:

唯独幽芳慈祥灵魂梳理欺凌衰老珍藏境遇低头折节

二题:

diàngŭbĭngtÍshúbōhéyÌnnuóshèng

三题:

1.(略)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a悠悠天宇旷b游子久不至c年年相见在他乡d落叶他乡树e人在天涯鬓已斑f自在飞花轻似梦

四题:

(略)

五题:

1.(略)2.严肃抵抗暖和掩盖3.欺骗人的狡猾手段.4.因自己在考试中没有考号,自己为掩饰错误而自己签上了爸爸的名字,通过爸爸的教诲使我懂得做人应该诚实!

(有这方面意思即可)5.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6.(略)

7.(略)8.学生能说出通过短文所动的的道理,或者表扬“我”知错就改等都可以

附送:

2019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进毛泽东,让学生感受为人的风采会让凡人的情怀,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

七律·长征2课时

开国大典3课时

青山处处埋忠骨1课时

毛主席在花山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八2课时

25.七律·长征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正确书写。

能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诗词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长征途中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迈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意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大致意,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正确、流利的朗读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征吗?

有谁知道长征途中发生过什么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七律·长征》它更高度概括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

诗的作者就是毛泽东。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一)、出示学习要求1、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大家讨论。

(二)、汇报自学成果

讲解七律诗。

1、教师范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各组学生讨论,推荐比赛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诗意

1、朗读全诗体会诗的大意。

(它表达了什么内容?

有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怀?

2、朗读全诗,想一想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间的联系。

四、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1、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分清楚首联-尾联。

划分诗的停顿节奏。

3、小结:

这首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展现出一幅幅战斗图。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寻找关于长征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全班有感情的背诵。

2、指名背诵。

3、小结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这首诗,并了解了全诗的大意,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解这首诗的蕴涵。

二、品读全诗,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1、全诗虽然仅仅有56个字,但是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结合全诗内容,以及自己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红军遇得到哪些困难?

2、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3、读第一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4、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句话,你体会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只等闲”中体会出来。

过渡句:

我们总的知道“红军不怕远征难”现在我们深入学习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读首联体会诗句含义。

(1)理解“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的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颔联,体会精神。

(不仅写出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2、朗读颈联,联系具体事例,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从“暖”“寒”字体会不同的情感。

讲述“暖”“寒”中的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颈联的思想感情。

4、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仅仅是山水等自然条件吗?

还有哪些困难?

5、再读颔联和颈联,体会红军的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

6、齐读尾联,体会长征即将胜利时人民的心情。

(这首诗是长征的最后的路程,是全诗的高潮。

“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尽开颜”表现红军经历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7、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红军历尽艰难取得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三、激情吟诗,背诵全诗

1、反复朗读,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2、背诵全诗。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

本诗的作者毛泽东用凝练的语言的诗句将中国工农红军在历时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进行了高度概括,主题鲜明,生动形象,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拓展阅读

学习了《长征》我们更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推荐毛泽东的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毛泽东的诗词。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          不怕

难                  不怕

难                           不怕

(豪迈   乐观)

26.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一个个场面描写,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

建立新的国家;典: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

隆重的典礼。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

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C.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

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由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

“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

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

成了人海;热情高: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指导朗读。

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书写生字及词语。

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一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画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

”“欢跃”,欢腾跳跃。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找出描写人民群众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

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

四个“传到”。

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练习背诵第7自然段。

三、阅读第三段

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_而________。

四、阅读第四部分

默读,画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朗读第14自然段,读出欢庆的气氛。

读结尾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