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66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docx

茶叶防潮包装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

茉莉花茶防潮包装设计

甲方:

天福茗茶有限公司

乙方:

B4包装设计室

执笔人:

参与人:

二0一一年五月

 

1设计目标

对天福茗茶有限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设计防潮包装。

根据给定的几种膜材料(未知厚度的PE膜、厚度分别是7丝和10丝的PA/PE膜),以及茶叶本身的性质(茶叶初始含水量3%,最大允许含水量5%),根据厂商的相关要求,设计茶叶的防潮包装。

2前期工作

2.1茶叶相关性质

茶叶是一种质地疏松和多孔隙的饮料商品,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很强的吸湿特点[1]。

同时,茶叶从生产到消费,有一个较长的贮藏、流通过程,如果贮藏和包装不当,在水分、温度、光、氧等因子综合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

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生化变化的介质,低水分含量有利于茶叶品质的保存。

因此,其包装可选用防潮性能好的薄膜为包装材料进行防潮包装[2]。

因此我们主要通过茶叶含水量的变化,对茶叶进行防潮包装,建立模型,为茶叶的整体设计提供支持。

2.2防潮性能具体分析

对天福茗茶有限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设计防潮包装,首先考虑防潮性能影响因素,见图1。

图1防潮性能影响因素

对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由于流通环境,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及借鉴相关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2.2.1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图2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茶叶的平衡含水量[3]

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温度或者相对湿度的相对增加,茶叶的平衡含水量相对增加,吸湿性能提高。

因此在设计防潮实验时要关注温度和相对湿度。

2.2.

表1不同包装贮藏茶叶含水量比较[4]

2不同包装形式的影响

包装

初始含水量%

20周后含水量%

含水量增量%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PE袋

3.64

7.81

4.17

a

A

PE袋+铁听

3.64

6.59

2.95

b

AB

铝塑袋

3.64

5.82

2.18

b

B

铝塑袋+纸盒

3.64

5.18

2.04

b

B

这个表格显示不同的包装,其防潮性不同,致使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设计防潮实验时要关注包装形式对于吸湿性能的影响。

2.2.3包装膜材料的影响

图3不同包装材料阻隔性比较

这个图表示不同的包装材料,其包装材料的阻隔性不同,致使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设计防潮实验时要关注包装材料对于吸湿性能的影响。

2.2.4包装膜厚度

表2不同厚度PET薄膜的透湿率[5]

3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客观实际,设计方案如下:

形式:

袋装

材料:

PA/PE

厚度:

10丝

封口方式:

见下图

图4包装袋1三视图

 

图5包装袋2三视图

4设计验证

4.1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有效包装面积对茶叶包装的防潮性能的影响。

4.2实验仪器和原料

分析天平、脚踏通过式封口机、恒温恒湿箱(饱和氯化钠溶液);

PA/PE袋(厚度为10丝)、天福茗茶有限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见图6)

 

图6实验对象

4.3实验步骤

1 制袋:

分别制4个75mm×50mm、150mm×100mm大小的PA/PE袋(厚度为10丝)分别编号B4-1-1、B4-1-2、B4-1-3、B4-1-4、B4-2-1、B4-2-2、B4-2-3、B4-2-4。

(只封三个面)

2 称取样本:

称取八份5.000g的茶叶样本。

3 装袋:

将称取的样本分别装进制的包装袋中。

4 封口:

将最后的面封口。

5 将样本放进恒温恒湿箱(箱内湿度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调节,控制湿度在76%)

6 称重:

每隔七天按编号拆一个样品,称包装袋内的茶叶净重。

4.4数据处理

表2实验数据

测量时间

t/h

茶叶质量

温度/℃

湿度/rh

含水量/%

75mm×50mm

150mm×100mm

75mm×50mm

150mm×100mm

3月22日4点

0

5

5

23

70%

0.0300

0.0300

3月29日4点

168

5

5.01

20.5

70%

0.0300

0.0321

4月12日3点30

503.5

5.01

5.04

20

70%

0.0321

0.0382

4月26日4点

840

5.02

5.07

20

71%

0.0341

0.0444

5月10日4点

1176

5.04

5.08

22

70%

0.0382

0.0465

图7茶叶吸湿曲线(75mm×50mm)

 

图8茶叶吸湿曲线(150mm×100mm)

4.5保质期预测

当面积是75mm×50mm时,吸湿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公式

y=7E-06x+0.029

R²=0.941

当y=5%时,x=3000h=125天

因此,当面积是75mm×50mm时,在实验条件下,茶叶的保质期是125天。

当面积是150mm×100mm时,吸湿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公式

y=1E-05x+0.030

R²=0.975

当y=5%时,x=2000h=83.3天

因此,当面积是150mm×100mm时,在实验条件下,茶叶的保质期是83.3天。

4.6讨论

此验证试验数据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4.6.1主要误差来源

此次实验数据出现严重问题主要原因是实验设计的纰漏。

具体的说,就是此次实验是采用拆包实验的方法。

由于茶叶与包装薄膜的静电作用,导致在拆包称量茶叶质量时有很多的茶叶碎屑贴在包装袋薄膜上,无法取出,因此实验值小于真实值。

其次,由于此次试验选择的分析天平的精度是0.01g,实验数据精确度不高。

另外,该天平称量时,经常会出现颠的现象,数据可信度不高。

4.6.2仪器方面

1)湿度计读数不准确:

在试验中用饱和氯化钠控制实验湿度,在20—30℃温度下控制的湿度是75—76r.h之间,但是湿度表显示箱内的湿度是60%左右,但是饱和氯化钠,因此此湿度计有较大的误差。

建议用美国APRESYS176-T1型号的湿度计。

2)温度控制:

在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实验温度在某一个固定值,因此在试验中温度这个变量引起的实验误差不能有效排除。

4.6.3操作方面

图9样本

1)样本的放置: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实验样本是以堆叠的方式放置的,这样会影响茶叶吸湿情况,因此最后的实验数据中茶叶含水量会小于理论值。

同时每包样本的堆叠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此操作对于实验数据的误差不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因此最后的实验数据中茶叶含水量小于理论值的程度也不相同。

2)袋的封口

由于试验中的原料条件的原因,导致在实验中同组样本的封口情况是不一样的。

表3封口情况表

长边1

长边2

短边1

短边2

B4-1-1

B4-1-2

B4-1-3

B4-1-4

B4-1-1

B4-1-2

B4-1-3

B4-1-4

注:

打“√”的表示是用脚踏通过式封口机封口,无“√”的表示是购买膜前已经封口的。

用脚踏通过式封口机封口与购买膜前已经封口的的封口情况以及密闭程度不相同。

5包装工艺

图10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1]顾谦,陆锦时,叶宝存.茶叶化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廖亮.茶叶包装方法分析[J].食品与药品,2005,7

(2):

41-42

[3]朱丹.软塑袋装绿茶包装保质期试验研究及理论预测[D].无锡:

江南大学.2007

[4]单虹丽,唐茜.茶叶贮藏过程中含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5

(1)

[5]鲁建东.包装薄膜厚度与阻湿性能关系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7.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