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66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docx

强烈推荐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可研报告40终稿41

 

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

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课题组

2013年4月26日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开展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新模式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考察学习等研究方法对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分析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出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对于做好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全国其他省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培训政策培训方式

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标1

三、研究思路2

四、主要研究方法2

五、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4

六、相关概念界定6

第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研究7

一、政策层面的问题..........................................................................................................7二、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层面的问题10

三、师资层面的问题10

第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影响因素研究..........................12

一、农民工自身因素12

二、培训本身因素12

三、配套政策与户籍制度因素.........................................................................................13四、教师因素13

第三部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研究15

一、重庆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5

二、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个体访谈结果分析21

三、重庆农民工培训学校学习考察及经验交流总结24

四、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总结27

第四部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31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31

二、“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32

三、“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35

四、小结35

第五部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建议36

一、利用职教资源,创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36

二、“3+1”综合培训36

三、分段式教学培训37

四、交互式教学培训38

五、以供给带动需求式培训38

第六部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建议40

一、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监控机制40

二、提高地方政府的认识,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领导40

三、做好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后的生存保障40

四、创建基础职业素质培训网络41

第七部分研究结论42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42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3

参考文献44

附录一:

关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45

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45

附录二:

新生代农民工访谈提纲48

附录三:

培训学校(机构,中心)访谈提纲49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把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城镇化再度被中央寄予厚望,将有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向城镇转移,使他们真正成为市民,对提高城镇化质量至关重要。

而城镇化中突出的问题是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不能实现市民化,因此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职业教育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文明的前提。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再平衡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拟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职业教育培训需求,为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寻求政策保障,探究适合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教育培训方式,建设一支能满足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增强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由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项目组同志认为,在构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新模式之前必须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因此,项目组设想采用“文献搜集→现状研究→调查研究→专题研究→提出建议→形成结论”的研究思路进行。

四、主要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要求和重庆的特点,课题组选取重庆永川区职教中心和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作为调研选点,发放《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216份,有效回收207份,有效回收率95.8%。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象是重庆永川区职教中心参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和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非学历教育重庆籍学生。

问卷主要围绕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第三部分是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状况。

2.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走访,试图通过询问和座谈等方式去寻求研究者与被询问者之间的真诚交流与互动。

访谈主要针对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从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部分农民工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的面对面访问,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培训课程的实用性、满意度、对培训课程的建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条件、培训师资来源等。

其次针对培训学校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有通过什么方式招收培训学员?

培训费用由谁出的?

教师具有怎样的培训资格?

开设了哪些培训项目?

培训认证是怎样进行的?

培训后就业情况等。

最后对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咨询,取得一些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教育及管理工作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研究法

为了全面把握有关情况,认真收集和分析政府的有关文件、相关的研究论著、历史记录、报刊上的新闻信息等有关文献。

尤其是认真分析、整理近几年我国有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文件。

这些资料和信息对做好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考察学习法

课题组成员到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和培训的职业院校、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教中心和相关农民工培训学校考察学习,吸纳借鉴相关专家在农民工职业培训方式、培训保障、培训师资来源等方面取得的经验。

(四)头脑风暴法

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发挥所有课题组人员的智慧,充分分析研究资料和研究数据,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吸纳国内相关专家的意见,实现研究目标。

五、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目前新生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培训研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应以先进的教育及职业教育培训理论为指导,但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理论,远远落后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践。

纵观现有文献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不深入;

(2)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材和课程研究较少;(3)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方式研究不具体;(4)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监控机制不完善。

因此,通过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

(二)实践意义

1.对于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速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重庆市正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应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研究分析他们的现状、特点、职业期望以及存在的问题,能体现我国的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速度及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有着较为典型的示范意义。

2.对于其他省市农民工培训机构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借鉴价值

因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近年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中遇到的工作,而且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成败,会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将是未来各级政府都要面对的主要工作之一。

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管理的制度、措施,对于以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促进重庆人才结构由劳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重庆市承担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任务的机构有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其中职业学校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主体机构和中坚力量。

他们办学理念先进,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较强,学校管理规范。

职业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国家城乡统筹的号召。

结合重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及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助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

4.促进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能够帮助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实施机构进一步明确提高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方向、目标,创新培训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质量提升。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包括普通初高中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的和普通初高中毕业后继续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农村籍人群,年龄在16~30岁之间。

他们平均年龄25岁,存在着“三高一低”的特点,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指的是针对一定年龄段(16至30岁)农村劳动力进行的取得职业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内容丰富,涉及技能知识、法律知识、卫生心理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等;第二,方式灵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和参加工作等;第三,政府资助,即由政府对所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实行全程或部分资助,减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

第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研究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国家政策、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下迅速在各地开展起来。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课题组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现将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文献按照研究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政策层面的问题

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党和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

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对于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建设远远落后于农民工培训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政策障碍和政策壁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权利和受教育权利还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冷漠和政策歧视;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保障和管理服务存在着严重的政策弱化和政策缺位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背离了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价值目标,严重影响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首先,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政治地位、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工个人自由、生活空间、就业区位的多维拓展。

目前农民工培训政策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培

训,侧重于解决农民工的就业或创业问题,但这只能满足农民工低层次的生存需求。

而农民工较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如表达利益诉求、接触现代文明、完善法律素养、提升道德水准、融入城市生活等需求,并不能通过单一的职业培训而得到满足。

其次,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缺乏,导致利益相关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培训单位缺乏激励政策。

在农民工培训过程中,政府将培训补贴直补农民,要求培训单位承担组织生源、实施教学、安排就业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单位的积极性,使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少数培训单位通过虚报人数套取项目资金的现象。

二是对用工单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虽然用工企业可以从农民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一定的培训资金用于农民工的培训,但是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大、合同管理不规范、企业对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对于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用工单位,国家还缺乏对其进行税收优惠、加强合同管理、优先进行企业评级和产品认证等激励政策。

三是对农民工的激励政策不足。

目前对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基本上采取国家补贴、地方配套和学员承担的方式解决,但是人均几百元或者千元的国家补贴相对于高额的培训费用来说,激励效果是有限的。

高额的培训费用提高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门槛”,打击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再次,农民工培训评估政策缺失,导致农民工培训效果和质量无法保证。

农民工培训效果评估是指对于农民工培训体系、培训课程、培训投资带来的总价值所进行的评估。

目前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培训设备简陋,培训条件落后,农民工实际操作机会少,总体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方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统一的培训模式,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后期服务差,农民工培训结束后很少有培训机构能继续提供后期的免费服务。

后期服务的滞后,使得农民工知识与技能难以获得持续性提高,实际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也使得农民工对培训的积极性和认可度降低[1]。

对于上述诸多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和评估技术,有些地方的评估常常流于形式。

最后,农民工培训监管政策乏力,没能形成对农民工培训活动的有效规范和约束。

虽然有关部门力图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农民工培训活动的开展,但目前农民工培训政策中还缺乏对培训市场、培训机构、培训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管的具体规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的农民工培训活动得不到全方位的监督。

由于缺乏农民工培训监管政策,个别地方的农民工培训市场存在着独占、垄断、过度竞争等现象,损害了培训效率的提升;有些农民工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师资鱼龙混杂,培训造假层出不穷,出现应付任务、偷工减料、蒙骗群众的现象;农民工培训资金管理混乱,培训补贴无法惠及农民工本人,农民工培训甚至成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

二、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层面的问题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机构落入了形式主义的巢臼。

作为各地的建设部门要求设置“农民工培训学校”是真的要为农民工做点实事,但多数施工企业在工地将教室建好,配好桌椅板凳和一定的学习资料以后,便关门大吉了,并不真的去搞“教学”,最多在上面来检查时派一些民工在里面做个样子[2]。

多数培训机构培训方式简单,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学员动手实践机会不多,灵活性不强,学不到实用技能,不能有效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调动不起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因此,多数人对培训工作不满意。

调查数据还显示,务工人员所上过的或正在上的培训学校内,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有建筑业、旅游与宾馆服务业、机械加工业、电子电工业、计算机应用和汽车维修等极其普遍的专业,而-些具有针对性的有具体培养目标的专业却显得很少涉及,例如种植、养殖、物流管理等,使得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另一方面,没有把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位置,片面强调学历教育,违背职业教育规律,学的无用,用的没学,致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因缺乏特色而失去竞争力,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3]。

三、师资层面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培训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培训教师准入制度欠完善,兼职教师机制不健全[4]。

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职业教育培训特色不明显,影响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机制和程序,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学校很难聘到需要的兼职教师。

二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承担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任务的多数教师是临时招聘的兼职人员,甚至有的培训机构聘用一些还没有迈出校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高校在校生,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师资培养培训模式有待创新。

第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影响因素研究

一、农民工自身因素

农民工是培训的直接接受者,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意识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5]。

从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特征来看,虽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比上一代农民要高,但是仍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文化程度上,仍然以初中学历为主,而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太小。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不足,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比例不到31%。

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职业培训较少,加上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相比相对落后,将会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

二、培训本身因素

从培训本身的角度看,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培训的方式方法。

教师的水平,教材的适用程度,培训的组织形式以及培训的时间等等[6]。

但从整体上看,培训内容的适用程度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首要因素。

根据个体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要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满足农民的培训需求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目的。

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培训项目时,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教材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对培训材料不满意,主要是认为教材的实用性不够,因此,今后培训教材的实用性还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时间安排、培训设施安排、组织管理均应合理、科学、注重实效。

三、配套政策与户籍制度因素

配套政策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外部因素,从总体上看,农民培训的后续效果直接受当地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

也应看到,与培训技术相关的就业前景对培训的后续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农民对培训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就业前景。

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在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下,由于其身份还是农民,进入城市后,在接受教育和生存空间方面都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由于身份认同上的危机感,以及就业方面的不稳定,在缺少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下,这成了农民工只顾着关注眼前利益而不注重提高职业技能的主要原因[7]。

由此可见,户籍制度成了阻滞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的一个最根本原因。

四、教师因素

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便适应城市生活的需要。

农民工与普通学生的职业培训是有区别的,他们急切需要接受的职业培训是能够对改善生活有实际效果。

因而抵制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培训。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决定了他们需要与实际工作经验联系紧密的技能与知识,那些呆板的课本知识对于急切提升自身技能的农民工来讲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而且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又大多处于绝对的引导地位,因此,就比较容易忽略农民工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能力,农民工因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统一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的局面。

如果培训教师采用单一的模式来进行,而不去考虑农民工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不能够与农民工之间进行积极且有效的教学互动,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了。

大多数的培训教师均认为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单纯地为了增强职业技能和提高其专业知识。

并没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农民工的立场上去看待职业教育这一问题,从而导致了教育形式的单一,最终结果是满足不了农民工的需求。

第三部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研究

一、重庆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重庆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1重庆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

序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您的性别

60

28.98

147

70.01

2

您属于下列哪个年龄段

18岁以下

3

1.45

18-25岁

204

98.55

26-35岁

0

0

3

您的文化程度

初中

3

1.45

高中

152

73.43

三校生

52

25.12

4

您小时候和父母经常生活在一起吗

经常在一起,生活在家乡

105

50.72

不经常在一起,父母外出务工

84

40.58

经常在一起,生活在父母务工的城市

14

6.76

其他情况

5

2.42

5

您平时经常上网吗,通常上网都干什么

工作地没网吧,所以不经常上网

79

38.16

经常上网,上网聊天、游戏

62

29.95

经常上网,上网看新闻,查就业方面信息

44

21.26

经常上网,上网

32

15.46

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重庆新生代农民工性别差异显著,被调查的207人中,其中女性147人,占71.01%,男性60人,占28.98%。

女性的比例比男性高4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孩更多的在读完高中或者是职高就毕业了,这时,她们既没有务农的经验,也没有家庭负担,在农活中也难以发挥她们的作用,因此,离乡外出务工就成为她们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分布非常集中。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到25岁之间,其比例占整个被调查人群的98.55%。

教育现状方面,被调查的207名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3人,占1.45%;高中152人,占73.43%;中专、职高、技校52人,占25.12%。

整体看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劳动。

低技术导致低收入,而低收入反过来又制约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如此恶性循环,使农民工难以摆脱困境。

被调查的207人中,经常和父母生活在家乡的占50.72%;不经常在一起,父母外出打工的占40.58%;经常在一起,生活在父母打工的城市的占6.76%;其他情况占2.42%。

就此看来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0.58%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温暖缺失。

被调查的207人中,不经常上网占38.16%,经常上网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