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74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神州谣》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

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 bēn fèn xiá wān mín zú yì qí

      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 yǒng fēng sǒng gé yǔ lù nóng fán róng

      谣  涌  峰  耸 隔 与 陆 浓 繁  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课件出示:

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

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礻”,不是“衤”。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课件出示)

         奋发 民族 一齐 情谊

     1.各民族人民(  )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

     2.祖国各(  )有着深厚的(  )。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2.小结:

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

     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奔 长江 长城 台湾 海峡 民族 齐奋发 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

(板书:

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

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

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

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

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

)(与大陆,是一家。

   

(2)指导朗读:

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

(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5.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

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

     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

     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

  板书设计

          神州谣

      总说  祖国山河壮美

     具体说  几种代表性的景物  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2.《神州谣》教学设计之二

课文内容分析:

  《神州谣》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三字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课文从中国的美名——“神州”作为切入点,铺开了一卷厚重的历史画卷、一幅壮丽的千里江山图,让学生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领略着神州大地的壮美山川。

课文还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

  全文有4个小节,前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山川壮美”,第一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的美景,第二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四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

后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三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不能分割,亲如一家,第四节表达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紧密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决心。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上册的学习,认识了黄山、日月潭、葡萄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心生向往,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这篇课文为孩子的好奇心打开了一扇窗。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这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一个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名字,把祖国的内涵丰富了、加深了,让中华的轮廓更清晰。

学生通过这首具有时代感、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歌谣,能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出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对,这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过许多名称,如中华、中原、华夏、神州等。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识字课《神州谣》。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过渡:

《神州谣》是一首赞美中华的歌谣,歌谣里唱着什么?

请打开书29页,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同座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2.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湾、奋、繁”指名读,读好带有前鼻韵母的生字。

  

(2)出示“涌、峰、耸、浓、荣”指名读,读好带有后鼻韵母的生字。

  (3)出示“州、隔、峡、与、陆、谊、齐”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准“谊”(第四声)。

  3.去掉拼音读,师随机指读。

  4.读词语。

   出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八个词,自由读,指名读。

  5.自由再读文。

  6.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全班齐读。

  三、品读课文,亲近神州大地

  

(一)学习第一节

  1.自由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

你知道了什么?

  2.中国为什么叫“神州”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州”字的演变。

   

  “州”字是象形字,中间的三点是指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

我们祖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像人间仙境,所以称为“神州”。

  3.文中还有一个字与“州”字很像,你们找到了吗?

   出示“川”字,大家能猜猜“川”的意思吗?

   原来,“川”指的是大江大河。

  4.指名读第一行“我神州,称中华,”

   相机评价: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美。

  5.读了第一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6.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川大山?

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7.指名回答,指导朗读第一节。

   相机评价:

   神州大地有这么多名川大山!

   祖国的名川大山这么美,处处都像一幅画啊!

   巍巍中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出示“雄鸡”版图,板书:

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8.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课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呢?

自由读第二节,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词“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相机评价:

   它们是我国壮美山川的代表。

   长城就是修筑在蜿蜒的群山中。

   它们都是中华的象征。

  3.再读读,看看这些山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品读“黄河奔”。

  

(1)出示地形图,标出黄河。

介绍:

这条“几”字形的河流就是黄河,她起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指名读“黄河奔”,“奔”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评价:

看呀,“奔”字下的两竖,多像一个迈开双腿奔跑的人啊!

(速度快)

    黄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宏。

(气势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落差大)

  (3)一个“奔”字,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写出了黄河勇往直前的精神。

齐读“黄河奔”。

  5.品读“涌、长、耸”。

   自由读第二节,从“涌、长、耸”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预设一:

长江涌

  

(1)在地形图上标出长江,介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湖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97千米,居世界第三。

  

(2)看到“涌”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导读“长江涌”,评价:

长江在高山峡谷间喷涌而出、奔涌向前、一路汹涌澎湃,流向大海的怀抱。

  (4)现在,人们利用长江水量大的特点修建了三峡大坝,长江水还在为人民做贡献呢!

齐读——“长江涌”。

   预设二:

长城长

  

(1)在地形图上标出长城,介绍: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人们也称它为“万里长城”。

  

(2)指导朗读“长城长”,评价。

   万里长城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自豪地读出——“长城长”。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让我们骄傲地读出——“长城长”。

   预设三:

珠峰耸

  

(1)在地形图上标出珠峰,介绍:

珠峰全名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5月22日中国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的岩面高为8844.43米,有2948层楼那么高呢!

  

(2)看看“耸”字形,你能猜猜“耸”的意思吗?

“耸”多像耳朵竖起来的样子,它就是高而直立的意思。

“耸”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3)指导朗读“珠峰耸”,评价:

珠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在祖国的西南方边陲。

珠峰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

  6.(出示图片)通过朗读和理解,同学们感受了黄河奔腾不息、长江汹涌澎湃、长城蜿蜒绵长、珠峰高耸入云,这正是——师引读第二节。

  7.播放祖国名川大山的视频。

能一个字来说说你对“黄山、庐山、漓江”的感受吗?

同桌讨论。

完成拓展练习。

  8.课文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像三字经一样,真好听,让我们齐读第一、二节。

  9.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风景如画,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四、指导书写,趣记生字要点

  1.出示“州、湾、岛、峡”,读一读。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人一定要写好汉字,先看看这几个字的结构。

(“州”是独体字,“岛”是半包围结构,“湾”和“峡”是左右结构。

  2.说一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州”要注意笔顺,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书写,其中第二笔是撇,中间的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湾”左窄右宽,第六笔和第七笔都是竖,且不要超过横中线。

  3.教师范写“州”和“湾”,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书写作品,师生评价。

  6.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认了生字、写了生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识字1

    神州谣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句,巩固课文

  1.(出示生字)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开火车复习生字。

  2.你们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谁来组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有很多好听的名字,神州是她,中华是她,华夏也是她,我们还知道了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来,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节!

  二、品读课文,期盼祖国统一

  1.(出示地图)瞧!

我们的祖国地图,她像一只雄鸡,仔细观察,“雄鸡”的“脚爪”在哪里?

一个是海南岛,一个是台湾岛。

  2.(出示第三节)师: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歌谣,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评价朗读。

   (出示台湾岛图片)

   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部,与大陆隔海相望;

   它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有美丽的日月潭和阿里山,被称为“宝岛台湾”。

  4.(出示“台湾岛”词卡)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叫做“岛”,而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台湾岛”,指名读。

  5.(出示“海峡”词卡)两山夹水的地方叫做“峡”,两块大陆之间夹着的海面,称为“海峡”,指地图——这就是“台湾海峡”,指名读。

  6.(出示“大陆”词卡),指名读。

  7.谁能根据歌谣的内容,将台湾岛、海峡、大陆这三个词拖到地图上对应的地方呢?

  8.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与大陆还没有统一,但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虽然隔着海峡,我们仍是一家人,大家期盼祖国早日统一!

(板书: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9.齐读第三节。

  三、品读课文,歌颂民族团结

  1.(出示第四节)我们祖国既有风景秀丽的名川大山,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情谊深厚,指名读第一行。

  2.“浓”字在字典里有两个意思:

一是含某种成分多,与“淡”相对;二是深厚,不淡薄。

在“情谊浓”这个词里是哪一个意思呢?

  3.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出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指导学生看一看。

  4.读好第一行,相机评价: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不同心相连;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友爱一家亲;

   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愿望:

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战争,没有疾病。

(板书:

民族团结世界大同)

  5.(出示第二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昌盛,富强美好。

指名读。

  6.(出示“繁荣”词卡)“繁荣”就是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

同学们,平时你看到了哪些繁荣的景象?

说一说。

指名读第二行。

  7.反馈交流,指导朗读,相机评价。

   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富足的生活,发达的科技……

   这就是我们繁荣昌盛的祖国,我们一起赞美她!

  8.齐读第四节。

(板书:

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9.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带着满腔的热爱,带着自豪的情感,男女生合作朗读全文。

  四、抓住要点,分类指导书写

  1.出示“民、族、谊、齐、奋”,读一遍。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民”是独体字,“族”和“谊”是左右结构,“齐”和“奋”是上下结构。

  2.说一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民”要注意笔顺,第四笔是横,不要写成了撇,第五笔斜钩呈弓形,写舒展。

   “族、谊”左窄右宽。

   “齐、奋”都要写得上大下小,两个字上部分的主笔横要写得平直,撇、捺要写得长而舒展。

  3.教师范写“民、族”,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5.反馈、评价。

  板书设计:

      识字1

     神州谣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3.《神州谣》教学设计之三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9个生字的书写

   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

   播放《三字经》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

  

(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

  

(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

  (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

  3、齐读课题《神州谣》

  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

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

(州)

  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

   给“州”字组词

   试着造句。

  3、细讲“州”字(注意笔画顺序的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

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

   读准字音,标画出生字。

  7、白板出示生字、词语,

   加拼音读,

   去拼音读,领读

   开火车读,

   指名同学领读,字词过关。

   抽查个别同学

  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谁能把课文读好?

指名同学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

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神州指的是什么)

  2、学生自己读这句话,对照图片观察:

中国地图像什么?

   (昂首挺胸的雄鸡)

   教师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

  3、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

   (神州、九州、华夏、中华)

  4、教师介绍这些名字的由来

   神州、华夏

  5、同桌之间相互读第一句,配合读,争取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注意朗读节奏指导,教师及时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