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75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docx

计算机应用教案中职教师资格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安全问题而导致的损失,小到丢失有用数据,大到危及国家安全。

因此,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用户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的必要前提。

要想切实使用好计算机,除了要了解有关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有效方法,制定并遵从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阐述课题

Ø计算机病毒(25分钟)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1、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特点:

(1)破坏性

(2)传染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5)激发性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按病毒的破坏性分:

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按病毒的传染对象分:

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

●按病毒的连接方式分:

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外壳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

3、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计算机病毒是依靠传播媒介的携带才可以迅速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磁性、光性存储器(软磁盘、硬磁盘、光盘等)和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1)破坏磁盘的文件分配表。

(2)修改内存中操作系统的有关参数,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破坏磁盘文件。

(4)减少内存的可用空间。

(5)系统空挂,占用系统资源造成系统瘫痪。

(6)破坏系统的硬件,造成计算机的损坏。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清除

1、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应保证使用无病毒的操作系统盘启动系统。

2)对系统盘及其他含有重要数据的软盘进行写保护。

3)尽可能不用外来磁盘,如果必须要用,必须进行先进行病毒检测,确信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4)联网使用的计算机要经常进行病毒检测,最好安装动态病毒检测软件。

5)对于来历不明的E—mail,应慎重阅读。

6)使用计算机游戏程序时应小心,有些游戏软件在多次复制过程中可能被病毒感染。

7)对于重要软件,应及时做备份,以防备病毒破坏后造成损失。

8)经常使用杀毒工具检查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10分钟)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1)电子技术固有的弱点

2)数据存储存在的弱点

3)数据的聚集性引起的不安全性

4)数据的可访问性引起的不安全性

5)因特网(Internet)存在的弱点

 

6)操作人员的不安全性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1)计算机病毒

2)黑客攻击

3)计算机犯罪

4)人为事故

(三)保障数据安全的一般措施

1)建立信息保护法律

2)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3)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三、总结(5分钟)

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类、预防以及计算机数据的安全维护,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并提醒在平时使用电脑时要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

【课题名称】

Ø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课题内容】

ØWindows2000的启动与退出

Ø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

Ø桌面上的常用操作

Ø窗口和菜单的基本操作

Ø对话框的组成及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Windows2000中文版是Microsoft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比以前的版本更加稳定,并且继承了以往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征。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二、阐述课题

ØWindows2000的启动与退出(5分钟)

(一)Windows2000的启动

1)在系统安装好后,打开计算机电源,系统即开始自检。

2)启动操作系统

3)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4)确定

(二)Windows2000的退出

“开始”——“关机(U)…”——“关闭Windows”——“关机(下拉列表)”

Ø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5分钟)

(一)鼠标的基本操作

1)指向

 

2)单击

3)双击

4)拖放

(二)键盘的基本操作

Windows2000中的操作也可以通过键盘来完成,许多命令和操作均有相应的快捷键,下面列举一些:

快捷键

功能

快捷键

功能

F10

激活菜单栏

Ctrl+A

全选

Del

删除

Ctrl+C

复制

Alt+Tab

在最近打开的两个窗口之间切换

Ctrl+X

剪切

Ctrl+Esc

打开“开始”菜单

Ctrl+V

粘贴

PrintScreen

复制当前屏幕内容到剪切板

Ctrl+Z

撤销

Ø桌面上的常用操作(10分钟)

(一)桌面上快捷图标的操作

Windows2000桌面

 

 

(二)任务栏和“开始”按钮

 

“开始”菜单

〔注:

任务栏见Windows2000桌面图片〕

(三)我的电脑

 

(四)显示并修改系统日期和时间

 

“日期/时间属性”对话框

Ø窗口和菜单的基本操作(10分钟)

(一)窗口的基本组成

(二)窗口的基本操作

1.窗口的最小化、最大化及还原

2.移动窗口

3.调整窗口大小尺寸

4.多窗口操作(排列窗口、切换窗口)

5.复制窗口

 

(三)菜单的基本操作

1、菜单的类型

(1)下拉式菜单

(2)快捷菜单

2、菜单的约定

六个特殊符号的含义

灰色、…、√、、、组合键

3、菜单的使用

(1)利用鼠标操作菜单

(2)利用键盘操作(F10、Alt)

Ø对话框的组成及基本操作(5分钟)

 

对话框

(1)标题栏

(2)选项卡

(3)文本框与组合框

(4)列表框

(5)按钮

(6)数字增减框

(7)滑动条

三、总结(5分钟)

本次课程主要讲授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启动、退出,键盘、鼠标的使用,认识窗口与对话框,以及菜单的操作等。

内容多需要配合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

 

第二章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

【课题名称】

ØWindows2000的文件管理

【课题内容】

Ø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

Ø资源管理器

Ø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Ø磁盘操作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在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文件的良好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有效的、合理的建立、修改、删除文件是本次课程需要讲授的。

二、阐述课题

Ø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2分钟)

1、文件:

文件是存放在计算机外存中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2、文件夹:

文件夹用以存放文件、程序、子文件夹或其他可在窗口显示的对象。

3、文件的命名:

文件名.扩展名

Ø资源管理器(5分钟)

(一)启动资源管理器

方法一:

“开始”—“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

方法二:

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方法三:

右击任意驱动器或文件夹—“资源管理器”

方法四:

右击“开始”—“资源管理器”

 

(二)资源管理器窗口

 

“资源管理器”窗口

(二)显示文件和文件夹

1.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显示方式

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缩略图

2.排列图标.

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自动排列

3.“查看”—“排列图标”

Ø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25分钟)

1、选定文件和文件夹

1)选定单一的文件(夹)

2)拖动文件(夹)

3)选择多个连续的文件(夹)

4)选定多个非连续的文件(夹)

5)选定文件中所有文件(夹)

2、创建文件夹和快捷方式

1)创建新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文件”—“新建”—“文件夹”—修改文件名—确定

2)创建快捷方式

“资源管理器”—“文件”—“新建”—“快捷方式”—确定路径、程序标题—确定

 

3、移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1)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a)选择文件

b)“编辑”—“剪切”

c)选择目标文件夹

d)“编辑”—“粘贴”

2)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a)选择文件

b)“编辑”—“复制”

c)选择目标文件夹

d)“编辑”—“粘贴”

4、更改文件或文件夹名称

a)选定文件

b)“文件”—“重命名”

c)输入新的文件名

5、删除文件或文件名

a)选定文件

b)“文件”—“删除”(Delete)

c)在对话框中选择“确定”

6、恢复被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1)回收站:

是硬盘中一块区域,用来临时存放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2)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a)打开“回收站”

b)选择文件

c)“文件”—“还原”(全部恢复)

(3)清空回收站“文件”—“清空回收站”

7、设置文件或文件夹属性

“资源管理器”—“文件”—“属性”

8、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开始”—“搜索”—填写搜索条件—“立即搜索”

Ø磁盘操作(3分钟)

(一)查看磁盘属性

“我的电脑”—右击—“属性”

(二)格式化磁盘

“我的电脑”—右击格式化磁盘—“格式化”—…“确定”

 

三、总结(5分钟)

本次课程授课内容多,重点多,不但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

由于课程内容多,可能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有所调整。

 

第三章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

【课题名称】

Ø创建和编辑表格

【课题内容】

Ø创建表格

Ø编辑表格

Ø表格的格式化

Ø表格与文字的相互转换

Ø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题名称】

Ø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课题内容】

Ø计算机病毒

Ø数据的安全维护

【教学方法】

Ø讲授

【课时】

Ø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5分钟)

二、阐述课题

三、总结(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