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76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docx

高考化学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专练

专题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等。

月球的矿产资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

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a2O·Al2O3·3SiO2

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

D.橄榄石中铁元素为+2价

【答案】B

2.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下,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B.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

C.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D.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A.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mol,故A错误;B.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H2和H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H2和HCl,故B正确;C.SiO2是原子晶体,硬度大、熔点高,故C正确;D.反应①为SiO2+2C

Si+2CO↑,反应②Si(粗)+3HCl

SiHCl3+H2,反应③SiHCl3+H2

Si(粗)+3HCl,三个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7.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现象如下:

实验

现象

①中溶液变蓝

②中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③中生成沉淀

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变蓝,体现了浓盐酸的氧化性

B.②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2H++SiO32-=H2SiO3

C.③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D.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ClO-+Cl-+2H+=Cl2↑+H2O

【答案】A

8.漂粉精同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Ca(ClO)2+4HCl(浓)=2C12↑+CaCl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HCl作还原剂,Ca(ClO)2作氧化剂

B.每消耗1molCa(ClO)2,有4molHCl被氧化

C.已知漂白粉样品mg,反应结束后测得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43v/448m%

D.依据该反应产生的氯气中,除含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气体

【答案】B

9.下列实验用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

③通入H2S饱和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难溶于稀硝酸。

A.③⑤能证明B.①②④能证明C.都不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

【答案】D

【解析】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为二氧化硫,也可为氯气等,①错误;

②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的气体有酸性或氧化性,可能是SO2,也可能为CO2、Cl2等,②错误;

12.已知NH3和HCl都是能用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

B.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

C.若烧瓶中改为NO2,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

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

【答案】C

n(HNO3)=

,溶液的体积为HNO3的体积,所以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c(HNO3)=

=0.0446mol/L,设氨气或氯化氢体积为1L,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形成喷泉实验形成的溶液浓度=

=0.0446mol/L,若改为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相同,C错误;

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用双手捂住烧瓶,待导气管气泡冒出后,冷却烧瓶会引发喷泉,D正确。

1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不一定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B

14.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也可用于制取H2

B.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C.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D.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答案】D

【解析】A.制氢气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为固液反应,可利用装置①进行,故A正确;B.③中盛放饱和食盐水,能促进生成的NaHCO3析出,⑤中盛放浓氨水,用于制备NH3,故B正确;C.③中盛放饱和食盐水,CO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足量NH3使饱和食盐水呈碱性,增大CO2的溶解度,加快NaHCO3的析出,故C正确;D.③中反应生成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H4+,故D错误。

(6)设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解得c=1mol/L。

2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__性。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时需要还原剂_________mol。

(3)①装置A中使用前需检漏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名称)。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_______,D:

______________。

【答案】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氧化性和酸性

MnO2+4H++2C1-

Mn2++Cl2↑+2H2O0.2分液漏斗褪色的品红恢复红色无明显现象

(2)实验室用装置E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Cl2,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1-

Mn2++Cl2↑+2H2O。

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mol,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氯化氢中的氯从-1价变为0价,所以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HCl,因此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时需要还原剂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2mol;

(3)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带有活塞,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②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具有不可逆性,加热也不能恢复红色,所以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中褪色的品红恢复红色,D中无明显现象。

22.SO2是常见的硫氧化物,在化工、生活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I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性

(3)⑤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①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3+H2SO4=Na2SO4+SO2↑+H2O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氧化SO2+2OH-=SO32-+H2O碱性、漂白性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硝酸银反应CaSO4SO2+Cl2+2H2O=SO42-+2Cl-+4H+

(3)⑤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化学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

SO2+2OH-=SO32-+H2O;

II

(1)漂粉精的pH约为12,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后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

碱性、漂白性;

(2)①实验a的目的是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如果有氯气,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答案为:

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

②白雾中混有SO2,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硫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

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硝酸银反应;

(3)①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故沉淀为CaSO4,故答案为:

CaSO4;

②溶液呈黄绿色,有Cl2生成,Cl2与SO2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SO2+Cl2+2H2O=SO42-+2Cl-+4H+,故答案为:

SO2+Cl2+2H2O=SO42-+2Cl-+4H+。

23.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如下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

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______。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______。

【答案】脱水SO2不能SO2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都会生成沉淀溶液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不能;SO2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脱水过程中反应放热,所生产的碳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故答案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

24.亚硝酸钙[Ca(NO2)2]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亚硝酸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

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

(3)装置F中,酸性2Cr2O7溶液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

,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a(NO2)2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因为其遇酸会发生反应,产生NO气体。

设计实验证明E中有亚硝酸钙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反应原理为Ca(OH)2+NO+NO2=Ca(NO2)2+H2O。

①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除装置中的O2,防止其将生成的NO氧化为NO2U形干燥管蒸馏水Cr2O

+2NO+6H+=2Cr3++2NO

+3H2O取少量E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许稀硫酸,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污染环境产品中Ca(NO3)2杂质含量升高

(3)反应中Cr2O72-被还原成Cr3+,NO氧化成NO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NO+Cr2O72-+6H+=2Cr3++NO3-+3H2O;

故答案为:

2NO+Cr2O72-+6H+=2Cr3++NO3-+3H2O。

(4)Ca(NO2)2与酸会发生反应产生NO气体,NO气体遇氧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所以取少量E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许硫酸,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即可证明E中有亚硝酸钙生成;故答案为:

取少量E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许硫酸,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5)①若n(NO):

n(NO2)>1:

1,则一氧化氮过量,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污染环境,故答案为:

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污染环境。

②若n(NO):

n(NO2)<1:

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故答案为:

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25.家用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是NaClO,除用于漂白衣物、消除污渍外,在食品加工中也广泛应用。

Ⅰ.

(1)常温下,一定浓度次氯酸钠水溶液的pH=a,则a______7(填>、<或=);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

(2)漂白剂与酸混合后效果更佳,将0.1000mol/LNaClO溶液与0.1000mol/L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关于所得溶液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忽略HClO的分解;HSO4-的电离视为完全)。

A.c(HClO)+c(ClO-)=0.1000mol/L

B.c(H+)>c(Na+)=c(SO42-)>c(HClO)>c(ClO-)>c(OH-)

C.c(Na+)+c(H+)=c(SO42-)+c(ClO-)+c(OH-)

D.c(H+)-c(OH-)=2c(ClO-)+c(HClO)

Ⅱ.取20.00g家用氯漂白剂溶液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10mL,加入过量I处理,用足量稀硫酸酸化,然后立即用0.10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Na2S2O3+I2=2I-+Na2S4O6),指示剂显示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30.00mL;

(1)用I处理漂白剂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滴定过程选用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_____,判断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漂白剂中“有效氯”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若滴定结束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注:

“有效氯”指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

【答案】>ClO-+H2O

HClO+OH-次氯酸钠在水溶液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10a-14BDClO-+2I-+2H+=Cl-+I2+H2O淀粉溶液溶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5.3%偏低

A.混合后溶液中存在HClO的部分电离,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ClO)+c(ClO-)=0.05mol/L,故A错误;B.混合后溶液中Na2SO4和H2SO4的浓度均为0.025mol/L,若忽略次氯酸和水的电离,则有c(H+)=c(Na+)=c(SO42-)=0.05mol/L,实际上,溶液中的HClO有小部分发生电离及水的电离,则c(HClO)>c(ClO-),故c(H+)>c(Na+)=c(SO42-)>c(HClO)>c(ClO-)>c(OH-)成立,故B正确;C.混合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2c(SO42-)+c(ClO-)+c(OH-),故C错误;D.混合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2c(SO42-)+c(ClO-)+c(OH-),再结合c(HClO)+c(ClO-)=0.05mol/L,c(Na+)=c(SO42-)=0.05mol/L,可知c(H+)-c(OH-)=2c(ClO-)+c(HClO)成立,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Ⅱ.

(1)漂白剂溶液中ClO-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I2,同时得到还原产物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