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8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docx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研究内容从以传染病为主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

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一切疾病。

伤害包括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

健康指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无病或虚弱。

(2)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它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

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

(3)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

“揭示现象”时,开展描述性工作,即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

“找出原因”,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假说。

“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这要用实验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

三个范畴的工作是由浅入深,依序步步推进。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从方法学看,有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思维的逻辑推理等。

但流行病学则以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为其基本,其中尤以观察法为最重要。

(5)流行病学的三大要素:

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自己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学科又必须到特定范围内去发挥其作用。

流行病学的内容和任务前面已作了交代,而全部流行病学内涵则可概括成原理、方法和应用三部分。

3.基本原理如下: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

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等

4.实际应用: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

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6.流行病学特征:

群体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1疾病的分布是指通过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表现,描述疾病在什么时间发病多、发病少,在什么地区发病多、发病少及在哪些人群中发病多或发病少的现象,即疾病的人群现象。

它可通过了解疾病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征来探索疾病的病因及预防疾病。

这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2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1.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制、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发病率(incidence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千,或10000/万)。

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应用:

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罹患率(attackrate):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续发率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4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

患病率(prevalencerate):

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和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

K=100%,1000/千,或10000/万。

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1.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1)影响升高的因素:

①病程延长,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⑧报告率提高。

(2)影响降低的因素:

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高,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

2.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的变化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患病率水平(所有病例)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

某地某病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

P=ID。

3.应用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如冠心病、肺结核等。

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感染率(infectionrate):

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K,K=100%。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特别是对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有用。

如乙型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寄生虫等。

(五)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多指在一个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续发病例。

有时称二代病例。

计算时,须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

对那些在同一家庭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长于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原发病例。

续发率可用于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包括不同条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家庭中儿童数、家庭人口数、经济条件等)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如对免疫接种、隔离、消毒等措施的评价)。

5死亡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死亡率(motality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发生死亡事件的总人口数(通常为年中人口数)。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既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死亡专率可提供某病死亡在人群、时间、地区上的变化的信息。

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

病死率(fatalityrate):

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医疗设备好,规模较大的医院接受危重型病人比较小的医院要多,病死率可能高于小医院。

所以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医疗水平,要注意可比性。

生存率(survivalrate):

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在慢性病、癌、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的研究中常常应用

第二节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出现散发原因:

1.该病因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所以出现散发。

2.有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可出现散发。

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

3.有些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一些传染病也可出现散发。

4.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易出现散发,如麻风。

2.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如食物中毒、托幼机构的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爆发。

3.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人群分布特征

1.年龄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

年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潜伏期;预防措施。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1)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

主要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多用于传染病的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和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而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

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这种分析方法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因为暴露时间距发病时间可能很长,而且致病因子在不同时间的强度可能有变化。

这种方法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是其最大的缺点。

但出生队列分析方法可纠正这一缺点。

(2)出生队列分析(birthcohortanalysis):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birthcohort),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

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

它可以明确地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三者的作用。

2.性别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

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

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包括:

1.男女两性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2.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也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有关内分泌或生理因素可使不同性别易患疾病或者被得以保护而不患病。

3.男女职业中毒发生率不同是由于妇女较男性更少受雇于从事一些危险性很大的职业有关。

4.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也可能出现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

3.职业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

4.民族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

(二)时间分布特征

1.短期波动含义与爆发相似,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短期波动多是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2.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可分为三种情况:

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导致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可从几个方面讨论:

病原体情况、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

3.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常见原因:

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长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

病因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改变。

(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

2.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3.疾病的城乡分布城市多见:

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

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4.地方性疾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者症状减轻或自愈;

⑤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是指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

主要包括个案调查、暴发调查、筛检、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

1.现况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即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等情况,从而描述所研究的疾病(或某种健康状况)以及有关变量(因素)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进一步比较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患病组与非患病组的暴露情况,为研究的纵向深入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

从观察时间上来说,其所收集的资料是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情况,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横断面研究。

从观察分析指标来说,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为在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究

2.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

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3.研究特点:

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4.研究类型:

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这个特定时点应该较短。

特定范围是指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征的人群,如儿童(≤14岁)的体格普查。

普查的目的因不同的研究项目可多样化,主要包括: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如妇女的宫颈癌普查;

(2)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疫情分布,如高血压普查和针对疫区开展的普查;(3)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调查;(4)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测量调查。

普查的优点:

(1)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

(2)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3)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

普查的缺点:

(1)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2)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在漏查;(3)调查工作人员涉及面广,掌握调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熟练程度不一,对调查项目的理解往往很难统一和标准化,不能保证调查质量;(4)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一般较大,费用往往较高。

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

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

5.设计与实施

1.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2.确定研究对象3.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4.资料的收集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6.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决定现况研究的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1)预期现患率(p);

(2)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

即容许误差(d)越大,所需样本量就越小;(3)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值越小,即显著性水平要求越高,样本量要求越大。

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偏倚的控制:

现况研究中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遵照抽样方法的要求,确保抽样过程中随机化原则的完全实施;

(2)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3)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包括调查表的编制等;(4)组织好研究工作,调查员一定要经过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5)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等工作;(6)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注意辨析混杂因素及其影响

5.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study)又称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该类研究虽然能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与疾病频率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但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疾病)间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

1、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2、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研究类型:

(1)生态比较研究:

是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

(2)生态趋势研:

是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或)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

 第四章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

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

队列:

表示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

根据特定条件的不同,分两种情况:

一是指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叫出生队列;另一种是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一般即称之为队列或暴露队列,如某个时期进入某工厂工作的一组人群。

根据人群进出队列的时间不同分为:

固定队列,动态队列

危险因素,又称为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如疾病)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如果暴露组某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则可推测暴露与结局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2.队列研究的特点:

1)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组3)由“因”及“果”4)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三.研究目的

1.检验病因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3.研究疾病自然史4.新药上市后监测

四、类型

⑴前瞻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收集资料

⑵历史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⑶双向性队列研究:

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不同研究类型的选用原则:

前瞻性队列研究:

①应有明确的检验假设,检验的因素必须找准;②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应较高,如不低于5‰;③应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并且应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④应明确规定结局变量,如发病或死亡,并且要有确定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⑤应有把握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并将其清楚地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⑥大部分观察人群应能被长期随访下去,并取得完整可靠的资料。

应有足够的人、财、物力支持该项工作。

历史性队列研究:

除考虑前述的①至⑤点外,还应考虑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完整可靠的在过去某段时间内有关研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双向性队列研究:

当基本具备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条件下,如果从暴露到现在的观察时间还不能满足研究的要求,还需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时,则选用该研究。

三.常用术语

⑴结局:

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

⑵观察终点:

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⑶观察终止时间:

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

四、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因素:

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通常是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

2.确定研究结局结局变量(outcomevariable)也叫结果变量,简称为结局,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即研究者希望追踪观察的事件,是观察的自然终点,不是观察期的终止

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①基本原则:

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

②暴露人群的选择:

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③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

4.确定样本量

(1)考虑问题:

抽样方法;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失访率。

(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要求的显著性水平;效力。

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6.质量控制

五.基本整理模式:

根据统计分析的要求,队列研究的资料一般整理成下表的模式。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发病率

暴露组

a

b

a+b=n1

a/n1

非暴露组

c

d

c+d=n0

c/n0

合计

a+c=m1

b+d=m0

a+b+c+d=t

1、累积发病率:

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变化范围为0~1,其流行病学意义有赖于对累积时间长度的说明。

2、发病密度:

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最常用的人时单位是人年,以此求出人年发病(死亡)率。

发病密度的量值变化范围是从0到无穷大。

3、标化比: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做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比,即得标化发病(死亡)比。

最常用的指标为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标化比实际上不是率,而是以全人口的发病(死亡)率做为对照组而计算出来的比。

六.效应的估计

1、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式中Ie和Io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

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

2. 归因危险度(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AR则一般是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

前者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