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4210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doc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1.整体指标:

布线系统产品必须采用知名并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包括各种线缆、模块和面板、跳线、连接器等;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模块等,其传输特性必须与线缆的传输特性相一致,或高于线缆的传输特性。

1)生产商应具备ISO9001或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并提供证明文件。

2)★认证:

信产部、UL、ETL等认证机构之一的线缆及六类链路或信道性能认证。

3)综合布线产品需通过信息产业部测试(线缆/链路/信道)。

2.主要设备指标:

(A)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n★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568B.2-1CAT6的要求,传输参数测试应达到250MHz。

n匹配线规:

23~24AWG;

n打线方式:

T568B;

n★阻燃级别:

低烟无卤阻燃,并符合IEC60332-1标准;

n强度要求:

耐抗击强冲击;

n防火等级:

UL等级94U-0;

n★安装方式:

在同一面板上可实现90度直插或45度斜插两种安装方式;

n免打线设计,无需打线工具;重反复压接,模块反复端接次数>20次;

n插拔次数:

大于750次;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C2.0;

(B)工作区面板:

n白色86方形单口/双口面板;

n★模块安装方式:

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

n应带有标签、色标及明显的标识以区分数据点或语音点,并留有可填写编号的空间;

n★强度要求:

耐抗击强冲击;

(C)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

n线规:

23~24AWG

n规格:

100欧姆,250MHz。

n芯线对数:

4对,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n在衰减、近端串扰衰减、结构回波损耗、近端串扰衰减与衰减比的技术参数上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

n★中心十字芯骨架,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破坏双绞线绞距.从而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

n带宽:

通过350MHz下测试,保证250MHz下测试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

n特性阻抗(Ohm):

100±15,传播延迟值(ns/100m):

<536,延迟偏差:

最大45ns。

n★阻燃级别:

低烟无卤阻燃(LZSH)满足IEC60332-1标准

n标准:

ISO11801、TIA/EIA-568B.2-1。

n认证:

UL认证;

(D)六类非屏蔽数据配线架:

n所有管理间设备均应采用19〞标准机柜安装;

n卡接线规范围:

22~26AWG;

n配线架能够提供自导电装置,能直接通过机柜金属层导出静电;

n配线架需提供进线导线架,以保证模块上架之后外部作用力都在进线导线架上,模块自身不受线缆牵拉;

n★配线架端口:

24/48口,自带理线器;

n★安装要求:

可翻转型,前面施工和维护管理;

n背后带端接管理器,使端接更快更容易,性能更稳定;

n配线架应有明显的标识位置。

n标准:

TIA/EIA-568B。

(E)六类数据跳线:

n铜缆跳线采用为通用8位模块化的原厂跳线;

n线缆为原厂六类多股软线缆,中心十字骨架结构;

n模块化接头与电缆的连接牢固可靠;

n插拔次数:

大于750次;

n★阻燃级别:

低烟无卤阻燃(LZSH)满足IEC60332-3标准;

(F)室内语音主干电缆:

n类型:

三类25/50/100对大对数UTP电缆;

n芯线规格:

23~24AWG;

n芯线对数:

25/50对,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C2.0;

n带宽:

≥16MHz

n特性阻抗:

100Ω

n★阻燃级别:

低烟无卤阻燃(LZSH)满足IEC60332-3标准

(G)100对110机架式配线架:

n线规:

50对/100对;

n★19英寸机柜式2U安装,自带背板,带1U理线架;

n符合新国际五类标准,并满足五类应用。

n外壳采用PC阻燃材料,前端平坦凹型接线夹子及内置线对分离;

n卡接线规范围:

22~26AWG;

n耐久性:

250次插拔;

n安装工具:

110安装工具;

n电介质强度:

DC1000V,1分钟内不击穿,满足ANSI/TIA/EIA568A的语音系统传输标准;

(H)110C-5对110压接式模块:

n触点镀银,接触良好,色标便于安装,标识带在每5对之间分开,采用阻燃级材料。

n符合新国际五类标准,并满足五类应用。

n110端子:

至少200次打接。

n安装工具:

110安装工具。

n安装方式:

110打线方式。

(I)水平理线架:

n封闭式理线架。

n宽孔值设计,保证单理线架容纳24/48根六类跳线。

(J)室内单模光缆:

n规格:

9\125um,满足ITU-T的G652D标准单模光缆

n最大纤芯衰耗(每KM)0.35dB\0.28dB\0.24dB@1310nm\1383nm\1550nm

n芯数:

X芯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C2.0

n★护套阻燃级别:

低烟无卤阻燃(LZSH)满足IEC60332-3标准

(K)光纤配线架:

n规格:

模块化结构,由基本框架,光纤适配器组成,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光纤的盘绕、固定和接续,带有管理器、色标及固定附件;

n配线架端口:

24口单模LC耦合器;

n连接衰耗:

多模0.1dB;单模0.2dB;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C2.0

n安装:

19"机柜式安装,从机架可抽出管理。

安装在中心布线间的光纤配线架,要求具有安全性保护功能。

(L)光纤适配器:

n规格:

采用LC接口,单个适配器支持2芯光纤。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C2.0

n安装:

可方便地安装到光纤配线架和面板上,无需特殊工具。

(M)光纤跳线:

n规格:

单模125µm,连接到光纤配线架及交换设备的光纤跳线应支持万兆以太网,采用LC接口;连接到桌面设备的光纤跳线应支持千兆以太网,采用LC接口。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d2.0

n最大损耗:

<0.75dB

(N)光纤尾纤:

n规格:

单模125µm。

n连接到主干光缆及配线架的光纤尾纤应支持10G以太网,采用LC接口。

n连接到水平光纤模块的光纤尾纤应支持千兆以太网,采用LC接口。

n标准:

ISO/IEC11801:

2002Ed2.0

n最大损耗:

<0.75dB

(O)机柜

n19”标准机柜,落地安装;

n2.0mm厚高强度冷轧板,表面防静电喷涂;

n机柜内备有竖向跳线管理器、风扇、电源插座及门锁;

n尺寸:

楼层弱电间配线机柜采用42U,600*600;网络中心机柜采用42U,600*600*1100;

n机柜颜色、样式、外观等应在投标文件中说明,在中标后由业主最终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