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45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docx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过程中因血液通过机械管道等特殊装置,使其红细胞、血小板破坏而引起凝血,因此,血液透析中必须常规应用抗凝剂:

常用的主要制剂有肝素钠(SH)及各厂生产的低分子肝素(LMWH)

肝素钠,它是一种酸性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最先从肝脏内提取出来,故名/肝素,分子量为8000~25000道尔顿,在血中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肝素2抗凝血酶结合物,抑制凝血酶的作用,封闭活化因子X和活化因子,使它们失去活性,干扰凝血活酶的形成,使凝血过程中止,从而发挥凝血作用。

肝素的半衰期为0.5-2h,平均为50分钟。

LMWH是以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4000~6000)同肝素相比其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同抗凝血酶亲和力加强,抗Fxa活性增强,对凝血酶IX!

XI抑制作用减弱。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亚硝酸裂解等方法制备而得的小分子量部分,主要通过抑制Xa活性起抗凝作用,而对a作用较弱

肝素的用法:

1肝素首剂量0.5mg/Kg,追加量0.6mg/h,透析结束前30停用肝素

2.肝素开始血透时泵推肝素8mg,每小时追加肝素8mg,血透停止前30min停用肝素"

3传统肝素液按患者平时个体用量给予首剂肝素20~40mg,于透析前一次性静脉推注,以后采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5~10mg,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

LMWH的用法

1.LMWH:

速避凝0.4ml/次,或海普宁5000U/次,透析开始时静脉端一次性注射。

2血透前一次性静脉注射LMWH(Fraxiparine,法国Sanofl公司)0.4mL(100000U或4100AFXa),不用追加量"

3低分子肝素--吉派林5000U/2ml;透析开始时从动脉端一次注入5000U,整个透析期间不另追加"

无肝素的用法

1血透前用1500~25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透析器,血透中每30min用100mL盐水冲洗透析器,冲入体内盐水亦通过增大跨膜压除去,即在原设定UFR基础上增加0.2L/h"

2无肝素血透前用15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透析器,然后用5%白蛋白50ml灌流透析器中空纤维内侧壁保留5~10分钟,血透中每30分钟用100ml盐水冲洗透析器,冲入体内盐水亦通过增大跨膜压除去,即在原设定UFR基础上增加012L/h"

应用定时盐水冲管的方法抗凝,但需要准确地控制容量,对伴有高度浮肿,心衰的患者不宜,另外透析器复用效果也差,即使有固定的专职护士守护,透析中发生凝血、堵管等也相当常见。

吸附法无肝素透析是基于以下原理:

血仿膜由纤维素聚合物的分子单元,葡萄糖分子烃基用一个带正电荷的二乙氨基乙基族醚化得到,是阳电荷聚合物;肝素是一种酸性蛋白多糖,分子量为3000~56000,不能通过透析膜,其分子中硫酸根带强大的负电荷,带正电荷的血仿膜可以吸附带负电荷的肝素,在膜内面形成有抗凝作用的肝素界面,当血液流经透析器时产生凝结干扰作用,使局部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而肝素并不进入病人体内,因而不影响病人的全身凝血机制

此方法相比较其它方式的无肝素透析,如单纯生理盐水冲洗法,减少了因大量生理盐水(每15~30min生理盐水150~200ml冲洗)造成的超滤加大,避免了超滤加大造成的血压波动!

胸闷症状的发生,尤其利于那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人"另外,30min肝素盐水的闭式循环,使肝素充分!

均匀地吸附于透析膜上,更具良好局部抗凝效果"吸附法HFHD较之不输注盐水法,少量生理盐水的快速冲洗,既检查了空心纤维透析器有无凝血,又降低了透析器凝血倾向"吸附法HFHD得以顺利完成需注意的是:

充足的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过程中尽可能不停滞;透析过程中避免输血!

蛋白!

脂肪乳剂!

高张盐!

高渗糖以免造成凝血;超滤除水不宜过多,以免血液浓缩,补充的生理盐水及时增加超滤排出;血仿膜透析器复用不超过3次;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静脉压!

透析器和管道颜色变化,并及时处理"

肝素副作用

1自发性出血:

如硬脑膜下出血、出血性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

2血小板减少症

3过敏反应:

少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哮喘、心前区紧迫等。

4高脂血症:

使用肝素后,血中脂蛋白脂酶升高,脂蛋白脂酶分解血中的中性脂肪,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中性脂肪下降,胆固醇上升。

5其它:

如脱发、骨质疏松等

肝素过量的防治:

给予肝素拮抗剂----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mg)与肝素(1mg=125u)的比例为1:

2或1:

1(如在1小时内则用1:

1,如是用肝素2-3小时则用1:

2)

肝素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1ml肝素液内含肝素500u:

230生理盐水+10支肝素

首剂量:

按50-100u/kg计算于透析前10-15分钟静脉注入

维持量:

500-1000u/h由肝素泵持续泵入

停用肝素:

于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停止使用

 

连续性闭式腹水回输血透20例

仇雷霞,付惠敏

(解放军451医院医务处,陕西西安710054)

收稿日期:

2005201225;修回日期:

2005203208

作者简介:

仇雷霞(19622),女(汉族),山东省胶州市人.大学,主管护

师..(029)82257025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水回输;顽固性腹水

=中图号>656=文献标识码>

0引言腹水回输是解除腹腔内积水,使大量的蛋白及营养物质回收入血循环的一种方法.尿毒症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时合并顽固性腹水,一般的水盐限制和利尿剂无效,即使加强超滤至血压下降,作为第3间隙的腹水,也无明显减少.单独放腹水,在放出大量腹水的同时,也丢失许多蛋白质,使血浆胶体渗透更加降低,腹水很快出现,形成恶性循环,且可引起低血压感染!

漏液等并发症.我们采用连续性双泵闭式腹水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20例,共70次,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男14,女6)例,年龄21~67岁,腹水回输次数最多11次,最少3次,平均5次.原发病慢性肾炎14例,多囊肾3例,糖尿病肾病3例.严重腹水者15例,中度腹水者5例,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及药物治疗后腹水均无明显减轻.常规血液透析开始后,将血路管道动脉端接于独立血泵内,用无菌生理盐水排净管道内气体并灌满生理盐水备用.选择腹腔穿刺点,腹部常规消毒后行腹腔穿刺,见腹水流出后连接血路管道,开户独立血泵,,将血路管道的另一端连于血透机管道的动脉端,腹水流出量调至50~80/,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不变同常规血液透析,将要回输的腹水总量加入机器脱水总量中,即可在血液透析中进行连续性闭式腹水回输,回输到所需量时关掉独立血泵,拔出腹腔穿刺针即可,血液透析连续进行.结果在20例中5例中度腹水者经过3次回输后腹水消失,15例重度腹水者经过4~11次连续性闭式腹水回输后,腹水基本消失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且改善了心力衰竭!

全身浮肿等症状,由于腹水中的蛋白回输体内后,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使透析质量得以提高.

2讨论连续性双泵闭式腹水回输完全封闭,将感染机会降至最低.原来透析中心常用的腹水回输方法,是将腹水先收集在无菌瓶中,无菌瓶数量最少3个,每个无菌瓶中不定期要注入肝素5~10以防止腹水凝固,然后在血透中回输.这种操作需专人进行,操作繁琐,既占用人力,使工作忙乱,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连续性双泵闭式腹水回输由于腹水直接由血路管道接入透析血循环系统,去掉繁琐的中间环节,使透析与回收腹水同时不间断进行,这样就增加了回输腹水的纯净度与安全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连续性双泵闭式腹水回输不需专人操作,回收腹水中不用加入抗凝剂,此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又简化了护士操作的程序,过程简单,只需根据腹水回输总量及时间将脱水总量设入机器中即可.原来腹水回输过程中需加入肝素抗凝,容易引起出血,甚至内脏出血,由于连续性闭式腹水回输过程中不需抗凝剂,所以不会引起出血.连续性双泵闭式腹水回输使腹水直接进入透析血循环中,血液透析与腹水回输同时进行,清除腹水迅速有效,可以短时间内回收大量蛋白质,而且还能避免输入白蛋白引起的副作用,能很快改善症状.由于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血容量不减少,血压稳定,很少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感染和肝昏迷等并发症,兼有穿刺放液和补充白蛋白扩容两种方法的优点,是尿毒症合并顽固性腹水有效治疗的捷径.

小儿急性肾衰血液透析的护理

血液透析为临床小儿急性肾衰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小儿发育尚未完善,各脏器功能脆弱,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和危险性较成人高"需针对小儿生理特点在急性肾衰患儿血液透护理施行与成人血液透析不同的方法,确保透析安全和达到治疗效果"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衰35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对象

收集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衰住院患儿35例,男19例!

女16例"年龄5个月~11岁,其中6岁以下9例,平均年龄4123?

214岁"原发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29例其中6例并发急性左心衰"急进性肾炎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2例,溶血性尿毒症期综合征1例!

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急性肾衰1例"

112临床表现与化验结果

均有少尿或无尿,尿量50~150ml/日!

全身浮肿"BUN25141~52mmo/L!

Cr391~824ummol/L!

K+416~716mmol/L!

Hb53~118g/L"血小板190~221@109/L!

出血时间2~3min!

凝血时间1~3min"1例PT2713Seel"

2透析设备与方法

211透析设备

透析机:

采用GanbroAK90S!

AK超100容量控制型血透析机;透析器选择:

选用宁波亚泰公司生产的空心纤维小儿透析器015m2;透析管道:

目前用于小儿的透析管道较少见,而且需要配套的小儿血透机,因此,我院长期应用AK90S配套的成人血路管道;8Fr12~15cm股静脉穿刺导管"

212透析方法

21211采用碳酸氢钠透析,透析液流量500ml/min"

21212血管通路建立,血管通路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首要步骤,小儿血管细,皮下组织肌肉丰厚,血管显露不明显是建立血管通路的最大困难,尤其是血管通路的流出道的建立,利用外周血管建立血管通路达不到有效所需的血流量,应选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本组病例采用股静脉穿刺插管30例!

颈静脉穿刺2例!

股静脉切开3例"

21213血流量调节6岁以下血流量从30ml/min开始逐渐增加至80~120ml/min,6岁以上从40ml/min开始逐渐增加至120~150ml/min"用同型血200ml或用1/2生理盐水作预充液"透析结束血流量50~80ml/min以免过快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衰[1]"

21214抗凝方法及透析时间

(1)抗凝方法:

均采用肝素钠抗凝,总量50~100U(015~1mg)/kg体

重,首剂用2/3,透析中每h追加2~4mg,透析结束前1h停用"

(2)透析时间:

35例总透析时间105h

每例首次透析2h,5例行第2!

3次透析每次3h"21215超滤水份的设定与控制对急性肾衰患儿一般采用平衡超滤,6例水肿明显及并急性左心衰患儿给予适当超滤,最多超滤量1000ml,最小500ml,平均每例超滤量680ml,每h超滤量300~400ml"

3护理

311透析前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不懂事,不合作,加上对环境陌生,往往在透析穿刺前哭闹!

躁动,给穿刺带来困难,或穿刺后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穿刺针脱出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穿刺前给予肌注安定或鲁米那,必要时肌注氯丙嗪,异丙嗪给予镇静后开始穿刺,并固定肢体,密切观察穿刺部位"

312透析中护理

31211病情观察,由于小儿生理特点,患儿在透析中病情变化快,变化大,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本组2例患儿在透析中出现瞬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四肢抽搐等症状"经及时发现,静脉注射安定及10%葡萄糖酸钙!

吸氧,处理后症状缓解"

3121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小儿较成人容易发生低血压原因之一是小儿血容量少,用成年人的血路管道透析,在几分钟内从体内引出200ml的循环血量"因此,透析开始后容易发生容量性低血压,必须密切观察,每10~20min测量血压,血压稳定患儿每30min测量一次"本组在透析中8例出现血压下降9~0/6~0kPa,经及时应用50%葡萄糖及升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完成透析"

31213根据病情随时调节血流量,同时要注意心率变化,本组患儿透析中3例患儿出现心率加快146~180次/min,静脉注射毛甙丙后症状缓解,复查心率128~150次/min,完成透析治疗"

313透析结束护理抽取血标本化验BUN!

Cr!

K+!

Na+"静脉注射与肝素钠等量的鱼精蛋白,拔除导管后局部用无菌纱球加压胶布固定止血"若需做第2次透析治疗可保留导管下次再用,但必须用1/5000肝素钠盐水112ml封管"如为双腔导管,则A管注入115ml,B管注入116ml,然后盖上肝素帽,用无菌纱块包裹胶布固定,下次透析前务必抽出肝素盐水"

4结果

41135例急性肾衰患儿血液透析1~3次(2~8h后,全身浮肿消退,肺部口罗音消失,心功能恢复生理盐水作预充液"透析结束血流量50~80ml/min以免过快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衰[1]"

21214抗凝方法及透析时间

(1)抗凝方法:

均采用肝素钠抗凝,总量50~100U(015~1mg)/kg体重,首剂用2/3,透析中每h追加2~4mg,透析结束前1h停用"

(2)透析时间:

35例总透析时间105h

每例首次透析2h,5例行第2!

3次透析每次3h

"21215超滤水份的设定与控制对急性肾衰患儿一般采用平衡超滤,6例水肿明显及并急性左心衰患儿给予适当超滤,最多超滤量1000ml,最小500ml,平均每例超滤量680ml,每h超滤量300~400ml"

3护理

311透析前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不懂事,不合作,加上对环境陌生,往往在透析穿刺前哭闹!

躁动,给穿刺带来困难,或穿刺后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穿刺针脱出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穿刺前给予肌注安定或鲁米那,必要时肌注氯丙嗪,异丙嗪给予镇静后开始穿刺,并固定肢体,密切观察穿刺部位"

312透析中护理

31211病情观察,由于小儿生理特点,患儿在透析中病情变化快,变化大,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本组2例患儿在透析中出现瞬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四肢抽搐等症状"经及时发现,静脉注射安定及10%葡萄糖酸钙!

吸氧,处理后症状缓解"

3121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小儿较成人容易发生低血压原因之一是小儿血容量少,用成年人的血路管道透析,在几分钟内从体内引出200ml的循环血量"因此,透析开始后容易发生容量性低血压,必须密切观察,每10~20min测量血压,血压稳定患儿每30min测量一次"本组在透析中8例出现血压下降9~0/6~0kPa,经及时应用50%葡萄糖及升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完成透析"

31213根据病情随时调节血流量,同时要注意心率变化,本组患儿透析中3例患儿出现心率加快146~180次/min,静脉注射毛甙丙后症状缓解,复查心率128~150次/min,完成透析治疗"

313透析结束护理

抽取血标本化验BUN!

Cr!

K+!

Na+"静脉注射与肝素钠等量的鱼精蛋白,拔除导管后局部用无菌纱球加压胶布固定止血"若需做第2次透析治疗可保留导管下次再用,但必须用1/5000肝素钠盐水112ml封管"如为双腔导管,则A管注入115ml,B管注入116ml,然后盖上肝素帽,用无菌纱块包裹胶布固定,下次透析前务必抽出肝素盐水"

4结果

41135例急性肾衰患儿血液透析1~3次(2~8h后,全身浮肿消退,肺部口罗音消失,心功能恢复尿量从50~150ml/日逐渐增加了700~1700ml/日,BUN下降1518~817mmol/L!

Cr下降231~78ummol/L"逐渐恢复正常,经临床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412透析中8例患儿发生低血压!

3例心率加快!

2例瞬间意识丧失!

双眼凝视!

四肢抽搐,经及时发现处理后症状缓解,完成透析治疗,无发生严重并发症"

5讨论

511本组急性肾衰患儿平均年龄213?

214岁,因其年龄!

生理特点,给血液透析工作增加很多困难,因此,血透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熟练掌握小儿生命指征指数及异常指数"密切观察透析中的病情!

血压!

脉搏是观察的重点,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透析开始后引起血压变化的关键是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按正常公斤体重计算,小儿循环血量占体重8%,6kg体重循环血量只有480ml,而在几分钟内从身体引出200ml(占4116%)血液进入体外循环,小儿可出现低血压!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低血压,发现低血压时要及时补充血容量[3],静脉滴注升压药,在透析开始时用血作预充液,避免低血压发生"

512抗凝剂的作用与控制

对于小儿透析肝素钠用量进行了探索,因为开始时对小儿透析无经验,且有关报道少,如用量过大可导致出血,用量不足易引起体外循环及透析器凝血,影响透析效果及浪费血液,小儿血流量小,血泵转速慢"本组开始时,肝素钠用量按015mg/kg体重应用,出现3例透析器及血路管道凝血"于是我们对无出血倾向!

血小板!

向凝血时间及血色素(Hb)正常的患儿试用肝素钠量1mg/kg体重"对3例无出血倾向!

Hb53~67g/L!

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患儿肝素钠量用0175mg/kg体重"1例凝血酶元时间(PT)试验延长(2713秒)肝素钠用量015mg/kg体重"按以上肝素钠用量,未发现出血倾向,亦无凝血现象"

513超滤量控制

急性肾衰患儿,采取平衡超滤方法,即入多少,超滤多少,这样较好地保持液体平衡[2-3],既可降低毒素,又保持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有利于肾功能恢复,避免超滤后引起血容量减少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透析后无尿,不利于肾功能恢复"本组有29例急性肾衰采取透析平衡超滤1~2次(2~4h)后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514股静脉穿刺要准确掌握穿刺点,成人股静脉粗,穿刺针稍偏离血管中心也能成功,小儿就不同,尤其是使用16G针头大,血管细,易造成穿刺失败,必须缩小范围,穿刺部位一般在患儿腹股沟韧带下一横指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旁开013cm呈30~40度角进针,见有暗红色血液即插入导管引钢丝导管"本组病例穿刺失败5例(1412%)改用颈静脉穿刺及股静脉切开"30例穿刺顺利,成功率8518%"准确掌握穿刺点,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以便迅速为急性肾衰患儿建立血液透析治疗通路,也可避免反复穿刺不成功增加患儿痛苦"

515幼小患儿未懂事不合作,哭闹躁动多,需要置管容易出现渗血!

血肿!

管道脱出"家长亲属对血液透析治疗担心紧张,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亲属"因此,透析前要将透析的有关事项与患儿家属讲清楚,以提高透析前后的配合程度,减少意外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