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464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

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8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防治来自船舶、码头、装卸设备、油罐、输油管线、其它设施以及相关油类作业造成的溢油污染损害,保护水陆环境和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

充分考虑码头、油罐区、输油管线及阀门、装卸设施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对溢油事故做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

1.2编制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防治船舶污染管理条例》

《宁波市船舶溢油应急预案》;

《港口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宁波港港区码头装卸设施以及停靠在码头的船舶等溢油源导致的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储油罐区、输油管线及阀门、以及其它可能对海域造成危害的陆上设施导致的溢油污染事故。

2基本情况

2.1企业简介

公司的规模、地理位置简介及布置图

图中必须标出可能产生的溢油污染源(泊位、岸线排出口等)和油污染防治、清除的设施、设备的存放等位置及有关信息

2.2自然环境概况

自然条件信息;如气象、水文、海域等资料

3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公司应急组织网络图

(需以图形式详细列明组织框架)

溢油应急指挥部

设立溢油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担任,副总指挥由担任。

指挥部成员由现场指挥及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组成。

现场指挥

溢油应急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现场指挥负责指挥溢油应急反应行动全过程,对溢油应急指挥部负责。

由安全负责人或值班调度长担任。

溢油应急处置小组(可根据企业情况自行设定,但所设立小组必须满足应急需要,以下应急小组设置及应急反应内容以油码头为例)

指挥部内按各自职责设立溢油应急小组:

溢油清理组、通信组、工艺组、设备保障组、警戒组、防火组、物资供应组、防污处理组、现场救护组,并明确各小组负责人。

3.2职责

指挥部

(1)发出指令,启动应急程序;

(2)组织指挥污染的控制与清除;

(3)审核和批准使用清污技术和设备;

(4)下达应急任务,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与有关单位保持联系;

(5)发生较大规模溢油事故时,作出请求区域协作的决策;

(6)及时组织消防力量,防止火灾的发生;

(7)组织培训和演练。

溢油清理组

(1)做好围控工作;

(2)做好溢油清除作业。

通信组

负责溢油应急指挥与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下达和现场各种信息反馈的畅通。

工艺组

及时关闭相关阀门,控制溢油源,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设备保障组

(1)保障电力能源供给;

(2)负责应急设备的维修。

警戒组

(1)保持交通畅通,注意现场警戒;

(2)注意溢油漂移动向,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防火组。

(1)保护现场,控制着火源防止火灾发生;

(2)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按火灾反应程序报警,并投入灭火战斗。

物资供应组

提供防污染所需的器材、材料。

防污处理组

负责清理、运输油污物,防止二次污染。

现场救护组

负责现场救护和运送受伤人员。

3.3人员组成及联络方式(或以附件形式)

4报告程序和内容

4.1 报告程序

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公司内任何人一旦发现污染事故,向公司总经理与调度室及有关部门发出事故报警通知,以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为减少事故损失赢得时间。

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公司作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单位,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由应急指挥向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

4.2初始报告及内容

任何部门和岗位人员,发现海上或陆域溢油污染事故应立即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和请求援助的社会救援机构。

初步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船舶的名称、国籍、呼号或者编号;

(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

(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和水文情况;

(四)事故原因或者原因的初步判断,(碰撞、搁浅、触礁、起火、爆炸、船体断裂、严重横倾、设备损害、装卸溢漏等)和溢出的部位;

(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

(六)污染程度;可见或预计的浮油运动方向:

预计将受溢油威胁的地区:

(七)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和污染控制情况以及救助要求;

4.3详细报告

溢油现场的指挥人员应将现场详细情况及时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

溢油应急指挥部获取溢油详细报告后,应将发生溢油事故详情用电话和传真通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政府部门。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报告工作应予以保持。

有关部门及联系电话见附表

5应急反应等级

本预案将溢油应急行动分为三级:

一般应急、紧急应急和重(特)大应急。

(1)一般应急。

经初步评估溢油量较少,且预计不会对海域造成影响,可以采取一般行动。

(2)紧急应急。

溢油源可能对海域造成污染的溢油事故,通过协调本公司应急力量能够控制和处理的应急行动。

(3)重大应急。

超出本公司溢油应急能力,需要请求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相应预案的应急行动。

6应急反应行动

一般应急由公司自行组织开展;紧急和重大应急在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相应应急行动。

6.1应急处理的基本流程图

6.2各部门应急反应行动:

溢油应急指挥部

(1)尽可能收集下列信息:

目击时间、溢油源、溢油原因、油品种类和数量以及进一步溢油的可能性、已采取和将要采取的清除污染或防止进一步污染的行动、污染事故报告人的姓名和联系办法。

(2)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应急等级;制定应急反应对策和行动方案;通知附近海事处,指派现场指挥人员赶赴现场;通知各溢油处置小组做好准备。

(3)紧急和重大应急以上所属行动应在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

各应急小组接到油污染事件报警或通知后,应及时按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做好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的各项工作。

溢油清理组

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开展清污工作,控制溢油面积。

a)根据油品品种情况和油品落海情况结合现场的气候、水文、潮流条件,决定需要增布围油栏类型及围油栏的布设方式;

b)协同工艺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泄漏的油品落海,并对陆上的油品进行回收;

c)协同工艺组泊位现场操作工启动泊位平台上的油品回收泵,将输油臂内的油品回收至污水罐内;

d)如果是冒舱等船上原因引起的事故,则由调度立即通知船上采取措施,根据海面情况对油轮围上第二道围油栏,并立即开始对溢油进行回收;

通信组

保障溢油应急指挥与上级主管机关、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下达和现场各种信息反馈的畅通。

工艺组

a)立即通知船方停止装卸油品作业,关闭泊位平台上的紧急切断阀;

b)启动消防水系统对管线内的油品进行扫线作业,把油品扫回油罐内;

c)找到事故部位后,如果是管线、输油臂等有漏点,则采取贴补、打抱箍等方式对漏点进行抢修;

d)协同溢油清理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泄漏的油品落海;

e)协同溢油清理组泊位现场操作工启动泊位平台上的油品回收泵,将输油臂内的油品回收至污水罐内;

设备保障组

对故障设备开展维修,并保障应急设施设备的可用性;

警戒组

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及时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消防设备,实施警戒,防止明火作业,实施保护措施;

溢油事故有可能对周围人员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市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配合政府部门将场地应急救援无关人员以及可能危及的周边乡村、社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处于事故的上风口。

物资供应组

抢险排险、抢修时所需物资是应急救援的必须保障,一旦需要能及时调运现场进行救援。

防污处理组

对清污回收物进行回收,防止二次污染。

现场救护组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抢救现场被困人员。

溢油事故的抢救应特别注意防毒、防爆等方面的因素,承担抢救任务的人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医疗抢救人员要视情况在现场及时进行必要的抢救,并快速、安全地送受伤人员到医院全面抢救。

7应急终止

7.1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终止应急处置: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2应急终止的程序

(1)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批准;

(2)指挥部向所属各应急组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8信息报告和发布

按照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发布信息。

应急反应行动各阶段的信息由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定稿,发布。

企业单位应做好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9应急培训和演练

9.1培训

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所有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周边相关单位和群众,必须开展应急培训,熟悉生产使用的危险物质的特性,可能产生的各种紧急事故以及应急行动。

9.2演练

评估应急预案的各部分或整体是否能有效的付诸行动,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故的适应性,找出应急准备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确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渠道及应急人员的协同性,确保所有应急组织都熟悉并能够履行他们的职责,找出需要改善的潜在问题,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应急演练一般至少每年一次,且除定期进行全面的演习和训练外,还要针对通讯、消防、医疗、泄漏控制、监测、净化和清洁,以及人员疏散等关键要素进行演练。

10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本预案指定的部门负责本计划的修改;

下列情况,应进行修改:

(1)相关人员或单位及通讯联络发生变更;

(2)溢油应急反应政策、法规作出调整或修改;

(3)根据日常演习和实际溢油事故取得的经验,需对计划作出修改;

(4)其它。

11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12附件

相关单位通讯联络方式

应急指挥体系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