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77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docx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1.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解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3.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

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上图是“规划之鹰”,其各部位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部位

代表含义

鹰头

A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左翼

B交通条件

右翼

C住宿设施

鹰尾

D社会经济因素

前方

E客源市场的导向

上下左右

F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内涵

(1)基础: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导向:

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3)指导:

旅游审美原理。

(4)目的:

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2.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

(1)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

(2)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

(3)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

3.方法与步骤

(1)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资料。

(2)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3)对景区发展进行总体定位并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4)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

1.旅游景区规划能使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2.厦门南部地区“五带三区”的规划属于旅游景区规划。

(×)

3.旅游景区规划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指导。

(×)

4.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应该布局在(B)

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

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

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

5.在同一生态区内规划多处森林氧吧、攀岩基地,属于(B)

A.低水平开发

B.重复开发

C.毫无利用价值的盲目开发

D.合理开发

[问题探究]

读教材P54图4.2,探究下列问题。

(1)厦门旅游规划中的五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沿线景观带、海空观光带、厦金互游带,三区包括鼓浪屿旅游区、__________________、南山旅游区。

(2)鼓浪屿旅游区以________旅游资源为主,南山旅游区以________旅游资源为主。

(3)厦门南部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

(1)城市中心景观带 环岛景观带 老城旅游区

(2)人文 自然

(3)厦门南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与港、澳、台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距离近,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接待能力强。

[总结深化]

1.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及作用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对点演练]

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

目前《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

随着这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丝路旅游”将被打造成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

据此完成1~2题。

1.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

B.扩大该旅游景区的规模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

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解析:

1.A 2.D 第1题,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但不能彻底避免。

第2题,考查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可总结为“提品位、扩规模、增效益”。

D项属于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意义。

3.如图为云南某地示意图,该地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较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试分析图中A、B两条线路各有利弊。

解析:

(1)题,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等。

(2)题,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不利条件:

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容量有限。

第(3)题,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线路各有利弊:

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占用耕地;B线路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

答案: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

(2)优势: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不利条件:

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容量有限。

(3)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占用耕地。

 

B线路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

[问题探究]

读教材P55图4.4,探究下列问题。

(1)丹霞地貌中的岩石为红色的________,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__,其最突出的资源价值为____________。

(2)“丹霞地貌在晨晖夕阳之下,绿树碧水之中,显得绚丽夺目”,说明欣赏丹霞地貌应____________。

(3)景区的规划设计对该景区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沉积岩 流水侵蚀 科学价值

(2)把握观赏时机

(3)促进景点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及对景区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总结深化]

1.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2.旅游景区交通及服务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

旅游景

区的交

通规划

景区交通线路规划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或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连而成的。

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交通工具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

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的目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

考虑的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对点演练]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新开辟的自然风景区,读图回答1~2题。

1.该风景区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景观B.喀斯特地貌

C.窑洞D.雅丹地貌景观

2.要把这个风景区建成著名旅游区,便于更多的人去旅游,该风景区的规划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规划要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基础

②要对该风景区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

③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

④规划中没有必要拟定主要景点和游览线路,可以由游客自由选择景点和线路

⑤该风景区的规划设计重点要考察、收集本地的有关资料,可以不用考虑风景区的外部条件

⑥要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

解析:

1.A 2.D 由图中经纬度及省区轮廓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云南南部,因此该风景区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可能是热带雨林景观。

风景区的规划要拟定主要的景点和旅游线路,并且不仅要考察、收集本地的有关资料,还要考虑风景区的外部条件。

3.读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评价该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该城镇要建一大型度假村,A、B、C、D中你认为选址在哪处最好?

为什么?

解析:

(1)题,旅游资源可直接据图读出。

(2)题,开发条件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3)题,度假村的选址首先应环境优美,其次应交通便捷。

答案:

(1)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代大型园林以及河湖等旅游资源。

(2)该城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既有重点文物和古代园林所体现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国家森林公园和河湖所体现的美学价值。

该地有铁路、公路交会,交通通达性好;位于华北平原,社会经济条件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

(3)A处。

接近自然山水和森林,远离工业区,处于上风向,河湖上游,水质纯净,空地大,且离公路干线较近。

读图,完成第1~2题。

1.“规划之鹰”中鹰头表示的是(  )

A.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活动

B.交通设施

C.住宿设施

D.通信设施

2.决定“规划之鹰”飞行方向的是(  )

A.旅游资源       B.旅游设施

C.交通及通达性D.客源市场

解析:

1.A 2.D 第1题,鹰头表示的是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活动;两只翅膀分别是交通条件和住宿设施等旅游设施;鹰尾是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第2题,决定“规划之鹰”飞行方向的是客源市场。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导向是(  )

A.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B.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C.旅游审美原理

D.旅游资源的价值

解析:

选B 旅游景区规划是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导向。

4.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B.使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C.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但使投资风险加大

D.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

解析:

选C 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高水准的旅游规划能促使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规划可以减小旅游投资的风险。

5.社会因素是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下列因素属于社会因素的是(  )

①宾馆、饭店、汽车旅馆、野营地等 ②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 ③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④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C 社会因素作为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相关的立法和法规、旅游组织机构、招商引资措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旅游业认识的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

6.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

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

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

解析:

选D 旅游景区规划应先评估分析,然后总体定位,最后才是具体安排。

7.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

目前,旅行社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

其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故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古村落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

(2)针对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重新设计了一条新游览线路(见图)。

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阐述新游览线路的意义。

(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解析:

(1)题,读图可知,原旅游线路未能串联古村落东西旅游资源,且出现回头路。

(2)题,可依据教材分析旅游的意义或作用。

第(3)题,依据材料和图示可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

(1)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

(2)促进了该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任答3点即可)

(3)问题:

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

(任答2点即可)

措施:

在出入口之间设置内部摆渡车;在出口附近新建停车场;整修街巷;增加商业点,鼓励村民从商。

(任答2点即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

C.旅游设施和服务D.旅游交通条件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

A.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B.旅游审美原理

C.旅游六要素的需要D.交通的通达性

解析:

1.B 2.B 第1题,旅游规划主要是对旅游地的规划,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住宿设施、其他基础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旅游者。

第2题,旅游审美原理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4.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解析:

3.A 4.C 第3题,峡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该景区所在区域山地较少,且海拔较低,冰雪融水较少,不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瀑布的落差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的坚硬程度有直接关系,受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为河流的源头,与图示信息不符。

第4题,游客中心应布局在服务设施较多、人流量大的地方,③合适;加油站应布局在靠近停车场且车辆经过的区域,②合适;餐厅应靠近游人多的地方布局,④合适;巡防站应该布局在郊外游人较少的地区,①合适。

201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围绕2016年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共确定22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入选。

据此完成5~6题。

5.要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能被广大青少年接受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下列要素中必须考虑的是(  )

①采用最新材质进行制作 ②与革命题材相呼应 ③邀请专业绘图机构设计造型 ④突显景点所处地区的自然风光 ⑤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⑤D.④⑤

6.某景点委托一课题组开发红色旅游产品。

课题组首次对该景点的革命历史背景进行调研,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  )

①纪念品生产厂家 ②该景点的文献研究人员 ③各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者 ④相关革命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亲友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5.C 6.D 第5题,审题时要把握“必须”两字,即要选择必要因素,既要体现“红色”革命性,又要符合青少年特点。

材质、造型、自然风光不是必要因素。

第6题,通过与调查对象沟通,了解、掌握该景点的历史背景,使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有纪念意义。

调查对象必须对该景点的革命历史背景要非常熟悉。

读海南岛开发规划图,回答7~8题。

7.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

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8.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 ②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④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A.②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7.A 8.C 图中甲地带是中部山地,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植被。

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海南岛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为实现永续发展目标,我国许多自然风景区就门票价格召开听证会。

有一风景区拟全年开放,经营上须符合以下条件:

每日游客平均不超过4000人,以及年营业收入最少应比年维护成本1.5亿元多20%才能维持正常运营。

下表为此风景区预估门票定价与游客人数关系表,据此回答9~10题。

定价方案

门票价格/元

游客人数/(万人次/年)

100

300

150

200

200

100

250

50

9.若门票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则听证会选择的门票定价是表中的哪个方案(  )

A.甲B.乙

C.丙D.丁

10.我国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风景区内没有规划付费游乐设施,其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地处偏僻,员工不足 ②游乐活动过多,环境污染增加 ③收入不敷建设成本 ④降低景观欣赏价值 ⑤人工设施易破坏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

9.C 10.D 第9题,首先计算该景点年营业收入应为:

1.5×(1+20%)=1.8亿元;其次按每日4000人、一年365天计算,全年游客人数为365×4000=146万人次,所以甲、乙方案每日游客超过4000人,可排除A、B选项;最后,若按丙方案游客人数及门票计算年门票收入为100×104×200=2×108元,即2亿元,按丁方案计算门票收入为1.25亿元,可排除丁。

第10题,修建付费游乐设施,会破坏环境,加大环境污染,从而降低景观欣赏价值。

二、综合题(共50分)

11.旅游评价是旅游规划的基础,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的前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6分)

(1)读图并将图中景区代号及其选择的开发措施填于下表中。

(12分)

可供选择的开发措施:

A.保护性开发

B.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开发

C.全方位开发

D.恢复与人造新资源开发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

+++

+++

+++

++

B

+++

+++

+++

(2)到景区④游览可选择Ⅰ和Ⅱ两条线路,下列景观在Ⅰ线可见的是(多选)__________。

(4分)

解析:

(1)题,①为广西,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但沿海区位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今后开发应增加人造旅游资源。

②为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较好,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位条件也较差,今后应在国家扶持下,适当超前开发。

③为内蒙古草原,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较好,区位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应实行全方位开发。

④为拉萨,旅游资源丰富,但区位条件及经济水平较差,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实行保护性开发。

(2)题,由图可知,Ⅰ线为青藏铁路,沿青藏铁路可出现的景观有ABCE。

答案:

(1)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

+++

+++

C

+++

++

+++

A

+++

+++

D

(2)ABCE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湿地植被面积有1300多公顷,水域面积有330多公顷。

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000多个。

芦苇成帐,水道纵横,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和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偶有惊吓,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齐鸣空中。

千泉湖北岸有67公顷以上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

(1)请你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

(8分)

(2)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

(6分)

解析:

(1)题,景区规则设计要突出景区特色;要与周围的地理环境相协调;要注意维护生态平衡。

(2)题,可结合湖泊湿地资源建水上乐园、水鸟观赏区和民俗度假村等。

答案:

(1)突出湿地的特色;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景区规划建设要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相协调;开发时要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2)建设水上乐园;开辟观光码头、垂钓区及水鸟观赏区;建设游泳馆;建设千泉湖民俗度假村。

13.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和百色市旅游局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乐业天坑(喀斯特漏斗)群景区,特邀请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到乐业开展乐业天坑群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乐业县在20平方千米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数量和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

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

天坑的底部则是一片人类从没有涉足过的原始森林,森林里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专家们认为,这里极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已经被认为是绝迹的动物。

材料二 乐业县还拥有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水上天然石拱桥——布柳河仙人桥,以及百朗大峡谷、五台山原始森林等景区。

这些景区素有“天然空调”“天然氧吧”之美称,还有神秘的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把吉古老造纸术、火卖文化生态旅游村、布柳河壮族风情、高山汉族唱灯艺术等独具特色的景观。

此外乐业县还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还完整保存有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馆。

(1)乐业县政府积极对天坑群旅游景区进行规划的意义有哪些?

(6分)

(2)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乐业天坑群属于________景观大类中的________景观,具有突出的________价值。

(6分)

(3)结合材料分析,天坑旅游功能定位应该是什么?

(4分)

(4)乐业县政府积极发展天坑群旅游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4分)

解析:

(1)题,景区规划的意义可从品位、规模、效益方面分析。

(2)题,由材料可知,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

第(3)题,据材料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功能定位。

第(4)题,发展天坑群旅游的意义从经济、文化、社会三方面分析。

答案:

(1)提升天坑群景区的品位;扩大天坑群景区的规模;提高天坑群景区的效益。

(2)自然 地质地貌 科学研究

(3)观赏天坑奇观、生态旅游、科考探险、民俗采风、革命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4)发展旅游为地方提供就业机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利于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