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09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反应中,ΔH>0反应的是

A.Zn与硫酸的反应B.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NaOH与盐酸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Zn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Ba(OH)2·8H2O与NH4Cl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高压比常压有利于NH3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所以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符合题意;

B.棕红色NO2加压后,先是有NO2的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先变深,后由于NO2的浓度增大,平衡向NO2的浓度减小,即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所以颜色变浅,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Fe3++3SCN-

Fe(SCN)3的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减少的反应,加压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合成,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

A。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B的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的酸性KMnO4溶液

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C.滴定管装入液体前需用待装液润洗

D.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A)盛放,B为碱式滴定管,故A错误;

B.滴定过程中,为了及时判断滴定终点,眼睛要时刻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不需要注视滴定管中液面,故B错误;

C.为了避免待装液被稀释,滴定管装入液体前需用待装液润洗,故C正确;

D.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读出的溶液的体积偏大,会产生实验误差,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s-1B.v(B)=0.3mol·L-1·s-1

C.v(C)=0.8mol·L-1·s-11D.v(D)=1.6mol·L-1·s-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一反应同一时段内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A.v(A)=0.5mol·L-1·s-1;

B.v(A):

v(B)=2:

1,v(B)=0.3mol·L-1·s-1,则v(A)=0.6mol·L-1·s-1;

C.v(A):

v(C)=2:

3,v(C)=0.8mol·L-1·s-1,则v(A)=

mol·L-1·s-1;

D.v(A):

v(D)=2:

4,v(D)=1.6mol·L-1·s-1,则v(A)=0.8mol·L-1·s-1;

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故答案为D。

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

B﹤A﹤C

C.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转化率

D.整个反应的ΔH=E1-E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B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热;B→C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能量与焓变、物质的稳定性的关系可得结论。

【详解】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

B<A<C,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只提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因此不能提高转化率,故C错误;

D.整个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则△H=(E1-E2)-(E4-E3)=E1+E3-E2-E4,故D错误;

答案选B。

6.反应4A(s)+3B(g)

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mol·L-1·s-1

B.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C.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A是固体,不能用A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故B错误;

C.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故C正确;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比都是3:

2,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编号

金属(粉末状)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

反应温度

A

0.1molMg

6mol/L硝酸

10mL

30℃

B

0.1molMg

3mol/L盐酸

10mL

60℃

C

0.1molFe

3mol/L盐酸

10mL

60℃

D

0.1molMg

3mol/L盐酸

10mL

30℃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硝酸和镁反应不生成氢气,所以排除A选项。

镁的金属性比铁的强,所以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镁比铁的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B>C;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B>D,因此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B,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

8.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c(H+)=2.4×10-7mol·L-1,则c(OH-)为(  )

A.2.4×10-7mol·L-1B.0.1×10-7mol·L-1C.1.2×10-7D.c(OH-)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某温度时,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c(H+)=2.4×10-7mol·L-1,则c(OH-)=2.4×10-7mol·L-1,A正确;

答案选A。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2H2(g)+2Cl2(g)=4HCl(g)△H=-369.2kJ·mol-1

B.CH4(g)+2O2(g)=2H2O(g)+CO2(g)△H=-802.3kJ·mol-1

C.2CO(g)+O2(g)=2CO2(g)△H=-566kJ·mol-1

D.H2(g)+1/2O2(g)=H2O(l)△H=-285.3kJ·mol-1

【答案】D

【解析】

燃烧热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如碳元素要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的状态是液态。

D正确,本题选D。

10.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H1

H2(g)+Cl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B.△H3=△H1+△H2

C.△H3=△H1-2△H2D.△H3=△H1-△H2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2H2O(g)=2H2(g)+O2(g)△H1

②H2(g)+Cl2(g)=2HCl(g)△H2

③2Cl2(g)+2H2O(g)=4HCl(g)+O2(g)△H3

则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①+2×②,△H3=△H1+2△H2,故选A。

11.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无法自发进行的是()

A.2SO2(g)+O2(g)=2SO3(g)ΔH=-197.78kJ/mol

B.C(s)+CO2(g)=2CO(g)ΔH=+172.47kJ/mol

C.AgCl(s)+Br-(aq)=AgBr(s)+Cl-(aq)ΔH=-18.9kJ/mol

D.3O2(g)⇌2O3(g)ΔH=+285.4kJ/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

△H-T△S<0,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

放热反应△H<0,△S<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A不选;

B.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B不选;

C.反应是放热反应△H<0,且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C不选;

D.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故D选;

答案选D。

12.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

B.纯水的Kw=1x10-14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100℃时c(H+)•c(OH+)=110-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故A错误;

B.Kw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纯水中Kw的值不同,故B错误;

C.Kw只与温度有关,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

D.常温时c(H+)•c(OH+)=110-14,100℃时Kw大于110-14,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含有氢离子或醋酸根离子的物质抑制醋酸电离,加入和氢离子或醋酸根离子反应的物质促进醋酸电离,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则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CH3COOH电离生成的H+结合,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pH减小,故C错误;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电离平衡可知,c(CH3COO﹣)增大,则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4.已知0.1mol/L的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3·H2O

+OH—,要使溶液中

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盐酸溶液B.加入少量NH4Cl晶体

C.加少量NH3D.加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少量盐酸,平衡常数不变,NH3·H2O⇌

+OH-正向移动,c(NH4+)增大,所以c(OH-)/c(NH3·H2O)减小,故A错误;

B.加入少量NH4Cl晶体,c(NH4+)增大,NH3·H2O⇌

+OH-逆向移动,c(OH-)减小、c(NH3·H2O)增大,c(OH-)/c(NH3·H2O)减小,故B错误;

C.

,加少量NH3,平衡常数不变,NH3·H2O⇌

+OH-正向移动,c(NH4+)增大,所以c(OH-)/c(NH3·H2O)减小,故C错误;

D.

,加水稀释,平衡常数不变,NH3·H2O⇌

+OH-正向移动,c(NH4+)减小,所以c(OH-)/c(NH3·H2O)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5.在一定温度下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A(g)+3B(g)

2C(g),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3v正(B)═2v逆(C)

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消耗1molA的同时生成2molC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未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会发生变化,容器恒容,则压强会发生变化,当压强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故A符合题意;

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B)═v逆(B),而2v逆(B)═3v正(C),所以3v正(B)═2v逆(C)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容器恒容,所以无论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不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消耗A和生成C均为正反应,无论是否平衡消耗1molA的同时就会生成2molC,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6.工业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

2SO2(g)+O2(g)

2SO3(g)ΔH<0,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下列八条曲线(①~⑧)正确的是

A.①⑥⑧B.①⑤⑦C.②③⑧D.②④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①正确、②错误;

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反应物转化率不变,③、④均错误;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不变,⑤正确、⑥错误;

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⑦正确、⑧错误;

所以图中①⑤⑦三条曲线是正确的,故选B。

17.根据下图中的两个图象,选出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

A.X+2Y

Z

>0

B.X+2Y

Z

<0

C.5X+3Y

4Z

<0

D.X+2Y

3Z

<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1,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系数之比等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浓度的变化之比,即(6-5):

(5-3):

(4-3)=1:

2:

1,因此选项C、D错误;图2中T1先拐,说明反应速率快,T1>T2,随温度降低,Z的含量增加,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故选项B正确。

1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

体积分数变大D.a<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假设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应为原平衡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5倍,可知压强增大后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A

转化率变小,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

C.平衡逆向移动,D的体积分数减小,C错误;

D.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a<c+d,D正确。

答案选D。

19.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2 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l

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 min)

C.B的转化率为40%

D.再充入3molA和1molB,重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不変

【答案】D

【解析】

【详解】A.2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则C的物质的量是0.4mol,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则x:

2=0.4:

0.8,则x=1,故A正确;

B.2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根据反应计量系数关系,2min内A的变化量为1.2mol,所以A的反应速率是

=0.3mol·(L·min)-1,故B正确;

C.2min内B的变化量是0.4mol,所以B的转化率是0.4/1.0×100%=40%,故C正确;

D.结合A项分析,x=1,则该反应正向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3molA和1molB,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重新平衡后B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答案选D。

20.已知:

C(s)+

O2(g)===CO(g)ΔH=-110.5kJ·mol-1①

C(s)+O2(g)===CO2(g)ΔH=-393.51kJ·mol-1②

计算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热ΔH的值为

A.-283.01kJ·mol-1

B.+172.51kJ·mol-1

C.+283.1kJ·mol-1

D.+504.00kJ·mol-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出:

C(s)+CO2(g)=2CO(g)△H=2×(-110.5)-(-393.5)kJ/mol=+172.5kJ·mol-1,故选项B正确。

2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2O5(g)

4NO2(g)+O2(g) ΔH>0。

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1

B.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像可得,反应过程中b减小,a增大,则b是N2O5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根据Δn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知,a是N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详解】A.0~20s内反应的N2O5的物质的量为:

(5.0-3.0)mol=2.0mol,平均反应速率v(N2O5)=2.0mol÷2L÷20s=0.05mol·L-1·s-1,故A错误;

B.10s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只是这一时刻相等,反应并没有达到平衡,故B错误;

C.20s开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到了平衡,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知,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主要考查对识图能力、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借助图像获得信息很重要,要明确横纵坐标和特殊点表示的意义,如本题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特殊点有起点、交点、平衡点,由起点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交点表示其物质的量相等,平衡点表示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2.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相等(5).相等(6).偏小

【解析】

【分析】

根据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与操作的规范性分析作答。

【详解】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热量散失,导致测得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将偏低,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

(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

热量小于57.3kJ。

23.下图是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10mL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和记录初始读数 ③滴定操作④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指示剂 ⑥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3)盐酸的体积读数:

滴定前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滴定后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

(4)根据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mol/L

(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①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③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①④⑥②⑤③(3).0.80(4).22.80(5).0.22(6).锥形瓶中液体颜色变化(7).方便观察颜色变化(8).偏低(9).无影响(10).偏高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酸式滴定管;

(2)滴定操作的顺序为: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