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2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研究生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教育.docx

《研究生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教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教育.docx

研究生教育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明确目标

  本科生在迈进大学门不久就应该考虑好要不要读研究生。

如果人生的路选定做科学研究,那就一定要读研究生。

读硕士的重要意义在于为读博士打下基础,在日本这一阶段的教育就叫做“博士前期”。

在一些高教强国,这一目标决定了硕士生的遴选标准和入学考试的方式。

  国内则不然,本科生很多人报考硕士的目的是考虑就业竞争。

比如现在天大精仪学院大概50%的本科生会继续攻读硕士。

精仪学院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是上世纪80年代初招生规模的20倍左右。

这期间教师的总体水平、科研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肯定不适应这么大的增长量。

培养质量主要是以教师教育、指导所能付出的时间、精力为保障的,录取比例大增肯定会造成入学研究生的平均质量下降。

该改变而未变的是学生在报考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没有考虑成熟,多数人的选择基点还是多学些知识取得学位,目标是就业。

国内大学的硕士阶段学制平均为两年半,课程时间1年,找工作至少要占去半年时间,实质上可用于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的时间不超过1年,这肯定不够。

我认为一个硕士生的科研培养要包括确定研究目标、提出解决方案、然后以实践证明其可行性等3个步骤,而1年的时间不足以完成这一过程。

除了少量决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外,多数硕士生在科研训练阶段是帮助博士生做些辅助性的工作。

好的情况是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者工程项目,能够获得一定的训练和体验,但多数情况不过是多学几门课、有机会接触导师的科研项目而已,难以达到精深知识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系统训练的目标。

由于考研对于大四年级课程的冲击、由于训练不足造成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很大一部分硕士生培养实质上承担了原本应该是本科生高年级的培养训练任务,只是整体上学制延长了,接触导师的内容增加了,培养的规模大大增加了,没有达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目的。

实际上无论是青年学生的年华还是有限的高校教育条件,宝贵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不应回避的是,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加后,用人单位的胃口高了。

许许多多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都要招收硕士,这使得教育竞争的焦点上移,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企业的人事部门应该知道,对于多数岗位而言,在知识层面上的要求,本科教育是足够的,而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岗位实践,在岗位上实现,这一点日本企业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攻读方向与岗位需求不符的硕士在职业发展上与本科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而融入企业的能力、完备的人格、较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潜质这些专业以外的重要素质,应依靠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过程来培养。

关键是破除应试教育,强化素质教育,而不是多读几年书。

  因此我建议,硕士生培养的资源要向为攻读博士做准备的学生倾斜,同时完善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缩短专业硕士的培养时间,增加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比重,有利于他们尽早走上社会、在选定的岗位上继续提高。

哈工大等高校探索工程类硕士与有课题、有科研实力的企业共同培养,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向。

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质量

  进入近、现代以后,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很难找到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取得的系列成就,更不要说由中国人提出的科学法则。

这其中除了物质、文化、体制及进入工业社会晚等原因外,缺少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也是我们的硬伤。

而质量合格的博士培养,对于我们造就科技界的领军人物,提高科技总体水平和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博士培养的重点应该在于质量。

  我认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证:

  一是博士课题的设置要以科学问题的探究为目标导向。

  那些高教强国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的课题,很大比例是支持新的科学假设或者奇思妙想的题目,而国内教授、博导大量的课题都是以解决实际目标为导向的。

这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本无可厚非。

但对于博士生而言,如果是做原始创新的课题,将精力集中在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和以实验验证这三个环节上,再加上扎实的理论基础,自然会产生高水平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而如果是做应用型课题,博士生的主要精力就会花费在解决技术问题这一层面上。

在发达国家,工业界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分工程度很高。

大学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后,一般是委托专业公司去实现。

当然技术开发工作做好了可以在新技术的使用或者集成创新、再创新上有所收获,但高校的强项不是做技术开发,目前国内对于开发性项目的评价也不是很严格,很难培养出一流的技术专家。

我想这大约就是中央提出创新型社会应以企业为主的道理。

  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很快,高校与企业的结合也趋于紧密。

理工科大学,尤其是一批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里,多数博士生导师的课题研究条件提升很快。

应该强调的是,博士生的课题选择要以科学问题的研究为主,即便是工程应用的课题,也应该以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目标。

  二是博士生导师的总体水平仍需提升。

毋庸讳言,导师的综合素质、学术业务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导师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追求对学生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目前博士生导师的状态大概可分为3类:

  第一类导师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长期的积累,有较好的课题条件和国内外交流空间,旗下团队人才齐全。

导师是指导者也是科研经费、实验条件的提供者。

博士生在团队条件下容易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有益于成功、成才。

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各种课题在争取渠道和方式上还有一些学术以外的因素,这些实际问题如果避不开的话,还是应交由教师去解决,不要让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类导师多是技术专家,科研方向随兴趣和争取到的科研项目而变化,科研和技术的积累不系统,做课题的方式也是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近似于单干。

这种非团队条件下的学生从事科研的深度、广度及眼界往往受到局限。

  还有一些博士生导师走上管理、开发岗位后没有太多时间从事研究、指导,何谈培养质量?

有的导师手里没有什么课题,很多条件不具备,让博士生自己去解决。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反思,培养博士生首先是责任和任务,要看实力与条件。

不要把争取博士点作为学校上水平的硬指标。

不具备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不可强求。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能返工的,粗制滥造贻害无穷。

  报考研究生前先设定人生目标

  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定位或发展方向。

欧美国家的孩子十五六岁就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志向。

目前我们中学教育的文化环境做不到这一点,很多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是老师或父母代劳,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起码进入大学后学生要自己选定发展方向。

虽然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就业而选择考研是个人回避不开的,但是也要对自己有一个起码的估量。

个人要以国家的发展为大背景,将现代社会纷繁的事业与个人兴趣、条件结合现实世界形成空间坐标,再以国家、社会的宏观发展速度与个人的成长过程融合形成时间坐标,这样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比如实际操作能力差,就不要选择工程类专业。

自己没有兴趣的职业即便有高收入也难有高预期。

越早找准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就越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发达国家,选择读博士的年轻人大多是真正喜欢这一专业的,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和献身精神。

这样就能长期专一地进行研究和积累,最终可能取得大的科研成果。

而我国的确有许多人并不确定是否一辈子献身科学事业,因为取得博士学位后就业选择的机会多,于是有的人攻读博士就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

这种现象应该说是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情况,从长远看会回归到为献身科学研究而读博士这一主流取向。

完成基础教育,获得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比如专科、本科,就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

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上,要淡化个人功利色彩,潜心埋头治学,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要有专家意识、远大目标,才有可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另外,我建议同学们在人生目标设定以后,要给自己订立高标准,长时间地刻苦学习、努力实践,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变换方法来走出困境,不要轻易改变初衷,改变人生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内治学的环境、条件与西方高教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志青年要能突破这些局限,要学习自己导师的长处,也要吸取其他导师的长处,注意与来自不同学校、毕业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要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动心忍性,增益己所不能”。

  总之,我认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水平,国家提供给学校的资源相对不足,导师的水平或者经验不足,学生的入学质量有所下降等均不是根本的障碍,根本的问题在于3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志向和目标的合理选择,其次是教师的对于职业的责任心和对于学生的爱心,再其次是政府或者管理部门应该做的机制的相应的调整,比如设置专业硕士和博士前期硕士两条路,比如在国家的项目中增加可以用于向社会招聘工程师的经费科目。

这样可以缓解学生不得不充当完成项目的“劳动力”,而利于他们研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以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国外研究生教育管理对中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大了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5年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招生规模年递增的速度平均是26.9%。

1998年,研

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而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已达33万余人。

近日,教育部公布统计数字表明,网上报考200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准考生超170万,研招网累计点击率8.56亿次,累计访问量达1224.7万人次。

而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含金量的普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此形势下,如何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必须首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探讨和摸索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对中外硕、博教育进行分析,比较各自的目标、手段,并总结利弊,以此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的参考和借鉴。

一、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

根据1982年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硕士、博士的培养目标是:

(1)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实际上,这一规范包括着丰富的含义:

它说明硕士生的教育与培养,既担负着为企业、政府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又面临着学科建设和发展对理论型科研人才的需求。

这就使得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在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大批教学科研人员的同时,可能会转变研究生培养的价值目标取向,把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性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其主要的追求目标。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大,扩大的部分应着力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和新兴学科人才,形成硕士生培养以应用型为主体,博士生培养以学术型和应用型为主体的新格局。

由表一可知,与中国相比,美国的硕、博教育分类更细,目的性更强。

其中哲学博士学位,即研究博士,着重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这一类的硕士、博士生要获得硕士学位,修完课程和通过综合考试,并呈交独创性的论文和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二是专业博士,即实践性或专业性的学位,例如工业、医学、药物、建筑等方面的学位。

这种学位的通过要求与哲学博士基本相同,只是培养方向不同,更侧重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文学博士学位,也可以说是教学学位,其对象是培养大学本科教师。

美国并无正式的文件规定其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其宗旨有三:

教学、研究和服务。

其中教学和研究这两点与中国相似,而服务的宗旨则是美国博士教育独有的。

毕业后博士生能够从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为企业、公司和社会服务。

英国的研究学位是哲学博士。

高级博士学位又分为文学博士、理学博士和技术博士。

英国博士教育专门化程度很深,主要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

学位获得者要成为某一科学领域的权威,有能力去开辟新的研究论题,并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对于自己的专题领,博士生还应具有评价和批判他人的能力。

德国大学以理性主义为导向,认为培养目标是能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其表现为双重趋势:

一是培养科学的研究者,二是培养工程或技术研究人员或专门人才。

德国对博士生的培养强调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开创精神。

一些大学明确规定博士生通过培养,必须能在博士论文中证明自己具有独立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的才能和清晰准确描述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水平,能提供新的、独立的贡献。

后来,这一导向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拓展,逐渐追求两大目标:

一是科学探索,培养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提高高等教育学术水平;二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目标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或功利性。

二、      取得研究生候选人资格的比较

在中国,要获得硕士候选人资格,首先要参加全国统考(应届本科)或同等学历考试,考试的科目包括第二外国语和两三门专业业务课。

通过第一轮笔试的考生,还要参加由各个报考院校进行的复试,主要包括口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

通过以后,学生取得入学资格。

博士候选人资格的获得就更为严格,除上述的程序之外,报考人员必须已经获得硕士学位,而且要有两名与本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才有资格报考。

相比之下,美国的博士生要面临更加多次的考验才可确定资格。

首先,各个大学自行招生。

一般而言,具有硕土学位或同等程度的人可以被录取为博士生。

入学之前,学生要参加综合考试,以考察该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生计划。

之后,学生在完成主攻专业的课程学习后,要进行全面考试。

在英国,可以不通过硕士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作为人学资格,大部分的大学都要求学生具有英国大学本科的一等或二等荣誉学士学位,有些大学也会接受下二等的荣誉学士学位。

如果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无论本科学位等级如何,一般都能被录取。

即使没有以上的资格,如果有导师支持,再加上实践经验,也有被录取的可能。

三、      学制和课程设置的比较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习的时间由过去的3+3改为现在的2+4。

由于不是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

入学以后,学生要修几门课程,政治课是必修课,目的是使博士生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在思想上树立献身祖国四化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创新精神。

此外,外语课也是必修课,硕士生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生要求掌握两门外语,能以第一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并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能掌握第二外语的基本语法,有初步的语言自学能力。

其他的业务课由博士生导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开设,但要保证学生有充分自学的时间。

与中国不同,美国典型的博士课程一般为4年。

第一年是修读授课课程;第二年参加资格考试;第三年进行研究设计;第四年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美国实行完全学分制,只要修满所需的学分,便可毕业。

由于个人学习和科研能力及经费因素不同,有的人可用3年时间获得学位,有的则要拖延到7年以上。

在英国,博士课程一般为3年。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可以缩短为两年。

没有硕士学位的则要读3年。

学生可以半工半读,也可以先暂停学业,出去工作,再回来完成课程。

传统的英国博士教育,有别于中美两国,注重于自学和科学研究的培养,并没有特别的课程设置。

但近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于研究人数大量增加,水平良莠不齐,为了使科研人员能打好基础,英国开始设立了高级课程,一类是高度专业化的课程,一类是扩大学生知识范围的课程。

四、      导师的作用

中国的研究生导师,由学术造诣深,在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担任。

其资格由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审核评定,并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布。

中国的研究生一般只有一个导师,导师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无论在学识上还是人格上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指导过程中,导师应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研究的领域,给予专业指导;根据培养方案,为研究生安排一定的课程以弥补所欠缺的知识;并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仔细的审阅和批评等等。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导师履行的职责大致相同,导师主要进行原则性的指导。

一学期跟学生见面两到三次,检查和指导学生的研究进展。

另外一点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研究生不止有单一的导师。

每个学生注册后都有一个指定的论文委员会进行指导。

这个委员会由三至四名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教授组成,其中一名是主要导师。

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接受不同观点的熏陶,而不同的学术专长又可以互相补充。

英国比中美两国更加注重导师的作用。

从选题到制订科研计划、阅读书刊,导师都对学生给予指导。

指导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学生和导师每天见两次面,了解学习情况;有的则和导师在同一实验室工作,得到随时指导;大部分的学生和导师每周见一次,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讨论,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大程度地提高自己。

和中国一样,英国的博士生只有单一的导师,但选择权通常不在学生,而是由系里安排,或者导师挑选学生。

英国教育界非常重视师生关系。

在他们看来,“这种关系是最紧密的一种关系,即使是夫妻也没有每天都长时间的呆在一起。

而学生与导师则可能这样。

五、      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模式的改进

美国研究生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了学生拥有在其领域独立从事研究的本领。

而且,课程覆盖面很广,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特点之二是研究生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由于很多科学技术需要综合知识,单一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从5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就实行跨学科学习。

学生除了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提高人才的广泛兴趣和知识水平。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1976年增加了“技术与政策”课,要求所有研究生都要学。

特点之三是博士生培养过程始终贯彻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英国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但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生之间区别很大。

自然科学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科研的;而人文科学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的。

从一入学,学生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然后就可能的论题进行研究,并且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围绕计划做初步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论文写作。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理论学习和学科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先以班级的形式学习一些课程,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基础,掌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导师给学生开出一系列的参考书目。

学生围绕研究方向去图书馆查寻资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

导师定期组织讨论,以研讨会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尽管这种教育模式给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传统的模式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突破。

由于研究生培养目标变得多样化,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改变目前培养规格、培养类型单一的状况,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对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它确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和环节,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力争从研究生教育规律出发,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确定研究方向,拓宽培养口径,注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在学制、学习量、不同学科学分要求、必修课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修订和调整,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如对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设置提倡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至少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加大必修环节学分的要求,重视学位论文选题,将研究生参加学术前沿讲座和学术讨论活动列为正式的必修环节,并计算相应的学分;在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上借鉴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比较灵活的做法,这样做可以使大批有志从事科研的年轻人获得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

而且,美英两国都实行学分制,学制有弹性。

学生只要修满学分,便可提前毕业,缩短了教育的年限;相反,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选择暂停学业,以后再继续;在培养导向上,借鉴美英坚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点,始终坚持“服务大众”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

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密切结合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从事的科研项目往往是政府、企业所需要的;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开设一系列拓宽知识面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并加大对课程检查评估的力度。

应重点突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如要求毕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要有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完成可被企业应用的设计方案;在导师辅导上,应在专业方向指导和参考书目推荐的基础上加大师生讨论的次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知识掌握程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选择地与社会挂钩,讲求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不同目标设计的不同培养方案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模式的多样化,意指以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多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兼容。

概言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多样化培养目标基础之上的,由不同类型培养模式组成的体系,它是研究生教育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取向,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

研究型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应用型培养模式。

一些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通过对大学的分层顺利地实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单一”向“多样”的转变。

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模式有了明显“多样化”的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实现的。

一些古典的大学如牛津和剑桥大学依然坚持以研究型博士的培养模式为主;一些城市大学如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一些新大学如约克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等主要采用复合型培养模式;而像一些技术大学如伦敦市立大学就实施应用型培养模式。

美国是宣称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国家,但在学校的规格层次方面,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对不同大学却有严格要求,这使得美国十分注重大学的分类发展,从而保证了各类大学在资源分配、任务承担等方面各得其所,因此形成了既有世界影响又有独自个性的大学系统。

德国目前的300多所大学中,综合大学、应用型大学与单科太学在承担研究生教育使命与责任方面,也有明显区别。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问题最终可归结为对教育质量的不同理解。

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指研究生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这一概念在内涵上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质量,即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一是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学位标准和要求,二是培养的人才是否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广义的质量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满足学术的需要(推进科技进步,创造知识);满足社会对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需要(推进社会进步,应用知识);满足受教育者自身教育、自我实现的需要(推进个性进步,传播知识)。

跨入新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研究生教育活动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内涵在传统使命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这一新的使命。

因而,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动态的概念,具有社会和时代的特征。

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要根据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以实现这些目标的程度作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从而体现出不同培养模式的目标指向。

坚持多元化的质量观,既避免了单一培养目标对多途径提高培养质量的限制,又避免了预设的统一目标对多侧面提高培养质量的禁锢。

当然,多维质量观,不是无“质量”可言,而是始终有“质量”可循。

国外研究生教育管理对中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大了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5年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招生规模年递增的速度平均是26.9%。

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而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已达33万余人。

近日,教育部公布统计数字表明,网上报考200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准考生超170万,研招网累计点击率8.56亿次,累计访问量达1224.7万人次。

而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含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