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59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docx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考前资料

2019年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答案及15章考点全汇编

全国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D)3-31

A.美国B.法国

C.德国D.英国

2.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职权属于(B)5-80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外交部

3.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为(A)4-53

A.18周岁B.20周岁

C.21周岁D.23周岁

4.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全国人大开会日期和建议大会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代表的时间为会议举行的(B)5-75

A.15天以前B.一个月以前

C.45天以前D.二个月以前

5.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权属于(B)5-80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D.国务院

6.全国人大代表总名额中,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应占(B)4-61

A.8%左右B.12%左右

C.18%左右D.22%左右

7.有权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的是(B)5-79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央军委D.外交部

8.我国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D)10-201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9.有权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是(B)5-79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央军委D.国务院

10.第三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D)11-222

A.当地协商产生B.立法会选出

C.选民直接选出D.选举委员会选出

1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A)11-218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国家主席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C)9-185

A.1952年B.1982年

C.1984年D.2001年

13.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C)16-352

A.全体村民过半数通过B.全体村民2/3以上通过

C.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D.有选举权的村民2/3以上通过

14.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对行政长官弹劾需要议员联合人数占全体议员的(C)11-230

A.1/5B.1/4

C.1/3D.1/2

15.下列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是(C)9-188

A.消费税B.增值税

C.城镇土地使用费D.证券交易税

16.国家税务总局属于国务院的(C)8-144

A.办事机构B.组成机构

C.直属机构D.直属事业单位

17.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的某些问题作出规定的行政法规称为(D)8-132

A.“条例”B.“办法”

C.“决定”D.“规定”

18.规定设置国务委员的是(D)8-129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9.任免国务院总理及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是(D)7-122

A.全国人大主席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主席

20.我国法定的审判组织形式有独任庭、合议庭和(D)12-246

A.陪审团B.复议庭

C.司法委员会D.审判委员会

21.我国公民担任检察官必须年满(C)12-257

A.18周岁B.20周岁

C.23周岁D.25周岁

22.选举产生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是(A)5-74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委员会D.中共中央政治局

23.我国现行兵役制的主体是(A)13-290

A.义务兵役制B.志愿兵役制

C.预备兵役制D.雇佣兵役制

24.中共全国代表会议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总数的(B)14-305

A.1/6B.1/5

C.1/4D.1/3

25.有权决定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党籍的是(A)14-309

A.中共中央政治局B.中共中央书记处

C.中共中央组织部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6.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中唯一一个创立于美国的是(B)14-322

A.九三学社B.中国致公党

C.台湾民主自治同盟D.中国民主建国会

27.现阶段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围绕的两大主题是民主和(A)15-337

A.团结B.监督

C.协商D.议政

28.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A)15-342

A.1次B.2次

C.3次D.5次

29.特别行政区法官的任命权属于(C)11-236

A.终审法院B.立法会

C.行政长官D.全国人大常委会

30.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B)16-357

A.2年B.3年

C.4年D.5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可以向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人员有(ABCDE)6-94

A.各该级人大主席团B.各该级人大常委会

C.各该级人大专门委员会D.各该级人民政府

E.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

3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包括(ABCD)5-89

A.法制工作委员会B.预算工作委员会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E.外事委员会

33.我国政府机构设置的主要原则有(ABDE)8-138

A.需要原则B.统一原则

C.计划原则D.精简原则

E.效能原则

34.民族团结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内各民族(ABCDE)10-194

A.和睦相处B.友好交往

C.相互信任与合作D.互相尊重与体谅

E.共同努力与奋斗

35.国务院领导权涵盖的主要领域有(ABCDE)8-133

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

C.国防领域D.行政区划领域

E.外事领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

15-336

答:

一、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它的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因而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而是一种民主监督。

二、在是否行使国家权力这一点上,人民政协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有根本区别。

三、此外,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还具有以下特点:

1、人民政协是一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全国各级政协委员有33万多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代表着我国社会的各阶层和各社会集团,形成最广泛的社会联系。

2、人民政协委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民主观念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对人民负责的使命。

3、人民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占了很大比例,文化素质高、社会阅历丰富,许多政协委员还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党和国家政权各级组织的领导职务,熟悉国家事务管理,所以他们提出的批评建议也较为中肯,符合实际,可行性、可操作性强,能较好地改进党和政府各项工作。

37.简述《国务院工作规则》的主要内容。

8-152

答:

一、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

1、国务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

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国务院组成人员工作中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事务最大量、最主要的是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由行政机关执行。

三、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政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政务信息公开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四、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五、加强行政监督

1、国务院要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依法备案行政法规;

2、国务院工作人员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要接受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和检查;

3、接受全国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38.简述省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权。

9-160

答:

一、执行权。

即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执行国务院下达的决议和命令,向其汇报工作,服从其领导。

二、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即根据法律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行政规章,以及制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三、管理权。

即全面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四、领导与监督权。

1、即全面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2、依据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五、保障权。

1、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2、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3、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

4、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六、关于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

根据宪法的规定,此权只授予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39.简述国家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和限任制的意义。

7-121

答:

(1)可以避免终身制的产生,防止由于终身制而带来的各种弊端。

(2)可以防止因领导职务终身制而可能造成的国家干部队伍老化和缺乏活力,防止出现因长期居于同一领导职位而可能出现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

(3)可以充分保证国家领导人以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适应繁重的领导工作,也有利于国家领导人注意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解决好国家领导人员的顺利接班问题,防止出现领导层的“断裂”而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不稳定,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4)实行限任制也是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法制化的要求。

40.简述我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权。

12-252

答:

(1)审判监督权。

审判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机关特有的职权,包括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过程的监督和审理结果(判决、裁定)的监督。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公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人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就审判活动的违法情况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2)侦查监督权。

为防止侦查机关滥用职权,保证侦查活动的合法性与准确性,有必要对侦查权加以限制和监督。

因而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实行监督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权。

(3)执行监督权。

判决执行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判决是否得到正确执行及执行法院判决的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监督。

(4)立案侦查权。

我国检察机关对部分刑事案件有侦查权,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有权进行补充侦查。

(5)公诉权。

公诉就是将刑事案件由公诉机构提交法院,并向法院陈述起诉理由,由法院对犯罪人进行定罪和量刑,对刑事案件进行公诉是各国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

(6)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

检察机关参加的民事诉讼并非全部民事案件,而是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比较重大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如法人之间发生的涉及国家社会公益的重要经济纠纷案,法人与公民之间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赔偿案,公民之间产生的重大民事纠纷案,以及重大的涉外民事、经济纠纷案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0-196

答: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感情上都早已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来不是一种殖民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少数民族的人民,纷纷起来投身革命,与汉族人民一道,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结成了牢固的战斗友谊。

正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用鲜血和生命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在国际上还存在着民族分裂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与抵御它们可能的分裂、渗透、颠覆,维护祖国的统一、独立与安全,更需要居住在广大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团结、统一于一个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

(4)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与加强,促成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紧密联系,促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在中央政权的有效统一控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实体。

(5)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各族人民只有在统一的国家内共同走社会主义道路,密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历史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全面的、最后的胜利。

42.试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意义。

14-319

答: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

实行多党合作,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参政议政,共商国是,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它有利于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

实行多党合作,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是发挥各民主党派对执政的共产党的监督作用,对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它有利于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各民主党派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实行多党合作,可以有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中共中央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之中,就事关国计民生昀重大问题,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及情况通报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6)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各民主党派特别是一些具有“台”、“侨”特色的党派,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天然的广泛联系,拥有开展港澳台工作的特殊优势。

他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对香港各界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团结争取工作。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去年在华新市妇代会上,赞成同龄退休的呼声较为强烈,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

有代表认为,如果不实行退休年龄平等,女性与男性的退休工资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代表建议,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退休年龄的政策,应当视行业和受教育程度区别对待,退休年龄不平等造成女性人才的浪费,应当争取在女公务员、女技术员、女教授、女干部中与男性退休年龄相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龄退休呼声强烈反映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2)不同龄退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9-161

(3)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职责是什么?

9-161

答:

(1)反映了社会上男女不同龄退休是一种普遍或较为普遍的现象。

(2)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妇女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3)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权就是保障权,而保障权中就有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各项权利。

地方政府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利,对损害这些权利的现象予以干预、纠正和监管。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5章考点全大汇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历史性;

(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多选、简答]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简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单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多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法律执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负责人、订立对外条约等权力。

同时它又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某些职能。

[多选、简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多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至此党中央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三个层次的领导体制。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体

[单选]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多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经济利益,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度,以确定其政治统治权的。

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工具。

[单选]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简答]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形式

[单选]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单选]在国家本质与国有形式的关系即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的。

[多选]君主立宪制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多选]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形式。

[多选]决定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制还是制合制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民族问题和宗教因素等。

[简答]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为哪几种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

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两种形式。

(2)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3)联邦制,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单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度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论述]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

(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完整的保证。

第二节当代中国国家机构

[单选]政府职能变化是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

[多选]自国家产生以后,任何国家其国家职权主要分为三部分:

议事立法权、行政管理指挥权、司法权,并依此设立三大国家机关: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多选]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两种基本组织形式。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多选]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可以分为五部分: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多选]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②议行合一的原则;③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单选]自由选择是选举的关键,选举与自由、民主相联系,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

[多选]选举程序包括建立选举机构、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计票方法、确定当选等。

[单选]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根据选举实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第二部选举法,分别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正。

[单选]第四次修正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书面提出申辩意见),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