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71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

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2019-2020年医药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多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给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医药制造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医药制造企业将持续面临药品招投标降价、医保及医院控费、市场竞争加剧、要素成本提高等不确定性因素。

此外,药品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需要在质量管控和安全环保等方面予以重点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老龄化加速等,医药产品刚性需求将推动行业稳定增长。

样本企业方面,受益于医药制造行业的高景气度,行业内企业发展较为快速,近年来资产规模不断增加。

其利润增幅普遍高于收入增幅,主要是由于样本多为行业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强、产品结构合理、营销能力较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医药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发行人多为上市公司,主体评级相对集中于AA级至AA+级区间,整体信用质量较高。

2019年前三季度,涉及主体级别调整的债券发行人为康美药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康美药业涉嫌通过伪造、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涉嫌未在相关年度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2019年2月至8月间,评级机构先后三次下调康美药业评级,目前其主体级别为BBB级,并继续将其列入可能降级的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截至2019年9月末,医药制造行业仍在公开发行债券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37家。

展望2020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改变,药品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带动医药制造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但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影响下降,药品降价趋势不变,且新药研发投入较大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医药制造行业利润增速仍将维持低位。

受医药行业改革政策驱动,医药并购活动将继续保持活跃,溢价收购形成的商誉减值风险较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研发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企业在新药研发的投入将逐步加大。

整体而言,供给端去产能及需求端的稳定增长将促使行业内企业信用质量维持稳定,拥有独家品种、品牌资源、具备规模效应的优质药企将保持竞争优势。

一、行业基本面

医药制造行业是国家重要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随着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老龄化加速等,医药产品刚性需求将推动行业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但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多项政策的变化及实施或使企业面临短期阵痛。

而自身研发实力强、拥有独家品种、品牌资源、具备规模效应的优质药企有望脱颖而出。

医药制造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速度也不断加快。

城镇化使得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服务便利性提高,从而促进医药需求。

同时,由于医疗保健支出与年龄呈正相关性,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药品需求始终具备刚性特征。

而新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家加大医保投入,医保扩容亦刺激了抑制的医药需求,促进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不断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4,522.05亿元增至28,185.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9%;利润总额从1,494.30亿元增至3,314.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0%,总体呈现出良好的运营趋势。

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86.30亿元,同比增长12.60%,较上年同期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094.20亿元,同比增长9.50%,下降8.3个百分点。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184.20亿元,同比增长8.40%;利润总额2,390.30亿元,同比增长10.00%。

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推进、化学药品注册新分类改革方案初步实施、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两票制”全面实施等医改深化推进的影响,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依旧维持低位,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及全国推广,预计行业内企业短期内仍将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等因素保证了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刚性需求的稳步增长,加之医疗改革和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行业发展前景仍保持良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43亿,2025年或将突破3亿。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未来中国医药市场将持续扩容,刚性需求逐步上升。

同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而城镇化将促进其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市接轨,进而带动基层、县医院的发展,为医药消费带来巨大增量。

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45亿人,同比增加1.68亿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97亿人,同比增加0.24亿人。

全年资助4,97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3,825万人次。

当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4万个,其中医院3.2万个,全年总诊疗人次84.2亿人次。

由于专利药价格高昂,政府及医疗保险机构为压缩药品费用支出,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非专利药,从而促使非专利药市场发展迅速。

受益于非专利药市场的扩大,与非专利药相关的特色原料药的需求也实现了相应增长。

同时,非专利药生产厂商为控制成本,逐步将原料药的生产外包给具有成本优势的原料药企业生产。

印度、中国、中欧与东欧的部分特色原料药领先企业,由于能够生产符合药政市场要求的高质量特色原料药,从而推动了非专利药厂扩大在低成本地区的采购量。

其中,中国原料药企业发展迅速,销售额逐年增长,远高于全球增长率,逐渐成为了特色原料药的主要外包转移地区,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行业竞争趋于激烈。

此外,全球医药制造行业出现了从原料药到制剂的纵向一体化发展趋势。

首先,全球主流特色原料药生产商纷纷向高端的制剂药、专利药市场发展,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制剂产品的竞争,而制剂产品的竞争又主要是仿制药的竞争。

其次,国内医药行业尚处于行业集中度较低的阶段,我国制药企业的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参与全球制剂市场竞争将成为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数年,大量重磅药品的专利集中到期,仿制药需求将成倍增加,仿制药行业或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目前国内能通过国际规范市场认证的仿制药产品数量并不多,大部分仿制药产品都掌握在行业内具备顶尖技术和研发创新的优势企业手中,而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因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相对较弱,存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短板。

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持续推进,多项重磅举措相继出台和实施,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多个方面,国家机构改革亦全面开展,行业内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所加大,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高。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医药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相关政策陆续实施:

优先评审药品注册政策落实,加快了药品的研发上市进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持续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如带量采购政策与各地挂网政策连续出台,有利于仿制药质量整体提升和产业集中度提高;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集中采购、医保谈判、医保统筹等多项医保政策的实施,将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促进医药流通行业整合加速;分级诊疗、新版国家基药目录、临床路径的逐步推广也正在推动行业变革。

2018年9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2018版基药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其中有17个为化药),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此次目录调整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

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支撑,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2018年11月15日,上海市阳光采购网公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明确国家启动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针对31个药品进行带量采购。

12月6日发布中选结果,选取品种售价平均降价52%,最高降价96%。

国家带量采购政策,通过促进竞争,推动药品降价和仿制药替代;通过设定质量标准和带量采购,推动医药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允许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公平竞争,促进一致性评价工作;通过挤掉药品销售费用、改变“带金销售”模式,净化医务人员行医环境,促进合理用药。

医药制造企业在这一政策下,必须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

医药流通方面,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流通监管政策的较大调整,规定全面提升了药品流通企业的软硬件标准和要求,提高了准入门槛。

2017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两票制”的推行将有助于规范医药流通行业秩序,对提升行业集中度有积极作用,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有望受益。

化学原料药行业品种分化,大宗原料药处于历史低谷。

非专利药市场发展迅速,带动了上游特色原料药的需求,并使中国逐渐成为特色原料药的主要外包转移地区。

化学原料药行业在医药制造行业子行业中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其行业集中度较低,截至目前我国约1,200余家原料药制造企业,但随着环保压力加大,高昂的环保成本使得中小产能企业逐步停产,后续复产可能性亦较低。

化学原料药市场较易因过度扩张而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也致使原料药行业的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另外,我国由于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已成为全球中低端大宗原料药供应市场,作为世界最大原料药出口国,原料药销售较易受海外需求影响。

我国原料药市场大体可划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

其中,大宗原料药主要包括抗感染类和维生素类药品。

抗生素原料药受限抗政策影响,处在历史低谷缓慢回升阶段;维生素C原料药受产能过剩及价格竞争的影响,价格竞争较为激烈,维生素C原料药生产企业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由于我国大宗原料药以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为主,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受海外需求疲弱,环保压力加大、生产成本上升不断压榨利润空间等因素影响,大宗原料药价格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生产企业开始纷纷转型,使得大宗原料药市场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

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提升,环保检查力度趋严,各地工业园区也出台一系列措施整治污水排放、气味等环境污染,加之很多药企进行新GMP改造。

综合影响之下,部分主要生产商纷纷停产改造、部分厂家减产等使得开工率明显下降,造成较多主要品种的市场供应出现紧张,原料药产品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另外,由于众多原料品种普遍具有周期性,下游厂商补货旺季的到来,也增加了市场的需求,加剧了供求关系的紧张。

特色原料药主要是提供给仿制药厂商仿制生产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药品的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市场容量相对大宗原料药而言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毛利率较高。

此外,随着仿制药市场竞争的激烈、市场扩张的加快,特色原料药需求不断增大。

我国的特色原料药企业由于规模和成本优势,承接了较多全球产业转移的订单并和跨国知名医药企业进行合同订制生产,行业前景较好。

2018年度,我国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39.57亿元,同比增长21.89%;利润总额83.45亿元,同比减少8.42%。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73.30亿元,同比增长8.32%;利润总额118.52亿元,同比增长13.92%。

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环保问题相关去年原料药涨价明显,业绩基数较高。

总体来看,当前因为部分原料药产能停产,且原料药产品的价格也有上升,带动相关企业的业绩提升,同时部分企业产能停产的影响正逐渐消化。

化学制剂药行业主要以普药生产为主,竞争较为激烈,药品降价对其影响较大,但是高端专科用药及技术优势雄厚的企业给予自身更好的信用保护。

我国化学制剂药行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整体竞争较为激烈,截至目前我国约有1,100家化学药制剂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受到药品招投标等政策影响,我国化学药制剂价格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利润率相应出现一定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

近年来,药品降价政策继续推进,化学普药将继续受到成本上涨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

高端专科用药方面,竞争相对来说并不激烈,招标限价压力也相对较小。

而且,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品牌仿制药企业迎来较好发展机遇,价格优势有助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018年度,我国化学制剂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51.76亿元,同比增长22.30%;利润总额309.19亿元,同比减少27.99%。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化学制剂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30.29亿元,同比增长12.97%;利润总额301.08亿元,同比增长2.32%。

近年来波动较大,收入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主要由于产品降价、辅助用药控制等原因影响了业绩,“4+7”带量采购实施使得部分企业核心品种降价明显。

此外,利润端也可以看出一些仿制药的快速降价对部分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冲击。

同时,由于医保支付结构调整,部分创新药优势企业业绩增长较快。

我国政府长期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加快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均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文化的代表,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近年我国出台了多项中医药政策扶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更是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利于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受医保制度红利的消失及控费趋严影响,中成药行业增速有所下滑。

2018年度,我国中药上市公司[5]实现销售收入2,922.30亿元,同比增长14.65%;利润总额356.74亿元,同比减少7.99%。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81.14亿元,同比增长6.72%;利润总额310.02亿元,同比减少10.66%。

近年来,中药行业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在多项国家医药扶持政策、中医服务扩容、中成药创新以及海外发展等多项利好影响下,未来有望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12,52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5%。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游资炒作等因素影响,中药原材料整体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虽然政府干预做出了部分调整,但价格上移趋势仍旧不容忽视。

同时气候变化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原料野生资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原料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对中药企业的资源规划和采购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行业处于小而散的市场竞争状况。

截至目前,我国中药制造企业数约2,600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

但在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下,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药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生物制药领域是创新型最强领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能够得到较大力度政府支持。

生物制药是目前世界医药领域创新性最强、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药品。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制药的销售额从2007年的750亿美元提升至2010年的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16%,预计2020年,其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比重将超过1/3。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向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倾斜。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以及国际化战略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规划,“十三五”期间将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同时,将加快专利到期药物仿制上市,到2020年国际专利到期的重要药物90%以上实现仿制生产;国际化方面,规划到2020年要推动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药品质量标准和体系与国际接轨,其中至少100家药品制剂企业取得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WHO认证,并实现药品出口。

整体而言,生物医药领域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可获得国家较多政府支持。

2018年度,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86.89亿元,同比增长35.12%;利润总额137.44亿元,同比减少10.88%。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49.25亿元,同比增长16.91%;利润总额156.03亿元,同比增长41.81%。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投产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研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决定其具有较高行业壁垒。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营业收入仅占医药制造行业营业收入的12%左右,市场潜力较大。

另外,较强的国内市场医药需求及国家政策的鼓励将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较好发展。

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量较多、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市场较为分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共计7,321家,较2018年末减少260余家。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内资源将不断向拥有完整产业链、较高品牌资源优势、较强规模效应及稳定的供销渠道的大型药企转移,行业内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所加大,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高。

同时,为快速提高研发实力、完善产品阶梯结构、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购整合手段也将成为医药制造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多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给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医药制造企业将持续面临药品招投标降价、医保及医院控费、市场竞争加剧、要素成本提高等不确定性因素。

此外,药品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需要在质量管控和安全环保等方面予以重点管理。

药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安全,受法律、法规、政策的较大影响。

医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从产品、质量、技术、市场准入、药品价格、药品使用等方面都受到来自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监管,也会受到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约束。

我国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特征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政府定价药品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最高零售价格,其降价政策使国内药品的价格水平不断下降。

根据《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法》、《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等相关规定,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平台和统一监管,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家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若药企产品在各省集中采购招投标中落标,将影响相应产品在当地的销售,进而影响其销售业绩。

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两试点一示范”工作的通知》,试点的内容主要包括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三个方面。

国家希望从源头上整治药价虚高,而医保的控费会给医药行业的增长带来压力。

医保总是面临着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费用控制之间的矛盾,由于医疗保险的报销使得患者对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不敏感,而当医疗保险又是以按项目付费为主时,患者和医生都有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可能,因此医疗保险方不得不对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进行控制。

由于我国医药市场广阔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吸引了世界上主要的医药制造企业先后进入,同时其他行业企业也竞相涉足,再加上国内原有的遍布各地的医药生产企业,导致国内医药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使得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国内药企竞争日益激烈,放开药价、实行医保支付价等相关改革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这些因素加大了医药产品价格不确定的风险。

医药制造企业的原料药产品对粮食类和化工类等原材料供应的依赖性较强,而粮食类原材料有可能因天气、收成状况或自然灾害等出现大幅波动,从而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较大。

另外化工类产品受原油价格的影响,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

同时,目前国内原料药由于受环保评价及人工成本影响,整体价格出现上涨趋势。

此外,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

在质量管控方面,国家新版GMP、新版《中国药典》、注册审评新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深入开展,都对药品自研发到生产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要求更加严格,对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规格的要求。

同时,FDA、欧盟、WHO等对中国企业的严监管将持续,常规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空前。

在安全环保方面,国务院《“十三五”生产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2017年已陆续制定并实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实施。

国务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明确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制,并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写入刑法。

各级主管部门、密集出台各类标准和监管方案,实行巡查制度,落实属地责任。

二、样本数据分析

(一)样本筛选

根据新世纪评级全球行业分类标准(试行)暨与GICS对照表所示,本报告将医药制造行业进一步细分为化学制剂及西药、非化学药材及药品、生物医药与医药研发外包及医疗器械四个子行业。

本报告样本企业主要归集了医药制造行业的发债企业,并剔除了个别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另外因部分企业非医药业务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较大,亦予以剔除;同时母子公司中仅保留子公司作为样本,主要是考虑到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中大多涉及到了包括医药流通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等。

最终纳入行业样本的企业共计39家,其中化学制剂及西药企业17家,非化学药材及药品企业12家,生物医药与医药研发外包企业4家以及医疗器械企业6家,以下分析基于上述样本企业展开。

(一)经营状况

2019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行业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69.35亿元,同比增长12.73%。

从子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各板块增速呈现一定差异,板块间分化有所加剧。

其中,化学制剂及西药、非化学药材及药品子行业营收规模较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36.81亿元和838.64亿元,同比增长14.93%和3.56%;分别占医药制造行业样本企业营收总额的65.56%和21.67%。

医药制造行业各子行业的利润增幅普遍高于收入增幅,主要是由于样本企业多为行业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强、产品结构合理、营销能力较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2019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行业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毛利1,328.65亿元,同比增长10.41%。

其中,化学制剂及西药行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毛利711.33亿元,单位企业毛利规模最大,同比增长12.3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近年来,药品降价政策继续推进,化学普药将继续受到成本上涨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

但高端专科用药方面,竞争相对来说并不激烈,招标限价压力也相对较小。

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