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78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docx

优化方案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课时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教学讲义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夏朝首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代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3)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4)春秋战国时代分封制瓦解,各国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由井田制发展到土地私有制;都江堰工程建成

(2)手工业和商业: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春秋晚期开始人工冶铁,丝织业发展;春秋战国时代私营手工业和商业出现

(1)出现了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

(2)《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3)司南发明

(4)出现早期绘画

(5)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秦朝:

完成国家统一,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初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中朝”,实行察举制

(1)农业:

发明犁壁、耦犁,修建漕渠、白渠、坎儿井,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

丝织业发达,出现丝绸之路;开始用煤作燃料;东汉晚期出现青瓷

(3)商业: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汉代商业活跃

(1)思想:

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汉初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正统

(2)科技文艺:

以医学、数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得到发展,汉赋为主要文学体裁

 

[考纲要求]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商鞅变法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商鞅变法[学生用书P2]

1.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经牧野一战,灭商后建立周朝。

(2)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权利与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评价: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后来出现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2)内容

①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4)结果:

根据血缘关系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5)作用: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是巩固分封制和加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工具。

★3.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政治: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混战,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瓦解。

②经济: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

③思想: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条件:

秦国国君的大力支持;商鞅个人的才能和主观努力。

(2)措施

①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

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②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

a.废井田,开阡陌: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b.推广县制:

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

新法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

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禁止私下里的请客之风,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

(3)影响:

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误区警示]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

“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轻巧识记]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

巩固统治。

二个内容:

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四大义务:

镇守疆土、军赋、力役、定期朝觐。

[误区警示]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图解历史]

[考法提示]

(1)题干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

(2)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名师点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改革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各国改革所处形势不同,改革措施力度各异,结果也有所不同。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是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式统治的开创者,给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程。

但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题一 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及历史遗存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篇》

史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史料三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问题] 依据史料概括归纳分封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1)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子弟),且占据富庶之地。

(2)史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2)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承担相应的义务。

(3)史料三:

“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3)西周初期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史论拓展]

分封制的特点、历史遗存影响

1.特点

(1)分封诸侯的种类有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同姓王族(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周天子亲族占据富庶及战略要地。

(3)周天子对诸侯巡视检查,诸侯则定期朝觐述职。

2.历史遗存影响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主题二 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要点拓展]

1.封建政治:

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

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3.思想观念:

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4.社会上有关百家姓的系列丛书、家谱,各地宗祠、家庙,以及民间存在的尊祖敬宗、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史料探究]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解读]

史料 ①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

(1)史料信息①表明西周宗法制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

②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

(2)史料信息②说明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治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

③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3)史料信息③说明宗法制影响了封建社会政治的另一大表现就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

[史观连线]

以唯物史观和社会史观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

【史观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需要用一分为二、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

(2)社会史观以“社会”为历史研究的基本范畴,集中研究社会结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动过程。

【史观运用】

(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这个经济基础上的,在西周初期确实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增强,分离倾向明显,逐渐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②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凝聚力量,养成温良恭敬、勤劳简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但也形成了“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消极成分,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2)运用社会史观理解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

[对点训练]

(2015·绵阳诊断)《左传·昭公七年》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井田制D.礼乐制

解析:

选A。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反映了分封制下人的等级划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土地问题和礼乐制度,故B、C、D项错误。

一、西周分封制

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解析:

选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项。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

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

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3.(2013·高考浙江卷)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理解“周代世系略图”和“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故②正确。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按照宗法等级秩序严格进行分封的,故④正确。

宗法制与分封制都按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秩序,属于世卿世禄制,是一种贵族政治,故③正确。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排除①。

4.(2015·河北邯郸调研)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

这个事件可说明(  )

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

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标志着奴隶制开始

解析:

选A。

本题以分封制的作用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及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

关键信息:

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

由题干材料信息分析可知,西周平乱后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没有涉及宗法制,故B项排除;题干时间是在西周时期,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井田制,故D项排除。

二、西周宗法制

5.(2014·高考广东卷)“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含义。

“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

”字像宫室屋宇之形,所以“

”可能表示摆在屋中的祖先牌位,故A项正确。

商朝时还没有出现皇帝的名称,故B项错误。

祭祀祖先的宗庙不会出现兵器,C项错误。

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才出现,故D项错误。

6.(2013·高考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选B。

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

★三、商鞅变法

7.(2014·高考四川卷)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富国强兵”“雄诸侯”进行分析。

汉武帝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排除B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为了革除鲜卑族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排除C项。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变法运动,主要是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排除D项。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

经济的发展和军队战斗力的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故选A项。

8.(2014·高考安徽卷)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 果

A

商鞅变法:

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

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

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王安石的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矛盾,B项错误;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D项错误。

户籍什伍制、连坐法的实行使“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奖励耕织的实行使“家给人足”,奖励军功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故A项正确。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

1.农业经济

(1)耕作方式

①原始社会时期,以刀耕火种为基本耕作形式。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代:

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王所有。

②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3)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李冰修建都江堰,郑国修筑郑国渠。

(4)经营模式: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营模式。

2.手工业经济

(1)古代手工业的基本形态

①家庭手工业:

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②私营手工业: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以盈利为目的,完全投放市场。

③官营手工业:

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到明代前期都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特点是:

“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其产品主要满足皇(王)室和官府的需要;官营手工业的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2)代表成就

①丝织业:

先秦时期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后来出现了蚕丝。

②冶炼业:

商周的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青铜器大都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春秋晚期中国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

3.商业经济

(1)西周时期:

“工商食官”,商业被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开始出现;当时主要诸侯国的首都成为商业中心。

4.“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①直接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形成: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4)影响

①积极: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②消极: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误区警示]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图解历史]

[轻巧识记]“工官”制度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行各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考法提示]

(1)题干中凡涉及“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铁犁牛耕”“土地兼并”等词语的,大多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相关联。

(2)题干中凡涉及“工商食官”“官营”“民间手工业”等词语,大多与古代手工业相关联。

[数字助记]古代商业的三“先”与三“后”的变化

商业场所:

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交易媒介:

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最后货币固定为金银。

商人组织:

先亲缘组织,后地缘组织、业缘组织。

主题一 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史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线麻葛绪捆布

,此其分事也。

——《墨子》

[问题] 指出史料一中画线部分主要论证了什么现象?

你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此其分事也”的本质含义?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古代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勿夺农时)。

(2)史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妊,多治线麻葛绪捆布

(2)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史论拓展]

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及评价

1.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4)脆弱性:

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

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

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

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封建政府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害。

3.评价

(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古代中国社会,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但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主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模式及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荀子《荀子·王制》

史料二 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

——《礼记·王制》

史料三 鲁人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底),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问题] 史料一反映了当时采取怎样的政策?

史料二对手工业者作了怎样的规定?

说明了手工业者的地位如何?

史料三说明了民营手工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

“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

(1)当时手工业生产采取了“工商食官”的政策。

(2)史料二:

“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

(2)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

说明手工业劳动者地位低下,世代为官府服务。

(3)史料三信息表明民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体现了民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民间私人经营,产品投放市场。

(4)综合史料信息认识到,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为官府服务,政府官员经营不同,说明了民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