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04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

◎教学笔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49“练习十”第2、4、5、6、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能灵活运用估算、计算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对本单元的计算进行了复习,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来继续复习,主要是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第4题。

学生小组内完成,要求验算,体会验算的好处。

2.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第5题。

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展示作业,集体评讲。

注意回顾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和脱式表达的书写方法。

不能口算的要笔算,合理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打草稿,学习打草稿的方法。

3.查漏补缺,小结收获。

【教学提示】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选择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

估算也可以帮我们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4.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第2题。

(1)在题中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2)本题中几个问题怎样解答?

(用加法和减法笔算解答)

(3)自主尝试解答问题,然后汇报交流。

注意:

本题综合性很强,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蕴含本单元的计算。

尤其是第一问理解错误或计算错误,都会影响后面两个问题的解答。

在交流时,要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认真计算。

【设计意图】完成“练习十”中的基础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

再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寻求合适的信息。

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独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

三、能力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第6题。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呈现信息较多。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个层次:

一是提出“如果我只带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让学生估算后交流,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是提出“到底够不够”使学生精确计算,经历从估算到精确计算的过程。

◎教学笔记

三是要求选择自己想买的商品,提出问题并解答。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第7题。

小组内合作解决后,再展示几个问题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教科书P49“思考题”。

师:

从哪里想起?

为什么?

【学情预设】从个位想起。

因为三位数加三位数是从个位加起,如果从其他位加起,个位满十的话,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分析完突破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集体讲解。

【学情预设】预设1:

学生猜测,无序填空。

预设2:

学生分析得出□里可以填的所有情况,逐个分析。

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

在解决的过程中,首先依据和的个位,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再有条理地分析出图形代表的数。

○+○=8,○=4,接着看十位得出□=6,再看百位得出△=2,最后看千位,不符合,所以此种情况不成立。

○+○=18,○=9,接着看十位得出□=0,再看百位得出△=1,最后看千位,符合,所以此种情况成立。

最后得出只有一种可能:

○=9,□=0,△=1。

同桌之间再次说一说判断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解决问题,有开放题,也有思维训练题。

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已知信息中找到深层次的信息,会去推理、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拓展习题1。

师:

先想一想,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分组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集体展示,听取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

【学情预设】

预设1:

只看百位。

(找出特例:

598+137是不是也可以只看百位呢?

预设2:

精确计算。

小结:

估算时要注意十位的进位或退位的情况。

估成整十数更准确。

而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算式都可以分到这两类里。

2.课件出示拓展习题2。

 

【教学提示】

能不能找到更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精益求精,追求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笔记

逐小题呈现。

(1)师:

(1)题你用的什么方法?

哪位同学可以与大家分享?

【学情预设】预设1:

估成整百。

把189估成200,把378估成400,把285估成300。

200+400+300=900(元),估大后等于900,精确计算一定小于900,所以用900元可以把三件商品都买下。

预设2:

估成整十。

把189估成190,把378估成380,把285估成290。

190+380+290=860(元),估大后小于900,精确计算一定小于900,所以用900元可以把三件商品都买下。

预设3:

精确计算,189+378+285=852(元),852<900,所以用900元可以把三件商品都买下。

师:

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

喜欢估成整百,因为此类问题估算已经足够解决这个问题了。

虽然精确计算也可以解决,但相对来说,估算更简单。

预设2:

喜欢精确计算。

因为精确计算适用于所有这类问题。

不需要再去思考估大或估小,估整十或整百。

师:

看来大家在估大还是估小上有困惑,而且是估成整十还是整百又有不明确的地方。

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不会,教师可引导对问题进行分类。

小结:

①估大还是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如果题目有明确引导,则可直接定方法;如无此类信息,则需要尝试估大还是估小来解决。

②先估成整百,如果与比较结果很接近时,则要考虑判断的结果是否是肯定的,是不是需要尝试估成整十再试试,毕竟十位会对百位产生影响。

(2)独立完成第

(2)题,集体讲解。

(3)你能不能提出一个可以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3.课件出示拓展习题3。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分析问题,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笔记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的多个不同问题,并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补充习题的练习对于学生的解题方法与基础知识是巩固的过程,更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通过一道习题的解决过程引发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对自己思路的整理,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接受别人的想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优化数学思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复习课以巩固、梳理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任务,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所以说,复习课既不能像新授课一样把知识再学一次,也不能像练习课那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做练习题上。

本节课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不拘泥于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角度、生活经验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8第二、四、五题。

二、计算下面各题。

300-9×8432+64÷8712-(313+296)

四、根据以下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五、有6个数字分别是2、3、4、5、6、8,将数字填入下面的里,使算式的和是1000。

(每个算式中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参考答案

二、228440103

四、胜利小学共有师生多少人?

489+421+56=966(人)(答案不唯一)

五、462+538642+358468+532648+352(答案不唯一)

 

知识技能(72分)

 

一    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4.m∶2cm化简后是40∶1。

()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

 

二、  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9÷()=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

(4分)

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

 

4.解方程。

(6分)

 

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

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

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

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B.90C.150

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B.5∶4∶3C.15∶12∶16

 

五、我会做。

(共8分)

1.根据下图填一填:

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小明从公园出发,往()偏()()°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5分)

2.博物馆在书店西偏北30°方向400m处,请在图中画出博物馆的

 

生活应用(28分)

 

六、解决问题。

(共28分)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5分)

 

3.首阳水果店运进的香梨比苹果少8筐,运进的香梨筐数是苹果的。

首阳水果店运进香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6分)

 

4.一款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第一次降价后,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

现在该款电视机每台的售价是多少元?

(5分)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可完成。

甲队工作1天后乙队才开始工作,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

(6分)

 

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