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08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医患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医患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06年试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2006年)的通知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医患双方身心健康等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突发感染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保障。

各相关小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要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医护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的职责及成员

(一)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成员结构合理的指挥部。

组长:

袁克俭

副组长:

朱铭、钱培芬、倪语星

(二)指挥部

指挥部成员接到信息联络小组的通知后必须按时到岗,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督促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并评估应急处理的效果。

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组员:

谢青、万欢英、邹宪平、刘国忠、乔万明、杨莉

(三)信息联络小组

随时更新指挥部成员的通信联络方式,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联络指挥部成员,联络内容包括联络原因、事件概况、到岗地点、到岗时间等。

组长:

朱铭

成员:

金筱泰、高卫益

(四)流调小组

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病原学检验等。

组长:

谢青、邹宪平

组员:

张欣欣、王晖

(五)诊断救治小组

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诊断救治。

组长:

万欢英、谢青

组员:

王晖、杨昆、程齐俭

(六)消毒、隔离及防护小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和消毒实施工作。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

组长:

钱培芬、倪语星

组员:

杨莉、徐桂婷、张丽君、糜琛蓉

(七)疫情信息组

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

组长:

邹宪平

组员:

张心平

(八)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组长:

刘国忠

组员:

高海君、徐文斌、杨婉花、沈懿明

(九)保卫小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组长:

乔万明

组员:

臧健

三、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一)日常监测

1.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病区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病区院感兼职医生报告,并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科室确定责任人,每日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等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或院感兼职护士报告,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预警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监测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三)报告

1.报告人:

医院任何部门为责任报告部门,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责任报告人,所有医护人员为义务报告人。

2.报告程序:

上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休息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总值班。

3.报告时限:

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准确地报告。

Ⅰ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Ⅱ级突发事件30分钟内报告;Ⅲ级突发事件12小时内报告。

4.报告监督: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总值班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医院领导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四)应急反应

1.原则

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同时,要遵循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在30分钟之内,赶赴事发现场采取相应措施。

2.1初步证实

1)初步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若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应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着高于该病区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初步证实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2院内报告

1)医院感染管理科经初步证实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汇报,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提出是否启动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议。

2)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经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是否成立应急指挥部,以及组成成员名单。

3)应急指挥部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督促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并评估应急处理的效果。

2.3院外报告

按照突发事件的分级要求实行分类报告。

(五)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突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

1.分级

Ⅰ级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Ⅱ级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

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开展医院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2.3查找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对医院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2.4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排泄物等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2.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2.6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

2.7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传染病院。

3.报告

3.1院内报告程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报告。

Ⅰ级立即报告;Ⅱ级1小时内报告;Ⅲ级24小时内报告。

3.2院外报告程序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报告市卫生局医政处(电话)、市CDC疾控科(电话)。

Ⅰ级:

应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Ⅱ级:

应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Ⅲ级:

医院内自行处理即可。

根据相关规定上报上级部门。

(二)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1.分级

Ⅱ级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

Ⅲ级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疗废物的分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处理原则,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2.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2.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3.报告

3.1院内报告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报告。

Ⅱ级1小时内报告;Ⅲ级24小时内报告。

3.2院外报告程序和时限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报告市卫生局医政处(电话)、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电话)。

Ⅱ级:

应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环保局报告。

Ⅲ级:

应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环保局报告。

五、善后工作

(一)效果评价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应急指挥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评估报告根据事件分级报告医院领导和(或)相关上级部门。

(二)奖励

医院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部门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四)责任

对在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应急组织体系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及时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物资,成立应急处理队伍,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保障。

(二)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

应急处理组织体系的成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期间应保持24小时通信工具畅通;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正常。

2.应急处理: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能力。

3.应急医疗救治:

医院要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4.演练:

医院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三)物资保障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无过期失效并及时补充更新。

突发事件发生时30分钟以内必须到岗。

储备物资应包括:

1.消毒物资:

消毒灵50瓶/100片、0.5%碘伏100瓶/500ml、移动式动态空气消毒机1台、气溶胶喷雾器1台、防护用品若干,如防护口罩100个(最好为N95口罩)、帽子100个、一次性手套100双、防护眼镜20副、防护衣裤20套、防护鞋20双等。

2.应急设备:

应急照明灯1台、简易呼吸器1台、床边X光机1台等。

3.科室自备常用量消毒、隔离及防护物资,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无条件统一调配。

七、预案管理与更新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八、实施时间

本预案于2008年8月27日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上通过并即日起执行。

附件: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

2.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3.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应急处理措施流程;

4.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流程。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