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21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docx

中考试题研究重庆专版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三讲质量与密度

第三讲质量与密度

玩转重庆9年中考真题(2007~2015年)

命题点1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

1.(2012重庆16题

(2)1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图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___g.

2.(2011重庆16题(3)1分)如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为______mL.

3.(2007重庆16题

(1)3分)物理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天平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回到___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如果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待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

【专家猜押】

1.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g.

2.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如图所示,其中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mL.

命题点2测量物质的密度

1.(2014重庆A卷16题8分)2014年5月15日,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的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该部段采用重庆西南铝业集团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锂合金.小彬同学在征得科研人员同意后对一块圆柱型实心铝锂合金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的质量.平衡时砝码规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合金的质量是_____g

.

(2)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50cm3.放入合金时,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合金体积为40cm3,计算出合金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测量合金体积的操作中水可能溅出,引起密度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合金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还可避免__________.

(4)取出合金擦干水,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浸没在不与合金反应的某液体中,测力计的示数为0.4N,合金所受浮力为______N,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2013重庆A卷17题9分)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

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___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重庆17题6分)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重庆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

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助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B、________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

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______g/cm3

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重庆B卷17题8分)黎黎同学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利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拨

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_________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3)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

(4)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帮黎黎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g·cm-3

30

______

_______

_______

(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黎黎同学发现混杂在种子中的小石块也同饱满的种子一起沉入了盐水底部,她想尽快知道石块的密度究竟有多大,就选了一块大小合适且与其材质相同的石块,巧妙利用图乙所示的天平状态,按以下的步骤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细线拴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盐水未溢出),天平的读数增大了Δm1;

②将石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松开细线,天平的读数再增大了Δm2;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m1、Δm2及盐水密度ρ表示).

5.(2008重庆17题6分)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图丙显

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盐水的质量

m/g

倒出盐水的体积

V/cm3

盐水的密

度ρ/g·cm-3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了盐水的密度ρ′=(m2-m1)/V.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或“=”).

6.(2013重庆B卷16题8分)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在_________的位置,若不在此位置,应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_____N.

(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______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

(4)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丙所示的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5)如果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将该木块全部拉入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如果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从理论上分析,按这样的实验顺序测得的木块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命题点1

1.63【解析】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左侧示数,题图中砝码质量为60g,游码左侧示数为3g,故烧杯与盐水总质量为63g.

2.40【解析】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正好与40mL对齐.

3.零刻度线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161.5g【解析】使用天平,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砝码的质量为160g,而游码的示数为1.5g,所以物体的质量是161.5g.

专家猜押:

1.左22.4【解析】由图可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故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铜块质量:

m=20g+2.4g=22.4g.

2.乙20【解析】如图所示,甲同学俯视,读的数据比实

际偏大;丙同学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液

面在20mL处,液体的体积为20mL.

命题点2

1.(每空1分,共8分)

(1)右92

(2)402.3(3)偏大损坏量筒(4)0.521.3×103kg/m3

【解析】

(1)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合金的质量m=50g+20g+20g+2g=92g.

(2)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故合金和水的总体积为90mL;合金的体积V=90mL-50mL=40mL=4

0cm3.合金的密度为ρ=m/V=92g/40cm3=2.3g/cm3.(3)由于测量合金的体积时水可能溅出,这样会导致合金和水的总体积偏小,即导致测量的合金体积偏小;由ρ=m/V可知,会引起密度测量值偏大.本实验中“细线”的作用是:

既可以将物体缓慢的放入水中,防止水溅出和损坏量筒;又可以将物体拉出量筒,防止卡在量筒中.(4)合金的重力G=mg=0.092kg×10N/kg=0.92N;合金所受浮力F浮=G-F=0.92N-0.4N=0.52N;由于合金浸没在该液体中,故V排=V=40cm3;由F浮=ρ液V排g知所以该液体的密度ρ液=F浮/gV排=0.52N/(10N/kg×40×10-6m3)=1.3×103kg/m3.

2.

(1)水平(1分)左(1分)

(2)220.8(1分)0.96×103(1分)(3)偏大(1分)柑橘上会沾有水使称量质量偏大(1分)(4)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2分)(5)小烧杯上会沾一部分水,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1分)

【解析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平时,指针偏右,即需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为止;

(2)柑橘的质量m=220

g+0.8g=220.8g;柑橘的密度:

ρ=m/V=220.8g/230cm3=0.96g/cm3=0.96×103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这样柑橘上会沾有水,导致柑橘的质量变大,体积准确时,质量偏大,测出的密度偏大;(4)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

(5)用量筒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时,小烧杯中水不可能完全倒入量筒中,杯壁有少量残留,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3.(每空1分,共6分)

(1)EDC(或DCE)

(2)右(3)182.610(4)18.26(5)指水要浸没饰品且饰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解析】

(1)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中,需要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天平),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然后测量物体与水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2)因为此时是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故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3)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之和,物体体积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差;(4)计算密度根据公式计算即可;(5)“适量的水”是指水要浸没饰品且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4.(每空1分,共8分)

(1)游码平衡螺母左(4)40761.15(5)偏小(6)

【解析】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若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4)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0mL=40cm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50g+20g+5g+1g=76g;故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76g-30g=46g;盐水的密度ρ=m/V=46g/40cm3=1.15g/cm3;(5)从实验步骤来分析,先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体积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此过程中,量筒中会有残留盐水,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小,则由ρ=m/V可知,最终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和真实值相比会偏小;(6)要计算石块的密度,就要先求出该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由①、②可知,石块的质量m石=Δm1+Δm2.由于用细线拴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

力、盐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以及细线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并且有G=F拉+F浮;而天平所受的压力增大量Δm1g=G-F拉=F浮=ρ液gV排=ρgV石;故有石块的体积V石=Δm1/ρ.所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5.(每空1分,共6分)

(1)左

(2)157124301.1(3)>

【解析】

(1)本题考查测定液体密度的知识.在用天平称质量之前,首先应调节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平衡.

(2)从乙图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即100g+50g+5g+2g=157g,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157g-33g=124g.从丙图中看出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因此可得液体的密度为ρ=m/V=33g/30cm3=1.1g/cm3.(3)当用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时,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肯定有残余液体留在烧杯中,导致量筒中的盐水体积偏小,根据ρ=m/V可知其测量出的密度偏大.

6.(每空1分,共8分)

(1)大零刻度线

(2)0.6(3)大气压(4)10.6×103(5)0.8×103(6)偏大

【解析】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大;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烧杯底部;(4)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0.4N,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0.6N+0.4N=1N;因为F浮=ρ水gV排,所以木块的体积:

V=V排=F浮/ρ水g;因为G=mg=ρ木gV,所以木块的密度:

(5)木块在液体中受的浮力:

F浮′=G+F拉′=0.6N+0.2N=0.8N,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液体的密度:

(6)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由于木块上沾有水,使测得的重力偏大,根据ρ木=G/gV可知求出木块的密度会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