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5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9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雪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美术第二册的第一课,下雪时节,往往能引发学生激动和喜悦的心理情绪。

本课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容易激发学习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体验到美术也是一种表达情绪、记录生活的良好方式。

如何用绘画的形式来描绘下雪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下雪时,学生对于人们的活动情景印象较为深刻,教学时可以下雪天人们的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增加画面的生活情趣。

对动物感兴趣的话,也不妨给学生一些图片加以思维的扩散,使作业能呈现多元化的内容表现。

学生情况: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

思维比较活跃,作画比较大胆,但动手能力受年龄的制约,还不太强。

因此,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描绘下雪,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下雪天人们的动态造型,要求不宜过高,只求神似即可。

教学方式、手段:

情境创设法、示范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师准备:

课件、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水罐、铅画纸、修正带、牙刷等。

学生准备:

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水罐、铅画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初步理解其蕴含的科学小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工具和材料来描绘雪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下雪所呈现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颜料、油画棒等工具材料描绘下雪时的独特景象,并适当添加人物活动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描绘出下雪天时人们或动物的多种活动情景。

教学设计

一、雪景视频,欣赏导入

1.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下雪吧(播放gif动画):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那一朵朵白色的雪花,多像是一个个白色的小天使在空中跳着曼妙的舞蹈。

2.想象:

接一朵雪花,让它留在我们的手心里,不久那洁白的雪花就会变成…(学生:

水)

3.思考:

能不能让可爱的雪花留下来,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呢?

(学生:

画)

4.揭示课题“雪”。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下雪动画,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下雪的情景,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为学习画雪的方法铺垫情感基石。

二、尝试练习,表现雪景(边讨论边尝试,按照学生的思考顺序来学习画雪的方法)

1.小练习,尝试体验油水分离法。

(一个学生说方法,另一个学生尝试方法)

2.小结:

油水分离法。

“小朋友,为什么颜料一刷,刚才用蜡笔画的小图形都露出了小脑袋呢?

小结:

这叫油水分离法。

因为油画棒里的蜡与颜料水是不相溶的,所以躲在白纸上的白色油画棒画的图形在深色颜料的衬托下,就显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

油水分离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在示范实践时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探究技巧、理解方法,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的双基知识与技能。

3.观察放大了的雪花,了解有关雪的一些科学小知识。

“晶莹透亮的雪花到底长成啥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用显微镜放大后的雪花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

小结:

雪其实是一种固态的雨水,是由冰晶聚合而成的。

冰晶用显微镜放大后特别美丽,是六角形的而且花样繁多。

设计意图:

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和雪有关的科学小知识,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将学科知识相整合的教学理念吻合。

利用显微镜的功能,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雪花的形状,不仅可以深入细致地观察,而且打开了思维的另一扇窗。

4.学生示范画画六角形的雪花。

(油水分离法)

过渡:

除了用油水分离法来画雪花,还可以有其它的方法吗?

工具盒里有……材料,能不能试试新的方法呢?

5.引导学生用颜料、修正液、牙刷等体验画雪的其它方法。

水粉点画法、牙刷弹撒法、修正带点画法

过渡:

画雪的方法可真多,这儿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来看看有哪些是你想到的,还有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呢?

6.(PPT)归纳总结画雪的多样方法。

(牙刷弹撒法、洗洁精滴化法、撒盐法)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不仅是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的画雪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爱思考、善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尝试与家人、同学一起探索实践,并分享艺术的创造乐趣。

三、欣赏讨论,学习方法

1.介绍在雪花飞舞的冬天,人们和动物的生活与活动。

(边讨论边出示图例)

2.欣赏儿童画,学习描绘下雪时的不同取景、构图、色彩处理等方法。

(1)水粉滑雪图:

这幅画的小作者是用了哪种材料来绘画的?

画雪时他用了最最简单的点画法,再加了几撇风吹动的线条,生动吗?

(2)水彩滑雪图:

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的效果截然不同。

天空中,深深浅浅的蓝色、灰色和黑色,衬托出白色的雪花和枯枝。

这个小作者是用了哪种材料和哪种方法来绘画的呢?

(3)嬉戏图:

这幅画和第二幅相同,也用了(油水分离法)。

雪天的晚上,人们在屋外踩着松软的雪玩得好开心。

黑乎乎的天空不仅涂了大片的黑色还点缀一些红色和蓝色,使得夜空的颜色变的丰富而有变化。

(4)彩纸雪人图:

这幅画的颜色特别吗?

你会想到用橙色来表现雪景的天空吗?

看来这个小朋友画画很会动脑筋,也非常大胆。

谁来试试这种画法?

(请一位学生来示范尝试)

(5)堆雪人:

这幅画老师好喜欢。

画面中三个孩子的动作各不同,有的侧着身在推一个大大的雪球,有的双手垂下正走去帮忙的样子,有的两手高高地举着正在抛着一串雪球玩呢。

还有一处很特别的,这幅画中的雪花是白色的吗?

(是蓝色的)深蓝色点画在浅蓝色上,好特别。

(6)动物冬眠图:

略讲。

设计意图:

采用与学生审美趣味一致的儿童画,力图让学生产生欣赏的情感共鸣。

为了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六幅范画的导向性选择是有主次之分的。

其中只有一幅是动物题材的,其余都是以人物为主,标明了本课的重点是描绘下雪时人们的活动情景。

四、绘画练习,自主表现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水粉颜料(也可以适当添加油画棒),描绘人们或动物在下雪时的活动情景;

(2)还可以适当添加景物,使画面更有冬天下雪时特有的景象。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评、畅谈心得

以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瑞雪兆丰年,雪是冬爷爷的孩子,雪是庄稼的厚棉被,雪还是我们小朋友的好伙伴。

瞧!

它们跑到小朋友的画纸上玩得多开心!

雪还飞到我们的耳边来了:

听《雪绒花》、轻轻哼唱、肢体语言模仿下雪。

作业要求

1.运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描绘人们或动物在下雪时的活动情景。

2.可以适当添加景物,使画面更有冬天下雪时特有的景象。

教学后记

第2课图画与文字

课型:

绘画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

学生能运用水墨工具和绘画方法表现象形文字,培养孩子对甲骨、钟鼎、石刻书法的感情,加深理解,养成以金石书法为坐标的审美眼光。

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着无法估计的巨大作用。

学生情况:

许多儿童水墨画在追求物形和水墨效果中,忽视了用笔的法度,使笔法正轨消失于物形的轮廓和水墨的渗化中,殊不知笔法是传统书画的精神和灵魂。

“书画同源”的“画”字,其着眼点是放在渐被人们淡忘的笔法上,并从书画最基本的环节入手,旨在恢复中国画的笔法基础。

教学方式、手段:

中国古代的视觉造型形式一种是书写、铭文和符号,另一种是图画、纹饰和雕塑。

我们的教学是让孩子关注介于两者间又有重叠的视觉造型──“图形文字”。

运用大量的欣赏图片以及涂鸦式的绘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对古代文字的兴趣与爱好。

教师准备:

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学生准备:

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接触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

学生能运用水墨工具和绘画方法来表现象形文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古老的传统再次让人看到充满生命力的笔墨,使孩子们踏上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旅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来描绘象形文字,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走近文字1.思考画与字之间的有趣联系

2.象形文字的简单特征1.演示《人的故事》课件(从具象的画意到抽象的字形),启发学生对象形字造字方法的理解

2.了解文字1.了解字体变化过程

2.思考文字为什么要变,自己喜欢哪种字体?

1.老师写“人”、“马”字的字体变化过程

2.讲解文字的变化规律

3.欣赏文字1.感悟文字之美

2.思考文字美表现的特点1.通过书法分析,欣赏文字的形式、线条、点画的美

4.表现文字1.在素材基础上进行简单表现

2.对作业作出评价1.揭示简单、有趣造型文字一、二字作为素材,表现性书写“云雨雷电”“马鹿虎兔”。

2.示范两种表现方法,分析,变形

5.延伸拓展欣赏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古代

象形文字出示各民族象形文字幻灯图片进行赏析

作业要求

运用水墨画用笔、用墨技能技巧,描绘象形文字外形特征及组成有趣的画面。

孩子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会体验笔墨纸张、工具材料的特性,会感悟粗、细、中、侧的笔画表现,也将领会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

教学后记

第3课雕泥板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课标“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平雕、浮雕和圆雕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不同有一个初步认识,让他们观察、发现、分析浮雕作品的特点;接触、尝试和了解泥板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习和体验,用泥板浮雕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传达情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册“玩泥巴”一课中,学生已经对泥巴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和接触,有了一点驾驭这种材质的基本能力和经验。

“雕泥板”一课让学生开始了解一些具体的泥工的制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体会泥工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姿,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接触泥材的机会增多了,各种技法就可以慢慢掌握并且灵活运用。

反之,如果老师在学生接触泥工的初期就以灌输和练习技法为主要目的,就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即使做得好,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技工和匠人的前身,对学生的认知、创造力、审美等能力的发展没有多少帮助。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师准备:

课件、泥巴、牙签、小工具、颜料、印章、印泥。

学生准备:

牙签、抹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浮雕、圆雕、平雕的特点,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浮雕作品。

技能目标:

尝试阴刻、阳刻、堆塑、贴塑,运用这些基本方法在泥板上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雕泥板来获取驾驭一种材质的成就感,培养学生敢想肯做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泥性,了解泥板成形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了解、驾驭一种泥料的能力,提高动手创造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浮雕的美感和装饰作用。

教学设计

1.对比讨论

师:

小朋友,今天先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

在我们面前有一块泥板,还有一张纸,我们先伸出手,在泥板上用力压,使劲按,一直按到手明显陷进泥里。

压好以后把手拿出来,再在纸上印一个泥手印。

现在把两个手印并排放在一起,大家对比这两个手印有什么不同?

生:

……

设计意图:

在做做、比比、玩玩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体验到表面有强烈凹凸感的效果和表面平整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

《雕泥板》

师:

是的,泥板上的手印是凹进去的,没有手印的地方是凸出有手印的地方的,有很明显的高低;纸上的手印是平的,只留下一个泥浆颜色的手印而没有凹凸感。

看屏幕上的图片,就像这两个长颈鹿,一个是平的,一个是有凹凸的。

【图2】

这种在一个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的作品就是浮雕。

与平面的绘画相比而言,它表面高低不平,但是因为这些造型是在一块底板上表现的,所以只能在正面看,后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和圆雕不同,圆雕可以在不同的角度都看到这个作品。

【图3】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雕泥板:

在泥板上做出有凹凸感的形象。

【图4】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直观对比识别出圆雕、浮雕、平面绘画的不同,教师在这里不能仅在理论、定义上给学生一个概念。

概念对他们来说过于书面化、太难以理解,也太没有兴趣了。

3.讲授新课

师:

我们首先看看这个浮雕作品,上面是什么造型?

【图5】

生:

……(人和奔跑的马)

师:

你觉得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生:

……

师:

是的,用刻的方法。

这种是把表示造型的线条刻得低于周围的平面,这种直接刻出造型线条的是阴刻。

可以用刻刀或者牙签、笔等尖头的东西作为刻的工具。

【图6、7】

刚才是用线刻的形象,现在大家看这张,还是用线来表现形象的吗?

生:

不是。

师:

这个作品同样是骑马的人,但是这里把人和马整个的面刻得全都低于周围。

这两个形象都是雕刻得低于周围平面的,这种雕刻的方法叫阴刻。

【图8】

师:

现在请看这个作品,跟刚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对,这个作品的形象是突出来的,比周围泥板高。

那么,你觉得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用的什么方法?

【图9】

生:

……

师:

可以用贴的方法,就是

把树冠、树干、人、果子、盆等分别用泥皮切割好形象,然后贴到泥板上去。

还可用刻的方法,但是这里的刻和前面那种阴刻是不一样的,这里是阳刻,就是把没有形象的地方刻去一层,使形象高于其它平面。

简单来说,形象凹进去的是阴刻;形象突出来的是阳刻【图10、11、13】

师:

这是民间面具和古代瓦当,我们先仔细看看它们的形象,然后想想,如果你来做这个造型的话,你打算怎样做?

【图14】

生:

……

师:

可以用刻、贴的方法,还可以用堆的方法。

堆就是用小块的泥巴堆在底板上,一边按牢固衔接好,一边整理成需要的形状。

比如这个脸是圆鼓鼓的,耳朵是椭圆的,就可以取一块小泥块按在脸颊的位置,中间高,往周围越来越低直到与底板衔接,就形成这样的鼓鼓的脸颊的效果。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比较自由、自然,但是容易使边线和造型不清楚,画面容易有混乱之感。

(示范)【图15】

师:

当然,在做一个作品时更多的是综合使用这些技法,而不太可能单一使用一种,就看你怎样灵活巧妙地用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作品,学习一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图16、17】

师:

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的想法,各人的造型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很有趣。

看了别人的作品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试试?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各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方法的浮雕作品,让学生在探索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感受了经典艺术的魅力。

4.尝试

师:

下面,我们小朋友就来试试,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有趣的雕泥板作品。

大家做以前我要提点要求:

好的作品要具备几个条件——形象清楚、构图饱满、内容有趣、与众不同。

谁先来对照刚刚我们欣赏的作品,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跟大家简单说说你打算做什么,怎么做?

【图18、19】

生:

……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和分析,学生会打开思路、跃跃欲试,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做作品,通过观察—分析—设想—计划—实施,草图-调整—技法—制作—调整,培养学生做好一件事的完整程序。

师:

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要大胆地做。

你有再多的想法,再好的设计,还是要做出来,做得不好不要紧,还可以逐步调整完善;可是你不做出来,说的、想的再好也没有用。

生:

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个简单的泥板浮雕。

师:

请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怎么做的。

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做的也很认真。

谁来说说这几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生:

……

师:

说得真好!

这个作品的优点是……不足是……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像这样(教师示范),就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好了!

现在给你们5分钟时间,每个同学仔细看看、想想,把自己的作品再调整、完善一下。

生:

第二次作业,调整作品。

设计意图:

学生在第一次做雕泥板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画面太乱,看不出主题内容、更突出不了重点;衔接处没有黏牢,随时会掉下;造型过小,这样既不可能做得出细节,和底板相比构图也不合理;造型太薄,凹凸感不明显甚至模糊不清;技法过于单一、造型过于简单、没有细节、造型僵硬呆板等等。

在第一次做完以后,教师一定要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要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怎么修改。

然后通过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效果对比,让学生强烈感觉到差距,有目的、有方向地修改自己的作品,达到更好的效果。

4.拓展

师:

我发现有的同学把造型做得立体感很强,凹凸的对比很强烈,就像这个,又厚又深,这种是深浮雕。

有的同学做的又浅又薄,就像这个,是浅浮雕。

【图21】

刚才我们都是每个人分开做的小的雕泥板作品,大家看,在公园里、酒店的大堂里经常会出现很大的浮雕,你们想想看,巨大的浮雕是怎么做的?

生:

……

师:

对,可以把整个浮雕的内容分割成小块,编上号码分别做,这样就很容易操作,然后再把组装在一起固定,巨大的浮雕作品就做成了,我们经常看到大型浮雕有很多接缝,就是这个原因。

【图22、23】

5.装饰欣赏

师:

你们觉得浮雕有什么用吗?

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浮雕?

生:

……

师:

大家看看这个浮雕是用什么雕成的?

是厨师用整只西瓜雕刻的,我个人认为俗气了点,但是他构思很巧妙,利用了西瓜表面绿、里面白、中间红的色彩变化,色彩鲜明,造型清晰,整个作品很喜气,在喜庆的宴会上摆放非常合适。

受他的这个方法的启发,我们也可以在泥板上刷上一层颜料再来刻,这样表面的颜料和里面泥的颜色就有变化了。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图24】

除了餐桌上的食品雕刻,就像刚才大家说的,还有很多地方会出现浮雕装饰【图25-30】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活中有浮雕装饰运用的物品的欣赏,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感受浮雕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

美术源于自然,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能力。

6.延伸

师:

浮雕这种方法主要是装饰作用,但除了装饰作用外,还有实用价值。

你们想到了吗?

想一想,在哪里看见过?

或者用过?

生:

……

师:

印章和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

【图31、32】

看来浮雕真的很有用啊!

以后我们做泥工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大家把泥带回去,可以反复使用,做一做你喜欢的东西。

设计意图:

除了让学生了解浮雕的装饰价值以外,简单了解它具有的实用价值。

使学生们对这种艺术形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是这一内容只是一带而过,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讲解,否则会喧宾夺主。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

每个学生在一块泥板上做自己想做的造型。

第二次作业:

根据点评的一些要求,对照自己的作品,找出不足,修改。

教学后记

第4课我的地图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地图是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工具,有了它,人们在海洋、陆地间穿梭往来就不会迷失方向。

然而,实用性仅仅是我们对一件物品的初级需要,很多的时候,我们对一件物品的审美期待却远远大于对其实用性的期待。

“我的地图”就是这样一个被色彩和线条重新命名的艺术世界。

在“我的地图”上,儿童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主,所绘每一个符号所承载的语言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与表达。

《我的地图》一课教材用四个页面,清晰地展示了教学内容的三个层面:

以儿童个体体验为主的平面创作、以儿童小组合作为主的半立体制作、鼓励儿童脱离地图符号指向性的想象与创造。

在学法上,让儿童学会从观察到表现;在教法上,教材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给予儿童更多的讨论、争议、对话的机会。

着力训练一年级儿童手绘图像的基本表达能力,倡导儿童能超出地图比例尺的约束,唤起自我内在的无限遐想与感受。

“我的地图”可以是一幅画,一首诗,更可以是一个美丽的梦。

学生情况:

儿童画画有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些观察和表现的形式,是我们成年人无法理解且需要向他们学习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把精力着重放在调节儿童的创作状态上,让儿童把自己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事情画成地图,从而使其形成手绘图像的基本表达能力。

能画出“地图”的示意性,追求“地图”的趣味性,突出是“我的地图”。

因此,儿童所绘的“我的地图”真正拓宽的不是解释的途径和表述方法,而是儿童理解和感悟的空间。

教学方式、手段:

观察思考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手绘地图范图、彩色纸、彩色笔若干等。

学生准备:

彩色纸、彩色笔、速写本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儿童了解地图的示意作用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形成儿童手绘图像的基本表达能力,能画出“地图”的示意性,追求“地图”的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儿童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使儿童了解地图的各种作用,学会用手绘图像的方法,创造有个人生活经验的图式。

教学难点:

儿童对自己生活由观察再到表现,由现实的思考再到想象创作的跨越。

教学设计

1.尝试、体验

(教学活动:

教师在校园内有意选择一段路程,带领儿童边观察、边记录走上一程)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美术室上课。

一路上我们都经过哪些地方呢?

请小朋友看仔细,也可随时用笔画下来。

(教学活动:

教师提示儿童观察的重点、一路上房屋、树木、花草等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以及前、后、左、右排列的次序等)

设计意图:

此段教学培养了儿童留意、随时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还能激发儿童的作画热情。

2.导入新课

①小组讨论:

小朋友,说说看,刚才我们都经过哪些地方?

你又是怎样记住的呢?

(生回忆说出一路上的所见,并互相补充将一段路程描述完整。

教师按儿童所述,在投影仪下以线勾画,示范描绘出这段路程的地图)

②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记住刚才我们走过的一段路程,你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

儿童绘画如同游戏自然而然,随情而动。

他们天才般地选择了“线”这一表现方式,绝对不是偶然,而是与其稚拙概念的表象特征有关。

所以教师除了适时、适度示范外,还需尽可能地选择儿童将会采用的方式列入现场示范,可消除儿童作画前的畏难情绪,反之将会失去示范的意义。

③儿童作业:

小组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将刚才我们经过的一段路程用画笔画下来。

比一比,哪一组画得又快又仔细!

④儿童作业展评:

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并选出代表讲一讲自己所在组的作业亮点,在互相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地图观察、描绘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

展评中教师对儿童的激励,可让儿童产生勇气。

另外,教师针对儿童在观察、描绘上的不足之处,为儿童下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

3.欣赏、感悟

小朋友,刚才你们画的一张张路程图就是地图,有了它,我们就不会迷路,它能够领着我们从教室来到美术室。

小朋友请看图:

·几百年前,我们的古人就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辨别自己在外活动的方位。

他们把收集到的信息用简单的线条刻在白桦树皮上或泥板上,从而帮助人们辨认方向,于是地图就产生了。

·清代黄河水道图,除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外,同时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这幅图以工笔绘制,宛如一幅画卷,令观赏者赏心悦目。

·看看这张地图上画了些什么呀?

矿工们上上下下的,多忙哦!

这是我国古代的矿井地图。

(两张图表现方式和图式都不同)

再来看这条长长的路!

看看这个小朋友要去哪里?

一路上有房子、有汽车、有树、有地铁……这条路五颜六色,悠长而有趣!

小朋友,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许多小朋友画的地图,仔细看这些地图在画法上都有些什么不同?

·这是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小朋友,这张地图是他眼中的城市地图。

看,这些景物好像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为了画这张地图,小朋友在城里可是转了好几圈,他还用画笔做了一些记录呢!

他就像一个飞行员,用从高处往下看的情形画地图,整个城市就尽收眼底啦!

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城市除了有花、有建筑,还有空气、阳光、云彩!

这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