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61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7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docx

拓展训练项目教案人众人版

写在前面

能完成这浩瀚之作,完全是群体的智慧。

本教材许许多多内容,都来源于各位新老培训师的带班报告、反馈意见、心得分享等等资料。

本人一直留心收集并学习这些宝贵资料,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

把它们略作整理,就成就了这本实战教案。

在此,非常感谢大家一贯以来的无私的资源共享。

所以,当你发现本教案中有似曾相识的部分,请不用怀疑。

对,它就是来源于你的某一个报告或者分享。

但请你放心,本教案绝无侵权行为,因为它仅供拓展内部使用,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鉴于本人才疏学浅,整理文案功夫一般,所以本教案不免有些拙劣和未尽完善之处,请各位读者海涵。

同时,任何意见及建议,非常欢迎及时反馈给我。

你可以用任何方式与我联络。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培训师!

 

一、背摔

1.项目名称:

背摔

2.项目性质:

个人挑战及团队合作项目

3.项目任务:

全队每位队员都上背摔台,背对大家,身体笔直倒下,由下面队员安全将其接住。

4.项目流程:

4.1介绍项目名称和性质

4.2布置下面保护队员的姿势和行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要点包括:

v弓箭步、膝相抵、手水平、肩靠拢

v头后仰,看着倒下队员的背部,若有偏差,及时调整

v接人的第1组离背摔台20公分,3、4组必须是男生,2、5组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男女搭配

v落单的队员站在队伍的最后,由外向背摔台,双手抵住最后一组的肩膀,防止队伍向外

v接住队员后,先抱住其上身,然后放脚,再扶正上身,让其站稳

4.3让队员两两组合,站在背摔台下,作好姿势,逐一检查、试压

4.4布置上面队员的姿势和要领,要点包括:

v上台前应得到大家的鼓励(充电的方式),上台后面向我(培训师)

v手:

胸前平举、交叉紧握、反扣、两肘夹紧,下颚抵住拳头(示范)

v脚:

脚尖及脚跟并拢、伸出背摔台2~3cm(示范)

v在培训师带领下站好位,大声问“准备好了吗?

”。

听到下面整齐有力的回答“准备好了”后,大声数“1,2,3”,数到“3”,直体倒下

v倒下时尽量保持身体正直,以肩部的运动作为身体运动的导向

v不允许向后跳、向后跃、扭头向下看

v倒下后,控制双脚不要抬起

4.5询问有没有以下病史,若有,进一步了解以决定能不能参加:

v头、颈、肩、背、腰、骶受伤史

v严重的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

v低血糖、高血压

4.6让队员把身上所有硬物取出,宣布项目开始。

4.7培训师台上动作要领:

v学员上来后,让其靠护栏站立

v绑好绑手带后,用自己的脚定位,再把学员领过来。

其过程,左手紧握绑手带根部,右手扶学员的腰

v学员在倒下前,数“3”时,右手去抓身后护栏

v学员倒下时,松开左手,然后在其倒下后,迅速蹲下,用手按学员双脚

4.8第一位学员倒下后,在其安全站稳后,号召大家对他予以鼓励,再询问接人队员的感受、感觉

4.9全体队员都倒完后,在现场对全队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召集大家喊队训、唱对歌

5回顾流程

5.1可用方法和问题、理论点:

i.调动现场气氛:

对全队顺利完成任务予以肯定,鼓掌。

ii.让大家自由发表体会(可先让倒的不好发表,然后是让第一个倒的发表,或依次发言)

iii.在白板记录每位学员的发言要点和他们的名字,着重记录:

v信任(团队建设)

v责任(团队工作)

v自信(自控、认识自我)

v换位思考

v突破本能

v信任的纬度(正直、能力、一贯、忠实、开放)

v信任的C理论(能力、一贯、承诺、沟通、同理心)

∙当有人谈到相信自己,相信别人,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相信”“相信什么”

∙当有人谈到害怕,问“既然你说到你信任下面的伙伴,为什么还害怕?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获得信任?

如何建立团队信任?

∙当有人提到沟通,问“怎么样的沟通?

—友善平等的、明确的信息传递、承诺、激励

IV.总结学员发言“我们来看一下,台上怎么样?

台下又怎么样?

台下:

手疼不疼?

好,我们先为那些手疼但不松手的鼓掌!

为什么受疼也不松手呢?

[责任]

德克鲁在1973年将自己的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和思考写成一本书,共836页,但对管理的诠释却可以浓缩为“任务、责任、实践”。

书中多处提到责任,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却无一处提到“权力”。

德克鲁说: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power),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authority)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绝不能在多一点。

台上:

v[突破本能、战胜自我](在其他项目中可套用)。

比如培养心理素质,这个项目需要什么?

心理素质还是胆子大?

问学员胆子大是否等于心理素质好?

举例自杀者,有胆量,心理素质好么?

v[自信]

自信是信任的基础,不相信自己怎么信任别人,又怎么得到别人的信任?

自信的人胆大,自信的人英勇,自信的人坦诚,自信的人开朗,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豁达,自信的人谦虚,自信的人热情,自信的人热爱生活,自信的人无所畏惧,自信的人快乐,自信的人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自信的人较客观,自信的人对自己较负责,自信的人较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信的人较易接受现实,自信的人更富同情心,自信的人更具爱的能力,自信的人人际关系更深刻,自信的人更民主。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力量。

v[信任]

∙怎么得到信任?

信任凭空而来吗?

∙如果是一群马路边上拉来的陌生人,你敢摔吗?

∙如果是一群中学生,或全部用娇弱的女士来接体重超过100KG的人呢?

信任的形成:

能力、意愿

 

信任是什么?

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汪宁红:

信任是一种能量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信任是一种尊重

信任是认识之后的彼此忠诚

《辞海》解释,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的意思。

结合背摔讲解能力意愿坐标图,然后转换到工作讲解上司对下属,同事之间的信任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在背摔台上都要问“准备好了吗”?

当我们下面的队员回答“准备好了”,事实上是一种什么行为?

∙我们一上一下、一问一答其实是个什么过程?

∙信任的五个纬度及信任的C理论

能力Competence

一贯Consistency

开放Commitment,communication

忠诚Care

正直Integrity

信任的形成:

 

V.“如果团队里缺乏信任,会出现什么问题?

兼顾学员发言,总结—团队的五种机能障碍:

 

无视结果

逃避责任

欠缺投入

惧怕冲突

缺乏信任

5.2小故事

责任:

三个和尚没水喝、老太太过寿,同村每个人各献一杯美酒

本能:

魔鬼训练营—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听不到任何声音,一个正常人能呆多久

承诺:

南门立木—秦公时期,商鞅任左庶长,推行变法。

恐百姓不信任其新法,从而不安新法去做。

于是,于南门立一三丈长木,宣把木搬至北门者,赏金10两。

百姓闻之,议论纷纷,但无一人相信,无一人去搬。

商鞅又宣,把木搬至北门者,赏金50两。

有一人抱这试试看的态度把木搬至北门,结果获黄金50两。

于是,百姓均说“商鞅说话算话”。

商鞅随即颁布新法,百姓无不信任,无人违反。

自信:

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

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

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

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

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二、断桥

1.项目名称:

断桥

2.项目性质:

个人挑战

3.项目任务:

每位队员利用上升器爬到距地面8米高的断桥,走到桥板一端,跨步跳跃,单腿起跳、单腿落地,跳到桥板另一端,再跳回来。

最后利用上升器安全回到地面。

4.项目流程

4.1.介绍项目名称和性质

4.2.介绍安全装备的穿戴和注意事项(边示范边讲解)

安全带:

腰带在胯骨以上,反扣(如有);头盔:

头圈调好,带子寄紧,长发盘入内

4.3.讲解在断桥上的动作要领,要点包括:

∙眼睛往前看,不要往下看,深呼吸调整

∙单手虚握绳

∙起跳腿伸出板面2~3公分,略成弓步,摆动腿蹬直,默数“1,2,3”,大胆向前跳

4.4.把上升器放在绳子上,讲解上升器的使用,要点包括:

丝扣锁上回半圈,平行绳子方向向上推以及向下放,随时高于腰部,下来时只需按银色凹槽,黑色开关不可动

4.5.让每位学员都试一下使用上升器

4.6.指派除队长外的一名安全员,强调他和队长的职责,再让他们重述安全要点

4.7.问病(若背摔时强调问过,可不必重复)

4.8.交代每位队员上来前应得到大家鼓励,充电。

4.9.培训师上断桥,指导学员一个个完成任务,细节包括;

∙关注学员上升,全过程不断提醒上升器高于腰部,脚下踩稳,一步步来

∙学员快到断桥时,帮学员推上升器,让学员能腾出双手上断桥

∙学员上来后,靠柱子站,先检查其安全装备,再帮他换保护(先上好保护绳,再解上升器)

∙对学员进行调整、技术指导,以及心理指导(胆小—激励,犹豫—引导,恐慌—安慰)

∙学员下来过程同样给予关注,提醒

∙当其安全到达地面,号召大家给予掌声

∙若时间允许,完成项目时,在场地喊队训,唱队歌

5.回顾流程

5.1可以方法和问题、理论点:

I.对全体队员的表现予以肯定,鼓励

II.让学员发表感受,记录他们的发言,着重于

∙认识自我,挑战自我,不断进取

∙团队意识

∙自我激励与激励他人的重要性

III.问:

“同样的距离,在地面上跳,非常容易,为什么到了8米高空就难了,是能力降低了吗?

当有学员谈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或者突破自我一类的话题,可延伸:

∙突破个人心理障碍,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总给自己不良的暗示,不要轻易说“我不行。

”。

每个人都蕴藏着极大的能力和丰富的资源,不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跃出第一步,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最大敌人是自己:

要有超越极限、挑战自我的勇气,要有勇于挑战的习惯,成功的机会就多的多。

[心理舒适区理论]

 

1)压力-绩效模型

绩效一般随压力的增大而上升,没有压力就没有绩效,当压力上升的一定的区域后,进而压力舒适区,在此区间,绩效随着压力的增加明显上升。

但是当突破人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后,绩效直线下降。

在压力极限附近有一个小区域,在此区域内,绩效几乎是直线上升,这个就叫潜能。

巨大的压力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但掌握不好,也可能击垮一个人的身体、精神甚至生命。

2)心理舒适区

 

∙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住自己,都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可以锻炼的,不断的尝试你认为不行的事,当然不是莽撞的,而是有准备的,有助于成功,有助于发现潜能,有助于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和风浪。

(邓小平)

∙变impossible为I’mpossible

∙勇于挖掘自己潜能,大胆尝试

一个人有多少潜能,没有人知道,这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人的潜能不到千钧一发之际,不不太容易被暴露。

罗斯福说:

人类最该恐惧的事情就是恐惧本身。

希腊哲学家伊皮克特德说:

使人不安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通过这事物作出的结论。

∙认识自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自我实现能够作什么,就要作什么:

潜在本质现实化

自尊和地位自尊和得到别人的尊重

归属和社会交往归属于集体、亲情、爱情、友谊、

安全保障安全、工作、意外(失业、丧失财产等)保障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睡眠、性

IV.问:

“当我们站在断桥上时,很多人都会思考很多问题,比如跳不过怎么办等等,大家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在断桥上,都在想些什么?

∙在断桥上,人在思考、犹豫、决定、行动的整个过程,相信是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

∙心理学家把内心的心理紧张的起因称为“消极的自我交流”。

我们可以把人的内心生活看作是一种不间断的自我对话。

这些自我交流,人采取的语气影响着人的情感生活和处世态度。

∙消极的自我对话总是离不开:

Ø对事物的前景预料得很糟

Ø被过去的失败和失意的阴影所笼罩

Ø自我怀疑、胆怯、自卑的情绪泛滥

Ø把不愉快扩大化

V.那么怎么来避免这些消极的自我对话,消除心理障碍呢?

∙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乐观系数:

研究表明,一个人常保持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马斯洛说: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这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或者用: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VI.当有学员强调培训师的作用时,可延伸:

“在一个团队里,一个管理者很多时候需要扮演一个教练的角色,帮助你的队员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那么,怎么作一个好的coach?

a)明确的目标

b)正确的方法

c)适时的鼓励

d)对前面绩效的肯定

e)适当的压力

VII.换位思考:

为什么上面人在跳的时候,觉得太远,而下面的队员觉得很简单,可以更远?

领导层和中层、基层所处的位置,看到的不同。

这导致上面的人难以做决定,一件在基层看来简单的事情却迟迟定不下来。

 

VIII.团队的力量:

如果前面几个队员都失败了对后面人的心理会有怎样的影响?

IX.团队激励和个人激励

激励别人是提高团队战斗力、高效开展工作的有效手段。

准确而适度的激励,会大大增加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其创造性与主动性。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恰当的运用可以使激励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目标激励

 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

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

由期望理论和目标激励理论可知,个体对目标看得越重要,实现的概率越大。

因此,设置的目标要合理、可行,与个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要设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

总目标可使人感到工作有方向,但达到总目标是个复杂过程,有时使人感遥远或渺茫,影响人的积极性。

因此要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几个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总目标。

阶段性目标可以使人感到工作的阶段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工作量),也可以是精神的对象(如学术水平)。

为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1)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可能是平衡一致,也可能是发生偏向,如果出现偏向,就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只有使这种偏向趋于平衡,即组织目标向量与个人的目标向量间的夹角最小,这样将使个人的行为朝向组织的目标,在个人间产生较强的心理内聚力,共同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

(2)设置的目标方向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目标的社会效益越主,目标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性。

(3)目标的难度拟定上要适当,要做到树上的果子悬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宜于激发进取性。

过高了力所不及,过低了不需努力,轻易得到,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4)目标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能够有定量要求的目标当更好,切忌笼统抽象。

(5)目标的时间上,既有近期目标,又要有无期目标。

只有无期目标,易使人产生渺茫感,只有近期目标,则使人目光短浅,其激励作用也会减少或不能维持长久。

2.奖惩激励

 奖惩激励是奖励激励和惩罚的合称,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奖励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惩罚是对人的某种各为予以否定或批评,使人消除这种行为。

惩罚得当,不仅能消除人的不良行为,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奖惩都是一种强化手段,奖励是对人行为的肯定,是正强化,可直接激励。

而惩罚是对人的行为的否定,是负强经,属间接激励。

奖励的心理机制是人的荣誉感、进取心理,有物质和精神需要。

惩罚的心理机制是人的羞怯、过失心理,不愿受到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

 奖励激励的心理过程是通过反馈实现的。

奖励或惩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即奖励分明,是正反馈,奖励和惩罚不符合实际情况,或不公平,则逆反馈,因而奖励不一定都能产生激励作用。

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这两种奖励的结合。

惩罚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如批评、检讨、处分、经济制裁、法律惩办等。

为发挥惩罚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惩罚要合理,使受惩罚者心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否则易产生对立情绪。

(2)惩罚要与教育结合起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3)要掌握惩罚的时机,及时处理。

(4)惩罚时要考虑原因与动机。

(5)对一般性错误,惩罚宜轻不宜重。

3.考评激励

 考评,是指各级组织对所属成员的工作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和评定。

通过考核和评比,及时指出职工的成绩、不足及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现代人事制度的因素,考评激励越来越成为人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方式。

从考评激励的心理过程分析、考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

考评具有目标导向功能。

由于考评标准的约束力,迫使或诱导人们的行为向某一方向发展。

如"高考"作为一种高中升学的统一考评标准,就很容易诱导中学教育出现征求追求升学率,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现象。

(2)反馈调节作用。

考评激励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促使反馈调节,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作什么修正,以及如何修正等。

(3)强化作用。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通过考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人们会看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进一步向上努力的动机,这就是"正强化"。

反之,如果得到较差的评价,通过正确引导,也会激起改正缺点错误和重新做好工作的动机。

这称之为"负强化"。

为了让"考评激励",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考评过程中必须注意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设置正确的考评方法;提高主考者的个体素质等。

4.竞赛与评比的激励

 竞赛在组织内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竞赛以及竞赛中的评比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意义。

竞赛与评比的心理学意义是:

(1)竞赛与评比对动机有激发作用,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

(2)竞赛与评比能增强组织成员心理内聚力,明确组织与个人的目标,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竞赛与评比能增强人的智力效应,促使人的感知敏锐准确、注意力集中,记忆状态良好、想像丰富、思维敏捷、操作能力提高。

(4)竞赛能调动人的非智力因素,并能促进集体成员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5)团体间的竞赛评比,能缓和团体内的矛盾,增强集体荣誉感。

5.领导行为激励

 领导者行为通过榜样作用、暗示作用、模仿作用等心理机制激发下属的动机,以调动工作、学习积极性,称为领导行为激励。

 领导的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权威是暗示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领导者良好的行为具有权威性,使下属很快受到良好影响。

领导者的行为通过模仿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更多的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的综合模仿,下属对领导的模仿造成了良好的激励氛围。

6.榜样的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激励对榜样者自己,以及对先进人员、一般人员、后进人员都有激励的心效庆。

对自己是一个压力,对先进者是一个挑战;对一般人有激励作用,对后进者能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榜样应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能使大家产生敬仰的心情。

但应注意的是:

(1)实事求是地宣扬榜样的先进事迹,激发群众产生学习榜样的动机。

(2)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榜样,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榜样,学其所长

5.2小故事

潜能:

《读者》曾刊登一篇文章,写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下班回家时,在家楼下的小径的口上就看到自家幼女正爬出窗户玩。

她还没来得及制止,女儿就失手掉来下来。

于是,这位母亲就尽了她全力跑去接她女儿。

非常幸运,她接到了,女儿毫发未损。

而根据目击者证实,和通过她女儿掉到地面的时间和她需跑过的路程计算,这位母亲当时的速度超过这年的百米短跑的世界记录。

心魔:

有一个人习惯睡觉时一定要开这窗户,否则睡不着。

有一次,他住到一个酒店,但那个房间的窗子怎么也打不开。

他尝试很久,都没有打开窗户,他又很困了,无奈中只好关灯睡觉。

但他在床上又无法睡着,总觉得别扭、难受,越想越气,于是摸黑拿了一只鞋子朝窗子方向丢过去,只到“哐铛”的一声玻璃碎的声音。

这个人就很坦然的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但当他醒来,发现,窗子毫无损伤,倒是一幅画的画框玻璃碎了。

蜘蛛心魔的故事

 

三、孤岛

1.项目名称:

孤岛

2.项目性质:

团队合作

3.项目任务:

在40分钟内,完成所有岛的任务书上的任务

4.项目流程:

4.1把学员带到离岛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最好不能直接看到岛),随机分组,(或有意识挑选分组)

4.2把其中一组(可安排平时是作领导工作的学员)带到盲人岛前,交代模拟场景—海难,40’后淹没等,让他们带上眼罩后,手牵手上盲人岛,安排其在岛边坐下,任务书偷偷放下

4.3把一组人(应有3名男士或以上)带到哑人岛前,交代模拟场景—海难、40’后淹没、完成任务等,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上岛,给任务书。

4.4把最后一组人带上珍珠岛,小声交代,项目时间40’,现在开始,给任务书。

4.5宣布项目开始。

4.6过程监控要点:

哑人搬板子时提醒“小心手”,盲人过板时先让足够人踩住板,全程保护

5.回顾流程

5.1可用办法、问题及理论点:

I.让大家分岛坐好,按“盲人—哑人—珍珠”的顺序谈谈感受,记录他们的话

II.让各岛念任务书,并作记录

盲人岛

哑人岛

珍珠岛

感受

茫然

难受

 

任务

丢球

集中

帮助盲人

集中

包鸡蛋

计算

集中到珍珠岛

野外训练题目

 

资源

聪明才智

聪明才智

眼睛

木板

聪明才智

眼睛

嘴巴

筷子、白纸

III.问盲人岛:

“现在清楚我们要作什么了吗?

IV.问:

“你们觉得自己利用资源完成任务,完成得怎么?

(1)如果项目做得十分成功,可以说向盲人岛的队友介绍一下项目进行的情况,将做项目时记录下来的一些有趣的过程讲述一遍,激发每个人的兴趣,然后再根据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员探讨

(2)如果项目不成功,则可以直接让学员们总结问题出在哪里,并全部记录下来

V.问:

“你们觉得其他岛做得怎么?

VI.问:

“你们觉得完成任务的最大障碍时什么?

当有学员提到沟通,可延伸:

∙沟通—信息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得了解的过程。

两层含义:

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

杰.亨利沟通窗:

你知你不知

我知开放区隐藏区

我不知盲区未知区

主动沟通的重要性,使开放区越来越大,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当珍珠岛上的学员谈到他们任务很多,很忙时,可接这学员话题延伸: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非常忙,忙来忙去,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时间管理窗:

(事务分类表)]

珍珠岛在多项任务下的选择,可能掉进了包鸡蛋的时间管理陷阱.

 

緊迫

不緊迫

重要

1st

2nd

不重要

3rd

4th

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