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74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docx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

我一直想谈的一个观点,也仅在局部与朋友谈起,即,在我所接触的机械制造业,个人以为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并未缩小而是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我想如果我发表这样的观点会遭来多少板砖呢?

但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多有感想,希望我的评价能够有一定的争议。

一直想写这个的意义更多在于希望我们能够正视这一现实,能够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不存在任何崇洋媚外,所谓的崇洋媚外其本心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外国人。

而我的初衷却更多愿意我们的企业能够成长起来,真正的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

一、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的缩小了吗?

差距1.核心技术所占权重带来的价值差异

我们自己也承认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往往在于“核心技术”,大多数时候我发现似乎我们刻意回避,而采用一种简单的,对自己足够安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例如:

我们大部分零配件都可以自己生产之制造,就是有2个零配件我们的材料、热处理、加工等还达不到,假如这个设备有100个零配件,而我们只是无法生产其中两个,我们就线性的认为我们和人家差距并不大,你看,我们已经实现了“98%的国产化率”—国产化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来分析一下生意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

如果我不提供你这2个核心配件,你的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而你的另外98个零件是我可以生产的,那么,在这个交易中如果让我用这2个来换,我的价值就是等于另外98个。

这样我们就知道差距之大:

V2=V98,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能够生产的零配件及组装换来的就是这两个零配件的价值,这是公平的交易。

真正的差距缩小在于:

除非另外98个里有一个是国外企业也无法生产的,而且只要一个即可。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核心技术它的价值不是用简单的表象数量来体现而是交易中的权重来计算的,如果我们无法突破核心技术,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是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

差距2.创新是一种加速度

一谈到创新,我想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都会有一致的看法认为,我们缺乏创新,我之所以不认为我们在和世界的差距缩小的原因很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创新是一种加速度,即,我们和别人本身在基础上就有差距,起跑线就不同,而我们又没有创新,仅仅是在拷贝,以至于国外的机器甚至不愿意卖到中国,因为,抄袭实在太严重,机械制造商会到生产商那里通过本地关系获得机器的测绘机会,从而仿造一台机器。

这是一个Copy的过程,Copy的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而Innovation是一种对业务的增值过程,即,赋予了技术加速度,在起跑线都有差距的情况下,加速度又远小于别人的情况下,与别人差距的缩小—这是很难想象可以实现的。

另一个赋予技术增速的是管理与运营能力,即高效的研发体系支撑,这里牵扯到的是系统工程的思想,即如何从技术、生产制造、市场、战略管理等多个角度让业务快速发展的综合战斗力,这又一次赋予了别人更高的速度。

从起跑线、速度、加速度三个角度,我们都无法比别人大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让我们的差距缩小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无法想象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在缩小。

差距3.文化的差异

对于文化这个问题,我不能说是一个差距,而只能说一个差异,一些文化使得我们很难去形成好的进步,比较严重的是“差不多”这一文化。

差不多先生已经不用多说了,在鲁迅的年代就有一篇《差不多先生》来描述我们的做事方式—这个至今也未有大的改观,缺乏精益求精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其实,如果想要形象的说明差不多的真实差距,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数字来比较:

博尔特如果100米是9.58s,那么,我相信10s与9.58也就差了0.42s,你可以说这的确“差不多”—这才是真正的差距,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代表两个不同的世界,这0.42s的差距里可以把运动员分为世界级、亚洲级、国家级、省级、地区级,他们的身价是巨大的差别的,如果用他们的身价来衡量的话,这个就是一个差距,博尔特可以用“伟大的运动员”,而那个10s的甚至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他。

这个举例仅仅是说明看上去的“差不多”代表着巨大的差距。

如果我们每件事情上差不多,作为一个机器设计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差不多,累积出来的就是0.9*0.9*0.9*0.9*0.9*0.9*0.9=0.53这样的不断变小的事实,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差不多也是线性的,如果按照权重,有一项核心技术被取了0.1的话,可能最终的结果就变成了小于0.1的局面。

也许,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二、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差距?

1.我们认为自己有价格优势

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用价格竞争力来评判我们自己的优势,即使我们有那么多差距,但是,我们的产品价格低廉啊!

我想说几个问题来说明“价格低廉”给我们带来的损害:

(1)如果我们不用欧元、美元结算,而回到货币的本源—实物交换,例如:

一个德国进口的扳手销售价格50元,而国产的销售价格15元,那么,从钢材上来说同样规格标准的是一致的,而我们却用了3个才换了别人一个,这是一个盈利的生意吗?

(2)我们的低价竞争只是内部厮杀而已:

价格低换来的是低利润。

低价是一个恶性循环,会导致企业低利润,低收入,招募不到高品质的团队,研发更好的产品,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我们会不断陷入只能依赖价格的竞争,互相厮杀,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的低价竞争是和国外企业竞争获得了优势?

错了,我们其实是跟自己国内企业在价格竞争,因为,不在一个层面的竞争不能叫做竞争,其实,产业圈子的竞争严格来说是分层的,不同层面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直接的竞争的。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如果我们有一个全球性的竞争性企业,那你可以说你真的是跳出了国内的厮杀了,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了,尤其当你可以在德国这一装备制造业的高地能够赢得市场的话—如果你依赖的是价格的话,我想也可以,不过,这似乎也并非易事。

2.低价竞争只是改变了他们的盈利模式而已

很多人对竞争的理解是基于价格竞争的,因此,当国产的价格低的时候,就像国产家电企业通过低价竞争使得别人无法在市场存活的时候我们很兴奋,说“我们也有自己的NB企业“,我们让他们都退出了这个市场,其实,我想说,这是表象而已。

核心技术就是明证,交License费用这个事情其实大家都清楚—各行各业都存在,标准之争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竞争,当我们通过产品的低价互相厮杀赢得市场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把欧美的企业打垮了,其实,我们自己知道那些核心芯片与工艺是我们需要花钱买的。

我只能说“我们只是改变了他们的盈利模式,而并没有改变他们比你更赚钱这个事实”。

当去掉核心技术后,你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价格竞争是对内的—自己人厮杀一番,钱倒是全部让别人赚走了,风电行业设计风电系统的Aerodyn、机器人行业的那博……这样的例子可能举不胜数。

3.初中生和博士眼里的对方差距是什么?

最近,我和朋友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差距呢?

我用小学生和博士举例,博士知道他和一个小学生的差距—知识、技能、经验,但是,一个小学生不会明白自己和博士的差距,因为,博士所经历的学历教育过程的知识、技能、视野是完全一个小学生无法理解的。

因此,其实,我们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差距,当然,我的朋友建议我换成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比较合适,因为,我们再不济也不能说小学生吧?

暂且可以这么理解。

总结来说,就是我们差距其实并为缩小,另一个问题就是其实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我们的差距开始缩小的原因。

三、如何缩小差距?

其实,差距并非不是可以缩小的,要论聪明才智与勤奋,我们可能不会比谁差,若是要缩小差距你说真的很难吗?

如果我们不正视并且客观的、科学的看待差距,我们就无法寻找到问题。

其实,也并非那么难:

1.聚焦专业

其实,每个企业的竞争都有其聚焦点,若果无法全局,那至少局部的突破是可以的,德国有很多“隐形冠军“企业,他们仅仅专注于某个方向,而精益求精,能够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局部技术领域的核心产品技术提供者也是可以的,德国就存在众多”隐形冠军“企业,他们不大,但极致于自己的专业,在细分领域里成为顶级企业,并获得最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2.具有合作的视野

我之前也提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非要把欧美当做敌人,说他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因此以高昂的价格卖给我们产品和系统,这个思想是不对的,其实,对于公司而言做出更好的产品,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就可以,至于说我们要领先于国外—这个是国家竞争的问题,除非是军事领域,我想其它领域我们让别人赚了钱就好像不服气。

其实,你有本事也可以赚别人钱,别人赚这个钱也是投入很大的。

合作是全球的,定位自己为全球的合作,那就是一个全球的公司,而不是一个本地的公司,气度影响格局即时如此,我们可以拿来主义,但不是抄袭—互相在商业上、技术上达成合作,共同研发产品、技术,这不是拷贝,这样才能相互取长补短。

3.消除差不多,精益思想的竖立

精益思想是一种必须要去提高的,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去运营企业,包括创新、研发、市场、销售每个环节都贯穿精益思想,我们可以在每个细节上去消除自己的浪费-研发过程的浪费,和提高质量,包括产品质量、研发质量、生产制程中的质量,任何差不多都是巨大的浪费,也是危险的信号,它会使得不良行为渗透扩大,最终导致系统性的低下。

四、什么时候缩小差距?

其实,中国现在正在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与制造业打交道也有十数年了,直到最近的2年,我们才能深刻的感受到变化—我们的企业正在走上自主的创新道路、加强国际的合作、并且在不断学习交流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因为拷贝的也快没有的拷贝了,因为核心技术的封装往往会以软件的形式、以特殊的商业模式、以知识产权等等方式来体现,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更多的成熟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越开放,我们和世界接触越多,我们就会越知道自己的差距。

时机——也很重要,处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这些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产业,也驱动着我们的前进-如果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才刚刚迈入正式缩小差距。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会意识到真正的差距,还有很多企业摆脱不了过去的人口红利时代的竞争模式——人工低,价格战。

五、也不完全那么悲观

1.不断的自我批评

很有意思的是,我觉得很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尽管大家都在相互抱怨,我至少认为我们不洋洋自得,而很多人对我们的发展都是批评的,批评是好的,我们至少不会像韩国人那么经常表现出的莫名自以为是。

2.最高标准看齐的想法

中国人比较的对象一直都是最高标准—德国,瑞士,我们从来不会去和印度、韩国,尽管我们未必比得上他们,但是,我们永远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德国,这点上,我倒是觉得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还是苛刻的。

3.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

尽管做的不好,甚至有时候我也感觉在某些方面没有必要,比如:

什么都想自己开发—尤其是国企,大型国企往往要求自主知识产权,这个要求从国家层面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更好的确保科研用于真正的创新研究,那自然是一个好的政策,这个自主的标准可以高一点,可以不在局部技术,而在标准或者平台,系统方面可以掌控,而不一定在具体的产品。

4.有情操的一批人

机械制造业里的确有一些企业家,我们接触中发现他们去研发为了让中国的技术能够领先世界,只是比较遗憾,似乎这些企业反倒不能更多的得到国家的支持。

资本市场正在给企业注入活力。

以前我总觉得资本市场都是一群骗子,不过现在我想,资本市场自然有它自己的逻辑,资本市场的活跃,为实业仍然是带来了弹药的,比如收购一些国外的企业吧!

不过,最近股市这么下去,看来资本市场给实业供血的能力也会被丧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