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76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docx

新版三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对速度对表现情绪的气氛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猜谜谣》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入教室入座。

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学习乐曲《猜谜谣》

1.导入

师:

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师: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

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录音泛唱,生整体感受歌曲。

师: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

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学唱歌曲

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

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给歌曲《猜谜谣》进行表演唱,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

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学生随音乐《猜谜谣》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学生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能够提高想象力。

 。

教学重难点:

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课教学 

(1)导入:

 

师:

同学们,三月初八是我们青阳镇的什么日子?

(集场) 

师:

谁能向大家来描述一下你在集场上所看到的情景呢?

(生上台模仿叫卖、购物的情景)(板书:

叫卖购物) 

师:

你瞧,XXX同学模仿的多像,老师相信十年以后我们班肯定会诞生许多优秀的推销员和优秀的企业家。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乐器同样能把人叫卖、购物的声音模仿出来,大家想感受一下吗?

 

(2)初听录音:

(出示课题) 

师:

请大家在听赏中,注意认真听,这首乐曲中什么地方有叫卖和购物声呢?

假如你听出来了,举手向大家示意一下,好吗?

 

师:

同学们听得真细心,确实乐曲当中有一段展现了叫卖、购物的情景,是什么乐器如此神奇,能把人们的活动情景告诉我们呢?

能猜出来吗?

(唢呐)(出示唢呐图片)大家有兴趣来认识这件乐器吗?

 

师:

介绍唢呐:

 

A:

谁知道,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师组合,出示唢呐的历史、特点、构造图片) 

B:

唢呐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么,刚才我们在听赏中,哪一句给你印象最深呢?

 C:

学习叫卖句:

(出示乐句) 

(3)介绍乐曲:

 

师:

这首《山村来了售货员》是一首唢呐独奏曲,这我们已经知道,那么,通过第一遍的欣赏,你还想象到了一些什么呢?

或者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乐曲的时代背景) 

这首曲子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老师出生的年代,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货物紧缺,就象有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的那个小 品一样,(大家知道是一个什么小品吗?

《粮票的故事》),是的,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有时有了票还不一 定买得到,那象我们现在,超市、小卖部、批发部等到处都是,只愁没钱买,不愁买不到。

那时只有在城镇和县城才有小卖部。

我们来想想,经济不发达,交通也就 很落后,所以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非常缺物。

于是,城镇上的售货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挑着货物上山,上门服务,把货物送到山民的手中。

 

(4)再听录音、分析曲式结构:

 

这首乐曲比较长,刚才,我们已经听出乐曲有一段向我们描绘了叫卖购物的情景,那么,除了这些,你是否还感觉到、或者还想象到了其他的一些情景呢?

让我们来逐段欣赏。

 

A段:

 

A、我们已经听第二遍了,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

(生回答) B、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番呢?

(生表演行走) C、谁能给这一段起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呢?

(出示:

A段  挑货上山) B段:

 

A、售货员转了几道弯,翻了几座山,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他会干什么呢?

让我们仔细听。

(出示B段,听B段,) 

B、解释回声 

C、乐曲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表现讨价还价的情景) C段 

A、终于,山民们把自己需要的货物都买了,山村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这时候售货员又会怎么办呢?

 

B、听赏C段 

C、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跟第几段有些相同?

(第一段),所以,我们把这一段叫做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出示A’段) 

D、一段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出示:

继续赶路) (5)复听全曲:

 

A、通过分段欣赏,我们知道乐曲可分三个乐段,向我们描绘了挑货上山、叫卖购物、继续赶路这一系列情景。

现在,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表演挑货上山、叫卖购物、继续赶路的情景,大家愿意吗?

 

B、小组分工合作 

C、随着音乐表演、请听课老师做评委,评选最佳表演者 3、拓展欣赏:

 

师:

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但是唢呐的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荡。

你们知道吗,唢呐还能成套的模仿戏曲、歌曲的任务唱腔,甚至连模仿念白台词都十分逼真,大家还想一饱耳福吗?

 

播放《打枣》 

师: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只小小的唢呐,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它带着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让我们在音乐的天堂里翱翔,使我们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让我们热爱我们中国的民乐吧,知道吗,中国的民族乐器正等着你们去进一步开发、研究,创造,要靠你们去发扬光大,扬名四海。

 

 

教学反思: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学生熟悉曲调,体会意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律起伏特点,解决歌曲中同音反复的难点。

         2、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以情带声,能用自然、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气息的连贯性。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感恩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

 

           2、知道人声的分类:

男声、女声、童声三类。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自从我们走进校园,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谁?

 生:

老师 

师:

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是怎么关心爱护我们的?

 1、 图片欣赏 

师:

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

 师生交流,诉说感动 

(师表扬,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说的真好等等)刚才同学们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老师深深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有一位作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成了一首小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请两位小小朗诵家为大家朗诵朗诵,掌声欢迎。

 

师:

真不愧是小小朗诵家呀!

大家也听得非常仔细,老师想送你们一件礼物作为奖励,这件礼物就是把咋们刚才朗诵的诗歌配上了动听的旋律送给大家。

听一听哪一句最能抒发对老师深厚感情的?

 师范唱,出示大歌单 生:

“啊。

” 

师:

为了更好的唱好这一句,我们先来学习这几个小节的节奏。

 

2、节奏训练 

3、师:

下面我们加上旋律用LU来唱唱。

发声训练 

孩子们的声音真好听,我们填上这几个小节的歌词来抒发对老师的感情 

师:

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我们完整的来唱唱。

 4、出示旋律,齐唱谱 

师:

同学们唱的真准,接下来我们学习歌曲的旋律。

 

师:

同学们,真能干,能准确的唱好这首歌的旋律,现在我们填上第一段歌词,一起来唱一唱。

 夜深人静了,人们都入睡了,老师还在辛勤的工作,想想我们该怎样来演唱第一段呢?

 

“啊”的地方渐强,(一字多音)抒发感情,这个部分旋律上下起伏,注意连贯,师手势引导,“一阵阵。

”弱收。

 不断提醒歌唱的状态坐姿 

5、孩子们第一段唱得真好,那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歌词,请同学们们看看红色字体的那句歌词,谁能试着唱唱(给伴奏) 师:

深夜了,呕心沥血,老师您还在写教材,看到这种情景,你心中会想到什么?

 生:

老师,真辛苦。

 

师: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完整的来唱唱第二段歌词,让优美的旋律伴随在老师的身边。

6、 出示第三段歌词 

7、 孩子们唱得真好,那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段歌词,先跟琴演唱 师:

这一段写的是老师为祖国的明天培养了一代代新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呢?

 

感激的,那我们带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来唱唱歌曲的第三段 8、 完整演唱全曲 

师:

孩子们唱得真好,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怎么样啊?

生:

自豪。

我们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请大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作歌声送给老师,我们加上前奏完整得来唱唱。

 8、分领唱和齐唱 

师:

同学们,这首歌曲分为了领唱和齐唱,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为大家领唱。

 

9、同学们我们人演唱时声音分为三种,童声、男声、女声,请问这首歌曲属于哪种声音、哪种形式的演唱?

(童声独唱)

师:

回答得真棒,老师还想请你们再听手歌曲《老师我想你》属于什么形式什么声音的演唱形式?

(男声独唱)

(三)总结 

师: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心中一定会有许多让你觉得很尊敬的好老师,哪怕是你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回报,如果有同学把这首歌曲送给你的老师,相信她一定会非常感动,非常幸福,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四十分,同学们,再见!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周艺芳

教学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教学目标:

学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的相互理解。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

(律动)

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

(课件)

二、节奏儿歌

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

他们在干什么?

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

(快板)

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

(老师表演)

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了什么?

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让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3.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

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座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

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

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

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

”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表演:

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的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

后被陈钢用原谱作为小提琴曲。

悠长抒情引子,红日初升,绵延山地里清脆绵长的鸟鸣声表现晨曦渐开,鸟鸣嘤嘤。

深树中鸟儿睁开惺忪睡眼慵懒而活泼的歌唱。

日高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呈现出苗岭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大家出工了,苗岭渐渐沸腾起来。

转入主题部分后,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快速的节奏表现百鸟争鸣,欢呼雀跃,自由自在。

二胡扬刚之声流露出苗族人民勤劳忙,轻巧轻灵的吐奏,配合着独特的音色,体现出山岭中成峦叠翠中鸟儿清脆鸣声,苗族人民热情、积极的劳动场景,山岭中成峦叠翠中鸟鸣明丽清脆,结合苗族飞歌的旋律,一时分不清鸟鸣和苗族人民的歌唱,此时鸟、自然、人和谐相融,苗岭人民幸福的生活令人热切向往。

急速的高潮戛然而止,曲子转慢抒情,苗岭和谐之景、深远之境、幸福之情洋溢而出,再现主题,悠长的歌声绵绵不尽,三日绕梁,回味无穷,令人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流连忘返!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苗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苗族音乐特色。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奏音乐、演音乐、唱音乐、划音乐、听音乐等欣赏的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教学重难点:

听赏《苗岭的早晨》,综合表现。

聆听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设计亮点:

1.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整堂课,融入多种表现形式来丰富课堂;

2.通过引导学生律动,做声势动作,让学生来体会音乐节奏和节拍的不同,获得实践经验。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卡片、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和表现乐曲第二音乐主题

1.第一遍:

随音乐节奏点头或轻拍手——感受恒拍。

2.第二遍:

听音乐拍半掌感受节奏速度、情绪。

3.第三遍:

画图谱,提出要求,有几个乐句?

每句有几拍?

4.学生画图谱,并哼唱音乐。

5.老师根据音乐做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如摆手、摇手等),学生模唱。

6.师生共舞,根据音乐跳出节奏感和韵律感。

7.安静聆听,教师提问:

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8.模仿拉小提琴的手势,最后来一遍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充分表现第二乐段的主题音乐这个切入点导入课堂,学生通过声势动作、律动等多种参与方式来充分聆听音乐主题、记住音乐主题等)

二、整体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1.揭示课题。

师导言:

大家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那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吗?

对了,就是苗族的,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听赏一首《苗岭的早晨》,刚才我们听到的欢快、热闹的就是乐曲的第二乐段的片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聆听歌曲的第二乐段,看看第二乐段老师是怎么表现出来?

2.欣赏第二乐段,老师随乐画第二乐段图谱。

3.师生共同表现第二乐段,采用通关的形式将此乐段表现出来,每个片段配上合适的情境设计,显得颇具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苗岭的早晨》的主题二,通过这段轻松、活泼、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和学生一起感受音乐节奏与速度)

三、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

大家边听边想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情绪有什么不同?

2.第二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

这段缓慢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的早晨是什么样的画面?

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

(播放第一乐段音乐,师念旁白引导学生想象,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3.第二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参与活动:

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

四、欣赏乐曲第三乐段

1.聆听第三段主题音乐。

设问:

刚才我们已欣赏了乐曲的两个第一和第二乐段,接下来我们一起听一听第三乐段,第三乐段的音乐和哪乐段相似呢?

2.师生探讨并小结:

感受到苗家儿女的勤劳、热情、苗家山寨的秀丽;还发现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学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1.师导言:

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的这首乐曲改编自一首非常好听的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聆听老师的演唱,感受歌曲与所欣赏的乐曲的异曲同工之处。

3.学唱,出示歌词,老师通过带唱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完整听全曲

1.完整聆听欣赏全曲,

2.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A+B+A’)

3.完整欣赏全曲,随乐用演唱、动作和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参与表现乐曲。

七、小结下课

“美丽的民族之花鲜艳芬芳,今天我们只采撷了其中的一朵,可爱的苗族之花,《苗岭的早晨》这首广为流传的艺术奇葩,带我们走进了古老的苗家山寨,让我们领略了这一民族的动人魅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领略其他民族的风采。

听赏《乃呦乃》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周艺芳

教学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上第三课《乃呦乃》

教学目标:

1、能以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欢快动听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2、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师:

同学们,咱们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个少数民族叫土家族。

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他们有一个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热闹的节日叫社巴节。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节上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

(课件)(聆听歌曲1)

师:

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

你来说

生:

唱歌

师:

你说(用歌声来庆祝)

生:

摆手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

师:

摆手舞,这是社巴节里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了。

大家一起跳摆手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土家的摆手舞好不好?

(师生跳摆手舞)(聆听2)

师:

你们想不想再试试?

(聆听3)

3、揭示课题。

师:

我们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欢乐,耳边还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曲名叫《乃呦乃》

4、简单介绍土家语“乃呦乃”

师:

《乃呦乃》好奇怪的名字呀,你猜猜他会是什么意思呢?

师:

谁来猜猜?

生:

少数民族。

师:

噢,真勇敢!

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还来猜猜

生:

跳舞

师:

让我们来看谜底就是?

生:

快快来

师:

哦,快快来,乃呦乃,它是一句土家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快快来。

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

象“乃乃哟”和“乃哟嗬”,他们都是快快来的意思,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

师:

你看这个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们快来呀一起跳摆手舞,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也来体验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

我们一起学一学这句土家语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学一学?

大家一起学一学,如果你要想招呼更多的小朋友来呀,你会怎样说?

来我们试试。

“乃呦乃”“快快来”。

师:

好热闹呀,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土家族小朋友这么热情邀请我们,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二、歌曲教学。

1、歌词。

师:

我们感受了土家族小朋友的热情、快乐,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歌声,用小耳朵仔细听。

师:

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出唱什么了吗?

师:

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乃呦乃、乃呦嗬,乃乃呦、乃呦嗬”

师:

你们发现吗?

这四个词有哪个是相同的?

请你说

生:

乃呦嗬

师:

乃呦嗬分别出现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对不对?

嗯,让我们来一起读一下,“”

师:

记住了吗?

他把乃呦乃,重复着说,变化着说,还是让我们快快来,让我们快快来干什么呢?

师:

来干什么呢?

生:

来唱歌

师:

大家一起读一下,“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

再大声一点。

“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

除了唱歌还干什么呢?

(跳舞)没错,还跳舞

师:

大家一起读一遍。

“跳起舞来真快乐,乃呦嗬”

师:

真快乐,你们快乐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

哦,笑的,那第四句啊就是嘻嘻哈哈乃呦乃,乃呦嗬。

再读一遍

师:

做一个嘻嘻哈哈给老师看一下,真好看,笑得像花儿一样。

好,看谁呀,最先记住这些歌词

师:

歌声、笑声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他们好开心阿。

让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学生读一遍)

2、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师:

现在我们能不能来轻声唱唱这首歌(随多媒体课件轻声唱歌曲)。

师:

让我们仔细听一听看能发现什么?

(曲调一致)

师:

在山寨里人们经常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来唱歌,下面我来领,请同学门在每一句最后“乃呦嗬”的地方跟我和一和,一起感受山寨人的心情。

好不好?

然后换过来试一试,同学们来领我来和

师:

同学们唱得都这么带劲。

师:

坐直了你的歌声会更美

师:

哦,我看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唱了,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行不行啊?

师:

这回老师加前奏了

师:

有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你觉得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应该是怎么样的?

请你说

生:

情绪是很欢快活泼,为什么呢?

师:

噢你说的可真好。

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

让我们快乐一点来唱这首歌好吗?

师:

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唱)

师: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这里面哪一句歌词出现的最多,你说。

“乃呦嗬”

师:

那你觉得在这个地方唱强一些好还是弱一些好。

师:

有不同意见吗?

这样吧我们来试试,你们两个组的小朋友就唱弱一些,这组小朋友就唱强一些,好不好。

师:

先你们来试试。

师:

先不急着说,先听听着变得小朋友用强一些的声音来表现,好吗?

师:

你们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表达社巴节。

哦弱,你觉得呢?

师:

你感觉强,为什么呢?

哦你是这样理解的

师:

那我们觉得社巴节的时候啊,大家都来到摆手堂,非常的热闹,那更强一些是不是跟适合这热闹的气氛

师:

强一些,是不是情绪上会更热烈,那我们把大家的快乐都唱出来,起立!

(唱)

3、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土家族传说中的小歌仙来迎接我们了,但是他还给我们带来了好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

①XX X| XX X|XX X| XX X|

 

②XX XX | XX X|XX X ‖

 

师:

谁来试一试。

师:

哎呀,你们表演得可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好吗?

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为歌曲伴奏的。

0 XX |0 XX |

 

师:

小朋友们唱得可真棒啊,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过一次社巴节,跳个摆手舞

师:

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寨子里的小朋友你们醒了吗?

伸伸懒腰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让我们一起去唱歌跳舞吧。

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同伴吧。

这个山寨的小朋友呼唤“乃呦乃”对着这个山头喊,“乃呦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