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80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市**县档案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1.2项目建设地点:

四川省**市**县新开发区迎宾大道北段东侧。

1.3建设单位:

四川省**市**县档案局。

1.4项目总投资:

828万元。

1.5项目建设工期:

24个月。

1.6宗旨和目标:

**县档案局灾后重建项目建成后,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恢复该县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提高该县档案管理的标准,达到国内同期平均水平,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事业服务能力;使得档案馆能更好地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依法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又让灾区群众更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利用已公开现行文件。

该项目恢复重建是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并且能够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抗震水平,使**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恢复和超过震前水平。

2编制依据及范围

2.1项目编制依据: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1.2《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2.1.3《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2008年7月1日);

2.1.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2.1.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2.1.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1.7《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2.1.8《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2.1.9《四川汶川地震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2.1.10《**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1.11《**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设施规划》;

2.1.12《**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体系实施规划》;

2.1.13《可行性研究指南》;

2.1.1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1.15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2.2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地址、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和建设条件等进行研究,工程投资的估算按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的财务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决策。

3可行性研究概要

3.1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县属于四川盆地周山区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2007年财政收入2503万元。

长期以来,由于该县财政拮据,政府对公共服务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缓慢,与周边地区差距很大。

“5.12”大地震对全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坏,其中:

档案馆综合楼受损面积965平方米,楼体由南向北倾斜,承重墙体开裂,最长裂缝长达5米,最宽裂缝2厘米。

经过省建设厅专家和县建设局技术人员的检查鉴定,“**县档案馆综合楼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鉴定为D级”,建议“停止使用,拆除重建”(报告编号〔2008〕第16号)。

档案库房受损面积576平方米,经专业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档案特藏室受损面积24平方米,档案馆20个和空调、电脑、除湿机、打印机等设备受损。

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44.6万元。

灾情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不仅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而且为**县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3.2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拟建在四川省**市**县新开发区迎宾大道北段东侧。

3.3建设内容及规模

为了满足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需重建档案馆,拟建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其中档案库房1200平方米,对外服务用房600平方米,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500平方米,办公用房200平方米,附属用房100平方米。

3.4建设条件

**县位于四川盆地山区西缘,**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距**市33公里,属盆周山区县。

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东南与雨城接壤,西南与天全县相连,西北与宝兴县为邻。

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县境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断头岩),东西宽:

北部为24.4公里(芦、崇、大三县(市)交界点至二十四凼)、中部为19.42公里(芦、大、邛三县(市)交界点至大瓮顶)、南部为17.2公里(芦、邛、雨城三县(区)交界点至天台山)。

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市**县新开发区迎宾大道北段东侧,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

3.5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28万元。

4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利于发展该县公共服务事业,提高该县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建设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该县全县人民殷切期盼的。

 

第二章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县及档案馆概况

**县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端最高的大雪峰海拔5364米,南端最低的熊河坝海拔621米,南北两极相差4743米。

**地处邛崃山脉中南段支脉地带,境内有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台地。

高山区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马桑坪、鸡心山、火烧银以北,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中山区分布在高山区以南,六台山、雷光山、断口山一线以北地区和横山岗南延至飞仙峡一带,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3%;低山河谷区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宝兴河两侧,多阶地、平坝,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

境内河溪纵横密布,以**河、宝兴河为主的河溪55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下的549条。

按地形及北南山势走向分别汇集为黑水河、黄水河、铜厂河、小河子、白石河、太平河、清源河等支流,再汇成**河干流,向南流入青衣江。

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

县城至**市区31公里,至成都市区156公里。

2003年底,全县辖6个镇、9个乡、80个村、586个村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118052人。

**县档案馆建立于1959年2月,档案馆综合楼修建于1983年,系三楼一底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建筑面积965平方米,现有档案库房三个,面积576平方米,档案特藏室一个,面积24平方米,有木质档案柜90个。

馆内现存79个全宗档案30099卷(其中清代和民国档案4889卷),资料6330册,案卷质量符合《四川省文书立卷与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集中统一保管**县县级机关、乡镇、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永久长期保存档案。

2003年建成四川省三级综合档案馆,同时建立了**县档案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配置有木质档案柜90个、木质资料柜15个、除湿机、消毒柜、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温湿度计、消毒杀虫和消防器材等设备设施。

由于**县档案馆始建于八十年代初,至今已近三十年,建筑设计与国家颁布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相差甚远,馆库容量已经达到饱和。

**县档案局(馆)于1980年4月成立,实行局馆合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对档案事业依法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以及集中统一保管县级单位档案,并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共核定人员编制7人,实有7人,内设办公室、业务股、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由于局(馆)合署办公,其中很多用房是混合使用,馆库周围及房间距也极不符合档案馆建设规定。

2“5.12”大地震**县档案馆受灾情况

“5.12”汶川8.0级大地震使四川省损失十分严重,全省因灾造成人员死亡进7万余人,失踪1万7千余人。

作为重灾区的**县损失也很严重。

由于**县北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仅69公里,“5.12”汶川8.0级大地震时,全县震感强烈,灾后震感强烈,灾害严重,是全省重点灾区之一(北部大川镇为严重灾区)。

全县受伤人员43人,受灾群众21196户,81149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受损严重,交通、城建、民房、学校、医院以及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严重受损,经济损失11.60万元。

在地震中**县档案馆遭到严重破坏,损毁严重。

**县档案馆受灾情况具体如下:

2.1D级危房面积965平方米

2.1.1档案馆综合楼楼体由南向北倾斜,承重墙体开裂,最长裂缝长达5米,最宽裂缝2厘米。

经过省建设厅专家和县建设局技术人员的检查鉴定,“**县档案馆综合楼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鉴定为D级”,建议“停止使用,拆除重建”(报告编号〔2008〕第16号)。

2.1.2档案库房受损面积576平方米,经专业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

2.1.3档案馆20个和空调、电脑、除湿机、打印机等设备受损。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的意义

**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能推动全面恢复该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高该县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档案管理需求,恢复重建后的档案馆是**县灾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恢复开展档案管理的载体,是提高全县公共服务能力必不可少的设施,也有利于灾区人民遗忘掉“5.12”大地震给他们心理造成的阴影。

使得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建设美好家园。

3.2**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受灾情况及灾后面临的巨大困难“5.12”特大地震给**县档案管理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相关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档案管理用房受损1565平方米,经过省建设厅专家和县建设局技术人员的检查鉴定,“**县档案馆综合楼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鉴定为D级”,建议“停止使用,拆除重建”(报告编号〔2008〕第16号)。

3.3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对**县档案管理事业的重要作用

根据《四川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第一章,第五条,档案馆建设应满足档案馆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的法定场所的设置要求,同时要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

如果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不能按计划进行或不能进行,**县的档案管理工作将难以展开。

所以,无论是站在档案管理事业的全局高度还是站在**县自身灾后恢复重建及恢复发展的角度,尽快实施重建项目,以满足**县档案管理事业的需要,对促进**县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1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

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根据《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档案馆包括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

档案馆是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依法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同时又是公众了解政府信息、利用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法定场所。

档案馆建设作为档案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县档案馆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库房空间狭小,许多档案馆已经多年未依法接收档案进馆。

有些已经成为危房,亟需新建、改扩建。

严重影响了档案馆依法履行安全保管档案、有效利用档案的职责。

4.2符合**市的实际

**县档案馆针对县级部门编史修志、下岗职工查证社保依据等主要活动事项,特别是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委宣传部等馆藏全宗的提供档案利用。

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编史修志提供原始资料,为下岗职工解决社保待遇提供原始凭证,充分发挥档案的现有价值。

目前档案馆现有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极大的影响了**县档案服务对象的相关工作,所以迫切的需要改善目前的状况,加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4.3符合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重点包括:

4.3.1明确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和相关原则;

4.3.2对过渡性安置的方式方法、安置地点选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使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安置资金、物资和临时住所的分配使用公开透明;

4.3.3对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损毁的重要公共设施的工程质量鉴定以及地震资料收集、保存、建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3.4明确了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主体、原则、要求和程序,要求编制规划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意见,批准的规划要及时公布;

4.3.5对实施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和相关环节等作了明确规定,要求灾后恢复重建优先安排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住房、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对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设防提出特殊要求;

4.3.6明确了恢复重建的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原则;

4.3.7对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工程质量监管作出了严格规定。

**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符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有关要求。

4.4符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求“合理布局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影剧场(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设施的恢复重建”。

**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拟建在**县所在地的芦阳镇沫东新区。

**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符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纳入国家编制的《四川汶川地震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灾后恢复重建的必要、可行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1.1档案管理需求分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

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县档案馆针对县级部门编史修志、下岗职工查证社保依据等主要活动事项,特别是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委宣传部等馆藏全宗的提供档案利用率达60-90%。

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编史修志提供原始资料,为下岗职工解决社保待遇提供原始凭证,充分发挥档案的现有价值。

1.2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分析

**县档案局(馆)因受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影响,馆库及业务技术用户受到严重破坏,城建部门要求“拆除重建”。

截止2007年年底,馆藏79个全宗档案30099卷(其中清代档案1卷,民国档案4888卷),资料6330册。

全县各单位档案只接收到1983年,到2010年预计再接收2000年以前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42000卷。

预计至2015年**县档案馆馆藏可达120000卷,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县档案局(馆)按二类县级档案馆标准进行恢复重建。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精神,**县档案馆建设库房和各类业务技术用房取《档案馆建设标准》中二类县级档案馆建筑面积中等规模。

根据**县城建规划,拟在**县新开发区迎宾大道北段东侧新建占地4000平方米的**县档案局(馆),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总投资1040万元,建设时间三年(2008-2010年),添置必要设备100.2万元。

2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2.1档案馆需求分析

2.1.1档案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2.1.2对外服务用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2.1.3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2.1.4办公室用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2.1.5附属用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其中:

2.2档案馆档案库房需求分析

2.2.1档案库房12个,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按60M2/万卷计算)

2.3对外服务用房需求分析

2.3.1服务大厅1个,建筑面积40平方米。

2.3.2接待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3.3查阅登记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3.4目录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3.5开放档案阅览室1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

(按3.5M2/人计算)

2.3.6未开放档案阅览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按4M2/人计算)

2.3.7缩微档案阅览室————

2.3.8音像档案阅览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3.9现行文件阅览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按4M2/人计算)

2.3.10现行文件管理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3.11展览厅1个,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2.3.12报告厅1个,建筑面积60平方米。

2.3.13对外利用复印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复印档案、装订档案复印件)

2.3.14利用者休息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利用者休息场所)

2.3.15餐厅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利用就餐场所)

2.3.16公共卫生间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4档案馆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需求分析

2.4.1中心控制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4.2接收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3除尘室1个,建筑面积15平方米。

2.4.4消毒室1个,建筑面积15平方米。

2.4.5整理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6编目室1个,建筑面积60平方米。

2.4.7修史编志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8展览加工制作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9出版发行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0去酸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1档案有害生物防治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2档案保护静电复印室1个,建筑面积10平方米。

2.4.13裱糊修复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

2.4.14装订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5仿真复制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6服务器机房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7计算机房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8电子档案接收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19电子文件采集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4.20数字化用房1个,建筑面积60平方米。

2.5档案馆办公室需求分析

2.5.1办公室用房40人次,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按6M2/人计算)

2.6附属用房需求分析

2.6.1附属用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按照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四类用房总面积10%计算(取整数))。

3档案馆发展规划

档案馆具有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中心、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

**县档案馆不仅保存着近5000卷反映过去旧时代的清代和民国档案,也保存着数万卷反映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历程的共和国档案,为了更好的保管保护好这些历史真迹,并且利用这些历史记录为现实服务,2011——2015年期间,**县档案局(馆)恢复重建后,将围绕实现“四位一体”功能健全和科学提升进行改进,达到全省档案系统先进水平。

为实现“四位一体”具体目标,应做的主要工作是:

3.1继续充实完善档案安全保管的条件和设施,努力实施纸质和电子文档的双管和电子文档的多份异地管理及按时复制更新保存;

3.2切实做好档案库房综合智能管理系统的完善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为档案的完整安全提供保障;

3.3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在认真整理整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实施专题展览;

3.4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收集征集,采用手工查阅和计算机查阅方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推进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3.5开展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利用数字化手段,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用高速宽带通信网络技术设施,实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空间虚拟化、服务现代化,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第四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县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项目恢复重建符合国家规范对档案馆的要求,使**县档案馆满足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中心、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

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利于发展该县公共服务事业,提高该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3.**县档案局(馆)恢复重建后,将围绕实现“四位一体”功能健全和科学提升进行改进,达到全省档案系统先进水平:

继续充实完善档案安全保管的条件和设施,努力实施纸质和电子文档的双管和电子文档的多份异地管理及按时复制更新保存;切实做好档案库房综合智能管理系统的完善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为档案的完整安全提供保障;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在认真整理整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实施专题展览;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收集征集,采用手工查阅和计算机查阅方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推进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所以,无论是站在档案管理发展的全局角度还站在**县自身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的角度,尽快实施重建方案,以满足**县公共服务事业的需要,满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查阅信息需要,以促进**县灾后重建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场地条件分析

1.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场址区域为县城规划区域内,地势平坦开阔。

**县档案馆拟建场地地形较为开阔、平坦。

1.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1.2.1工程地质

规划区地质构造简单,主要构造地形为**向斜,**走向NE31-36°,核部开阔疏缓。

岩层产状平缓,岩层倾向294-305°,倾角5-7°。

场地地基土层可分四层:

1.2.1.1粘土(Q4ml):

灰褐色,湿,松散,含大量的植物根系,该层在场区内广泛分布;厚度:

0.40—0.65m,平均0.47m。

1.2.1.2粉质粘土(Q4al):

灰褐色、红褐色,湿,可塑—软塑,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和光泽反应,低层有约10cm的一薄黑色粉土,该层在场区内广泛分布;厚度:

1.91—3.60m,平均约2.45m。

1.2.1.3卵石(Q4al):

青灰色、红褐色、深灰色、灰白色等。

卵石母岩成分以花岗石、闪长岩为主,砂岩次之,中---未风化状,以椭圆为主,颗粒由中砂、粗砂以及圆砾充填。

1.2.1.4强风化泥岩(K2g):

紫红色,以粘土矿物组成,层面夹薄层石膏矿物,层状矿物构造,散体—碎裂结构,风化裂隙发育,机构面不清晰,岩芯破碎,动探可钻进,N120击数多在7-10击,该层在场区内普遍分布;厚度:

0.20-0.45m,平均0.30m。

1.3水文地质条件

场址位于平地上,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