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82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docx

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

 

 

船东代表签字:

 

CCS验船师签字:

 

2940KW远洋拖轮

轴系安装工艺

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

日期

图样标记

总面积m2

编制

标检

校对

打字

审核

第1页

共7页

审定

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

批准

日期

2940KW远洋拖轮轴系安装工艺

一、总则:

1、本工艺文件是为了确保本船的建造质量,旨在确保施工者在安装过程中能按照要求和规范正确安装,使该船的轮机设备能安全可靠的运行而编制的。

本工艺属于该船轮机施工中原则性的指导技术文件。

2、本工艺满足中国船级社(CCS)规范和SOLAS公约的相关要求。

3、本工艺参考下列标准编制:

CB/T3607-93《螺旋桨及尾轴安装质量要求》

CB/T3611-94《轴系法兰连接螺栓铰孔及装配质量要求》

CB/T3612-94《柴油机主机整机安装质量要求》

CB/T3625-94《舵、轴系找中镗孔质量要求》

二、工艺流程

1、第一次拉轴线,定位前中后轴架,定位导流管;

2、焊接固定轴架、导流管;

3、第二次精拉线;

4、定位尾轴管,同时穿好温度传感器;

5、穿尾轴;

6、浇环氧;

7、焊接尾管;

8、对尾管进行密性试验,且对焊缝进行探伤;

9、安装尾轴密封装置

10、安装螺旋桨

三、轴系拉线:

四、定位安装尾轴管

五、安装尾轴密封装置

六、安装螺旋桨

七、注意事项

一、轴系的安装

1、主题内容与适用内容

本工艺规定了船舶轴系、舵系的安装要求。

2、找中

2.1、找中前的准备工作

2.1.1龙骨墩应铺设平整,艉部支撑取消。

2.1.2避免日光照射、振动、环境温度应无明显变化。

2.1.3用拉线初步定位,并装配焊妥与轴系找中有关的各种轴壳、机座、座板等。

舵、轴系通过的舱壁,甲板应预先开孔。

2.1.4在机舱前隔舱以后,主甲板以下的焊接、装配等工作基本完工;结构上的箱柜应水密试验结束。

2.1.5舵、轴系找中,允许采用钢丝接线,轴系找中时通过计算,钢丝下垂直的方法确定轴系中心位置。

2.1.6轴系找中用的艉部基本靶,应布置在尾部零号肋位后0.5-1米处,并让开舵系中心。

艏基准靶布置在机舱内前部,基准靶应牢固固定,靶芯应与轴系理论线重合,偏差应不超过1mm并需检验部门认可。

2.1.7轴架、轴壳及隔舱座板的安装位置,必须严格按照轴系中心线坐标来定位,与图样上规定的尺寸径向偏差应不超过3mm。

2.1.8找中等用的测量器具,须经计算验证合格后,并在许可使用期之内。

2.2、轴系拉线找中:

用拉线法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

2.2.1拉线法所用钢丝线直径选用0.6mm的表面无锈斑,无任何曲折的钢丝。

2.2.2拉线前应在舵系中心后0.5~1m处,在主机前0.5~1m处分别设置拉线架。

此拉线架不但具有一定的刚度,而且被固定的线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左右进行调整,以满足找正的需要。

2.2.3拉线时首先在一个基准点的那一端拉线架上挂上钢丝线,而在另一端挂重,拉线架上挂相应的配重,以拉紧钢丝线。

2.2.4拉线前应在钢丝线穿过的舱壁处预先开小直径通孔,让钢丝通过,并任一通孔不准碰着钢丝线。

2.2.5后端拉线架除按尾基准点调好钢丝线位置外,还应拉好舵线,并按舵线和轴线相交的规定调好轴线即钢丝线。

2.2.6轴系理论中心线和舵系理论中心线应相交,允许不相交的偏差为±4㎜。

2.2.7为防止钢丝线拉断,其挂重取钢丝线拉断力的70%~80%.

推荐拉力:

钢丝直径:

0.6㎜拉力:

30~40kg,取35kg挂重

2.2.8利用钢丝线所在的位置来代替其轴系理论中心线是有误差的。

(因钢丝的自重,而在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挠度),必须按下式加以修正。

Y=

(㎜)

式中:

q——钢丝线的线密度,2.220×10-3㎏/m

x——所求挠度处距基准点的位置;m

L——理论轴心线的长度,

T——钢丝的拉力(挂重N=m*g),N=35*g;

g——重力加速度,g=9.8m/s2

0.99——修正系数

2.2.9因考虑到船台的斜度,轴线应与船体的斜度相同并平行,而非水平线。

即前后基准点偏移值为H×tgα(tgα为船台斜度,H为前后基准点的距离)。

2.3、确定舵系中心线:

用铅垂法确定舵系理论中心线

2.3.1舵系上、下基准点应标以明显的十字线。

2.3.2轴系找中前应校对舵系中心线;舵系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相交,若未相交其偏离不应超过3mm。

两中心线的角度和理论角度的偏差小于1mm/m。

2.3.3舵系拉线找中认可后,舵承复板的斜度,厚度和上、下舵承销中心,舵杆的实际长度,均以验收合格的拉线为依据,现场测量求得。

2.3.4因考虑到船台的斜度,舵线应与船体的基线垂直,而非铅垂线。

即上下基准点偏移值为H×tgα,(tgα为船台斜度,H为上下基准点的距离)。

3、轴系的安装

3.1尾轴管的安装定位

本船尾轴管和船体构件联接设计成浇注环氧树脂,因此安装时要求尾轴管穿入后要重新拉线定位,拉线方法和轴系理论中心线定位相同。

位后在艉轴管前后部的上下左右八点临时固定,检查无误后进行充灌环氧树脂,充灌环氧树脂工艺由施工方制定。

尾轴管安装完毕后撤掉临时固定。

尾轴管安装前做0.2Mpa的液压试验,并报检。

3.2轴的安装

本船尾轴设计为可拆联轴节故尾轴是从船外向船内安装。

安装前要用压缩空气或棉布将尾管及尾轴做彻底清洗干净。

尾轴装入尾管内孔前,尾管内孔包括轴承表面,尾轴表面应清洁,装入时涂润滑剂;尾轴两端的螺纹部分应用布或橡皮包好防止碰伤。

在船尾部适当位置焊接可挂手拉葫芦的吊耳,数量按实情定,一般定为3个。

用手拉葫芦吊起尾轴慢慢送入尾轴管内,在送入时要注意对中,防止尾轴螺纹和尾轴承相碰。

吊装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尾轴表面。

尾轴装入就位后,检查轴承和轴之间的间隙应在0.8-0.9mm之间,且对轴承底部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插入,左、右间隙是总间隙的40%-60%。

3.3密封装置的安装

在尾轴管和尾轴安装完成后,即进行密封装置的安装,本船为金属环式密封装置。

全部安装完成后,作泵油试验泵油前,先在尾轴管内灌满滑油。

在尾轴专用油箱注入一定数量的滑油。

用手摇泵向尾轴管内泵油,一直泵到滑油从回油管流入油箱,再继续泵三分钟,同时盘车转动尾轴,如观察装置中不漏油为合格。

首密封安装:

本船为尾轴由船外向船内安装,尾轴穿入后,再将整套装置套入尾轴上,将壳体与尾轴管用螺钉固定后,将尾轴可拆联轴节装妥到位,装完后应作油压试验。

试验时可拆下首端密封装置壳体下部的旋塞。

在压油过程观察在该螺孔中有无漏油,如无漏油即为合格。

装上旋塞,然后拆下壳体上部两个旋塞,在进油口注满滑油为止。

完成了安装工作。

3.4尾轴和尾轴联轴节的安装

尾轴联轴节上船安装前,其锥孔与尾轴锥体的配合需经钳工内场研制拂配,并达到如下要求才能上船安装。

3.4.1键与联轴节、尾轴应在内场预装完毕。

键与键槽的配合为动配合,键与槽底部色油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不少于40%。

安装后用0.04mm塞尺检查键侧间隙,插入深度应不大于20mm,键顶部根据键高应留有0.3-1.0mm间隙。

3.4.2尾轴联轴节锥孔与尾轴锥体的配合紧密性要好,着色刮研的贴合面应达65%以上,特别是锥孔大端要全部贴实。

3.4.3锥面的贴合度要均匀,着色点数应达到每25㎜×25mm面积上不少于3个色点,且无任何划伤。

3.4.4用0.03mm塞尺检查锥体两端连接处,插入深度应不超过10mm,宽度应不超过15mm。

尾轴联轴节大端平面在尾轴上的轴向位置,应有标记或作出原始记录,供安装时参考。

3.4.5联轴节与尾轴端面的垂直度要好。

垂直度用角度尺检查应不大于0.15mm/m;

3.4.6联轴节安装前,应清洁处理,按在内场做的标记,用螺母拼紧,拼紧程度应取得船东和船检认可

3.5、螺旋桨的安装

螺旋桨上船安装前,其锥孔与尾轴锥体的配合需经钳工内场研制拂配,并达到如下要求才能上船安装。

3.5.1键与螺旋桨、尾轴应在内场预装完毕。

键与键槽的配合为动配合,键与槽底部色油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不少于40%。

安装后用0.04mm塞尺检查键侧间隙,插入深度应不大于20mm,键顶部根据键高应留有0.3-1.0mm间隙。

3.5.2螺旋桨锥孔与尾轴锥体的配合紧密性要好,着色刮研的贴合面应达65%以上,特别是锥孔大端要全部贴实。

3.5.3锥面的贴合度要均匀,着色点数应达到每25㎜×25mm面积上不少于3个色点,且无任何划伤。

3.5.4用0.03mm塞尺检查锥体两端连接处,插入深度应不超过10mm,宽度应不超过15mm。

螺旋桨大端平面在螺旋桨轴上的轴向位置,应有标记或作出原始记录,供安装时参考。

3.5.5联轴节与尾轴端面的垂直度要好。

垂直度用角度尺检查应不大于0.15mm/m;

3.5.6测量尾轴保护套后端面与桨毂大端端面间的间隙(不应小于3㎜),并准备好与间隙相配的密封橡胶圈。

3.5.7螺旋桨一般安装方法

a装配前,尾轴锥体必须擦干净,密封装置基本到位,待与螺旋桨端面连接。

b桨孔清理干净,在锥孔和尾锥体的面上不准涂油。

平键两侧可涂上黄油,但必须注意锥体配合面上不能沾有黄油。

c将桨吊起,注意尾轴及螺旋桨的键和键槽方向应转向上方,这样便于对准,安装方便。

将螺旋桨套入尾轴的锥体。

d旋入螺母,应注意螺母的旋向,螺母的旋向与螺旋桨正常转向是相反。

旋上螺母后,用枕木垫住螺旋桨的桨叶,使螺旋桨不能动,然后用专用扳手和锤将螺母敲紧,直达到在车间时刮配时作的记号位置为止。

e在螺旋桨上钻孔,攻丝,并安装尾轴螺母的止动块;

f安装尾轴艉端的整流帽,内部可装满黄油或石蜡。

g用水泥将螺母与整流帽的凹处填平封好。

二、主机的安装

1、主题内容与适用内容

本工艺规定了柴油机主机、轴系安装的质量要求。

2、安装前准备

2.1检查机座焊接质量和机座平整度,符合安装要求。

2.2主机安装固定前,在冷态情况下,检查柴油机曲臂距差,应不超过制造厂的推荐值或相关标准。

3、固定垫块安装

3.1固定垫块与机座面板焊接前,应经过加工使接触面良好,用0.10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超过10mm。

3.2固定垫块焊接后,顶面需经磨平修正,借助平板,用0.05mm塞尺检查一般不应插进,局部允许插入深度不超过10mm,用油检查75%的结合面上,接触点分布均匀,每25mm×25mm区域内色油点不少于3点。

3.3主机底座平度若无斜度,则固定垫块顶平面应向外倾斜,斜度不大于1:

100。

3.4不设置固定垫块的基座面板,在安装活动垫块范围内的平面应磨平修正,其检查的要求同4.2条,若机底座平面无斜度,则基座面板还应作成向外倾斜,斜度不大于1:

100。

4、活动垫块的安装

4.1活动垫块的厚度应根据主机制造厂推荐值选定,一般是铸铁厚度不得小于20mm,钢质垫块的厚度不得小于12mm。

5、底脚螺栓

5.1以铰制孔用螺栓定位的主机,铰制孔用螺栓的数量应按制造厂要求或图样的要求,一般应不少于螺栓总数的15%,且应不少4只.

5.2铰制机用螺栓的表面粗糙度尺,值为1.6μm,铰制孔的表面粗糙度尺,值为3.2μm.

5.3铰制孔用螺栓与铰制孔的配合表:

螺孔直径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18~30

0

0.005

>30~50

0.005

0.005

>50~80

0.012

0

>80~120

0.014

0

5.4底脚螺栓紧固前,螺栓的螺纹部分应充分清洁,涂敷一层二硫化钼等防粘结剂。

5.5按主机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或图纸设计要求的油压或力矩紧固螺栓。

5.6底脚螺栓紧固后,在螺栓头及螺母端面与内板和主机座之间用0.05mm塞尺检查,应插不进。

5.7底脚螺栓紧固后,复测轴系对中值,主机曲臂距差,应符合原轴系对中计算及主机说明要求。

一般主机输出轴法兰与中间轴前法兰的偏移应不小于±0.10mm,曲折应小于±D×-4mm(D为被测法兰的外径mm).

6、艉轴系校中

6.1艉轴与短轴曲折不得大于0.01mm/m,偏移不得大于0.05mm。

6.2艉轴与齿轮箱曲折不得大于0.01mm/m,偏移不得大于0.05mm。

6.3螺旋桨与艉轴锥体部接触比≥75%。

7、弹性连接

7.1主机(飞轮)(弹性盘)安装前检查是否有毛刺和杂物清理干净。

7.2主机与齿轮箱,弹性盘安装校中曲折不得大于0.05mm,偏移不得大于0.15mm。

三、柴油发电机组安装

1、安装前准备

1.1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应有船级社证书及工厂产品合格证。

1.2机组安装前基座应按图纸要求施工完毕,基座应进行除锈,去毛刺和涂漆,并经质量验收后才能进行机组安装。

2、有共用底座的发电机组安装

2.1机组金属垫块

2.1.1固定垫块

2.1.1.1固定垫块在焊前与基座面板接触应平贴,用0.1mm厚的塞尺检查应不能插入。

2.1.1.2固定垫块在焊接后,固定垫块的顶面应磨平修正,用平板检查时0.55mm厚的塞尺检查应不能插入,接触色点分布均匀,每25mm×25mm区域内色点不少于2点。

接触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为方便活垫块的配制。

2.1.1.3固定垫块上平面可制的向外倾斜,斜度约为1:

100。

2.2.2活垫块

2.2.2.1钢质垫块厚度应不小于10mm;铸铁垫块厚度应不小于18mm。

2.2.2.2活垫块的研配要求:

固定螺栓未拧紧前,检查活动垫块与固定垫块间接触点分布均匀,每25mm×25mm区域内色点不少于2点。

接触面积应不少于总面积的70%,用0.05mm厚的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不超过10mm。

3、直接安装要求

小型机组其底座与基座直接安装时,在底座与基座间应垫金属固定垫块,在固定螺栓未拧紧前,检查底座与固定垫块间间隙不小于0.5mm,允许不加垫块,大于0.5mm时,允许垫块不超过3张的薄铜皮垫片,不允许用半张的垫片。

4、采用减震垫块的要求

4.1安装前检查减震块应有船级社证书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2各减震垫块未安装入前高度允许偏差:

垫块高度小于63mm时,允许偏差±1.5mm,垫块高度63~100mm时,允许偏差为±2.0mm。

4.3各减震块安装入后,在各减震块固定螺栓未拧紧前,垫块与基座之间间隙或与基座之间间隙均小于0.55mm时,允许不加垫片,大于0.55mm时允许垫不超过3张的薄铜皮垫片,不允许用半张的垫片。

5、采用环氧树脂塑料垫块的安装要求

5.1环氧树脂塑料垫块的材质应取得船检部门的认可。

5.2根据环氧树脂塑料垫块生产厂提供的适用范围和性能,以及按环氧树脂垫块的浇注工艺进行浇注,浇注完毕待垫块固化后,测定试块硬度,硬度约为40巴氏度左右,固紧螺栓是上紧后,垫块的压缩量应不小于1/100mm。

四、泵类机电设备的安装

机座以外各类泵的底座安装露出花钢板或与平,确保电机在花钢板以上。

具体安装要求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