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95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docx

饶平二中高二语文期中考

饶平二中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级语文学科试卷(选修1)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囹圄/龃龉瑕瑜/遐思蔷薇/桅樯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B.峥嵘/狰狞遏制/拜谒骠勇/缥缈随声附和/曲高和寡

C.裨益/奴婢怦然/抨击黯然/谙熟靡靡之音/靡日不思

D.龌龊/优渥妃嫔/殡葬谰言/斑斓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2.下面一段文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

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

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

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

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

问津。

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

“我

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

大家

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去年4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楼巿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对未来楼巿走向也有着更多的疑惑与期待。

C.若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执行上有所体现。

D.在冬季,日照时间不但减少,而且人体骨骼密度最低,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医院多个科室不得不加床收治病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

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①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

③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④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⑥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A.①⑤③④②⑥B.②⑤③④①⑥C.④①③⑥②⑤D.④②⑥①⑤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予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

“其乐如何?

”居士曰:

“吾之乐可胜道哉!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居士曰:

“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宜去矣,复何言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传。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乞:

请求

B.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喻:

比喻

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

疾病

D.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志:

标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②乃以难强之筋骸

B.①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②吾之乐可胜道哉!

C.①方其得意于五物也②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D.①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②累于彼者已劳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六一,何谓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阅大战于涿鹿之原申之以孝悌之义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D.此吾之所以志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从自己晚年更号“六一居士”的来由说起,叙说自己的爱好情趣以及渴望隐退的心情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B.第二段作者的琴、棋、书、酒、金石都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情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在作者看来,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的祸患。

C.引用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薄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3分)

②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4分)

③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长安夜雨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

喻昂贵的柴米。

 

(1)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

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①,日月照耀金银台。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梦游天姆吟留别》李白)

②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③参差十万人家。

,,天堑无涯。

(《望海潮》柳永)

④,微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定风波》苏轼)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

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证明。

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

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

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

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

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

恐怖和悲惨不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

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七十三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

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

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续了仅二十一秒钟。

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

如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

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

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

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

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

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

其实,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

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

要知道,这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12-13题为选择题。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用相机记录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悲剧事件,是灾难新闻摄影的一大历史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固然应真实反映灾难,但也应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

C.如果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必然会忽略和放弃人文关怀,会令观众不安甚至厌恶。

D.西方摄影记者有时会面临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冲突,从而陷入两难境地。

E.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

新闻记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14.文章在论述中两次引述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事件,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

15.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将一名素不相识的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

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

(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师的行为。

(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

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

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

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但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

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

“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

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问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300年北

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有删节)

16.作品以“把栏杆拍遍”为题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分)

17.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

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回答。

(5分)

18.本文说“注定了他(辛弃疾)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结合文章简述此观点。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我们在诗歌学习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

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要求:

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6

分)

赤壁蜀道岳阳楼郁孤台天姥山快哉亭乌江亭

例句:

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20.王维、柳永、李清照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假如他们正在你就读的中学读书,拟

参加北京大学特长生招生考试,请你以校长的名义,为其写一段推荐语。

(要求:

略去称呼

语和落款,不要出现学校的真实名称,不少于60字。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小学时我能哼唱《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词: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最近,我读到现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他深有感触地说:

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

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饶平二中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答案卷

高二级语文学科(选修1)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高年级班座号姓名得分

题目

得分

一、选择题(32分)

1

2

3

4

5

6

7

8

12

13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①(3分)

(4分)

③(3分)

10.

(1)

(3分)

(2)

(4分)

11.

(1),

(2),

(3),

(4);

三、论述文阅读。

(8分)

14.

(4分)

15.

(4分)

四、选考题。

(15分)

16.

(4分)

17.

(5分)

18.

(6分)

五、语用题。

(12分)

19.

20.

(6分)

饶平二中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字音识记】(3分)A(Ayǔxiáqiángliàng Bzhēngè/yèpiào/piāohè   Cbìpēngàn/ānmǐDwòpín/bìnlánqiǎng)

2.C(A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

涨价了。

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B蜚声,指的是扬名。

C“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

高大;“奂”:

多。

这个成语只能用于房屋,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D“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这与后面莫言的表达都表现了莫言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3.【语病辨析】(3分)B(A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汪涵”,是

“他主持的节目”。

C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自相矛盾。

D语序不当,“不但”应提到“日照时间”前。

4.C(④句提出观点,①③⑥紧接着谈伏羲文化的作用,②⑤研究伏羲文化的意义。

注意所要摆列的句子是领起句,注意“中华”、“全球”的关系,以及后面“深化研究”的呼应关系。

5.B(喻:

形容)

6.C(C其:

人称代词:

自己;A以:

目的连词,用来;介词,用;B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于:

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7.C(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C【定语后置、被动句】;D【判断句】)

8.A(没有写自己的经历)

9.①我本来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固、逃各1分,句意1分)

②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极、累各1分,句式1分,句意1分)

③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啊。

(用、称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

“六一,讲的是什么?

”居士说:

“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

“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

“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

“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

“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

“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

“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

“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

”居士说:

“不是这样。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

“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

“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