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729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业分析之银行业.ppt

中国银行业分析报告,为什么要分析银行股,银行股占大盘的权重大概20,掌握了银行、石化、地产等行业的规律,就掌握了大盘的方向。

第一部分中国银行业的未来,“美国的金融业产值大概占国民收入的15%左右,假设中国金融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最终可以达到10%,以08年的GDP30万亿来计算,那么中国金融业产值将达到3万亿“假设银行业在这个产值之中,大概有35%成为净利润,那么净利润就可以达到1.05万亿“假设招商的市场占有率最终能达到10%,那么意味着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将达到1050亿元“假设招商银行的市盈率最高可以达到20-30倍(目前大约10倍)”如果以上四个假设是概率比较高的事情,那么,招商银行的股价理论上可以达到:

1050亿元X30倍/147亿股=214元.”摘自博客“吴王视点”,第一部分中国银行业的未来,银行永不破产吗?

银行到底能长多大?

银行的复合增长率比GDP增长快多少?

银行股的表现?

未来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2010年银行业的投资主题,中国的银行永不破产,政府自有办法中国现代史上还没有银行破产的案例,本该破产的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关闭。

比如,海南发展银行,由于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在98年的时候,被人民银行宣布关闭,停止其一切业务活动,由工商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

2003、04年工商银行净资产-5000多亿,05年被国家剥离了不良资产,净资产转正,06年上市。

银行业产值将会涨到GDP的1/10,其中1/3成为净利,2008年金融业产值11194万亿,同年GDP30万亿,金融业占GDP的3.7,假设银行业最终达到GDP的10,则中国的银行业整体还有3倍的上升空间,即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

金融业的产值,2000年初有1/6,现在有1/3成为净利润。

我国银行业历年总资产复合增长率17.29,大银行增长率与GDP相当,中银行增长率比GDP快1倍,小银行比GDP快2倍,大行如工建中,业绩复合增长率为1012,与GDP相当;净资产增长率因06年上市剥离不良资产不好估计,大概在1215之间。

中等银行如招行浦发,业绩复合增长率为25,净资产复合增长率为45小行如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净资产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0和80!

美国1990年到2006年间,金融业利润复合增长高达11.1%,是GDP增速的2-3倍。

1977-1997香港经济复合增长率8.9%,汇丰银行在此期间的利润复合成长率为21%,恒生银行的利润复合成长率在20%有分析师认为,如果今后中国GDP保持10增长,中小银行未来十年保持18的业绩复合增长率,是可以预期的。

银行股的表现-大银行和大盘同步,工行06年上市,走势与大盘完全同步,但幅度比大盘小:

基本上工行涨跌幅度是3倍,大盘涨跌幅度是4倍,银行股的表现-中等银行在发展初期远快于大盘,招行在04年4月到07年7月间表现远超大盘,其他时间表现和大盘基本一样,银行股的表现小银行快于大盘,北京银行从6100点下到1661点与大盘同步,但大盘从1661点涨到3300点翻倍时,北京银行从6块涨到18块,涨了3倍。

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房地产下跌30,银行就有风险,中国货币政策2009第三季度:

房地产贷款占全国贷款余额16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贷款余额41.4万亿元。

房地产贷款余额为6.81万亿元,占比16。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47万亿元,占比6;购房贷款余额为4.35万亿元,占比10。

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超过20,则为过剩,09年中中国已超过25。

另外还有60多个产业跟房地产相关。

若地价下行幅度超过30,银行风险将暴露银行对土地抵押贷款的一般是按其评估价的50%至70%的比例进行风险折扣,如估值2000万的土地可以贷出1400万。

如地价下跌30,银行就有风险。

而且更严重的是:

土地评估都是有很大水分的;万科保利等大客户有议价权,其抵押仅有20人民大学报告:

如果房地产硬着陆,25%贷款将成不良贷款。

房地产占16贷款,如果其中25不良,则银行业的4贷款将成为不良。

银行业的净利润率大概在1,总资产与贷款余额相当,那么1的不良率,就与银行全部利润相当。

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积压资金800亿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最后收回不足20。

王亚伟不看好银行股的原因房地产的隐形库存:

买了不住,也是库存,2010年银行股投资主题为加息,预计加息27个bp,将增加银行净利差预计新增贷款7万亿,增17.5预计全行业净利润增23,第二部分:

影响银行股业绩的因素,第二部分:

影响银行股业绩的因素,银行靠什么盈利利率和净利差贷款增速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非利息收入占比问题:

银行到底能放多少贷,1、银行靠什么盈利,信贷业务(也叫利息收入)存贷差、投资债券的利息、同业存放的利息在中国,利息收入通常占银行总收入8090中间业务(也叫非利息收入)银行不需动用自有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进行的业务包括:

结算(支票汇票)、银行卡信用卡、代收代付、担保、期货、基金托管、咨询等相对信贷业务,低风险高收益,杠杆1.5:

1,即中间业务每多挣1,银行税前利润多挣1.5%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国外中间业务占40收入,2、净利差,净利差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与总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两者的差额。

是衡量银行业绩的最核心指标。

由于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各个银行的净利差水平,由贷存比、活期存款比例、存贷结构等决定。

存款定期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银行业净利差就收窄2.6个bp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大致可以使银行净利差收窄2个bp。

平均下来,净利差每收窄或扩大10个bp,银行业净利润将减少或增加4-6%。

人民银行历年存贷利率的变化,活期比定期的存贷差更大,活期利率与一年期贷款的利息差,一年定期存贷利息差,显然,拥有更高活期储蓄率的银行,净利差更大,各大银行的净利差,2009年银行业净利差收窄的主要原因,不对称降息07年到08年,贷款利率下降较多,而活期存款利率基本没降,活期存贷利差从6.75下降到4.95住房按揭贷款利率7折优惠宽松货币政策降低银行议价能力企业要求对贷款利率重定价,银行无法拒绝银行间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存款定期化定期上升了5,活期下降了5,以上因素09年底开始反转,因此银行利差见底,3、贷款增速,贷款增速:

20%宽松1020正常10%紧缩贷款增速的比率和净利差调整的幅度,基本决定了银行利润,央行数据单位:

万亿,4、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可控制信贷规模,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14.5,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4.5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85.5万元。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2008年12月25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为14.5%,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为13.5%。

目前还是这个水平。

2006年后调整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作用有限,更多的只是符号作用,准备金率政策是央行完全拥有自主权的,调节起来很容易,而且对货币供应量作用迅速,并能影响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

但是,我国的准备金制度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法定准备金无法用于日常清算结算,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一般为2。

在此背景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例如,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16%,超额准备金率为2%,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选择超额存款准备金从2降低到1.5,对银行信贷规模和流动性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我国对准备金都支付利息,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99%。

这样,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有利于吸存成本低的大银行,打击了许多中小银行。

不仅降低了政策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切肤之痛,而且不利于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另外,很多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使准备金率政策对流动性的作用不断降低。

事实上,20072008年以来频繁调整准备金率,既表明政策有效性在弱化,也说明市场对政策也已接近“麻木”状态。

因此,准备金率政策更多只是符号作用,表明从紧的货币政策姿态。

5、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名词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本:

指银行不用停止交易可以化解风险的资产。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

指银行需要停业清理化解风险的资产。

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和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巴塞尔协议:

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资本充足率计算,例如规定现金和政府债券没有风险,居民抵押贷款50%风险,其他所有类型资产100%风险。

银行A有100单位资产,组成如下:

*现金:

10*政府债券:

15*抵押贷款:

20*其他贷款:

50*其他资产:

5又假设,银行A有95单位的存款。

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即5单位。

银行A的加权资产风险计算如下:

现金10*0%=0政府债券15*0%=0抵押贷款20*50%=10其他贷款50*100%=50其他资产5*100%=5总加权资产风险65所有者权益5核心资产充足率(T1/加权资产风险)=7.69%,银行贷款大多为抵押贷款,风险权重50,因此如果资本充足率10,可以简单理解为银行贷款额度是20倍于银行净资产。

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随着09年大规模放贷,民生、浦发、招行等资本充足率已经逼近红线浦发09年三季度融资150亿,三季报中资本充足率出现大幅度反弹,上升到10.16。

上市银行融资缺口达2000多亿元,补充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两个办法,一是银行间的交叉次级债,二是从股市融资除了已公告融资计划的浦发、民生、深发展和招商银行之外,根据申银万国的测算,(作者注:

前提条件应该是12资本充足率),今年上市银行按不扣减次级债计算整体资金缺口就有216亿元至798亿,如扣减次级债,则将达到2062亿元至2645亿元尘埃落定: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

银监会已把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从原来的8%提高到10%(对中小银行)和11%(对大型银行),而不是先前传言的13,6、贷存比中国的银行最安全!

亚洲贷存比平均84,央行统计中国平均是6750是银行盈亏平衡点银监会关于贷存比的红线是75,对中小银行适度放宽,但需满足资本充足率、资产拨备率、大额风险集中度等一系列指标中国贷存比在亚洲最低,因此中国的银行最安全!

欧美贷存比超过100是因为银行借钱放贷,风险很大。

7、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名词解释拨备:

预先为贷款损失计提的钱。

正常贷款,计提1关注贷款,计提2%次级贷款,计提25%,上下浮动20可疑贷款,计提50%,上下浮动20损失贷款,计提100%不良贷款率(次级可疑损失)总贷款拨备覆盖率=拨备/不良贷款,银行业的净利润率大概在1,总资产与贷款余额相当,那么超过4的次级债或者超过2的可疑贷,银行就会亏损。

各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银监会关于拨备覆盖率的红线是150为什么拨备会100%?

以某年的宁波银行业绩为例,不良贷款率0.33%,拨备覆盖率高达405.28%解答:

正常类贷款需要提1的拨备,除以不良0.33是300,加上不良贷款本身的拨备100就是400。

150的拨备的要求就是相当于1的不良率,对不良计提50,09年高达10万亿的新增贷款,银行的不良率虽无近忧,但有远虑,不良率继续下降,不良率无近忧有远虑09年贷款主要是电力、交通、能源等行政垄断性行业,贷款周期35年,风险较小不良率下降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大,不良贷款总额并没下降,另外部分贷款属贷新还旧,远期有风险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非常高的,美国90年代初曾达到6%,8、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上限40全球非利息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在20%以上,个别高达70%。

美国和加拿大平均为45%,欧洲为44%,澳等亚太国家为28%。

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很快,并不是招行一枝独秀工行的投资业务中行的国际结算和代理,非利息收入9大类,1、支付结算类如存款账户管理费。

我国较低,低于银行运营成本,美国存款账户管理费占其全部非利息收入的16.8%2、银行卡类1、年费(借记卡10元年费,信用卡60300元年费)2、手续费(跨行取款每次1,刷卡消费每次收商户0.5-1.5%,60元封顶)3、透支利息(日息万分之五)截至09年1季末,全国共发卡18.5亿张,其中借记卡为17亿张,信用卡1.5亿张。

国外信用卡的利润,占银行总利润的30左右,有的银行会达到4050;中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不到3,两者悬殊非常大。

非利息收入9大类,3、代理类如代发工资,代收水电煤4、担保类如信用证、保函、汇票等5、承诺类如约定某日向客户发放贷款6、交易类主要是金融衍生品交易如远期和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交易7、基金托管类基金募集的资金都要放到银行8、咨询顾问类给客户提供经营理财咨询方案9、其他类信托业务和保险箱,资本,9、银行到底能放多少贷,贷款,存款,存款准备金率=14.5%限制了贷存比不可能高于85.5,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限制了贷款总额(净资产/核心资本充足率)*2,央行窗口指导,规定了每季度信贷规模增长幅度,和各行业的限贷和禁贷指标,第三部分银行股的估值,2000年来银行股的PE和PB,20倍PE以下,3倍PB以下,是安全区;30倍PE以上,4倍PB以上,是风险区1661点时银行股平均PB=1.67倍,最低的民生银行PB=1.1倍,随着银行业发展,估值中枢将会下移,国外成熟银行PE=15倍,新兴市场PE=21倍;美国次贷前PB=2.5倍,次贷后PB=1倍中国银行股的估值中枢的远景:

PE15倍,PB2.5倍,第四部分招行和北京银行的分析,招行相对其他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一卡通一网通带来的便捷服务,在年轻、白领和高端客户群建立了品牌,更高的活期储蓄率,付息成本低,更高的净利差,信用卡发卡量和透支额高,非利息收入高,注1:

招行活期存款比例一直略高于50%,比工行高出近20个百分点。

09年第三季度为53注2:

截至2007年低,“一卡通”发卡量4360万张,卡均余额6000余元,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2000多元,这为招商银行锁定了3600多亿元低息储蓄存款。

注3:

07年底,招行累积发行信用卡2000多万张,交易金额1300亿元,略低于工商银行的2300万张和1600亿元(建行为1260万张,780亿元),但210亿的信用卡贷款(透支)量超过工商银行80亿接近2倍。

招行核心竞争力有所削弱,在零售业务上国有大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后来居上广泛的网点分布以及原来积淀下来的储蓄客户资源,使它们在零售业务的发展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近年在理财产品销售和资产托管的业务的竞争中这种优势已经得到了凌厉的体现其他银行学习招行“零售银行”的优质服务理念,银行业有同质化倾向,招行领先其他银行整整一代的时代和招行高速增长时期已过信用卡泛滥成灾,信用卡业务并未增加招行非利息收入09年各行累计发行1.5亿张信用卡,市场已经饱和。

工行发行了4365万张,发行速度比招行更迅猛招行从04年的222万张,05年500万张,06年1000万张,07年2068万张,年均增速超过100%,但08年半年仅增314万张,表明信用卡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截止08年中,招行共发信用卡2382张,其中1/3未激活,每卡成本120元。

有分析师结论:

免年费、低手续费(0.5%),招行信用卡可能尚未盈利,或者最多微利,招行09年半年业绩大降的原因,招行活期占比高,受不对称降息影响最大08年活期存款仅仅下调了25个bp,而定期存款下调了200个bp,招行净利差从08年的3.44降至09年的2.47。

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22.5%对公贷款是招行弱项,未能抓住09上半年大肆放贷的机会,造成存贷比下降,从而造成净利息收益率急跌收购永隆后资产减值准备,招行未来的机会,规模翻倍预期目前648个网点,未来6年要扩到2、3线城市,每年增100个网点加息预期,净利差恢复到3永隆盈利预期永隆09前三季度已经实现盈利,税后利润6.89亿港元乐观预测:

如果6年网点数翻倍,招行的总资产翻倍速度应该更快一点,预计3、4年可以翻倍,年增长率2024,招行历年估值,招行高速增长已过,银行业中比招行更好的机会?

北京银行刚开始从北京拓展到全国,有规模扩展的机会宁波银行小银行的高速发展期,深发展第二?

(16年涨100倍)登陆上海的机会,北京银行很有黑马像,异地拓展开始发力从北京拓展到天津、上海、杭州、西安、南昌和长沙09年中天津、上海开始盈利,预计年底杭州也能盈利09上半年异地分行贷款增长66.11%,远远超过了北京地区贷款22.53%的增幅,异地分行贷款占新增贷款的41%,异地分行贷款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年初的15.72%提高到6月末的20.19%。

核心资本充足率13.48,全行业最高,贷款扩张能力最强净利润率44,全行业盈利能力最强总资产规模与招行4年前相当,正是发力时期机构预测2010-12年资产复合增长率超过25%,北京银行的潜在风险,走政府高层路线的模式能否成功拓展到全国依靠政府高层路线拿到了很多优质的大型基建配套项目,能否在全国范围推广存疑发展严重依赖董事长闫冰竹的人脉拉贷款项目,但闫已经57岁了,临近退休有说法是65岁退休北京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高达15,09年北京房价涨得太高,有信贷风险,总结,未来10年,如果中国GDP保持10增长率,预测中小银行业绩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8。

房地产崩盘是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如果降价30,银行有风险。

如果房地产资金断链,银行的贷款中有4成为不良。

未来银行的估值中枢将下移,PE15倍,PB2.5倍。

招商银行因服务领先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未来行情的主要看点是规模扩展和加息带来的利差恢复。

乐观预测资产3、4年翻倍。

北京银行或许比招行更好的机会?

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