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52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8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docx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全册

分数乘法

(一)

主备人旧堡小学周丽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自学2页的例题,看图看文字并填空,思考:

怎样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2页试一试。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

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第一步:

评议乘法

追问1:

认为加法算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怎样用乘法计算?

小结: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追问2:

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看图填一填:

3页第1题。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3页:

2、3、题

选做题:

4页:

1-5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一)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

(二)

主备人旧堡小学夏亚玲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自学5页的例题,

1、看图看文字并思考:

淘气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

3、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他们的想法对不对,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第一步:

评议乘法

追问1:

怎样用乘法计算?

我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其他同学补充订正后总结出方法。

(2)、拓展练习:

看图填一填:

课后习题。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八、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三)

主备人旧堡小学王鑫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自学7页的例题,看图看文字并填空,思考:

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7页试一试。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

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第一步:

评议乘法

追问1:

怎样用乘法计算?

小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追问2:

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看图填一填:

3页第1题。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8页:

1、2、3、4题

选做题:

9页5、6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教学反思:

 

练习一

主备人旧堡小学夏亚玲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2、规定时间内做出一定数量的练习,要求书写工整,正确率高。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2、规定时间内做出一定数量的练习,要求书写工整,正确率高。

师:

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比谁检测题做得好。

三、做一做(先学)

完成看课本第10页的1-4题。

1、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

四、议一议(后教)

(一)更正

师:

做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的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到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正)

(二)讨论

1、看第一题,说算理,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

2、看第二题,说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板书:

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看第三题的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

4、看第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5、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五、练一练(当堂训练)

(课本第10、11页的练习十第5-11题)

六、板书设计

练习一

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

主备人玉白小学郭金花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板题示标。

1、谈话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2、提问: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板书:

平面图形)

3、投影出示教材第27页的主题图。

(板书:

立体图形)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看看长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5、出示学习目标,并齐读。

二、自学指导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用手摸一摸,讨论:

什么叫长方体的面?

棱?

顶点?

(2)点拨:

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

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板书:

面、棱、顶点。

) 

2、出示自学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完全相同?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6分钟后,比谁会回答对这些问题)过渡:

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1、看一看,数一数。

量一量

生看自己手中的学具,数一数。

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2、填一填

生完成14页表格。

四、后教

1、更正。

请有错误的同学改正。

2、全班讨论。

交流错误原因。

3、加强训练。

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面积相等,()的4条棱长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每条棱长都()。

(3)长方体中与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4)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五、小结,长方体的特点。

六、当堂训练。

练一练,1、2、3、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正方体:

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都相等8个顶点

教学反思

 

长方体表面积

主备人三台子小学马华

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1、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特点?

2、计算长方体、正方体面积。

二、板题示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拿出学具,摸一摸,说一说,议一议,明确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2、操作学具:

亲手剪开一长方体纸盒,得到表面展开图,分别标上“前、后、上、下、左、右”面。

并完成教材18页上面的题目。

3、交流、计算,如何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完成教材18页下面的表格。

4、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四、合作学习,探索交流

1、先学

教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每个小组都在紧张地自学。

2、后教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p18上面图提问:

图中相同颜色的部分表示

什么?

谁能把图上的数据补充完整?

(3)做上面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你能求吗?

怎么求?

(出示表格)

还有别的方法吗?

(4)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你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

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正方体表面积你是怎么想的?

(5)谁能说一说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正方体呢?

五、全课小结当堂达标:

师:

下面同学们就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作业!

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生发现问题及时上前修改,用红笔。

1、做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2.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3、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如图),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5厘米、3.8厘米、10.5厘米。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

(图略)

4、某型号洗衣机,高90厘米,底面长60厘米,宽50厘米,要给洗衣机做一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

5.小兰的房间长3.5米,宽3米,高3米除去门窗4.5米,房间的墙壁和房间的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

板书设计:

长方体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学反思:

 

展开与折叠

主备人旧堡小学周丽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展开与折叠”(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1、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并且4个人为一组,分组讨论:

能够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你们有何发现?

2、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哪一个?

师:

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先学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

(三)后教

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7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1、观察课本第3页图片思考长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2、相对的面有什么特征?

师:

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先学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

(三)后教

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

五、补充练习

课本第17页12

六、当堂检测

课本第17页

七、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正方体六个面都相等

教学反思:

 

露在外面的面

主备人旧堡小学王鑫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0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1、观察课本第20页图片,你们有何发现?

2、请你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

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先学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

(三)后教

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1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1、观察课本第21页三幅图片思考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2、想好后写在书上。

师:

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先学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

(三)后教

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

五、补充练习

课本第22页4题

六、当堂检测

课本第22页5题

七、板书设计: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教学反思:

 

三分数除法倒数

主备人:

东矿小学王丹

学习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

倒数的求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倒数

二、出示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24页,边看书边思考:

思考:

1、什么是倒数?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1的倒数是谁?

0有没有倒数?

5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最正确并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看书

生看书,师巡视。

(二)检测自学效果

1、探索

师:

看完书的同学请举手。

知道什么是倒数的同学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看书上的算式试着说一说并强调两点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三)做一做:

(24页试一试找两人板演)

提要求:

书写规范。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

五、后教检测

(一)更正

师:

做好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请举手。

(二)讨论

1、看结果,认为做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2、看格式,如

,认为错误的请举手?

为什么?

师强调书写格式。

3、追问: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

生说,师做不完整板书:

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老师给你一个数,看谁能说出它的倒数。

大家敢挑战吗?

生说师板书。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提问:

1的倒数是多少?

0有倒数吗?

教师作简要板书并把倒数的求法形成完整的板书。

六、当堂训练:

2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倒数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1的倒数是。

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可以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

(一)

主备人:

东矿小学王丹

学习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

(一)”(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出示目标:

1.掌握分数创意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齐读学习目标

(三)师: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

你们愿意吗?

(生:

愿意)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26页的内容。

思考:

1、涂一涂、算一算并动手操作,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做对类似的题!

四、先学

过渡语:

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一)看一看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师: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二)做一做(26页的试一试找两人板演)

提要求:

把字写规范。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

五、后教(议一议)

(一)更正

师: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二)讨论

看这几道题,若对,问:

认为对的举手?

为什么?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若错,问:

为什么错了?

红笔改正并说一说正确的计算方法。

提问:

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

计算的过程中怎样比较简便?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六、当堂检测:

26页练一练1题、2题、3题

七、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以整数

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

(二)

主备人:

东矿小学王丹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重难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分数除法

(二)

二、出示目标: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内容,通过画图、观察图、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如何计算分数除法?

自学时间:

4分钟

四、先学

过渡语:

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一)看一看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师: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二)做一做28页上面的试一试找两人板演)

提要求:

把字写规范。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

五、后教(议一议)

(一)更正

师: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正)

(二)讨论

看这几道题,若对,问:

认为对的举手?

为什么?

结合图形说一说如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