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54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docx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题目:

有关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

管理系专业班级:

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

陈刚学号:

J10134052

2014年08月23日

目录

 

1.引言

2.河南省经济结构分析

3.产业转移与经济调整的关系

4.基于产业转移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5.结论

 

摘要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省目前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特殊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河南省正在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进行“有进有退”的经济结构调整。

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时进行产业转移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和重点。

河南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其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主要运用了客观理论研究法和SWOT分析法,提出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使河南省的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可以使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工业、服务业大省转变,进而构建出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最后得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促使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结论。

关键字:

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集群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梯度差距明显,且由于资源禀赋的显著异同,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大,为产业的区域转移奠定了客观基础。

河南是全国的人口第一大省,也是最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内陆中部大省,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占用异常突出的地位。

对国家实行由东向西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一定意义上,产业转移能促进一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河南的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探讨如何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调整河南省经济结构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选题研究的意义

从当前的有关研究上来看,如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都主要是针对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并且主要建立在本国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研究基础之上。

很多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也主要是沿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框架,不能很好的结合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现状,并讨论了如何通过产业转移来优化河南省的经济结构。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是对当前国家关于中部崛起战略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有益的探讨。

1.2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1.2.1产业转移的国内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1]。

产业转移还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2]。

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促进了技术构成的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的相异性重合产业的成长,而重合产业的存在是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3]。

国际产业转移亦可称为产业区域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4]。

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梯度[5]。

产业转移经常与企业迁移联系在一起,一个地区产业群集聚的背后,必然有大批量企业的同向转移[6]。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转移会伴随着资本、高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7]。

1.2.2产业转移的国外研究综述

对产业转移的研究由来已久,国际产业转移最早的理论研究奠基人应属亚当·斯密,斯密认为分工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

同时他提到劳动分工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当斯密所论述的劳动分工范围跨越国境时,这种劳动分工便成为国际分工[8]。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独立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海默提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并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9]。

美国的经济学家刘易斯曾经通过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研究后,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从而劳动成本区域上升,这种成本变化进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0]。

波斯纳(M.V.Poser)认为,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成功开发出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差距,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

当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后,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这时,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将逐渐消失,但它们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流程,制造新的技术差距,如此循环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11]。

1.3经济结构的理论综述

1.3.1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

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12]。

当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

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1.3.2经济结构的相关研究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它有多重含义,其中,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13]。

而产业结构包括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则是经济结构研究的核心内容。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C克拉克(ArthurC.Clarke)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即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次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次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次产业[14]。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内容[15]。

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各组成部分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我国学术界较早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理论[16]。

产业结构的演进,具体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变化,主导产业特征不同,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同[17]。

20世纪在对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研究中,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和城市化模式[18]。

1.4研究的内容

本文依据产业转移、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对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进行研究,以中部崛起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背景,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着重探讨了基于产业转移的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背景、目标和措施。

2河南省经济结构分析

2.1河南省经济结构现状

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从表2-2中看出,河南的农业所占比例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种植业仍在农业中占较大的比例,河南省一直保持着农业大省的地位。

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初步形成了小麦、畜产品和铝加工三大优势产业链。

着力培育打造的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行业。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5292.02亿元,在全国名列前五。

其中,从图2-1中看出,非公有制工业产值比重最大,其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和集体及集体控股工业。

如图2-2所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比上年增长14.4%,民间投资增长41.8%,港澳台投资增长1.3%,外商投资增长18.9%。

图2-12008年河南省各所有制工业产值

数据来源:

200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22008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

数据来源:

200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河南省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与广东、浙江、江苏相比,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不协调,第二产业实力不强,如表2-1中所示。

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三次产业构成层面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如表2-2中所示。

从河南省三次产业的内部看,河南省的第一产业仍以种植业为主,而林业、牧业、渔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内部一般加工业品相对过剩,高深度的加工品相对不足;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偏高,而第三产业中新兴的产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的产值比重则更低。

表2-12008年河南、广东、浙江、江苏的三次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河南省

14.5

56.9

28.6

广东省

5.9

52.8

41.3

浙江省

5.1

53.9

41.0

江苏省

6.9

55.0

38.1

资料来源:

《2008年广东省统计年鉴》、《2008年浙江省统计年鉴》、《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表2-2全国和河南省2003-2008年三次产业构成比重(%)

年份

全国

河南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3

12.6

46.0

41.4

17.5

48.2

34.3

2004

13.1

46.2

40.7

19.3

48.9

31.8

2005

12.6

47.5

39.9

17.9

52.1

30.0

2006

11.8

48.7

39.5

16.4

54.3

29.3

2007

11.7

49.2

39.1

15.7

50.0

29.3

2008

11.3

48.6

40.1

14.5

56.9

28.6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至2008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至2008年》整理。

其次,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层次低,整体竞争力不强。

河南产品整体上层次偏低,资源类、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中高端产品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多,低能耗、低污染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优质高效农产品少。

2.2.2粗放式经营严重

目前,河南省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资源的支撑,资源型工业特征十分突出。

截止到2007年底,全社会能源消耗中工业占近80%,而能耗较高的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已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不到50%,瓦斯利用率仅有15%。

河南省的耕地、水、石油以及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加之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费强度加大,导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

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使经济的高速增长。

2.2.3非公有制经济水平低

河南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尽管非公有制的工业产值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与全国相比,总体水平还是很低。

2008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3510家。

如表2-3所示,从全国来看,私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而河南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出13.3个百分点。

表2-32008年全国与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

所有制投资形式

全国

河南

总数

比例

总数

比例

国有、集体投资

92232

27.4%

5492

40.7%

私营投资

177080

56.2%

7498

55.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67456

20%

520

3.8%

数据来源: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2.4产业分工处于低端

跨国公司控制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把依赖于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侧重于做“品牌”,而河南省企业多数从事贴牌生产,主要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

由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价格上受制于人,低的制造成本不能带来高的利润,而国外厂商通过外包、贴牌和集团采购却占有高利润[19]。

3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转移,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与产业转移输出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形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

如果仅仅是发展与接纳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熟的产业,而不能自己培养和发展创新产业,就不能实现产业的正常有效扩张。

所以只有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繁荣,实现产业不断升级。

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既不能过于盲目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将承接的产业从数量向质量上转变。

增强产业升级的能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3.1引导外资发展第一、三产业

河南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层次尤其是科技水平很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严重滞后的。

因此,应当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加强农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的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

应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导向政策,有步骤地引导外商增加对这些产业的投资,推进相应的体制改革,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提高行业中各种所有制的竟争程度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这些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效率的改善。

3.2产业转移构筑产业集群

目前,河南省对优势产业的扶持仍然不够,不能很好的构筑产业集群,并且其配套能力较差。

承接产业转移,大胆吸收外资经济,使产业逐渐集群化。

如重点扶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郑州——洛阳、安阳——许昌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带[20]。

这样才能较快形成具有市场技术的信息流,加上完善的配套设施,规模经济就会慢慢出成效,这样不仅能降低劳动成本,而且能有效地实现范围经济,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

因此,承接产业转移与吸引外资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4基于产业转移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4.1战略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以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人类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

伴随着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的进一步的加强,掌握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主动、合理、有选择地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验。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每一轮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都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生“溢出”效应,都伴随有全球资本的大流动、产业空间布局的大整合、产业组织结构的大调整、新兴国家或地区的大发展[22]。

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具有持续扩展的消费市场、生产要素组合的独特优势、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近些年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支撑经济增长的人力、财力、物力供求充分,加上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使河南紧紧抓住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机遇,承接产业转移。

4.2战略目标

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新一论的产业转移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以战略支撑产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使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大省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先导的大省转变。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省应有的放矢,不应全盘否定亦不应全盘肯定。

对于低污染、低耗能注重环保与节约并重的企业进行接纳。

以此实现河南省经济模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河南省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在国内经济周期性变化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首要任务。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通过产业、市场、信息、机制等方面的互动对接。

可以促使双方优势互补,使河南省比较优势日益凸现。

4.3战略措施

4.3.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目前,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都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方式粗放,这是制约河南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产业结构能否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优化河南工业产业结构,淘汰一部分落后过时、严重亏损的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行业,使优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主力,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传统产业如食品工业、有色金属、机械制造业、化工、纺织业等,要通过对其进行重新改造,促使其尽快向高、深、精、尖的生产加工型转变。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如光电子、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业等,政府应在政策的引导上积极介入,给予企业以优惠性的倾斜。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应服务现代化的趋势,积极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以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最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3.2发展产业集群

当前河南省产业集群数量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度不高。

如图5-1所示,工业产值不足5亿元的产业占全省产业集群的52.8%,这说明小的产业集群占一半以上。

如图5-2所示,与诸如广东这样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23]。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始终是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24]。

注重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提高配套能力。

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吸收外资量一直在我国处于领先位置,之所以受外资产生强大的青睐力,是因为这两个地带产生了众多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具有市场技术信息交流快,加上配套能力强,规模经济显著,降低劳动成本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实现范围经济,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

因此,培育产业集群,不仅是我国产业吸收外资的基础,也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吸收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

图4-12007年河南工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个数

数据来源:

《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图4-22007广东工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个数

数据来源:

《2008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4.3.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政府主导下,将省属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推进国企改革,运用合并重组等方式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通过支持产业相近或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兼并,鼓励企业之间非主业项目的同类整合,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并催生了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图提高效率并形成规模效应。

将经济转型落实到企业层面和实战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理念和政策。

如河南省投资集团、河南省煤业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块头企业相继成立,成为河南冲击千亿企业俱乐部的第一方阵。

在所有制结构中,河南省不能单独依靠一种力量去发展经济。

因此,在不影响非公有制发展的前提下,整合各所有制经济势在必行。

结论

河南省要想实现经济富强和现代化,要想实现中原崛起的远大目标,理论和实践证明了:

河南必须进行产业转移来调整经济结构。

虽然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河南省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结构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承接产业转移调整经济结构对于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耕地资源有限,区位和自然资源又具有突出的优势。

所以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引导和承接海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通过产业、市场、信息、机制等方面的互动对接,可以促使双方优势互补,是河南省比较优势日益凸现。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河南省应该承接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相应的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

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应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本文研究侧重于研究在承接转移基础上如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不足在于实证研究部分欠缺,定性分析过多,相应定量分析过少。

对于河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制、途径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56-258

[2]王伟.传统产业地区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8(5):

13-16

[3]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21-326

[4]白小明.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7(7):

15-17

[5]陈银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6]唐乐乐,苗长红.产业转移与河南省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J].科技管理与研究,2008(8):

27-30

[7]龚仰军,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156-157

[8]斯密著,唐日松译.国富论[M].上海:

华夏出版杜,2003:

103-106

[9]Hamer.S,TheInternationalOperationsofNationalFirm:

AStudyofDirect

Investment,DoctoralDissertation[D].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1960

[10]王溶花.当代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

湘潭大学,2006

[11]Lee,W.B.IndustrialismPolicy&TechnologyTransfer:

AnAsia-PacificPerspective[J].

DepartmentofManufacturingEngineering,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

1998(10):

201-203

[12]喻新安,龚绍东,赵西三,林风霞.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

9-12

[13]鲁奇,张超阳.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

14-16

[14]Jensen,R,M.Thorsby.AStrategyApproachtotheProductLifeCycl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6(21):

269-284

[15]席春营,王丽英.培育优质上市公司优化河南产业结构[J].改革与理论,2000(9):

17-19

[16]孙平.美国软件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

15-17

[17]KML.TheDynamicsofTechnologicalLearninginIndustrialism[J].I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