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63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docx

最新比较文学复习题

比较文学复习题

一、解释题

(一)流传学

流传学的定义:

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二)渊源学

渊源学(Crénologie),又称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

它主要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

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三)文化过滤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文化过滤肯定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变形、转化的合理性,以及接受者对影响文化的误读的不可避免性。

(四)接受学

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五)译介学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即“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六)类型学

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

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七)主题学

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的比较研究;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主题、情境、意象的不同处理;在比较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归属于平行研究。

(八)文体学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

我国通常称的文体,在西方称文类(genre),源于法语,在文学批评中指称那些按照形式、技巧或某类题材而将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不同种类或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裁、类型和风格。

▲(九)跨学科研究

人类各种艺术各学科具有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这是跨学科研究的学理依据。

它的内容涵盖了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

▲(十)跨文明阐发研究

跨文明阐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学理解;但是西方各国之间借用理论或用中国的理论阐释我国的作品、理论不属此列。

二、简答题

(一)流传学的特征。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

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

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

他说:

“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

”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

“‘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

”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

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成为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

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

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

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

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

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

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二)为什么说译介学属于文学变异性研究?

影响研究注重的是以实证的方法描绘出文学影响的路线,而深受语言学转型之后的欧洲理论影响的译介学却并不试图通过探幽发微或缜密考证来指出误译对目标文化的影响。

影响研究的理论前提之一是将源文化视作主体,目标文化视作客体,以原文为中心,而仅把翻译作为工具;而译介学却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值得深究的是这些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文化语境。

可见,译介学既然不同于媒介学,也就不应再囿于影响研究的框架之中。

因此,继续突破影响研究的范式,从文学变异学的视角研究翻译问题,不仅会促进译介学的发展,同时也对更新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故本教材不仅将译介学纳入文学变异性研究的框架之内,而且从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重新界定译介学。

我们认为,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三)译介学的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译论有什么不同?

传统译介学始终建立在对“原文”、“译文”的本质定义之上,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因此忠实、准确被视为评判翻译的基本原则。

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由于受到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60年代以来的欧洲理论的深刻影响,激烈批判传统译学本质主义的翻译观。

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因此,翻译研究不再将翻译的准确性作为自己要关注的问题,不再以忠实为标准对译本进行价值判断,不再将指导翻译实践、确立翻译规范作为自己的任务,不再沿袭“作者中心”与“原文中心”的传统思路,而是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

(四)简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

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

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

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它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再现,而往往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

由此可见,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

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

▲(五)简述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关系:

(1)狂热。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

   

(2)憎恶。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的同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

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比其高、也不比其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关系。

▲(六)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

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

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性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七)中西方戏剧文类有何差异?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此文体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

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

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

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

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

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

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保持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

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八)文学与其它艺术有何联系与区别?

如果把各艺术门类、各学科看作一个有着共同血缘的“家族”的话,与文学最接近的是艺术。

艺术在其萌芽时,往往处于混融状态,它们都与宗教或其他仪式有关。

各种艺术有着共同的渊源,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它们紧紧维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便是审美。

审美构成了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也使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人类其他意识形态区别开来。

形象、情感、审美,成了艺术之为艺术的表征。

文学与其它艺术都是以审美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但它们所运用的媒介又是不同的,绘画、雕塑用颜色、姿态,音乐用音响,舞蹈用动作、形态,文学用语言,因而他们分别被称为造型艺术、音响艺术、动作艺术、语言艺术,戏剧、电影则被称为综合艺术。

审美与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两个基本维面。

一方面,与其他艺术相比,审美是它们的共同特质;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以语言来把握世界,也就决定了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九)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

以“跨越性”为特征的比较文学,跨文明与跨学科,便形成了“跨越”的两大方面。

而当我们谈文学、艺术、哲学的时候,这些概念本身可能就不是本土意义上的,而是翻译过来的。

中国与西方传统的“文”与“艺”,乃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美国学派首先倡导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分类,其对“文学性”、“艺术性”的界定,依据的是西方知识体系。

当美国学派完全承续欧洲文论传统的话语,用模仿、表现、典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来探讨文学,规定文学的特性,而像中国、印度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些基本的文论概念,比如气、韵、味、境界,都被排除在其视野之外,那么,作为跨学科研究之出发点的“文学”、“艺术”,就只能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

而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类,也是源于西方知识谱系。

在这个前提下的跨学科研究,也就常常是单向的,不具有对话的意义。

由此,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便势所必然。

如果说在同一文明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在知识形态上尚有共通之处。

而不同的文明,其知识往往具有一种异质性。

如何在各种“异质性”话语中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十)举例说明“总体文学”观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梵•第根在讨论“总体文学”时提到了诸多的“主义”,譬如彼特拉克主义、伏尔泰主义、卢梭主义、拜伦主义、纪德主义、人文主义、古典主义、纯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十四行诗体、古典主义悲剧、浪漫派戏剧、田园小说及其他形式,这都是西方的。

而韦勒克在讨论“总体文学”时,多次强调冲破民族文学的樊篱仅仅使西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体,“而且,在不低估东方影响的重要性、特别是圣经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包括整个欧洲、俄国、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文学在内的紧密整体”。

另一位美国比较文学界的权威韦斯坦因在一本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更明确地反对总体文学研究。

显然,在这些学者看来,西方文学是“总体文学”或者说世界文学的代表,是集大成的中心,比较文学家的使命便是研究西方文学的复杂演变。

不难看出,在真正的“总体文学”观尚未建立以前,人们所理解的“总体文学”或“世界文学”只能是自成系统的“欧洲—西方文学”、“美洲—犹太文学”、“非洲—黑人文学”以及“亚洲—东方文学”等相对跨越了国界的区域性文学,且“欧洲—西方文学”处于核心地位。

▲(十一)如何界定异质性,如何认识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这种彼此相异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都可得以体现,例如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

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自然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来。

面对这种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彼此激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性他者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和互补,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体认不同文明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不可规避的题域;在跨文明的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的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将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结合起来,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会、整合和共同发展。

(十二)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我们依据阐发过程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

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所谓作品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越文明界限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

所谓理论阐发,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跨文明科际阐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十三)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则是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

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

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三、综合题

(一)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学派与历史发展。

1、第一阶段与“法国学派”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为主流和代表,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不同文学之间实际存在的交流与影响,它们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成为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提。

代表了这一阶段比较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即强调不同文学之间关系和影响的实际存在,并对这种关系和影响进行实证性研究。

2、第二阶段与“美国学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以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为代表,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和途径,推动了比较文学的深化和发展。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58年,学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

主张打破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展开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同时,关注文学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影响”的考证。

共识:

应把比较文学研究范畴扩大到无影响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领域。

3、第三阶段与“中国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学派的崛起进一步推进了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同时,创造了一些具有真正全球意义的研究方法,使总体文学研究真正具有了世界性。

发明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阐发研究”,即从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和文论到以中国理论阐发西方文学和文论。

真正将其“跨越性”从跨国家民族、跨学科扩展至世界性的跨文明研究,将异质文明纳入文学的比较视域。

(二)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它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学变异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其主要内容有:

(1)语言层面变异学,即文学文本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以及彼此赋予对方以“新质”。

(2)关于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

任何一种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话语或书面的途径而被制作的,有时通过口头传说,有时通过新闻媒体,有时通过文学作品。

它所展现出的异国空间,有可能是理想化的,展现的是一个乌托邦;也可能是“妖魔化”的,描绘的是一个活地狱。

实际上这是形象制作者自身的种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

(3)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重视可比性结构的整体和综合研究,源于比较文学对接受概念新的理解。

如果过去的影响研究只研究A如何影响B,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那么文学变异学下的接受研究则更重视对接受的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

这样一来,文学就和社会连在一起,文学就与社会心理、民族审美特质和文学性连在了一起,从而使接受研究走出传统的二元结构研究的窠臼,使文学研究在跨文明的语境下真正实现其具体性、变异性和为我性。

(4)文化变异学研究。

在跨异质文明的语境下来探讨文学关系,其研究的视点不仅仅体现于跨越语言界限的变异上,人们所看到的外国人、物、印象及整体文化在“制作者”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接受者视野介入后对被接受对象的调适、修正乃至变异,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变异底里的深层原因和促使发生变异性的内在规律。

那么,文学变异学研究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

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的屏幕,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顺接受。

总之,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表现和结果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

(三)什么叫主题学研究的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

略举例分别说明。

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

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母题具有客观性。

倘若将母题与主题相比较的话,其主要差别就是:

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

比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

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而两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

战争。

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就十分清楚了。

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

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的特征了。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

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种种典型的格局。

比如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

英雄人物的男性往往没有家庭,他们只爱事业。

英雄人物的女性往往是“不爱红装爱武装”。

各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

对这些情境进行研究,特别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觅出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

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山,其文化意象在中国人心中有崇高的含义。

形容一位伟人往往称之为巍巍的高山,视之有“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意,然而,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却成了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形象。

主题学中的意象研究就要着力于探讨同一意象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的内涵,比较其变化与差异,揭示出各民族作品中的深层意蕴。

特别重要的是,要通过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探讨各个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各民族的审美情趣之差异,这是意象研究的目的所在。

▲(四)探讨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可以从哪些具体研究途径入手?

我们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将不同文明的文学共冶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与规律,并进而建构起具有更大阐释能力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理论框架。

异质文明间的互补和融会,是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

对于不同文学之间的这种互补和融会,跨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途径:

归类法、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和融合法。

具体如下:

归类法:

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采取归类的方法,即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