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75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 含答案.docx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含答案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复习资料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4、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5、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6、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8、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9、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10、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2、  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3、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

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

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5、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

(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

)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

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6、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7、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1)目标设计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2)目标达成是否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

(3)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4)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5)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6)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9、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1)学生本位意识。

(2)学生主体意识。

(3)学生个体意识。

1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

1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

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13、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

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

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

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6、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

其次要做到:

(1)、具有可读性。

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2)、具有时代性。

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

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

正确。

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

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

正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

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

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3、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

片面。

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

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

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

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4、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

为什么?

 

要点:

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

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

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

正确。

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

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

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观点论述 

1、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要点: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

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

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

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

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

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2、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

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

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

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

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3、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

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积极地旁观。

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

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4、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要点:

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5、什么叫“建构主义”?

 

要点:

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6、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

要点:

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

”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

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

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

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

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

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

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

解决的方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

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2、以下三个案例都是以《太阳》为课题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侧重点不同。

请分析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

 

《太阳》 

要点:

上述三个目标设计是同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三位教师的目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每位设计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每个目标都有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方面,同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例1目标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运用视觉语言,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

例2目标设计侧重点落在学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现他们心目中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形象。

因此,该目标的弹性就体现在第一条即“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太阳”内容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例3侧重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其弹性之处的设计是目标中的第2条“能够在圆形中设计制作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

3、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

 

要点:

生平介绍:

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        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美术课程具有___人文 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美育________的主要途径。

3、色彩的三属性包含   色相        、  明度          、   纯度        。

4、  类似色    也叫邻近色,指  色相

5、国画中,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焦      、 浓      、重     、 淡      、  清    等不同墨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6、常用的美术字体(黑体、宋体以外)有 行揩      美术字、  隶书     美术字、 魏碑        美术字以及  姚体     美术字。

7、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_________、_中堂 ________、_扇面________、__ 斗方_______

手卷等。

8、《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造型?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

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

探索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9、《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  米隆          。

10、红、紫、黄、绿、橙、蓝几色中,橙、绿、紫            是间色,明度最低的是  紫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C

 ABD

 ACD

 BD

 ABCD

 BD

ACD

EF

 AD

 DBCA

 CAB

1.某美术教师有一手“剪纸”绝活,在常规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单项的技能训练,其他内容一概少讲或不讲,这种做法是(   )。

A.突出专长,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B.违背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C.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D.应当大力提倡

2、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  )。

A、能初步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B、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C、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

D、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3.笔触是指作画过程中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笔触的审美效果主要取决于(  )。

A.画笔的特性B.画笔的大小、长短

C.用笔的力度和速度D.绘画材料的特性

4.石窟属于一种独特的寺庙形式,是专供佛教徒修行礼拜的场所,通常它的内部装饰是用( )。

A.卷轴画B.壁画C.年画D.雕塑

5.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庞大的地下军阵有(  )。

A.步兵B.骑兵C.弓箭手D.将军

6.有一幅于1936年创作的油画,画中人物的器官四分五裂,再组合成一个触目惊心的梦中幻象,揭示出战争的荒谬和残酷,其作品名称和作者是(   )。

A.《格尔尼卡》B.《内战的预言》C.毕加索D.达利

7.绘画以内容、题材来分类有(  )。

A.风景画B.油画C.静物画D.肖像画E.历史画

F.风俗画G.壁画H.年画I.漫画J.宣传画

8.同类色的配合可使人感到协调柔和、含蓄雅致,但也易于产生过于单调平淡的感觉,因此在同类色的运用中要有意识的加强色彩之间的(  )对比。

A.明度B.冷暖C.厚薄D.纯度

9.请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流程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      )。

A.小结、评价B.自由欣赏、分析C.小组讨论D.呈现作品

10.我国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发展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    )。

A.重双基B.重素质教育C.重技能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8分,记“√”为对,记“╳”为错)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在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 )

2、书法的结构就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

(  )

3、中国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木结构,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石结构。

(  )

4、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模式,使专业化倾向淡化,要由专业化美术走向生活化美术。

(   )

5、初中美术常规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写实”瓶颈应该用大量的专业写实训练加以突破。

(  )

6、彩陶、青铜器上均常见的纹饰有花卉纹、雷纹、人物、鱼纹等。

(   )

7、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对空间的呈现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

(  )

8、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   )

四、名词解释:

(共12分,每题2分)

1、二方连续:

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

2、版画:

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

从拓印方法和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

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3、美术史:

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述和评价。

4、工艺美术:

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有实用价值或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5、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6、农民画:

农民的画。

也包括渔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画。

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五、美术字:

(8分)

请将“国、“语”分别写成黑体、老宋体(双钩即可,大小一致,无需填充。

     国      语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