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95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docx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1-

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科学。

2、特征: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

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

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1

-2-

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的性质

3

1、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2、化学性质:

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点燃点燃

(1)与非金属反应:

①4Na+O2====2Na2O②2Na+O2====Na2O2③2Na+Cl2====2NaCl

点燃

④2Na+S====Na2S

(2)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现象:

浮:

Na浮在水面上;熔:

融化成一个小球;

游:

四处游动;响:

发出咝咝响声;红:

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4)与盐反应:

①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②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③4Na+TiCl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O

2

Na2O

H2ONaOHCOHO

2,Na2CO3·10H2O

2

风化

Na2CO3

4Na+O2====2Na2O→Na2O+H2O====2NaOH→

2NaOH+9H2O+CO2====Na2CO3·10H2O→Na2CO3·10H2O风化Na

2CO3+10H2O↑

3、Na的保存: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的用途:

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2O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与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3)与非金属反应:

Na2O+CO2====Na2CO3

3、Na2O的用途:

制NaOH,Na2CO3

(三)Na2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3、Na2O2的用途:

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2====Na2CO3+H2O+O2↑→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

体。

Ca(OH)2+CO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加热CaCO3↓+H2O+CO2↑

2

-3-

二、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观察物质外观→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

↓↑

进一步研究

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

(一)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能溶于水,易液化,密度大与空气。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①与钠反应:

2Na+Cl2点燃2NaCl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②与铁反应:

2Fe+3Cl2点燃2FeCl3剧烈燃烧,生成棕褐色/红褐色烟。

③与铜反应:

Cu+Cl2点燃CuCl2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规律:

变价金属与Cl2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的氧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

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Cl2点燃2HCl苍白色火焰,瓶口内壁出现白雾。

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

H2+Cl2光照2HCl发生爆炸。

(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分子:

Cl

2

H2O,HClO

(弱酸

氯水呈黄绿色氯水有漂白性新制氯水中的微粒

离子:

H,Cl,ClO,(OH)

呈酸性生成AgCl

沉淀

(4)与碱反应:

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2H2O====2HCL+2HClO

2HCl+Ca(OH)2====CaCl2+2H2O

2HClO+Ca(OH)2====Ca(ClO)2+2H2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Cl2+H2O====HCl+HClO

HCl+NaOH====NaCl+H2O

HClO+NaOH====NaClO+H2O

(5)与盐反应:

Cl2+2KI====2KCl+I2

Cl2+2NaBr====NaCl+Br2

3、氯气的用途:

用来制造盐酸、有机溶解剂和杀菌消毒剂。

(二)HClO的性质

1、不稳定性:

2HClO光照2HCl+O

2↑

2、强氧化性:

漂白粉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a(ClO)2+2HCl====CaCl2+2HClO

2NaClO+H2O+CO2====Na2CO3+2HClO

【制漂白剂: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弱酸性:

HClO的酸性比H2CO3还弱。

【工业上电解NaCl溶液制取Cl2、NaOH、H2:

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实验室制氯气:

MnO2+4HCl(浓)加热MnCl

2+Cl2↑+2H2O】

3

-4-

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n)

1、定义:

它是一个描述宏观物质中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的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2、单位:

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0.012kg

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2

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均为N

A个。

NA=6.02×10

23mol-1

4、公式:

n=

N

N

A

N:

微粒数。

二、摩尔质量(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1(g/mol)或kg·mol-1(kg/mol)。

2、单位:

g·mol

m

3、公式:

n=M

三、摩尔体积(Vm)

1、定义: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1(L/mol)或m3·mol-1(m3/mol)

2、单位:

L·mol

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

(标准状况:

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的

状况,简称STP。

V

4、公式:

n=

V

m

5、书写规律:

①在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②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相同条件下,决定物质的体积的微观因素:

气体体积大小1、粒子数目固、液体体积大小

的主要因素2、粒子(半径)大小的主要因素

3、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阿伏伽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pV=nRT

热力学温度

气体常数

四、物质的量浓度(c

B)

1、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1(mol/L)或mol·m-3(mol/m-3)。

2、单位:

mol·L

3、公式:

n

B=c

B×V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4

-5-

(1)主要仪器: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

容量瓶:

①常用于配置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②规格:

100mL、250mL、500mL、1000mL

瓶上通常标注有温度、容量、刻度线。

(2)配置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量取)

③溶解(冷却至室温20℃)④转移

⑤洗涤:

2-3次。

⑥摇匀

⑦定容:

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在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⑧摇匀⑨装瓶贴标签

五、化学中的一些定量关系

1、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关系

H2+Cl2====2HCl

1:

1:

2(分子数之比)

2g:

71g:

73g(质量之比)

1mol:

1mol:

2mol(物质的量之比)

1:

1:

2(体积之比)

1mol:

22.4L:

44.8L(标况下,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关系)

22.4L:

71g:

2mol(标况下,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质量的关系)

2、物质的量与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气体密度ρ(g/L)

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

m(g)L(STP)

×气体密度ρ(g/L)

×M

÷M÷Vm

×Vm

物质的微粒数

÷NA

×NA

物质的量

n(mol)

×NA

÷NA

气体物质的

分子数

溶质的质量

m(g)

÷M

×M

溶质的物质

的量n(mol)

×NA

÷NA

溶质的微粒数

÷溶液体积V(L)×溶液体积V(L)

物质的量浓度cB

M

×1000

M

÷1000

溶质质量分数

5

-6-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1、游离态: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

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二、研究物质的顺序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氢化物

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有机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

SO

2

SO

3

P

2

O

5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Na

(AlO

2

O,CaO,

2

3

Fe

O

2

3

不成盐氧化物(CONO)

一元酸

(HCl,HNO

3

按电离出的氢原子数二元酸

(H

SO,

24

H

2

SO

3

三元酸

(H

PO

3

4

酸按是否含氧元素

无氧酸

含氧酸

(HCL)

(H

SO

2

)4

纯净物

按照在水里是否完全电离

强酸

弱酸

(H

(H

Cl,HNO,H

3

CO,HClO

23

SO,

HClO

24

H

SO

23

4

HClO

3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物质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数目二元碱[Ba(OH)]

2

碱[Fe(OH

三元碱

)]

3

按照在水里是否完全电离

强碱

弱碱

(K

(NH

Na

·H

3

Ca

O

2

、Ba碱)

按酸根离子分:

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

盐按阳离子分:

铜盐、铁盐、铵盐等

正盐

(Na

CO

2

2

根据酸与碱是否完全被中和酸式盐

(NaHCO,NaHSO

3

4

碱式盐

[Cu(OH

2

2

CO

3

]

溶液

混合物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泥水混合物

(油水混合物

胶体[Fe(OH)]

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

3

6

-7-

四、物质的分散体系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成为分散剂)中形成分散系。

2、分类:

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粒子直径大于

-7

10

m

97

分散系胶体——粒子直径在10~10m

溶液——粒子直径小于

10

9

m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现象):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

此性质可用于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2)聚沉: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加盐、加热和搅拌均能引起胶体的聚沉。

(3)电泳:

在通电情况下,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的某一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4)渗析: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4、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加热Fe(OH)

3+3H2O

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

5、胶体的应用:

(1)农业生产:

土壤的保肥作用

(2)医疗卫生:

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蛋白质

(3)日常生活:

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奶、明矾净水,都跟胶体有关。

7

-8-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酸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

强碱

绝大多数盐

电解质

化合物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

离弱碱

极少数盐

非电解质

4、电离方程式:

HCl====H

+

+Cl

+NaOH====Na++OH-

NaCl====Na++Cl-NaHSO4====Na++H++SO42-

++HCO3-HCO3-H++CO32-

H2CO3H

-++

CH3COOHCH3COO

+HNH3·H2ONH4+OH

-

H2OH

++OH-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映

1、离子反应:

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式的离子反应只要满足下列3个条件之一则发生反应:

①生成了难溶物

②生成了难电离物质

③生成了气体

(3)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①两守恒:

a、电荷守恒b、质量守恒

②书写时用分子式表示:

a、难溶物质

b、难电离物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如CH3COOH,NH3·H2O)

c、气体

d、单质

e、氧化物

f、Ca(OH)2:

在反应中写离子式;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

澄清石灰水时写离子式;石灰乳或消石灰石写化学式。

g、浓硫酸、浓磷酸、硝酸铅(CH3COO)2Pb

8

-9-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3、特征(标志):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反应及还原反应: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反↓↓↓↓↓生

应同时存在数目相等数目相等同时存在同时产生成

物↑↑↑↑↑物

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5、氧化还原反应表示方法:

-

①双线桥法:

得e

,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反应失e

--

失2e,氧化反应失12e

,氧化反应

点燃MnO2

2Na+Cl2====2NaCl2KClO3======2KCl+3O2↑

加热

得e

-,还原反应得12e-,还原反应

-

②单线桥法:

e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6、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的关系: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定义:

氧化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

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2、氧化性、还原性与化合价的关系:

元素处于高价态时,应具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9

-10-

元素处于低价态时,应具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3+

常见的氧化剂:

O2,O3,Cl2,Br2,HNO3,浓H2SO4,HClO,H2O2,KMnO4,Fe

2+,S2-,I-常见的还原剂:

金属单质,C,CO,H2,KI,H2S,Fe

3、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比较

-①方程式法得e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还原产物(弱还原性)+氧化产物(弱氧化性)

-

失e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特例:

CuSO4+H2S====CuS↓+H2SO4】

②反应条件:

是否加热

③活动性顺序:

氧化性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

F,O,Cl,Br,I,SK,Ca,Na,Mg,Al,Zn,Fe,Sn,Pd,(H),Cu,Hg,Ag,Pt,Ag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

失去nH

+能力:

弱酸盐>强酸盐】【得H

【拓展:

强酸+弱酸盐====强酸盐+弱酸】

【失H+能力:

强酸>弱酸】

得到nH+

3、反应的先后顺序:

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先反应。

三、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常见价态0价+2价+3价

元素FeFeFe

相关FeFeCl2浅绿色FeCl3红棕色

物质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

FeO黑色Fe2O3红棕色

(一)Fe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固体,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8g/cm3,延展性良好。

2、化学性质:

(1)与弱氧化剂反应:

Fe+2H+====Fe2++H2↑

Fe+S加热FeS

Fe+2FeCl3====3FeCl2

Fe+Cu2+====Fe2++Cu

(2)与强氧化剂反应:

Fe(少量)+4HNO3====Fe(NO)3+NO↑+2H2O

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

2Fe+6H2SO4(浓)加热Fe

2(SO4)3+3SO2↑+6H2O

2Fe+3Cl2点燃2FeCl

3

10

-11-

【Fe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3)与水反应:

3Fe+4H2O(g)高温Fe

3O4+4H2↑

(4)与氧气反应:

3Fe+2O2点燃Fe

3O4

(二)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

2+

1、Fe

→Fe

3+

2++Cl2====2Fe3++2Cl-①2Fe

2+

②4Fe

+O2+4H

+3+

====4Fe+2H2O

③4Fe(OH)3+O2+H2O====4Fe(OH)3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3+→Fe

2、Fe

2+

3++Fe====3Fe2+①2Fe

3++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