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26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docx

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定稿

乌鲁木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

宣传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它体现的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发展要求。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我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价值趋向和整体目标要求。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

一、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

创建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

对于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首府建设成为全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首善之城,提供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三、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标准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

1.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成绩不能低于85分

乌鲁木齐市已于2014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项否决性指标

1.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食药品事故)、社会稳定(无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环境保护(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连续两年在城市文明程度指标测评中,成绩落后于同类城市给予否决。

六、全国文明城市加分项目

根据《测评体系》规定,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荣誉称号的,可以加分。

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作为文明城市测评的加分项目,每获得一项称号加1分,最高不超过6分。

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项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2.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5.推进志愿者服务制度化

6.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

7.“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

8.以城带乡,共建美丽乡村

9.“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10.网络文明传播

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八项环境建设

1.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2.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

3.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4.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5.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6.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7.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8.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九、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的要求

1.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

3.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十、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的要求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十一、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的交通意识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2.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5.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6.禁止酒后驾车。

十二、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的要求

1.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3.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十三、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满意度的具体要求

1.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90%;

2.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3.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4.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5.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

6.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

7.市民对本市的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8.市民对本地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率≥70%

9.群众安全感>85%;;

10.家庭美德的知晓率≥80%;

11.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本知识

一、国家卫生城市定义

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卫会经严格、科学的考核,而评选出的整洁优美、文明健康的卫生优秀城市,是全国爱卫会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义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对于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培育社会文明卫生新风,提高市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卫生范畴,不仅仅是改善城市环境和预防消除疾病,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助推器”。

三、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包含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8个方面的考核指标。

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广大市民的要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我市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优美、清新、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

因此,每个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区做个好居民,搞好单位和家庭的卫生保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管好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不文明的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写乱画,乱扔乱倒,不做不文明的事;管好自己的腿,不违反交通规则,不践踏花木草地;检举、揭发损害公共卫生设施,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和个人,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

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21个相对数指标

1.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2.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

5.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7.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8.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70%;

9.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1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

12.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

13.餐饮业、集体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90%;

14.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

15.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流动儿童建卡率≥95%,建证率≥95%;

1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75%;

1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90%;

18.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1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5%;

20.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

21.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

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10个绝对数指标

1.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2.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

4.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

5.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6.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7.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300天;

8.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9.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七、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17个禁止性指标

1.禁止烟草广告;

2.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3.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

4.城区无卫生死角;

5.城市河道、湖泊岸坡无垃圾杂物;

6.待建工地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7.社区和单位无违章建筑,无占道经营现象;

8.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

9.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违规饲养畜禽;

10.近3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11.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12.城区内水环境未划定功能区的无劣五类水体;

13.无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情况;

14.近3年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15.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6.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17.建成区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

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