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46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docx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

公司

2015年3月

运维服务发展历程

一、公司介绍

1、企业历史发展

公司1999年3月在呼和浩特市注册成立,历经数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已达5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扎根IT行业,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已从当年的小型网络安装商发展成能为用户提供全套IT解决方案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技术服务、智能建筑及机房建设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

2、企业现状

1)主要资质:

2001年公司取得了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三级资质认证,并于2005年升为二级资质,2008年升为一级资质。

具备工信部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乙级资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且被认定为自治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厅和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2009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2年复评通过。

2)经营理念:

公司深入分析IT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将公司定位为IT应用商和服务提供商,以“我们的产品是服务、用户满意是我们服务的标准、用户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为经营理念,突出本地化现场服务优势,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整合公司资源,梳理组织架构和流程,在传统的以硬件集成为主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业务转型,把业务重点转到应用集成和技术服务上来,并为公司贡献了大部分利润。

通过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集成能力、整合技术资源建立主动式服务体系,培养熟悉行业应用的开发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T专业应用系统,增强公司的系统集成技术实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主营业务和技术能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应用集成、IT技术服务、智能建筑、机房建设和物联网工程。

主要服务于区内各大行业和大型企业客户,重点市场是通信和党政行业用户,包括通信、党政、教育、金融、能源、工商业、医卫等重点领域,公司目前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电子政务、“金字工程”的重要的信息系统集成商、开发商、服务商。

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规范的项目管理优势,承揽了许多重点工程项目,在大型信息系统设计、集成、运维,通信工程,以及应用软件研发和应用集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自治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公司以技术为先导,服务做后盾和以对用户负责的精神,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具备从项目可研、立项开始的项目周期整个过程中的多层次服务能力,包括顾问式的营销能力、经济有效技术可行的方案设计能力、高度的专业化能力、更强的综合技术能力、务实负责的规范化项目建设能力、成熟可靠的应用能力、快速高效的故障恢复能力、主动式的现场服务能力。

在系统集成领域,公司擅长组建及优化网络系统,基于小型机/X86服务器、UNIX/Linux/Windows系统部署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帮助行业客户规划设计建设IT基础设施。

在应用软件方面以研发电信、政府、教育、企业行业的应用软件为主要方向,在电子政务及企业管理应用领域有突出优势。

成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应用中间件产品,特别擅长移动增值应用开发。

公司成功开发200多项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已将其中典型软件产品申报并获得计算机软件着作权31项,软件产品登记22项。

在智能工程领域,以电子工程、整体机房工程为主体业务,包括智能建筑系统、整体机房环境工程、视讯多媒体工程。

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流程规范,以及辐射全区的服务网点,能够实现快捷的响应速度。

对通信、金融、税务、公安等行业提供IT技术外包服务,有能力为各行业重要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提供网络运营维护、安全评估及加固服务、系统优化、需求分析设计、设备维保等各类技术服务,具备综合的IT服务和管理能力。

成功承揽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网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内蒙古国家税务局税收信息系统,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政务办公系统,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办公网等大型信息系统的运维服务业务。

其中两个服务项目获得国家和地方基金支持。

4)曾获得的荣誉:

2003年公司被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和内蒙古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全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先进集体。

2007年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并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诚信企业和免检企业,同年被呼市科技局评定为呼和浩特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被内蒙古银行业协会授予信贷诚信企业,被内蒙古工商局、内蒙古文明办、内蒙古私营企业管理协会联合授予百家诚信私营企业。

200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财政厅、经济委员会、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工商业联合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诚信企业称号。

曾获得自治区优秀集成项目奖一项,自治区乌兰夫基金企业技术创新奖一项,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奖一项,2008年至2012年共四次被呼和浩特经济开发区如意工业园区评为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企业。

3、企业发展规划

公司目前在内蒙古IT行业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是自治区仅有的两家一级集成企业之一,特别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面向企业用户的应用软件开发和应用集成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保持公司现有竞争优势,确保企业良性发展,成为在华北和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系统集成企业。

公司继续把应用和服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突出技术和服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巩固优势行业市场,通过积极的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二、公司运维业务的发展

1.第一阶段:

售后服务阶段

1)业务范围

公司自成立之初到2002年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硬件产品售后服务,具体包括公司销售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路由交换网络设备、安全存储、服务器及外设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获得联想授权成立了维修站。

此外,还对公司的集成项目提供后期维保服务。

2)服务团队

公司成立技术服务中心,设立服务专门热线,有15名技术人员,分为热线工程师、备件管理员、协调员、PC技术服务工程师、外设技术服务工程师、网络技术服务工程师和技术服务中心经理。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思科CCNA、CCNP网络工程师、联想台式机授权服务工程师、联想服务器授权服务工程师、理光复印机服务工程师等厂家认证工程师,提高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

3)体系建设

2001年公司取得了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三级资质认证,初步建立了从用户报修、上门服务、接待服务、回访和走访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自治区通信行业(内蒙古移动公司、内蒙古网通公司、内蒙古联通公司)、金融行业(内蒙古人民银行、内蒙古建行、内蒙古中行、内蒙古工行)、税务行业(内蒙古国税、内蒙古地税)、政府行业(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审计厅)、企业行业(内蒙古伊利集团、内蒙古利丰)进行售后服务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口碑,取得了客户对我们服务工作的认可,为后期在上述行业中拓展IT运维服务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阶段:

运维服务起始阶段

1)业务范围

从2002年起,将单纯的产品售后保修服务提升为系统级运维服务。

首先选择电信行业、金融行业为IT运维服务重点拓展行业。

随着系统集成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自治区IT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公司领导层意识到潜在的危机,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提出“应用的XX、服务的XX”的战略规划,尝试逐步把重点转移到软件应用集成和技术服务领域。

在当时的国内大环境下,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逐渐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将全部或部分信息技术服务性、支持性的工作包给专业化公司来完成。

这已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考虑,而是发展为一种先进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服务外包最直接的效益是降低了系统维护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了运维需求现状。

这些年来,自治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迅速,但各单位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只修路,不养护”的问题。

不少单位的信息系统“年久失修”,性能下降、故障频发,安全隐患颇多,往往试图通过盲目的硬件升级来提升性能,但由于管理和技术跟不上,结果造成更大的浪费。

大行业用户的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通常较为复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只有做好总体的运营维护工作,保证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才能为客户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提供支撑和保障。

管理跟不上除了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外,客户单位自身的技术能力不足也是关键因素之一,面对日益复杂的技术和繁杂的业务应用需求,仅靠客户自身的技术力量,难以完成信息系统维护的重任,因此,把相关技术工作外包,能够直接从外部获取了技术能力。

我公司首先从电信领域入手,内蒙古移动公司是我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双方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

内蒙古移动公司从2002年开始采用数据大集中模式,将核心业务软硬件系统集中到区公司,对区公司的运维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包括维护人员数量、技术能力、设备设施及管理水平。

我公司在移动大集中工程建设过程中,成功承建该用户的计费系统三期扩容建设工程、BOSS系统全区主干网工程等大型网络集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对系统有很深的了解。

双方共同探讨,由我公司承揽BOSS运维服务业务,于2002年7月签订《内蒙古移动通信公司BOSS系统现场服务合同》,开始承揽电信领域系统运维服务和软件运维服务,之后每年续签服务合同。

通过几年BOSS服务业务的探索,整合公司现有技术能力、服务模式和各种资源,提炼出适合于行业用户核心信息系统运维的通用服务模式,建立公司的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包括组织结构、服务体系、队伍建设、管理流程、设施设备、服务内容和方案,以及相关的技术能力。

能够对所服务的对象提供全面的、综合的、深层次的运行维护服务。

通过BOSS服务项目,将系统运维服务打造成一种产品,提升了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企业自身特色的服务模式,具备了市场推广条件。

2005年签署《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盟市网络设备服务合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现场服务合同》,开始承揽金融领域IT运维服务业务。

2)服务团队

公司成立客户服务中心,设立服务专门热线,有30名技术人员,分为热线工程师、备件管理员、安装调试服务工程师、大客户服务工程师、客服助理、外包服务工程师、外包服务组长和客户服务中心经理。

其中技术人员具有思科CCNA、CCNP网络工程师、华为3Com-H3CNE、华为3Com-H3CSE网络工程师等厂家认证工程师、联想台式机授权服务工程师、联想服务器授权服务工程师等厂家授权工程师,及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

3)体系建设

2005年升为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二级资质认证,具备工信部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乙级资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完善了公司从服务需求分析、服务项目签署、服务项目实施、服务项目质量保证的服务体系。

根据公司运维服务管理的需要,编制了《客户服务中心管理手册》、《客户服务中心流程管理规定》、《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客户服务中心上门安装服务规范》等管理文件。

并根据上述管理制度指导运维服务,并且每年根据服务情况,对管理文件进行修改,逐步完善运维服务管理。

3.第三阶段:

运维服务大发展阶段

1)业务范围

国内的信息行业从当初的高增长期逐步发展为平稳增长期,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仅靠在“红海”中拼杀是不行的,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司从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工作,在业务方面,将战略重点转向软件和服务,在技术方面,注重软件产品研发,通过创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修订战略发展规划,将软件和服务作为单独的业务,从集成业务剥离出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客服服务中心转型为公司IT专业服务的支撑部门,负责开展数据中心运营服务(网络运维服务、系统运营监控服务)、办公系统维护服务、硬件设备维保服务、数据中心搬迁迁移服务、网络整合优化服务、IT工程委托服务、硬件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

在2008年继续签署上述服务项目外,又在通信、政府、金融、医疗的领域签署一系列服务项目,在通信领域签署了11个运维服务项目,在金融领域签署4个运维服务项目,在政府领域签署7个运维服务项目,在医疗领域签署1个运维服务项目,在企业领域2个运维服务项目。

2)服务团队

公司成立客户服务中心,设立大客户服务组、非现场服务组、IT服务组,设立公司服务专门热线及各现场服务项目的服务热线,有86名技术人员,分为客服助理、接待工程师、备件管理员、安装调试服务工程师、大客户服务工程师、IT服务工程师、IT服务组长和客户服务中心经理。

公司培养了一支超过120人左右的运行维护技术队伍,其中技术人员具备其中具备各类资质的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15人,高级项目经理5人,HP小型机认证工程师2人,VMware认证工程师2人,CISCO公司的CCIE2人,CCNP/CCDP14人,CCNA/CCDA17人;华为HNCE/HNSE/HNDA/HNDP9人,H3C公司的H3CTE/H3CSE/H3CNE/H3CS-WLAN/H3CSE-Storage/H3CSE-Security/H3CS-EAD/H3CS-iMC等42人,华为赛门铁克安全、存储工程师19人,Oracal认证OCP数据库认证专家3人,POLYCOM视频工程师5人,EMERSON认证工程师5人等。

3)体系建设

2008年升为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一级资质认证,具备工信部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乙级资质,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H3C主网络四星级服务商。

建立了运维服务需求分析、运维服务项目签署、运维服务项目实施、运维服务项目技术支持、运维服务项目质量保证等完善的运维服务体系。

根据公司运维服务管理的需要,继续完善了《客户服务中心管理手册》、《客户服务中心流程管理规定》、《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客户服务中心上门安装服务规范》、《客户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IT服务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

并根据上述管理制度指导运维服务,并且每年根据服务情况,对管理文件进行修改,逐步完善运维服务管理。

4.第四阶段:

运维服务规范化阶段

2014年,为了将运维业务更加专业化,我公司的运维业务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公司决定引入了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

通用要求》,建立以提升运维服务力为导向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

公司根据ITSS体系的要求,结合业务发展需要,从人员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服务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梳理、改进和完善原有的运维服务体系,形成了人力、过程、资源、技术、质量等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

在人员管理方面:

理顺了岗位结构,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对员工强化了运维服务知识、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建立了人员储备计划和机制,完善了运维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资源管理方面,建立了统一的服务台、备品备件库和知识库系统,以及相应的运维管理工具,为运维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保障。

对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技术进行跟踪和预研,做好人员新技术的储备;升级运维管理软件,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多级服务台方式,提高运维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开发监控工具,逐步从对监控基础设施的监控过度到对业务可用性的监控,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流程管理方面,按照ITSS运维服务能力模型,结合公司原有的流程进行梳理改进,确保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建立了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相应流程。

新的运维体系于公司的2014财年(2014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梳理了组织架构和运维流程,建立了以客户服务中心为窗口一线运维部门,网络集成部、智能工程部、应用集成部为二三线支持,质量部实施运维服务质量管理,综合部负责人力资源和客户满意度管理的完整的组织架构,并按计划进行了岗位配备和培训。

梳理了公司原有的运维业务流程,加以完善和标准化,使之符合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

通用要求》。

整合了服务台、备品备件库、知识库,引进、开发或升级运维工具,形成完整的运维服务体系。

新体系建立以来,对于正在实施的运维项目和日常服务业务,进行流程优化,达到按标准提供服务的目的。

对于新的服务业务,在标准指导下商谈并签订合同,细化服务方案、流程、指标,提高规范性及客户满意度。

新体系建立以来,按计划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认符合《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

通用要求》和本公司体系文件的规定。

在本财年其余时间内,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进一步跟踪和完善改进,加强岗位培训,做好评审和绩效考核,以达到体系持续符合标准的目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第五阶段:

运维服务整改和优化阶段

2014年12月16日参加第8次符合性评估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会给出的意见,找准差距进行持续改进,并从人员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和流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在人员管理方面,重新梳理各部门职责,第一,进一步明确质量部的职责,加强对运维服务的质量监督;第二,完善运维服务中一线、二线、三线岗位的职责,使运维服务各过程运行更加流畅。

在资源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服务台、备品备件库和知识库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应的运维管理工具的使用,为运维服务的流畅的开展提供资源保障。

在技术管理方面,总结对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技术进行跟踪的成果,做好人员新技术的储备;完善升级运维管理软件,使其更好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多级服务台方式,提高运维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完善已开发监控工具,逐步从对监控基础设施的监控过渡到对业务可用性的监控,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流程管理方面,对发布管理过程增加了发布成功率指标,对配置管理过程增加了配置准确率指标,完善了对发布管理过程和配置管理过程的控制;按照ITSS运维服务能力模型,结合体系运行情况,完善了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相应流程。

于2015年3月做了2014财年Q3季度(含第四季度前两个月)管理评审,评价公司2014财年Q3以来运维服务能力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改进情况和运维指标的达成情况,再次评价现行的IT服务运行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确认管理目标基本实现,今后将继续保持体系运行并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