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05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docx

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

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电子专用设备及多普勒雷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5#、11#厂房工程

致:

四川泰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电子专用设备及多普勒雷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5#厂房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请予以审查。

附:

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_______________

总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都)火控技术中心----电子专用设备及多普勒雷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5#厂房工程

 

编写:

审批:

审核:

 

重庆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081项目经理部

二0一0年3月8日

重庆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内部审批表

填报单位:

成都081项目经理部NO:

FA-07

工程名称

成都火控技术中心技改项目5#工程

施组/方案/措施名称

操作平台架施工方案

编制人

邓正余

会签部门

会签人

审批意见

工程管理部

技术质量部

总工程师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操作平台架施工方案选择1

四、操作平台架材料要求3

五、落地操作平台架的搭设顺序3

六、操作平台架的施工要点4

(一)施工准备4

(二)操作平台架基础4

(三)落地操作平台架搭设4

七、操作平台架的检查与验收9

八、操作平台架的拆除10

九、操作平台架安全管理11

十、操作平台架搭设的技术质量要求12

十一附录:

钢管落地操作平台架计算书13

一、工程概况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都)火控技术中心---电子专用设备和多普勒雷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整机调试车间5#、11#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西区,属于成都郊区,地面粗糙度为B类,土质类型为冲积沙夹卵石层。

5#厂房车间主体为单层全轻钢结构,檐高10.8m;辅助用房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0m,二层为7.5m,建筑总高度为13.8m,总长为170.61m,总宽为60.48m。

厂房跨度为(18+24+18)m,开间为(14×8.7+2×9.0)m。

建筑防火等级为2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占地面积为9638.11m2,建筑面积为10720.69m2。

11#为厂区变配电站,框架剪力墙结构,一层,局部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地下室层高为4.2m,一层为层高为4.8m,建筑总高度为5.4m,总长为72.24m,总宽为15.24m。

占地面积为1094.31m2,建筑面积为1441.25m2。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三、脚手架施工方案选择

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落地操作平台。

根据上表的工程概况,操作平台最大高度为10.5m,单向最大长度6m,因此,平台按架体高度10.5m,单向长度6m进行力学计算;

本操作平台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工程使用。

平台架采用双排架,立杆纵距3000mm,架宽4000mm,步距1500~1800mm。

2、立杆总高度的垂直偏差不大于8cm。

3、小横杆必须贴近立杆布置。

4、剪刀撑沿平台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沿高度设一道,沿架高连续布置。

7、操作平台上部必须满铺脚手板。

8、平台架搭设示意图如下:

四、平台架材料要求

1、钢管:

①、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Q235-A级钢要求。

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③、钢管表面必须涂有防锈漆。

④、钢管上严禁打孔。

⑤、搭设前,必须对钢管进行一次全面的验收检查;

2、扣件:

①、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

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②、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和材料试验,有裂纹、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④、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6N.M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3、脚手板

、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的脚手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

、木脚手板:

宽度不宜小于200㎜,厚度不应小于50㎜;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的镀锌钢丝箍两道,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竹笆板。

五、操作平台的搭设顺序

立杆→小横杆→大横杆→与主体拉撑→剪刀撑→脚手板→防护栏杆

六、操作架的施工要点

(一)施工准备

1、单位工程负责人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要求,向搭设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场地。

4、当操作架必须应经项目部验收合格批准同意后方可使用。

(二)操作架基础

根据本工程操作架搭设在砼面上,基础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三)落地操作架搭设

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不得滞后;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立杆垂直度。

1、立杆

①、严禁将外径不同的钢管混用;

②、底部必须设置底座或垫板,底座或垫板高出基础面50mm;

③、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2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设稳定后方可拆除;

④、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或垫板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⑤、操作架步距不应大于为1500~1800㎜;

⑧、接长可采用搭接,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⑨、立杆顶端宜高出操作面900㎜;

2、操作架纵向水平杆

①、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为6米,一根杆搭设至端部;

②、当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件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

③、操作平台在平台下方每格中间应增设一根水平横管,使平台架的上部水平杆的间距为1.5米,并在增设的水平横管中间加设顶撑。

3、横向水平杆

同纵向水平杆。

5、剪刀撑与横向斜杆

①、应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0m;

②、每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③、剪刀撑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④、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50㎜;

⑤、剪刀撑,横向斜杆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6、脚手板的设置

①、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

②、竹串片脚手板应按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用对接平铺,对接端应用不小于18#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③、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进行可靠固定,严防倾翻,可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00~150㎜,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应大于300㎜,亦可采用搭接铺设,接头必须支承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④、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其板头两端均应用直径1.2㎜以上的镀锌钢丝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7、操作架的扣件

①、所有钢管交叉点均应用扣件进行固定;

②、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65N.M;

③、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

④、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

⑤、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8、作业层、斜道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搭设

当建筑物内结构楼梯未施工完成时,应考虑在外架上搭设人行上下斜道,斜道宽度同架体宽度,加设栏杆和挡脚板;栏杆、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采用木胶板且高度不应小于180㎜;斜道梯段的踏步用钢管,踏步用木胶板封面并在两端用镀锌铁丝与踏步横杆绑扎牢固;

七、操作架的检查与验收

检查分班组自查、安全员和工种负责人检查,检查合格且分段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由安全员组织对架体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形成书面资料;

1、在下列情况应进行检查、验收:

①、基础完工后脚手架搭设前。

②、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③、每搭设完一层高度后。

④、达到设计高度后必须进行检查及验收。

⑤、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大雪天后。

⑥、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后。

2、检查、验收的依据:

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②、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③、技术交底文件。

3、在使用中,定期检查以下项目:

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②、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③、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④、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⑤、是否超载。

⑥、在脚手架上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剩余物料移至安全地方,清理架面,清运垃圾,保持架面整洁。

八、操作架的拆除

操作架的拆除原则:

自上而下、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脚手架的拆除顺序:

安全网→脚手板→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钢梁,按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一步一清,水平下降,严禁采用踏步式拆法,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

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如下: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有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6、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约6.0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8、严禁将各构配件抛掷至地面。

9、运至地面的架料、构配件应按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保养,按品种、规格随时堆码存放。

九、操作架安全管理

1、脚手架安全组织管理:

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构成如下:

组长:

邓正余

副组长:

高杰明

组员:

龚明、何斌、刘洪成、王华

2、操作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上岗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且应定期体检,严禁有高空禁忌症及禁忌症状的人员(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进行搭拆脚手架作业。

4、按照规定对参与搭拆操作架作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事故保险。

5、搭、拆操作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6、搭、拆操作架作业时作到“三紧”即袖口、衣服下摆、裤管口。

7、搭、拆操作架严禁单人作业,必须两人及两人以上协调配合进行施工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

8、没有搭、拆完成的操作架在每天收工时一定要确定其稳定,并有临时附墙和加固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9、脚手架搭设完成应按规定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0、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吊运脚手架、脚手管等须使用塔吊专用保险吊钩,严禁单点起吊,要堆放平稳,并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

10、本设计施工荷载按2KN/m2。

,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钢模板、木材及施工多余的物料等,以确保操作架正常使用及防止超载。

11、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恶劣天气(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清扫积雪。

12、操作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杆;如因施工需要必须进行申报批准且采取加强措施。

13、在操作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业人员看守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17、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等,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有关规定执行。

18、搭、拆操作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9、拆除操作架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扣件时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拆除操作架时应一步一清,不准采用踏步式拆除方法。

纵向剪刀撑应先拆除中间扣,然后拆除两边扣。

拆下的钢管、扣件应按类分。

零配件装在容器内,用塔吊或施工电梯运送到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十、操作架搭设的技术质量要求

附:

操作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表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地基基础

表面

坚实平整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偏差

外伸500㎜

-50

排水

不积水

扣件安装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a≤150

a≤150

垫板

不晃动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500㎜

≥500㎜

底座

不沉降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h/3

≤h/3

立杆垂直度

最后验收垂直度20~80m

±100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La/3

≤La/3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

总高度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40~65N·M

40~65N.M

50m

40m

20m

H=2m

±7

±7

±7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0~600

H=10m

±20

±25

±50

脚手板外伸长度

对接

130~150㎜对接总长≤300㎜

H=20m

±40

±50

±100

搭接

≥100㎜搭接总长≥200㎜

H=30m

±60

±75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H=40m

±80

±100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0

立杆间距

纵距

±20

H=50m

±100

±

横距

±50

步距

±20

十一附录: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1、计算参数:

落地式操作架,搭设高度10.5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3米,立杆的横距4米,立杆的步距1.5~1.80米。

钢管类型为

48×3.0,采用扣件刚性连接。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2,按照铺设1层计算。

栏杆采用钢管栏杆,荷载为0.15kN/m2。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400,体型系数1。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500kN/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

2、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200/3=0.06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200/3=0.8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038+1.2×0.060=0.118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0.800=1.12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18+0.10×1.120)×1.5002=0.273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18+0.117×1.120)×1.5002=-0.321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1=0.273×106/4491.0=60.8N/mm2

2=0.321×106/4491.0=71.47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均小于钢管的屈服强度21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2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60=0.09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8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8+0.990×0.800)×1500.04/(100×2.06×105×107780.0)=1.958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3、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200×1.500/3=0.090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200×1.500/3=1.200kN

荷载的计算值P=1.2×0.058+1.2×0.090+1.4×1.200=1.857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1.2002/8+1.857×1.200/3=0.751kN.m

=0.751×106/4491.0=167.255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200.004/(384×2.060×105×107780.000)=0.05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8+0.090+1.200=1.34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1347.600×1200.0×(3×1200.02-4×1200.02/9)/(72×2.06×105×107780.0)=3.723mm

最大挠度和

V=V1+V2=3.769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Rc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2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200×1.500/2=0.135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200×1.500/2=1.800kN

荷载的计算值R=1.2×0.046+1.2×0.135+1.4×1.800=2.73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2).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

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5、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070

NG1=0.107×18.000=1.926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NG2=0.150×8×1.500×(1.200+0.150)/2=1.215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0.150×1.500×8/2=0.900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500×18.000=0.13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4.175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000×1×1.500×1.200/2=1.80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D.4的规定采用:

W0=0.300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7.2.1的规定采用:

Uz=1.67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0.872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0.7×0.300×1.670×0.872=0.306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175+0.85×1.4×1.800=7.153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175+1.4×1.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