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开发项目建议书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要

1.1项目名称:

夏都山地生态风景园

1.2项目性质:

新建

1.3项目类别:

生态开发

1.4建设单位:

青海正源有限责任公司

1.5项目负责人:

乔正祎

1.6建设地点:

西宁市城东区正源生态建设区

1.7建设宗旨:

以生态治理与恢复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区自然空间和林地、林木资源,挖掘和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以林地、山地的生态观光旅游和高原山地特色生态经济林、生态植物资源栽培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推广以及其自然风光观赏和后续绿色产品开发、产品展览销售等为主题,建立起高原山地生态旅游风景区和生态建设开发基地,展示该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生态产业开发技术,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活体验、科普教育、产品购物融为一体,从单纯的造林走向综合发展的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自身“造血”功能,取得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的投入,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能够“造得上、稳得住、长得好、绿得快”的效果,更好地维护和发展生态建设工程,使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同步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并辐射整个河湟谷底两岸荒山绿化,带动整个河湟谷底两岸荒山绿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河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1.8建设目标:

以开发生态观光旅游、服务生态建设事业为遵旨,将山地生态建设与生态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生态区前坡至红崖湾掌2622亩林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开发建设200亩山地生态观光园、200亩生态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200亩山地花卉植物风景苑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游览风景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以及生态经济植物资源的栽培科技示范、生产工艺展览、产品展示销售、科普教育、生活体验等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和服务,将公司生态建设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涵养与环境建设功能、高效生态经济林示范与科研转化功能、休闲观光与生态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建设及观光旅游风景区,荟萃餐饮、美食、娱乐、休闲、酒吧、康体、时尚、度假、购物、地方精品等多维业态,成为吸引高端消费群体,集现代感、娱乐性、前瞻性于一身的活力地带,成为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的一个景观节点,成为山地生态建设与生态观光旅游综合开发示范点。

1.9建设布局:

在保护山体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布局,从下而上、从北到南依次为入口区;东北面山底部分为生态休闲娱乐、餐饮、商务会所、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山地西北面以山地生态绿色产品开发、工艺展览、产品展示、产品销售、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前坡山顶高山观景区;山顶后山红崖湾掌为山地观赏花卉风景苑;远后山为原生态观光区、天然氧吧;为人们提供不同的生态观光项目和休闲园区。

1.10建设原则:

1.10.1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山体格局的基本完整性,合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在有效保护、培育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尽量减少土石方,使人工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共融共生,协调发展。

园内的植被、水系、景观小品、建筑有机的和山体相融合,建筑物“隐藏”在山中、隐藏在绿树从中,伫立其中,穿行其间,感到和谐自然。

1.10.2因地制宜原则:

尊重自然山貌,结合现状地形,因地制宜,巧借山势,依山就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达到与自然环境的一致。

1.10.3突出特色原则:

以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自然山林风光为景观依托,以观光体验为主要内容,突出高原生态、高原植物文化主题,营造富有特色、新颖的景点项目。

建筑充分结合青海民居的元素,体现当地民俗文化。

1.10.4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大绿地建设规模,促进园区绿带的自然化、生态化;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养护水平;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利用绿化区自然空间和林地、林木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依山而建生态餐饮、旅游服务等设施,发展与生态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整个园区面积为2622亩,主要建设内容:

1.11.1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建设工程:

1.11.1.1高原山地生态观光园:

以生态区东北面前坡下部200亩土地为基础,开发建设高原山地生态观光园。

其中建设:

服务接待中心;

餐饮娱乐区:

建设生态会所1座、独门独院特色建筑生态庄园10所;

度假休闲区:

建设别墅50座,为度假休闲公寓和商品住宅;

休闲观光区:

生态长廊、观景平台等休闲设施。

1.11.1.2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区:

以生态区西北面山体下面200亩土地为基础,围绕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生态经济林项目,建设生态经济林原生态栽培观光区,并延伸产业链建设生态绿色产品研发中心、生产流水线,建立起山地原生态特色经济林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引种繁育、科技示范栽培、技术推广培训、信息交流、生态绿色产品研发和生产、产品展示和销售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观光基地。

其中建设:

植物栽培观光区:

在生态区生态治理区或其它区域,种植栽培药用植物、生态经济林植物1000亩以上,为植物原生态观光区(不在该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区范围内);

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区:

流水线作业的生产和研发中心3000平方米;

产品展示购物区:

山地生态经济植物资源原生态产品以及深度开发产品的展示、销售,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科普教育区:

产品研发以及技术培训、教育、信息交流中心300平方米

配套景观廊带、植物造景、后勤服务设施。

1.11.1.3山地风景苑:

以生态区后山红崖湾掌300亩土地为基础,主要建设:

生态经济植物栽培科技示范园50亩:

生态经济林示范栽培园30亩、生态经济植物科研基地20亩(生态大棚3座);

百花园100亩:

为园区核心,以上百种牡丹花卉为主,形成栽培花卉植物资源的百花苑和花卉植物展示中心,其中建3座别墅、6600平方米生态餐饮酒店为餐饮度假休闲区;

健身活动区50亩:

建设射箭场、沙滩足浴、网球场等健身娱乐活动设施;

山地生活体验区30亩:

以栽培纪念林、种植果蔬为主题,建立亲身体验活动区,丰富旅游内涵。

整个园区绿化工程和山体雨水排洪渠、蓄水坝等生态治理工程。

1.11.1.4山顶观景休闲区:

位于生态区北面山顶,面积约300亩,充分利用开阔的视野和平缓的地形,修建观景平台、观景小广场、观景亭台楼阁等休闲景观以及登山健身活动区、林家乐等。

1.11.1.5入口区:

整个园区的主入口,占地30亩。

建设主入口大门1座、服务接待中心、景观廊道、景观水景、植物造景、入口区广场、停车场以及综合管理、供水、供电、供热等后勤服务等辅助设施。

1.11.2园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

一是对各专业功能园区内的绿化工程;

二是以专业功能园区外的生态林为基础,对空闲地补植补栽,进行绿化,加强管护,提高现有林地的森林景观效益,营造良好的生态植被,保持水土流失,并为功能区提供绿色的生态屏障。

1.11.3整个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12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360万元。

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8%,建设单位自筹2360万元,占总投资的23%,申请国家扶持资金3000万元。

1.13建设期限:

五年,2010年1月——2014年12月。

1.14经济效益:

年实现收入5250万元,利税2273万元,其中利润2011万元,投资回收期约5.2年。

1.15结论和建议:

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其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于一体,是人们感受田园生活与气息的驿站。

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城市居民向往的自然王国的缩影,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项目将山地生态建设与生态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生态观光旅游,成为西宁市大南山的一个景观节点。

而且以高原特色农林产品、特色食物加以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餐饮住宿、娱乐服务,延伸旅游内涵,丰富旅游内容,这将极大的满足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将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观光旅游的行列。

为西宁市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提供良好的借鉴。

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鉴此,为更好的实施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工程,特恳请有关部门尽早予以批准,使项目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建设依据和项目背景

2.1建设依据:

青海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若干意见》

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

西宁市政府《西宁市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管理办法》

西宁市政府《西宁市南山绿化管理条例》

《西宁市九眼泉生态观光体验公园详细规划》

2.2项目背景: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人文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我省进行旅游观光。

 旅游业无疑成为青海国民经济重点优势产业,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将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特色产业着力加以培育,并编制了《青海省旅游总体规划汇报纲要》,力争在2010年以前,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大避暑旅游基地;在2020年左右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特色生态旅游区和避暑旅游区,突出高原特色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避暑度假旅游三大中心,赋予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比较而言,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仅限于一般性的自然风景观光旅游,活动内容贫乏单一,具有外延和内涵的旅游服务项目空白,旅游的丰度和广度极度缺乏,使游客真正在景点观光、休闲的时间极短,很大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往返旅游景点的道路和住宿上,与现代旅游要求中旅游内容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的旅游需求相差甚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渴望反朴归真、追求乡情野趣成为时尚。

初级的游山玩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

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以休闲、度假方式取代传统的的旅游观光已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

旅游方式正在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生态旅游正是针对当今旅游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一项正在兴起的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工程。

它把农业、林业、园艺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潮湿而又浓郁的泥土气息、鲜嫩诱人的绿色营养新鲜食品吸引游客,使游客可以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或在田间劳作、或在熔金落日的傍晚散步于幽静的林荫小道,呼吸新鲜湿润充满泥土芬芳的空气,享受森林氧吧,放松自己。

其所蕴藏的商机使得人们越来越坚定地把生态观光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

特别是在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以农业、林业资源为依托,以自然的田园、山野、园林风光为特点,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消费需求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已悄然兴起,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加之大多数城镇居民,长期处于城市紧张嘈杂的环境,连日紧张忙碌的生存竞争,使得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十分沉重,偶逢节假闲暇,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置身于原始的自然区域,放松身心。

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孕育了丰富的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以及食用植物资源,资源生长、生产过程同其他植物有很大的差异,其枝叶、形态以及其采收、加工等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见,人们对它的了解十分粗浅,甚至高原有些生物品种的神秘面纱还未解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使用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天然保健品、药物的潮流,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其生长、生产、加工、成品等各环节的了解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了解和认识高原植物资源的愿望非常迫切。

但目前省内此类观光游览项目还是一个空白。

而且西宁市南山绿化自2002年开始建设,2005年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启动,作为西宁市重点建设项目至2008年已经实施完毕一期项目。

目前已开始实施远后山二期绿化工程。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生态绿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大,投入期长。

而且从苗木的管护方面,每年需要不断的投入,这部分投资仅依靠绿化单位自筹,资金压力十分巨大,导致后期管护不力。

并且随着目前远后山二期项目的实施,绿化范围不断扩大,人力资源、物资等价格不断上涨,管护投入将远远不断的增加,给荒山绿化工作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分造、七分管”,保护好绿化成果是关键。

受条件的限制,山地每年的苗木生长量十分有限,郁闭成林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目前管护资金不足,导致管护工作更不到位,生长不良,成林更不容易,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因此,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绿化工程的持续发展,在生态建设的同时,需要解决后续大量的管护资金投入,加大管护力度,以尽早实现生态绿化的森林景观效益。

为此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将生态经济林项目建设的思路纳入到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从单纯的生态绿化走上了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绿化道路,为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生态经济林建设毕竟是新的发展途径,许多产业发展的问题有待积极探讨和摸索,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完善,后期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等问题还没有解决,限制了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本项目立足于大南山,为充分发挥现有正源生态建设区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优势,为实现生态建设工程的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依山养山的目的,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了山地生态观光园立项及建设规划。

在生态建设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以山地生态观光游览、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和高原特色生态植物资源的自然风光观赏以及高原特色植物资源的产品生产展览、产品体验为主题,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旅游观光以及特色体验项目、休闲的环境,用开阔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林绿地美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使生态区成为一个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以及购物消费融为一体的山地生态观光游览区。

实现经济效益,解决荒山绿化后期管护资金来源,保障生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项目的意义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保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球家园环境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日益下降,人类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的愿望愈来愈强,人们希望到静怡幽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阅历。

崇尚自然和追求生态旅游已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公司生态观光园项目是在目前西宁市周边还没有建立起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空白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紧紧围绕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根据《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管理办法》,为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恢复与建设为指导思想,把生态建设与生态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以山养山,切实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

项目建成后,可建立起高原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为目的的山地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展示该地区综合治理山地的生态恢复和产业开发技术,实现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同步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建设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花园城市的重要举措,丰富城市旅游内容,延伸城市旅游内涵,提高城市品位,促进西宁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开发潜力预示着项目区必将向着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化、绿色产业发展规模化、生态旅游特色化的方向迈进,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促进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

林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现代化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保护人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的健康方面具有其他城市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宁深居内陆,地处高原,不良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西宁林业资源紧缺,给西宁城市形象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彻底改变西宁生态环境,西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改变城市面貌、树立城市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了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开展了规模性的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产建设工程,先后对南、北两山进行绿化。

特别是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加大了生态建设的力度。

林业生态建设从过去专业性、小范围的造林绿化转向综合性、区域性的大生态环境治理,全市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为打造西宁青藏高原花园城市、重塑湟水河流域绿色风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生态绿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大,投入期长,没有收入。

而目前生态建设模式单一,全部依靠财政力量,为单纯的绿化造林,而且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困难较大,极大地限制了西宁市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以致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无法保证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绿化建设缓慢,成效难以保证,整个城市林业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现有的林地、公园、绿地面积、数量与国内园林绿化先进的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如何让荒山绿化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因地制宜,根据大南山绿化管理办法,提出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改变目前的生态建设方式,由造林绿化和生态观光结合起来,建立起高原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为目的的山地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展示该地区综合治理山地的生态恢复和产业开发技术,发展生态建设工程自身“造血”功能,补贴荒山绿化后续管护的投入,实现依山养山,实现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同步发展,保障生态建设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南山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标准,极大的提高南山生态环境建设速度。

只有这样,城市周边生态建设工作才能得以长久、持续,并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个人以及战略投资者投身于生态绿化事业中,才能减轻政府的投资压力,更好的搞好生态建设工作。

这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举措,对落实建设西宁高原花园城市的总体指导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树立西宁现代都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2.2促进生态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生态产业结构调整。

项目立足于大南山,为充分发挥现有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优势,实现生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经营,在林业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了山地生态观光园立项及建设规划,其中一项是为做大做强大南山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开发、完善和实施后续加工、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项目,延伸产业链,建立以山地高原特色生态植物资源的自然风光观赏以及高原特色植物资源的绿色产品开发为主题的特色生态旅游基地,满足个性化旅游的消费需求,以生态绿色产品开发产业作为观光旅游的看点、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大南山生态经济林产业,促进生态经济林的发展,使公司在建设观光旅游项目的同时,为发展生态经济林建设提供示范,并以观光园区科普教育进行培训、推广,引导和带动当地农牧民在山地发展中药材、经济林等经济作物,更大范围带动农户,对推动全省生态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同时,观光园区的建设,通过辐射、带动,使荒山绿化与大南山区域内农民致富相结合,带动区域农户为目的,做到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使农民增收致富,激发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3.2.3建设生态观光园,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经济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朝阳产业,而且也是扩大知名度、提高开放度的形象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青海这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既是一项艰巨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特别是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把青海建成为中国西部特色独具的重要旅游基地,是推动青海国民经济起飞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是符合青海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

项目的建设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居民生活,同时还能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西宁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2.4满足旅游业追求立体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追求呈立体化、多元化发展,休闲、运动、娱乐及生态游已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的首选,回归自然,走近大自然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更多的城镇居民向往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的空气、度假娱乐,这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生态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为生态观光园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规划布局看,项目景区距城市中心仅4公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西宁市生态观光公园首选。

借助现有的林业资源、林地资源,通过生态观光园的建设,将形成健康、稳定、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为西宁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游憩休闲需要的环境和休闲观光的空间,开发“生态游”、“林家乐”旅游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一处体验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更好地展示西宁高原山地林业、生态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符合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优势,是实现“大旅游”与“大林业”的结合,促进西宁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人们林业建设思想观念的改变,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特别是内地游客,他们到青海来,既享受了阳光、蓝天,同时也享受高原山地特色生态经济林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资源为主的农林产品、特色原生态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以及特色饮食文化以及娱乐服务,满足由观光性向生态旅游、个性化旅游的消费需求,不虚高原之游。

同时,本地市民在节假日有携家老少及亲朋好友到郊外游的习惯,本项目由于地处城郊结合处,离市区很近,交通十分便利,为本地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提供一个好的休闲环境。

3.2.5项目的开发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青海地处祖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地区和重点地区。

西宁市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居了全省38.4%的人口,是黄河上游源头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决定了西宁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但是由于受高原大陆干旱性的气候条件限制,西宁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基础脆弱,周边山体均为荒山荒坡,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荒芜裸露的山坡影响了整个城市的面貌,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紧紧围绕“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个目标,在城市建设和整个发展中融入旅游的要素,形成一处良好的生态建设和恢复的示范基地, 大力促进西宁市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这对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改善西宁地区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拉动内需、加快和促进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