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28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docx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

各类艺术作品及技巧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1、“礼乐一体”的原则:

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

2、融合互通的精神:

即中国艺术的诸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3、注重神韵的技法:

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4、用于教化的目的:

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用。

二、书法艺术

(一)书法艺术的基础——汉字的方形结构和线条变化

1、一方面,汉字中融入了中国人对造型美的基本见解,即结构平衡,线条流畅,整齐而有变化,均匀而有对比,给书法家提供了施展艺术才能、驰骋艺术想象的天地。

2、另一方面,汉字结构的写实主义和人体本位精神,是汉字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因素,便于书法家依据自己对美的感受,将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美与汉字的结构美紧密结合起来。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朝代

发展阶段

特点

代表书法家

代表作品

汉以前

产生阶段

艺术创作的自觉性未形成,审美风尚未出现,书法理论为萌发

李斯

《毛公鼎铭文》(西周晚期)

《石鼓文》(春秋)《泰山石刻》(秦)

汉代

成熟时期

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产生,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局面

蔡邕

《大风歌碑》

曹喜

魏晋南北朝

承上启下,完成书体演变的阶段

篆、隶、楷、行、草诸体俱臻完善,产生众多优秀作品和大书法家

钟繇(完成楷书定型化)

《上尊号碑》(隶书)

王羲之

《兰亭序》

陈僧智永

《千字文》

隋唐

鼎盛阶段

书法理论和创作都达到新高度,开始对日本书法产生影响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銘》《皇甫诞碑》

褚遂良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薛稷

《升仙太子传》

李邕

《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

张旭

《肚痛帖》

颜真卿

《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苻璘碑》

怀素

《千字文碑》《自叙帖》

不景气

盛行“帖学”,限制创新,习书时俗趋贵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赵佶

赵孟頫

《兰亭十三跋》《洛神赋》

倒退阶段

形成“台阁体”,呆板整齐,缺少生气

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

米万钟等

中兴阶段

提倡碑学,重继承和革新,突出个人风格

郑燮、金农、吴昌硕等

三、雕塑艺术

朝代

雕塑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

秦代

写实主义

秦始皇兵马俑

汉代

运用寓意手法,造成浪漫主义的艺术效果

马踏匈奴石雕

采用现实主义,展现以人与人为主要关系的现实生活

徐州楚王墓汉代兵马俑

魏晋南北朝

深受佛教影响,多以表现内容为题材。

人物形象为印度佛模样,塑工上注意圆润,形象上注意浓丽纯朴的色调和朴实的装饰美,思想上追求宁静飘逸的脱俗情感

敦煌、云冈、龙门和麦积山四大石窟的造像

唐代

色彩明快,趋于华丽;人物造型比较适度,凝练健康;人物神情温和慈祥,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和亲切感

龙门石窟唐代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宋代

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方面达到很高水平,神佛造像更加世俗化

山西晋祠圣母殿的44个宫女塑像

四、戏曲艺术

(一)戏曲的发展

朝代

发展情况

原始社会

原始乐舞,巫舞

先秦

民间歌舞,小调,傩戏,乐舞滑稽表演等

秦汉

百戏,包括杂技和舞蹈

隋唐

百戏兴盛,节目繁多,节目已具备故事情节,唐代设立教坊,出现“参军戏”

杂剧出现

南方杂剧发展为“南戏”,北方杂剧演变为“元杂剧”

中叶以后,南戏演变为传奇,元杂剧衰落,梆子戏秦腔形成

清初京剧形成

(三)戏曲艺术表演的特点

1.虚拟的时空环境。

与西方话剧有根本不同,话剧要求是有的环境,中国戏曲则没有固定的环境。

时间和空间自由灵活,完全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

这种高度简练、泼墨写意式的虚拟手法,是中国戏曲的最大特点。

2.严格的表演程式。

戏曲的虚拟依据与一定的真实生活,虚拟的表演也要受表演程式的规范,这是以生活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逐渐形成的一种形式结构。

3.夸张的艺术形象。

戏曲的夸张主要表现在形象和表演方面。

五、绘画艺术

(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朝代

发展情况

名作

名家

贡献

新石器时代

彩陶图案,岩画

先秦

绘画出现了独立作品:

墓中

出土的帛画已有主题,线条有力生动

秦汉

壁画、帛画发展成熟,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以线条勾勒。

咸阳秦宫遗址壁画;洛阳汉墓壁画;马王堆西汉帛画;辽蒙东汉帛画

毛延寿

魏晋南北朝

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不再是建筑物或器皿的附属。

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先后成熟。

《女史箴图卷》

《洛神赋图卷》

顾恺之

线条富表现力,追求“传神”效果,注重刻画人物神态

张僧繇

创造“没骨法”,以色彩深浅增强立体效果

陆探微

极重笔法,描线如刀刻一般

隋唐

绘画艺术高度发展,种类,技法都超过以往,产生一大批各有风格特点的画家

《游春图卷》

(隋)展子虔

解决了山水画空间远近问题

《历代帝王图卷》

《步辇图》

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卷》

《地狱变相图》

吴道子

“画圣”,主要创作壁画

艺术上的贡献:

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丰富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力

《簪花仕女图》

周昉

促成了仕女画的形成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喜用强烈鲜明的色彩,创造青绿着色法,金碧山水代表

王维

从抒情角度描写山水,以墨浓淡表现山水神韵,水墨山水代表

五代

社会重视艺术社会生活,宫廷设立画院,搜罗画家进行创作,花鸟画成熟

黄筌、黄居寀父子

采用“勾勒法”,其画法称为“黄体”,演变为后世工笔画

徐熙

采用“没骨法”,画风称“徐体”,演变为后世写意画

宋元

绘画受到朝廷重视,宫内设画院,科举设画科,画家专业化,产生风格流派,书画结合

《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赵佶

花鸟画工整艳丽,院体画代表人物之一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创作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维摩居士图》

《五马图》

李公麟

擅长人物画

明清

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

徐渭

写意花鸟画大师,被称为“大写意画家”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与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

西洋画

艺术特征

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

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

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

色彩运用

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

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

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

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画法

中国画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简繁,曲直,刚柔来体现华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

注意描写对象的对比,高地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三)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形神兼备,画贵神韵。

注重神似,气韵,形态是否逼真再其次。

重在写意,写神。

2.诗情画意,重在意境。

画如诗,有情趣,有意境。

要描绘一种境界,抒发一种感情。

使人与自然相通,相融。

3.心师造化,迁想妙得。

以造化(大自然环境)为师,为创作源泉。

在观察体验,“迁想”的基础上,分析,提炼,构想,有“妙得”再去作画。

(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

4.绘画技巧研究“六法”:

(谢赫提出)

气韵生动:

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骨法用笔:

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

果断及外在表现等。

应物象形:

描绘要与反应的对象形似。

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

但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随类赋彩:

色彩与所画的物像相似,色彩非自然主义。

经营位置:

绘画的构图。

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

非定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

传移摹写:

临摹画技能。

5.绘画分“四格”(“四品”)

能格:

有功力,能生动表现对象物的作品。

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达到形真神似的地步。

妙格:

回话得心应手,笔墨精妙。

在“能格”的基础上更要求神似,画面中时有奇妙的神来之笔。

神格:

形神兼备,立意秒合自然。

逸格:

不注意绘画的规矩,笔墨精炼,意趣出常。

技法炉火纯青,不拘章法,尽情表现胸中意气。

6绘画分南北宗:

受佛教南北禅宗影响,唐起从艺术审美上将南北风格区分欣赏,绘画分南北宗,但作家不分。

北宗:

理念追求深透,画法著色山水。

北宗之祖:

李思训(大李将军)

南宗:

理念追求淡远,画法笔墨渲淡。

南宗之祖:

王维(王右丞)

(四)与绘画的关系

1.书画同源:

最早的文字是图画,象形文字又使图画线条画。

2.书画同工具: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书画同是线性艺术:

书法是线条艺术,中国话是点线艺术,不同于油画的板块艺术。

中国传统书画属于同一类别。

4.书画相同互补:

题画文字是书法,部分书法如同画,讲构架美。

 

六、民族音乐艺术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上古】起源于表达感情和祭祀活动。

【周】音乐功用大增,水平很高,周公制礼作乐,音乐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三个特点:

(1)分等级

(2)成为教育课程(3)从祭祀转向为政治服务。

音乐演奏水平很大提高,研究音乐的著作大量产生,如《乐记》,荀子的《乐论》。

【汉】除加大音乐的社会功能外,又成立“乐府”,搜集整理演奏民歌。

【南北朝】中国音乐大发展

民族大融合使个民族融合。

佛教大发展使宗教音乐大量融入。

玄学的影响带来对音乐美感作用的研究。

南北分裂,使南北方音乐分别得以发展。

【隋唐】中国古代音乐最盛期。

中原文化生活活跃,到处莺歌燕舞,朝廷喜爱歌舞,建“梨园”,制作歌舞节目。

《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各给民族,国家文化都被唐朝兼容。

唐代音乐的三部分:

燕乐,曲子,变文。

【宋元】音乐市民色彩增强

宋词来自民间曲子词。

元散曲融入更多市井色彩。

有了专供演出的勾栏瓦舍。

【明清】音乐中民歌占很大比重,超过历朝。

音乐理论的研究取得空前成就。

(朱载堉)《乐乐全书》

(二)音乐的审美特征

1.能够抒发感情,跨越时空的传播,引起共鸣,如《孔雀东南飞》

2.可以陶冶性情,使人产生美感享受,如《春江花月夜》

3.表现民众的呼声与愿望,使下情上达,如《伐檀》《硕鼠》

4.能够引起政治教化作用,激励民众,如《大风歌》《破阵乐》。

(三)名家名曲

【舜】《韶》乐舞,用于祭奠仪式。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周】《舞》周武王时期大型乐舞,表演灭商战功和天下太平。

【战国】《九歌》屈原作,祭祀楚国各种神,谱民间祭神乐曲。

《高山流水》赞誉弹琴人俞伯牙与听琴人钟子期由知音而发展成生死之交,意在感慨“知音难求”。

全曲立意清高,有气势,有形象,充分发挥了筝的演奏技巧。

巍巍青山,滔滔江河,尽在筝音中,听罢一曲,心旷神怡。

【汉】《广陵曲》描写战国时摄政刺杀韩相之事,晋朝嵇康奏此曲而闻名。

《胡笳十八拍》是关于蔡文姬的故事,曲谱深沉苍凉。

《梅花三弄》南朝至唐朝演奏。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格,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十面埋伏》古琵琶曲,描写项羽兵败自刎前的心情,凄悲慷慨。

【唐】《秦王破阵乐》唐代宫廷乐舞,描写秦王李世民破叛将,解唐危,庆胜利。

《阳光三叠》是唐代著名琴歌,以王维诗《送二元使安西》为词,全区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离情别意。

《霓裳羽衣》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型歌舞套曲。

玄宗曾等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词曲。

渲染天外世界的飘渺。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张若虚词。

描写江南春晚江边月色花丛及思念亲人之情。

 

七、楹联艺术

1.对联:

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讲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起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

中国的艺术很重视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

但它所蕴涵的仍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楹联艺术的作用,在与美化客观环境,激荡人的心灵。

好的楹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2.对联的特点:

(1)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最基本的特点。

(2)词性要相同。

(3)结构要相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要相互照应。

(4)平仄要相对,即上联要用仄声字。

3.对联的作用:

(1)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看:

它与汉字,汉语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又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不可分割。

汉字是方块字,表意,单音节,汉语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单音节字组成的单音节词排列起来,最能体现工整对仗,抑扬顿挫,的特点,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从个人的角度:

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要做好一副对联,处了博学多闻外,还要反应机敏。

所以古代常以此测试一个人的聪敏程度。

(3)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

古人曾用它来解决某些军事,外交,刑狱等重大问题。

【其他重要知识点】

1.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汉魏时期)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2.隶书:

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隶书”。

3.隶变:

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是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

4.(钟繇)完成了来熟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成为“钟王”。

5.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

6.唐初四大书法家: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7.(欧阳询)被尊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与其子(欧阳通)并称为“大小欧阳”。

8.(薛稷)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

9.张旭以(草书)出名,世称“张癫”。

10.颜肥柳瘦:

颜真卿将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划写的细瘦,把点竖撇捺写的肥壮,世称“颜体”:

柳公权则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的均匀硬瘦,把点划写的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

11.帖学:

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法师与帖。

12.唐宋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3.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

14.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15.晚明四大家:

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

16.所谓运笔起始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

17.数量最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8.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是是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教内容)为主要题材。

20.(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1.秦汉时期,出现(百戏),包括杂技和歌舞。

22.唐代开设(教坊),管理宫廷歌舞。

23.梨园:

唐玄宗时在宫廷禁苑中选择“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因此后世戏班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

24.(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25.杂剧的角色一般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分担。

26.杂剧流行于元代,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在最早的戏台保存在(山西省)

27.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

于是以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新的唱腔,以今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28.雅部:

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29.花部:

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称为“花部”。

30.(京剧)代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水平,分为(京),(海)两派。

京派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讲究艺术规范;海派勇于革新的创造,注意吸收新鲜事物。

31.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32.绘画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

33.汉代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34.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

35.没骨法:

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笔墨勾勒。

36.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37.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

(画绝),(才绝),(痴绝)。

38.隋代的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的关系问题。

39.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藏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40.画圣吴道子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形。

41.在(张萱)和(周昉)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42.金碧山水:

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

43.水墨山水:

王维从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已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44.(五代)时期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

45.西蜀画家(黄笙)(黄居寀),父子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

46.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的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

47.院体画:

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欣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

48.宋代在花鸟画方面兴起了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

49.南宋画院四大家: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50.元宋四大画家:

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51.吴派四大家:

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

52.明代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画牡丹。

53.明代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

54.清末(吴昌硕)把书法,刻画,篆刻结合在一起。

55.形神问题:

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的得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再其次。

56.“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

57.“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所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58.(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

59.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

60.清商曲的代表是(《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子夜四时歌》)。

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

62.唐玄宗时,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坐部伎)。

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燮和南宋(张炎)为代表。

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

65.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似的音乐著作,反映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66.明代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这一时期的音乐理论的成就最高的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提出了十二平均论。

67.五音:

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4,5,6,实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68.“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

69.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乐器。

70.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幅对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