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92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文档格式.doc

二、广播与电视的不同特点

它们的根本差异在于:

广播是听的,电视是听的和看的;

广播的信息符号是声音,电视的信息符号则包括声音、图像和文字。

1、在传播手段上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它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综合的信息符号,与人类感知过程和精练极为吻合,观众极易感知。

音像符号是直观的,它类似于现场情景而现,所以信息量更为丰富、全面。

面对这些直观的图像,能使观众产生一种亲切感、现场感及参与感。

广播是用来听的,声波是不容易隔断的,因此广播电视在传播手段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表现为“听”的单一,可以集中注意力,受其声音的控制。

二是表现“听”的随意,及比电视更随意,可以一面干活一面听广播。

2、在传播内容上

电视的综合性比广播的更强,因为它是声音、图像和文字的综合,所以电视的娱乐性强,电视除了各类文娱节目和游艺节目之外,还有与电影合成影视艺术的电视剧。

但广播也是综合的,只是它的综合不同与电视那样高层次的综合。

在文艺方面,广播电视需要调动观众的形象转化能力,把语言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等。

3、在传播方式上

广播节目的制作要比电视节目更为简便,广播节目的成本也比电视低,广播收音机的费用一般要低于电视收音机,所以广播在接受上随意性要更大。

这种不同特点说明,广播与电视各有所长,彼此不能取代,各有优势。

三、广播电视的弱点

1、传播手段的易逝性

2、传播内容的表面性

3、接受方式的被动性

四、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

社会性、大众性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应用中产生的,而且是由广播电视的科技特性所决定的。

五、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新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

六、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使广播电视节目形成了相应的四大类型的节目系统:

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提供服务等四大类型的节目系统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节目要素

一、声音的性能

物理性:

1、音调的高低主要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指单位时间内声波振动的次数)决定,频率高,音调也高;

频率低,音调也低。

2、响度,又称音量。

它是由声波振动的幅度来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强;

振幅小,声音弱(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一般在16赫兹到2万赫兹之间)。

3、音色又称音品或音质,它是由泛音(或称谐音)的数量、泛音的频率和振幅所确定的,泛音的多寡和相对强度决定着音色的差异。

心理性与声音的时代感、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相关联。

表情性表现为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具有一种表情(抒情)的作用。

二、语言在广播中的平行规律

因为广播和收听是平行的、同步进行的,所以语言表达的程度和信息量要与听众的言语感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相适应,收听过程和理解过程也应该同步完成。

因此,必须考虑大脑对语言理解过程应该尽量缩短,也应达到一个平行的境界。

这就是广播与收听的“平行规律”。

三、语言在电视中的作用

1、揭示主题阐述思想意义

2、补充画面形象的不足

3、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4、渲染、突出、烘托图像,使图像更富有感染力、真实感和亲切感

5、联结画面

四、广播电视节目音乐的形态划分:

标志音乐、间隔音乐、描述音乐、特技性音乐

五、节目音乐的作用

1、增加节目的艺术性,无论是深化主题,或是渲染环境,或是抒发情感,它都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2、是语言和音响的有机补充,更美化它们。

3、作为一种蒙太奇手段,连接有关的音响内容。

节目音乐的不同功能:

表情功能、标点功能、装饰功能、表真功能

六、画面图像的特性

1、连续性:

指画面在传播时的连续效果。

它是画面所体现出的时间因素:

同时还指的是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综合所造成的运动效果。

2、现在时性:

对于观众而言,电视画面永远是现在事态的。

一种正在发生的时态的表现,哪怕是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它都会使观众感到是一次再现。

3、选择性:

指的是电视画面是一种已经选择过的现实的记录。

4、多义性:

画面内容往往容易产生多种解释。

七、声画关系

声画关系的三种形态:

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声画合一:

声音和画面是同步的,即声源在画面之中。

声画表现的是同一内容。

声画分立:

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不吻合,但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关连。

在声画分立的组合关系中,声音和画面实际上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方式。

声画对位:

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的涵义。

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节目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一)从节目内容去考察:

新闻种群和文艺种群

(二)从节目形态去考察:

一般型节目、综合型节目、专题型节目、对象型节目

(三)从其他角度考察:

1、按特定对象分:

有一般性节目和对象性节目

2、按选题范围分:

有一般性选题和专题节目

3、按受众参与情况分:

可分为受众参与节目和非参与节目

4、按是否有主持人分:

由主持人节目和非主持人节目

5、按节目来源分:

有自办节目、联办节目、交换节目、转播节目、联播节目等

6、按播出方式分:

有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

7、按播出时间分:

有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等

二、节目种类的具体划分

1、六分法:

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2、四分法: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文艺性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服务性节目(包括广告)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样式

1、单一式:

节目的整体性,具有独立的完整的内容与相应的形式。

2、专题式:

指一组内容相对专一的广播电视节目的集合。

分为固定性专题节目和临时性专题节目。

3、栏目式:

又称专栏式,这是将一些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和播出的一种形式。

4、综合式:

指按照一定的构思、编辑方针和要求,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作品有序地组合起来的广播电视节目。

5、板块式:

指一些节目组成一个单元,又由若干单元构成一个集合体的广播电视节目。

6、杂志式:

这也是由许多节目组合起来的集合体。

杂志型节目以新闻杂志型节目为典型。

第五章新闻性节目

一、新闻性节目的定义

广播电视新闻是正在变动或刚刚变动的信息的多符号的、广泛迅速地传播。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真性强、特殊的传播规律

三、广播电视新闻定义与陆定一的新闻定义的不同

1、是将“新近发生”具体表述为“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强调时效性,努力实现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的同步化。

2、是将“事实”改为“信息”。

3、是用“广泛、迅速的传播”代替“报道”。

将传播学引入新闻学之中,运用传播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广播电视新闻。

4、是突出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多符号的传播特性。

四、广播电视新闻特点中特殊的传播规律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近距离亲切律和分立对位律

五、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基本形式

现场直播、记录报道(口播新闻、录音录像报道)、连续报道(追踪式连续报道、积累式连续报道)

六、广播电视的特性:

丰富多彩的体裁样式(口播体裁、录音体裁)、广播电视“短、快、新”的传播优势

七、广播新闻节目的类型:

消息报道性的新闻节目、专题性新闻节目、大板块综合式节目

八、电视新闻的特性:

传播方式的直观交流、图像传播的弱点

九、电视新闻性节目的报道形式:

口语新闻、图片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字幕新闻

十、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

1、消息类新闻节目:

独具特色的电视新闻类型、栏目化的节目编排方式、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2、专题类新闻节目:

专题新闻、专题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电视专访、新闻杂志

十一、广播电视评论的特性:

新闻性、政论性、社会性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

一、电视纪录片的历史渊源

1916年,美国人罗伯特·

弗拉哈迪拍摄了影片《北方的纳努克》。

起初产生较大影响的是1980年5月8日开播的15集的《丝绸之路》,稍后是1983年8月7日开播的25集《话说长江》。

二、电视纪录片的定义:

对某一真实的现实的或历史的生活事件或人物作一种专题性的系统、完整地记录报道的电视节目,就叫电视纪录片。

三、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新闻性、艺术性、论理性

四、电视纪录片的类型

按题材划分的标准分为政论专题片、人物传记片、人文地理片、艺术纪录片、文化评论片、新闻故事片

依据电视纪录片的形态分为特别纪录片、调查性纪录片、微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

第七章教育性节目

一、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的特性

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

2、施教育者的权威性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4、教学方式的形象性

二、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的作用

1、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2、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3、补充正规学校教育

三、广播与电视的社会教育比较

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

在专业教育方面,广播适宜中外语言教学、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文科教程的教学,电视除上述学科外,还适宜数、理、化、生物、天文等理科和工科教学。

在艺术教学方面,广播适合于音乐、戏曲等艺术的教学,而书画、雕塑、舞蹈、影视等艺术的知识教学,则就需要运用电视手段了。

其次,是传播知识方面的差异。

广播擅长于说理,它以通俗的讲解来普及较抽象的理论;

电视受到图像制约,也就有所差异。

广播可以系统地稳定传授特定的知识,而电视要受“闲暇时间接受”的限制,偏向于知识竞赛之类的节目,有趣但缺乏系统性,也怕过滥而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育性节目的类型

采用教育方式的标准,分为两大类:

社会性教育节目(知识性教育节目、对象性教育节目、竞赛性教育节目)、教学性教育节目(综合教学、专业教学、应用教学)

第八章服务性节目

一、服务性节目的定义:

是指那些实用性强,用通信息、作咨询、当参谋、反映群众呼声等方式,直接为社会各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受众排忧解难,对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要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广播电视节目。

二、服务性节目的特征:

一是实用性,二是它能产生直接影响作用。

第一个特征是服务性节目内容方面的,它制约着节目的制作思想;

第二个特征是受众接受方面,它反映出节目的社会效果。

二者结合,才可称为一个优秀的服务性节目。

三、服务性节目的类型

1、按内容划分:

经济信息节目、生活服务节目、受众服务节目

2、按节目性能划分:

直接服务性节目、咨询服务性节目、指导服务性节目

3、按节目形态的标准划分:

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单项性服务节目、综合性服务节目)、非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

四、国内播出的第一个电视广告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国内第一次播出电视广告——上海药材公司的“参桂养荣酒”广告。

五、广播电视广告的作用

1、迅速传播商品、科技、文化和劳务方面的信息

2、依据一定的道德、文明规范或准则,推进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3、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供财力支持

六、我国广播电视广告的特殊性

1、它是社会主义性质

2、在发布上,要坚持有益、有利、有节的原则

3、要严格区分新闻与广告,不得搞新闻广告(即有偿新闻)

七、广播电视广告的创意要注意:

要具有广播电视的特征,要艺术化

第九章文艺性节目

一、文艺性节目的定义:

或是以音像形式传播其他文艺样式的作品,或是以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就是文艺性节目。

二、文艺性节目的特性:

兼容性、渗透性、综合性、连续性

三、电视文艺与广播文艺的差异

广播文艺是听觉艺术,电视文艺是视听艺术,其根本差异即在于:

电视文艺比广播文艺多了一个图像因素,因而派生出这些差异:

(一)兼容度不同

(二)确定性不同(三)刺激度不同

四、文艺性节目的类型

1、按艺术种类分:

音乐节目、戏曲节目、曲艺节目

2、按节目功能分:

知识教育型文艺节目、服务型文艺节目

3、按节目来源和节目加工程度分:

直播节目、加工节目

4、直播节目类型:

音乐节目、戏曲节目、曲艺节目、舞蹈节目、文学节目、电视小品、文艺专栏、综合性文艺节目

5、加工节目类型:

电影录音剪辑、MTV:

即音乐电视、LTV:

即文学电视

五、广播剧的定义和特性

广播剧是以电声技术制作和传输的声音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戏剧艺术。

广播剧的表现手段是声音,它包括语言、音乐、音响。

与电影和话剧相比,广播剧的制作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反映现实生活快,不受舞台,场地的限制,传播迅速。

广播剧的特征在于只凭声音来完成戏剧的使命,只靠广播来传播戏剧演出,听众凭借听觉欣赏接受戏剧内容,并唤起现象与联想,能动地参与戏剧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获得一种审美的艺术感受。

六、广播剧的类型

1、按题材内容分:

音乐广播剧、戏曲广播剧、广播报告剧(报告文学广播剧)、诗广播剧、惊险广播剧、儿童广播剧、科幻广播剧、荒诞广播剧

2、按形态划分:

广播短剧、广播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

广播连续剧:

是一种适宜表现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时空自由的故事的广播剧品种。

广播系列剧:

这是一种有联系的若干广播剧的联合体。

七、电视剧的定义与特性

以电子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剧。

电视剧除具有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共有的特性之外,它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性:

兼容性、综合性、运动型、视像性、逼真性和蒙太奇性

八、电视剧的类型

1、按创作风格分:

戏剧式电视剧、小说式电视剧、散文式电视剧、报道式电视剧、纪实性电视剧

2、按题材尺度分:

历史电视剧、现代电视剧、传记电视剧、军事题材电视剧、言情电视剧、儿童电视剧、神话电视剧

3、按电视剧的构成方式分:

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第十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1、前期准备:

①进行认真的策划②确定选题于撰稿③资料的收集

2、中气采录

3、后期合成:

编辑将摄录来的是素材或撰写的文字稿进行处理(摄制方法:

先录后编、无剪辑摄制、实况转播、实况录像)

二、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一是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二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

三是要坚持敬业敬人的职业原则。

四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工作内容

1、创作策划——出一个好点子

2、制作策划——确定节目风格形式

3、传播策划——定位与效果

4、经营策划——效益分析:

如果能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就是最大的成功。

5、实施策划——制作部的优化组合:

表现为人员的组合和日程的安排。

四、制片人制:

是一种符合影视片艺术生产规律的管理制度,即制片人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权,集多种管理功能于一体。

五、制片人的工作职责:

主持节目的整体设计;

参与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并实施管理;

做好节目的发行与播出工作;

经费预算,审核与管理。

六、制片人的修养:

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

具有较高的业务修养和功力;

具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和经济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精明强干,善于社交。

七、编导的主要任务:

指导节目制作;

编排审查播出节目;

组织领导通联工作。

八、导演和导播的修养:

预见性;

创造性;

指导性;

机敏性

九、采录的特点:

采访手段的特殊性;

采访与传播的同步性:

要有严格的现场条件而且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访者,采访对象与受众的直接性;

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和技术人员的趋同性。

十、合成的特点:

时间性强;

技术性强;

协调性强;

综合性强

十一、合成的法则:

主次律;

互易律;

分立对位律;

听觉的相对完整律;

淡出淡入律

第十一章媒介人物

一、媒介人物的作用:

引发受众的情感效应;

构成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示节目的风格个性

二、媒介人物的修养:

政治理论修养;

思想品德修养;

文化学识修养;

业务技巧修养(精湛的表达技巧;

机敏的应变能力和积极的协调能力)

三、播音工作的特性:

无对象的交流;

高频率的传播;

技巧性的发声吐字

四、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

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不同;

工作职能不同;

工作情境不同;

心理素质上的不同;

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五、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特性:

亲切性;

权威性;

独创性;

稳定性

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作用

1、将新闻节目栏目化,使单个的新闻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加强报道的深度;

3、构成传播与接受的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与观众参与。

第十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和接受

一、无线电传播

1、无线电广播:

它是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节目的传播方式。

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较新的广播形式,我国在1959年就作了实验播出,真正的发展还是80年代的事。

2、无线电视: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电视信号的一种传播方式。

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二、有线传播

1、有线广播:

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电缆)传输声音信号的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

有线广播产生于1893年,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网,到80年代以县为中心。

2、有线电视:

或称“电缆电视”、“闭路电视”。

它是利用同轴电缆或光缆传送电视节目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国际上通常叫CATV)。

3、图文电视:

图文电视是一种新型的电视多功能数据广播,它将由文字和图形构成的信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叠加在电视信号中传递,用图文电视机接收。

也可以通过插在计算机中的图文电视接收卡来接收、显示、储存、打印。

三、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受众的广泛性与复杂性;

受众参与的程度高;

受众往往可以采取半接受状态

四、“魔弹论”与“受众中心模式”的主要内容

“魔弹论”:

传播是魔弹,能以同样的方式穿透每个受众的眼睛和耳朵,产生同样的效果。

“受众中心模式”:

人民是广播电视的主人,听众和观众不仅是传播对象,而且还是服务对象,更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行为主题之一。

五、受众的结构:

基本受众、参照受众、特约受众、潜在受众

六、受众心理:

新奇心理、利益心理、求知心理、亲近心理、逆反心理(尽量寻找与受众的相似点,使传播者置身于受众之中;

采用投递“名片”方式)

七、广播电视受众参与的特点:

直观性,广泛性,动态性

八、受众反馈的特点:

受众反馈的被动性;

现时受众反馈的无序性;

受众反馈的延缓性;

受众反馈的差异性;

受众反馈的多样性。

第十三章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

一、广播电视管理制度:

国营制度;

公共制度;

商业制度

二、广播电视管理的特点:

以宣传为中心的整体管理格局;

分门别类的管理体制;

纵横交错的管理形态;

多种管理方法综合运用。

三、广播电视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技术管理;

教育方法;

经济方法;

法律方法

四、广播电视立法的含义

广播电视法是“规定广播电视活动的社会关系,体现国家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广播电视事业正常发展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五、广播电视法规的内容范畴

1、确定国家发展广播电视的基本方针,明确广播电视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2、确定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性质和任务,设立与撤销的条件;

占有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财政来源。

3、确定主管部门及职责,规范和调节国家电台、电视台与其他各类电台、电视台之间的关系;

规范和调节广播电视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确定广播电视系统内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权利、责任、义务、规范并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

4、广播电视节目管理;

广告管理。

5、确定各类电台、电视台节目播出和经营规则;

公益性和营利性服务。

6、确定广播电视收费标准及管理方式。

7、确定广播电视从业者的权利、责任、义务。

8、确定广播电视的法律责任,广播电视道德规范。

9、电缆、光缆、微波、卫星广播电视管理;

规定各类电台、电视台的功率和覆盖范围,确定频率、频道的分配原则。

10、确定广播电视系统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权限。

六、我国的广播电视法规:

一是以政策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

二是为改革和四化服务;

三是实事求是;

四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五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六是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变化相统一。

第十四章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早期的广播电视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为了推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剩余的广播器材,在上海开设了“中国无线电公司”。

1927年3月,私营的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

1928年8月1日,南京开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29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电信条例》,允许民间经营广播电台。

三、解放区的广播事业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1945年9月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才恢复播音。

四、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阶段(1949-1956):

1950年4月10日,为了发展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国际广播编辑部。

1952年起,开始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

第二阶段(1957-1966):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

1959年成立了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北京广播学院,一些省市还成立了广播电视学校。

1965年9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为纪念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题了词。

第三阶段(1967-1976):

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第四阶段(1977-):

1978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