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34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石景山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试卷

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胰岛B.肾上腺

C.唾液腺D.垂体

【答案】C

..............................

2.在我国的一些山区,以前能够看到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的人,下列对该病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碘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缺铁红细胞数量较少D.缺少维生素B2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

【答案】B

【解析】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

点睛: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

A.由全身骨骼组成B.由神经和骨骼组成

C.由关节组成D.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

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

D

4.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B.骨骼肌收缩舒张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答案】B

【解析】一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才能牵引所附着的骨,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完成运动,A正确;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B错误;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腹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C正确;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正确。

5.骨折后骨能够愈合,与其有关的结构是

A.骨膜B.骨质

C.骨髓D.关节

【答案】A

【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愈合有关。

6.下列关于人体骨的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骨膜内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B.成年后骨松质的腔隙中不再填充红骨髓

C.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

D.一根长骨就是一个器官

【答案】B

【解析】骨膜位于骨的外层,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A正确;骨松质的腔隙中始终填充红骨髓,B错误;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变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C正确;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的,属于器官,D正确。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中

A.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B.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C.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D.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答案】C

【解析】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中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8.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是关节囊,使关节灵活

B.3是关节腔,腔内有滑液

C.5是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牢固

D.1是关节头,4是关节窝,共同围成关节

【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结构名称:

1关节头,4关节窝,两者构成关节面。

2关节囊,3关节腔,5关节软骨。

2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A错误;3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B正确;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更加灵活,C错误;1关节头,4关节窝,两者构成关节面,D错误。

9.某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可能是由于

A.关节腔内有滑液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D.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

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考点:

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

10.下列成语所表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金鸡报晓B.惊弓之鸟

C.老马识途D.鹦鹉学舌

【答案】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金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

1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的“养母”,说明这是大山雀的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

D.孔雀开屏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的“养母”,是大山雀的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B错误;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首领”往往是身体强壮者,C错误;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因此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点睛: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12.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因为

A.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B.能输送卵细胞

C.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D.是受精的场所

【答案】C

【解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选C

13.下列有关人体青春期发育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身高迅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

B.生殖器官的成熟是青春期最主要的变化

C.精子和卵细胞的作用使得男性与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D.青春期时脑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发育完善

【答案】C

【解析】身高突增、体重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正确;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B正确;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产生的性激素,使得男性与女性出现第二性征,C错误;青春期时脑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发育完善,D正确。

1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飞蛾扑火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D.蜻蜓点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

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

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5.青蛙和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受精卵、受精卵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D.受精卵、种子

【答案】A

【解析】一般地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动物体再由器官形成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

青蛙是有性生殖,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向水中排卵,雄蛙向水排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由蝌蚪发育成成蛙的;大豆是被子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束后,雌蕊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因此青蛙、大豆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故选A。

16.在鸟卵的结构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

A.卵黄B.胚盘

C.卵白D.胎盘

【答案】B

【解析】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能发育成雏鸟。

17.鸡卵在孵化成雏鸡的过程中,鸡卵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应是

鸡卵在孵化成雏鸡的过程中,鸡卵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应是

A.AB.BC.CD.D

【答案】C

1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蝉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②苍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

④鸡属于晚成鸟,须由亲鸟育养

⑤要确保嫁接成功,必须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结合在一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④⑤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①蝉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②苍蝇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经过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③青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正确。

④鸡属于早成鸟,不须亲鸟育养,错误。

⑤要确保嫁接成功,必须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结合在一起,正确。

所以②③⑤是正确的。

19.下列桃花的结构中,若摘除其中某个结构后将不能结出桃子。

这个结构是

A.雄蕊B.花冠

C.子房D.花萼

【答案】C

【解析】桃花是虫媒花,雌蕊经异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可发育成果实。

然而花萼、花冠只是起保护作用或吸引昆虫(花冠开放后)作用,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即使被虫吃掉,只要雌蕊能完成传粉与受精就不会影响其结果。

如果被虫吃掉雄蕊,该桃花依然可以接收其他花的花粉,后结出果实;被虫吃掉雌蕊(也就去掉了子房)的,故无法发育成果实。

20.我们一日三餐食用的大米是水稻种子的

A.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胚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D.胚,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答案】C

【解析】我们食用大米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而水稻种子的营养成分就是储存在胚乳中。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这一过程中除去了种皮和胚(或部分胚)剩下胚乳。

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21.小李同学为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将不同含水量的菜豆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记录7天后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表所示,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C.该实验数据表明,该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D.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答案】D

【解析】本实验只是在2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A错误;

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B错误;

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C错误;

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

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D正确。

故选D。

22.下图依次为月季、水蜜桃、马铃薯、酵母菌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答案】D

【解析】利用葡萄糖的茎进行生殖,即扦插,茎属于营养器官,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A错误;水蜜桃是利用嫁接进行的无性生殖,B错误;马铃薯利用块茎的芽进行繁殖,也属于扦插,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C错误;酵母菌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符合出芽生殖的特点,因此属于出芽生殖,D正确。

点睛:

出芽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

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

“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结构。

营养生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只有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低等的植物细胞不可能进行营养生殖,而出芽生殖是低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23.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

A.低温、干燥B.低温、潮湿

C.高温、干燥D.高温、潮湿

【答案】A

【解析】种子寿命的延长对优良农作物的种子保存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可以利用低温、干燥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24.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B.发育相同的鲤鱼和鲫鱼,体形大小差异大

C.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D.同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

【答案】C

【解析】李子和葡萄是两种生物,因此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鲤鱼和鲫鱼是两种生物,体形大小差异大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金鱼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正确;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是同一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点睛: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5.鹦鹉羽色的黄色(A)与蓝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

亲代与后代的性状如下表,则亲代鹦鹉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亲代

后代

黄色×黄色

黄色、蓝色

 

A.Aa×AaB.AA×Aa

C.AA×aaD.aa×aa

【答案】A

【解析】已知黄色为显性,蓝色为隐性,故黄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蓝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

从表中可以看出,亲代为黄色和蓝色,而生出的后代中有蓝色的,说明双亲的基因组成中一定都含a,故亲代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aa。

如图所示:

26.若把基因组成为Aa的梨树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梨树上,嫁接枝条开花后,进行人工自花传粉,则形成的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A.25%B.50%

C.75%D.100%

【答案】A

【解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所以嫁接后梨树的基因型是Aa。

亲代都是Aa,根据遗传图解:

后代是aa的概率是25%。

2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②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③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④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决定

⑤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⑥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⑥

C.①②⑤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①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正确;

②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正确;

③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错误;

④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错误;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所以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正确;

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错误。

所以①②⑤是正确的。

点睛: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28.如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成图解,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人性别为男性

B.其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

C.他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肌肉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D.他的肌肉细胞有23对染色体,即表示有23对基因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图中共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大小不相同,为XY染色体,故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A正确;男性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于他的父亲,而X来自他的母亲,B正确;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所以,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正确;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因此肌肉细胞有23对染色体,不是表示有23对基因,D错误;

29.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C.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0.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A.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B.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C.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D.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白兔被载冰块,导致温度过低,为了减少光的反射,多吸收光能,发毛变为黑色。

表明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

31.科学家为了探究胰腺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切除狗的胰腺后,狗的尿液中出现了葡糖糖,并出现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

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胰腺外部萎缩,只有内部的胰岛活着,狗的尿液中未检测到葡萄糖。

实验三:

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一种物质(被称为胰岛素),用该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最终流入____________(胃、小肠),促进食物的消化。

(2)实验一、二结果表明:

_______________与血糖调节有关。

(3)实验三的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属于激素类物质,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临床上常用___________(注射、口服)方式治疗糖尿病。

(4)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需要做_____________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给狗注射大量胰岛素而出现昏迷现象,此时应该给狗注射____________(生理盐水、葡萄糖)来缓解狗的该症状。

【答案】

(1).小肠

(2).胰岛(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4).注射(5).重复(6).葡萄糖

【解析】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切除胰腺的狗胰岛也随着被切除,因此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乏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1)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对各种食物进行消化。

(2)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由于切除了胰腺,胰腺内的胰岛被切除了,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多余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可见通过实验一、二结果表明:

胰岛与血糖调节有关。

(3)实验三的实验结果说明: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该物质属于激素类物质,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临床上常用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

(4)为避免偶然性出现误差,设置重复实验。

(5)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给狗注射大量胰岛素而出现昏迷现象,此时应该给狗注射葡萄糖来缓解狗的该症状。

32.人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在直臂手提一桶水时,会很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也处于_______状态;而手臂自然下垂时正好相反。

这说明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的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答案】

(1).收缩

(2).舒张(3).收缩(4).收缩(5).协调配合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多组肌肉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人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当竖直拎起一桶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因此感觉比较累。

33.下面是乐乐同学以家鸽为对象撰写的研究小报告,请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可知,乐乐采用_________法记录了家鸽的_________行为,该行为非常复杂包括:

__________。

研究报告中还记录了家鸽的_______和_______等运动方式。

(2)家鸽的呼吸能力极强,具有与肺相连通的_______,能进行_______呼吸。

(3)家鸽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鸟类。

最初,它是由野生的_______,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而成。

现已育成200—300个品种,供人类观赏、食用和_________等。

【答案】

(1).观察

(2).繁殖(3).求偶、筑巢、孵卵等(4).飞行(5).行走(6).气囊(7).双重(8).原鸽(9).传递信息

【解析】

(1)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由图中可知,乐乐采用观察法记录了家鸽的繁殖行为,该行为非常复杂包括:

求偶、筑巢、孵卵等。

研究报告中还记录了家鸽的飞行和行走等运动方式。

(2)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

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