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58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弱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角度考虑,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      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A.小麦B.油菜C.西瓜D.甘草

3.“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

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D.矿物质

4.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D.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B.②C.③D.④

6.世界上许多国家建成了蚯蚓养殖场,并把蚯蚓养殖场称为“环境净化装置”。

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土壤中的有机物

7.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

A.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B.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C.砂粒少,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D.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8.种花用的瓦盆是用红黏土烧制成的,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都要好,由此可以推断出红黏土烧制的瓦盆()

A.砂粒含量较少B.保水性较好

C.具有较好的透气性D.不适合植物生长

9.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A.

B.

C.

D.

10.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校园花坛土壤的成分时,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土壤体积分数模型(如图所示),其土壤类型是()

A.砂土类土壤

B.壤土类土壤

C.黏土类土壤

D.难以确定

11.江南地区河道密布,对河道的及时清淤是保持河道水质的重要措施。

从河道清理出来的泥,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三类都不是

12.在“用手搓土壤”的实验完毕后,必须要反复冲洗手的原因是()

A.土壤很脏B.土壤很臭

C.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D.土壤有毒

13.花生俗称“落花生”,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入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

因此适宜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A.砂土类土壤B.壤土类土壤C.黏土类土壤D.三类都可以

14.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下列因素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土壤结构B.土壤肥力C.光照强度D.水分状况

二、填空题

15.为测定土壤中各种大小颗粒所占的比例,某兴趣小组采集了家乡典型的土壤样品,并到有关机构进行了检测。

下表是他们所测的土壤成分的比例。

空气

粉砂

砂粒

黏土

有机物

25%

25%

14%

16%

15%

5%

(1)该地的土壤属于(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保肥性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耕种。

16.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A指水槽)处___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17.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________,保水性就________。

通气性最好的土壤是________,保水性最好的土壤是________,而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是既通气又保水的________类土壤。

18.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作________,细的叫作________,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作________。

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________类土壤、________类土壤和________类土壤。

19.水稻是温州主要的农作物,在下列土壤中种植水稻,最适宜其生长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缺水枯死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导致烂根而死亡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黏土类土壤 B.壤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

20.农民有时为了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掺入砂子,目的是____________,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其他生物的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

21.王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中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

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若渗出的水如图所标(三只锥形瓶完全一样)。

试回答:

   

(1)若图上所标的渗出水量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最有可能错的是 (   )

   A.A装置 B.B装置

   C.C装置 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砂粒的透水性比黏粒强。

22.某同学取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有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并分别编号为A、B、C,然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种、长势都不相同的小麦、玉米、向日葵植物幼苗,浇水后,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1)该同学能观察到他观测的结果吗?

________。

   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成功,他必须控制好的唯一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改良一块黏性土地,有人向土壤中倒入适量的砂粒,你认为有效果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讨论后他们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

(说明:

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问的长短。

花盆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砂土

+++

+++

4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

1和2号花盆的其他因素都相同,唯一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1和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通过与1号花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花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作出设计并填入表格中。

(4)若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相同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的水分较多的是________号花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答】

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答】

A.小麦的生长范围是 5.5-5.6,显弱酸性,可以种植,不选;

B.油菜的生长范围是5.8-6.7,显弱酸性,可以种植,不选;

C.西瓜的生长范围是6.0-7.0,显弱酸性,可以种植,不选;

D.甘草的生长范围是7.2-8.5,显碱性,不宜种植,故选;

故选D。

3.【答案】A

【解答】

枯叶属于有机物,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后,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将叶片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然后被植物吸收利用。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答】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A.土壤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A正确;

B.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中含有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B正确;

C.稻草还田的有机物必须经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错误;

D.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供给植物再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答】

读表中数可知,沟谷编号4集水面积较小,平均坡度较小,流域差最小,植被覆盖率最高,因此不易发生泥石流。

故答案为:

D。

6.【答案】D

【解答】

​​​​​​​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

因此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种花用的瓦盆是用红黏土烧制成的,能有利于花根部的呼吸,说明红黏土烧制的瓦盆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性适度,透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综上所述,D模型符合。

ABC模型不符合。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土壤的组成和性状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解答】

土壤分为:

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的性质:

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

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

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种类的分异和组合。

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变化密切相关。

由统计图可知,土壤类型为壤土类土壤。

故选B。

11.【答案】B

【解答】

从河道清理出来的泥,通透性差颗粒细微,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不良,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地表积水、滞水和内涝,所以属于黏土类土壤。

故选B。

12.【答案】C

【解答】

土壤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有很多是致病的微生物。

用手搓土壤后若不及时冲洗双手,这些微生物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疾病。

可见,A、B、C、D四个选项中C是正确的。

故选C。

13.【答案】A

【解答】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土质疏松,有利于花生开花受精后迅速伸长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

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该是砂士类土壤。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解答】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蹲苗、烤田是土壤表层的水分少,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根还具有向土壤肥力高的地方生长的特性即根的向肥性,深层施肥有利于促进根向土壤深处生长;由于重力作用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根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使根从地表发芽向下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故选C。

15.【答案】

(1)C ;

(2)较好, 较好,适宜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分类和壤土类壤特征,属于基础题。

​​​​​​​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

【解答】

(1)读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断 ,该土壤空气和水分都占到25%,行水透气性好,有机质只有5%,土壤颗粒适中,属于典型的壤土类土壤。

故C正确,AB错误。

(2)壤土类土壤的特性是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适宜耕种的农业土壤。

故答案为:

(1)C ;

​​​​​​​

(2)较好, 较好,适宜。

16.【答案】

(1)堆积泥沙

(2)泥石流

(3)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山谷地区的自然灾害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一是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比较破碎。

二是地震导致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

三是遭遇强降雨,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四是长期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较严重。

【解答】

(1)读图可得,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坡面滑落,堆积泥沙。

(2)与坡面滑落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影响这一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是强降雨或山洪。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少,说明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有利于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故答案为:

(1)堆积泥沙

(2)泥石流

(3)少

17.【答案】好;差;砂土;黏土;壤土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土壤的组成和性状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是熟练掌握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砂质土的性质:

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

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

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气性能一般。

故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好,保水性就差。

通气性最好的土壤是砂土=,保水性最好的土壤是黏土,而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是既通气又保水的壤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好;差;砂土;黏土;壤土。

18.【答案】砂粒;黏粒; 粉砂粒;壤土;砂土;黏土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壤的分类,属于基础题。

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

【解答】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作砂粒,细的叫作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作粉砂粒。

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

砂粒;黏粒; 粉砂粒;壤土;砂土;黏土。

19.【答案】B;C;A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土壤与植物、土壤的组成和性状的知识点,掌握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解题的关键。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与沙土之间的土壤,据此解答。

【解答】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所以壤土类土壤应该好于粘土类土壤,最适宜水稻生长。

砂土类土壤的质地粘重,耕性差,土粒之间缺少大孔隙,因而通气透水性差,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最有可能让水稻缺水枯死。

黏土类透气性差,不适于植物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最有可能使水稻导致烂根而死亡。

故答案为:

B;C;A。

20.【答案】增强透水通气能力;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解答】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所有的生物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在土壤中掺入砂子,增强透水通气能力,改良了土壤结构,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增强透水通气能力;呼吸作用。

21.【答案】

(1)C 

(2)B装置渗出的水比C装置多 

【解析】

(1)黏粒的保水能力最强,所以C装置中的渗出水的量应该最少;

(2)根据B装置渗出的水比C装置多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砂粒的透水性比黏粒强。

故答案为:

(1)C;

(2)B装置渗出的水比C装置多。

 

22.【答案】

(1)不能 变量太多 

(2)不同的土壤类型 

(3)有效果 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解析】

(1)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分析题意可知,该同学的实验中、土壤类型不同、移栽的植物的大小、物种、长势都不相同,变量太多,所以,该同学不能观察到他观测的结果;

(2)要想成功,他必须控制好的唯一的变量是不同的土壤类型,其他因素必须相同;

(3)要想改良一块黏性土地,向土壤中倒入适量的砂粒,会有效果,因为砂粒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故答案为:

(1)不能 变量太多;

(2)不同的土壤类型;(3)有效果 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23.【答案】

(1)光照时间长短;

(2)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壤土;++++;+++;

​​​​​​​(4)3。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在进行实验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必须注意变量的控制。

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题从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实验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变量的控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解答】

(1)分析1号和2号花盆,土壤种类和浇水量相同,光照时间不同;

(2)分析1号和3号花盆,浇水量和光照时间相同,不同的是1号是壤土,3号是砂土,所以想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设计实验时只要浇水量不同,其他变量相同均可,所以本题答案为:

壤土;++++;+++;

(4)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与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壤土的构成颗粒较小,砂土的构成颗粒较大,所以砂土漏水明显。

故答案为:

​​​​​​​

(1)光照时间长短;

(2)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壤土;++++;+++;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