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59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名称:

XX县城市污水治理工程

2、项目建设地点:

XX县城市

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污水管道工程d400~d800mm,全长35.75公里,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

(3)排水泵站一座,泵站设计流量为150L/S;

(4)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3.0万吨/日;

上述工程总投资:

6964.13万元。

二、项目所在地概况

1、城市概况

XX县县城位于县域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

XX县历史悠久。

境内发现的“XX人上臂骨化石”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闻名于世的红山文化遗址就在境内。

据记载,这里辽代称惠城(现惠州乡惠州城旧址),清代叫新丘,属直隶省承德府。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建县,取建昌县、平泉州首字称XX县,县政府设在新丘(今XX县所在地),隶属朝阳府。

民国初期归热河特区和热河省管辖。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XX全境解放,同年9月成立XX县人民政府,县政府设在XX镇,仍归热河省管辖。

1954年7月县政府迁至叶柏寿镇。

1955年7月热河省撤销,划规辽宁省锦州专员公署。

1959年12月划归朝阳市管辖至今。

XX县东依松辽平原,北临内蒙古草原,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全县以科技为先导,大搞稻麦、地膜玉米、甜菜、土豆、烤烟、大棚蔬菜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成为全国产粮百强县之一,而且成为全省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XX县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金、铁、膨润土、玄武岩、硅灰石等有益矿37种,沙棘果、松蘑、土豆等名优土特产品20多种。

此外,XX还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的石灰石、硅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及口感良好的优质矿泉水。

XX县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县城叶柏寿是连接东北、华北八大城市的铁路枢纽;国、县、乡三级公路四通八达,行车里程达1000多公里。

县城叶柏寿距朝阳机场75公里,距锦州港240公里。

电话网、因特网、移动通讯网遍及全县城乡。

全县有汉、蒙古、回、满、朝鲜、瑶、苗、壮、锡伯等9个民族,汉族占人口的大多数。

全县共划分9个乡,18镇,总人口57.09万。

镇区现状人口902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827人,农业人口15439人,建成区面积9.44平方公里。

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东经119°10′-120°2′,北纬40

°17′-42°21′之间。

东于朝阳县毗邻,南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喀喇沁旗、赤峰县、赤峰市隔老哈河相望,北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交界。

全县东西长75千米,南北长125千米,略呈矩形。

全县总面积4838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XX县县域地形复杂,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六山一水三

分田。

努鲁尔虎山脉横贯中部,自东北延伸西南,将全县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自然区。

全县山区面积占30.4%,丘陵面积占43.3%,平川面积占26.3%。

有大小河流12条。

(3)气候

全县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温带半

湿润、半干旱大陆型季风气候。

(4)气象

全年平均气温南部8.2℃,北部5.7℃,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27.9℃;年平均降水量南部487mm,北部451.8mm,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南部为164天,北部120天;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南部为2.3米/秒,北部为3.2米/秒,静风天气极少。

气候呈多风、少雨、干旱特征。

(5)水文条件

牤牛河由西向东穿过XX县,将整个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牤牛河的两条支流由北向南把北部城市限定在两河之间。

牤牛河位于丰台区西部王佐乡山丘地带,发源于辽西XX县境内,流经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北部,汇入大凌河。

因河流纵坡陡,每当山洪暴发之时,洪水咆啸而下,势如牤牛,故得名。

主河长12公里,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

该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泄流量92立方米/秒,沿河建有小水库1座,桥梁10座。

3、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XX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该县城市性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以资源加工型、商贸技术型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城镇。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11.09km2,人口10.8万人;中期2006~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12.17km2,人口12.0万人;远期2011~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14.86km2,人口15.0万人。

4、城市发展概述

XX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五千年前,她以坚实的臂膀托起一个可与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红山文明。

在XX与凌源交界处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出土的彩塑女神头像,将中华民族的雕塑史推前了3000多年;此外还有出土文物玉猪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志找到了实物依据。

XX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地下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和发现55种,其中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28种,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金、锰、铌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玄武岩、珍珠岩、白云石、膨润土、集块岩、石灰石、煤炭等。

铁矿石探明储量为6021万吨,现有铁精粉加工企业50多家,年生产铁精粉80万吨,在全国县级铁粉产量中名列第6位。

膨润土探明储量为1.5亿吨,居世界首位,被誉为“中国膨润土之乡”,全县有膨润土矿及加工企业50多家,年开采能力近100万立方米,其中,外资企业3家,国内域外投资企业15家,年加工优质钠级、钙级膨润土150万吨,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特别是XX的“红火山”牌膨润土在世界享有盛誉。

特别是陶瓷用的瓷土、硅石、硅灰石、紫叶岩、高岭土等储量大、质量优、价格低,为XX的陶瓷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县森林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拥有世界最大的100万亩人工沙棘林,年产沙棘果1万吨以上。

同时是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县份之一,是全国绿化先进县。

5、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完成19.7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

30:

33。

2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0元。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完成45.7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

45:

30。

2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

三、项目建设依据和资料

1、编制依据及资料编制

(1)XX县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XX县城总体规划调整(2003.08)

(3)辽宁XX陶瓷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2004.01

(4)关于XX县污水处理厂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2、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统筹兼顾,分期实施为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在保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力求技术先进可靠,运行稳定,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4)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5)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维护简便的污水污泥处理专用设备及先进可靠适合国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3、编制范围

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说明,结合XX县现状,XX县污水治理工程的服务范围为:

规划区范围内,二道漠河与外环线包围起来的区域。

XX县城市污水截流送至位于城市东南部的污水处理厂,县城被牤牛河分为南北两部分,污水主干管分别沿牤牛河两岸和牤牛河支流二道漠河敷设,牤牛河南部污水主干管收集污水后在2#大桥处过河与牤牛河北部污水主干管汇合后送至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主干管沿牤牛河支流二道漠河敷设,收集污水后送至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水加压泵站1座;在城市东南部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水量3.0万吨/日。

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7年版)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年版)

(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1)《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BJ137-89)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2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16—87)2001

(23)《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5)《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

第二章XX县城市给排水现状及规划

一、城市供水现状及规划

1、城市供水现状

XX县现状河南片与河北片独立供水。

现有供水水源地两处,一水源位于城市及城市西部的牤牛河沿岸,共计9眼水源井,该水源无配水厂,从井中抽水直接供用户使用,用高位水池调节供水;二水源位于城市东部、二道漠河下游,深井河、扎赛营子村、老西店村段和牤牛河下游、小平房村段,共计6眼水源井,该水源有配水厂和高位水池,能够对全天供水进行调节。

枯水期取水量为1.1~1.2万吨/日,丰水期取水量为1.3~1.4万吨/日,城市内共有自备水源井约160眼,总取水量为1.1万吨/日。

2、城市供水规划

根据XX县总体规划对XX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远期2020年的人口、城市发展、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划和发展,对XX县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本设计采用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最高日用水量标准法三种方法对未来水量进行预测。

(1)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

XX县的人口、用地规模见表2—1:

人口、用地规模表

表2—1

年限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万人)

10.8

12.0

15.0

建设用地(km2)

11.09

12.17

14.86

按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预测XX县用水量规划。

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表

表2—2

年限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万人)

10.8

12.0

15.0

用水人口(万人)

10.8

12.0

15.0

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万m3/万人·d)

0.35

0.40

0.50

最高日用水量(万m3/d)

3.78

4.8

7.50

注:

规范为0.3~0.6万m3/万人·d。

(2)按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预测XX县用水量规划

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表

表2—3

年限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建设用地(km2)

11.09

12.17

14.86

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万m3/km2·d)

0.35

0.4

0.50

最高日用水量(万m3/d)

3.88

4.87

7.43

注:

规范为0.3~0.6万m3/km2·d。

(3)按最高日用水量标准法预测XX县用水量规划

最高日用水量标准表

表2—4

年限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用水人口(万人)

10.8

12.0

15.0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1/人·d)

160

180

220

综合生活用水量(万m3/d)

1.73

2.16

3.30

工业耗水指标(万m3/d·km2)

2.0

1.5

1.2

工业用水量(万m3/d)

1.20

1.80

2.20

小计(万m3/d)

2.93

3.96

5.50

未预见及漏失量(万m3/d)

0.73

0.99

1.38

合计(万m3/d)

3.66

4.95

6.88

根据以上用水量预测,确定XX县供水厂供水规模为:

2010年4.8万m3/d

2020年7.4万m3/d

二、城市排水现状及规划

1、城市排水现状

XX县建成区内现状管道部分为分流制排水体制,部分为合流制排水体制。

现状排水管网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陆续建设的,排水出路主要为城市内的牤牛河。

XX县城区河南地区没有排水管道,污水经道路边沟排放;河北部分地区一部分分流制管道为只有污水管道,不收集雨水;另一部分为局部有少量雨水蓖子收集雨水,汇到污水管道中,即为合流制管道,

污水、雨水合流排放,现有管道系统布置混乱,不成系统,部分地区没有排水管道。

XX县城区内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和水体。

建成区内主要现状排水管道表

现状排水主干管一览表

表2—5

序号

规格

名称

单位

管道长度

1

d400钢筋混凝土管

污水管道

7688

2

d700钢筋混凝土管

污水管道

1173

3

d700钢筋混凝土管

合流管道

2928

4

排放口

13

2、城市现状管网排水出路及主要出水口

XX县建成区排水管道的主要排水出路为城区内的牤牛河。

牤牛河两岸13个主要排水口,牤牛河北岸8个排水口,牤牛河南岸5个排水口,具体位置及排水收集情况见XX县排水现状图。

2、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1)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污染严重

现有的排水系统,大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主要河流,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造成旱季水体黑臭,气味难闻,影响了城市环境,有损城市对外形象,并且侵蚀地下水,使水源水质受到严重危胁。

(2)排水管网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XX县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特别是排水系统的建设,但城市排水管道建设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指导,所以至今排水管道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放系统。

(3)排水管道建设设计标准偏低

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排水出口多有不畅、堵塞现象发生,有待改造。

XX县现状管道建设中普遍存在有设计标准偏低,设计流量、设计坡度与管道的实际过水能力相差较大,造成部分管道淤积严重导致过水能力减小的情况。

在合流制的排水体系下,雨季城市部分街道污水外溢,影响城市正常的生活。

由于某些排水管道超负荷运转,或被污水腐蚀,造成破裂坍塌,以及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杂质而阻塞管道,造成某些地段出现污水外溢的现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造现有的排水管网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XX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将建设XX县污水处理厂已提上日程。

3、污水量预测

本工程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考虑当地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按用水定额的80%计。

污水量根据供水量来确定。

 

污水量计算表

表2—6(万吨/日)

年份

项目

2005

2010

2020

综合生活污水量

1.38

1.73

2.64

工业排水量

0.96

1.32

1.76

合计

2.34

3.05

4.40

4、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选择是整个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涉及到排水系统建设投资、日常管理、对周围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环境卫生的影响等因素,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现状市区内污水排放特点,XX县的排水系统体制规划为雨、污分流制。

5、污水规划

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表明:

近期2010年污水量为3.05万吨/日,远期2020年污水量为4.40万吨/日。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中水回用的技术已经成熟,100吨污水最多可以有80吨被回用为中水。

在美国,城市平均中水利用率已经达到30%,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80%。

在香港,各大宾馆、饭店都有小型的中水处理设备,冲厕所、洗车、浇草坪使用的都是中水。

天津、上海、大连等地也开始实行中水回用。

然而,在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的我省,特别是存在资源性缺水障碍的我省中部,中水回用率几乎为零。

中水回用的经济性是决定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水回用的成本由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回用供水、污泥处理、中水回用运行费用等组成,其第一要素是处理规模。

随着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水处理规模逐渐扩大,成本开始逐步下降。

另外,中水回用比远距离引水造价低。

由于城市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安装在城市内,减少了输水管线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将污水处理到杂用水程度,其基建投资只相当于从30千米外引水,若处理到可回用作较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基建投资相当于从40-60千米外引水。

  其次,比海水淡化经济。

由于城市污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小于0.1%),可生化性较好,处理难度较小,而且可用深度处理方法加以去除。

因此,当以城市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指标COD、BOD5、SS、NH3-N可满足处理技术要求。

而海水则含有3.5%的溶解盐和大量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因此无论基建费或单位成本,海水淡化都超过污水回用。

因此污水经处理达标后中水回用,用于选矿厂用水、陶瓷园区用水、景观用水,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XX县城市总体布局,以牤牛河为界,城市污水分南北两大系统。

沿牤牛河两侧的主干道布置主干管,收集污水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中水回用。

工业区各企业的生产污水,首先要自行处理,消除有害物质,然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城市工业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人口的递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量不断增加,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牤牛河,严重污染了市区河流,同时威胁着地下水水源。

牤牛河作为城市的主要泄洪河道,由于污水的大量排放,使河水发黑、发臭,已严重受到污染,牤牛河成为纳污河,主要污染指标已超过地面水V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指标都超标严重。

牤牛河水质监测数据表

表4—1

PH

SS

COD

94年4月

7.4

1634

583.9

95年6月

上游

7.3

1403

440.8

下游

7.4

703

295.8

96年11月

上游

7.7

787

79.3

下游

7.5

1890.5

66.1

97年6月

上游

7.8

3485

228

下游

7.6

1886

109.1

下游

上游

7.5

23996

113.3

下游

7.3

11021

246.7

标准

6

150

25

牤牛河的严重污染,对位于二道漠河东部的城市市政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因此XX县的污水治理已是迫在眉睫。

建设XX县污水处理厂,将直接改善市区主要河道:

牤牛河、二道漠河的污染状况,对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健康水平以及发展城市的旅游事业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辽宁省和XX县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计划于“十一、五”期间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

建设XX县污水处理厂工程意义重大,可有效地减轻市区河道的污染程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兴建XX县污水处理工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势在必行。

1、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是执行国家污水治理法律的需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

为此,中国政府及其各级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执行,同时也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2、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需要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国家已把城市给排水列为基本建设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并提出至2000年我国污水处理率达到25%,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0%的总体目标,要求“七大流域”、“三大湖泊”和重点沿海城市及其近岸海域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都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而中小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也将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标志,是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的最有效的手段。

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将大幅度地削减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每年可减少排放污水约1095万吨,这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周围水系的水质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护水源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旅游、投资环境。

3、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保护水资源起到主要作用

恢复我国水环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所在。

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各城市修建和完善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努力促进水的健康循环。

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兴建污水治理工程可以对现有水源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现有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淡水的使用价值。

4、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XX县严重缺水,水问题已经成为XX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将成为21世纪XX县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实现污水资源化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保护水资源和使水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会大大的缓解XX县水资源的紧缺。

社会循环中,污水的再生与回用是关键的环节。

将大部分的废水经过再生处理后回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同时又减少了排放至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因此,水的再生与回用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策略。

5、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可以保护人民生活健康

从保护人民生活健康方面讲,治理污染可以杜绝水中致病微生物蔓延而传染疾病,又可以避免水中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富积而引发的“公害病”,从而保障人民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6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提供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是引进外资和内资的必要条件。

随着东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XX县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污水未得到治理,河水仍然浑浊、腐臭,使优美的投资环境大煞风景。

完成XX县污水处理工程,使污水得到治理,河水变清,鱼虾复生,河面游船,两岸林木丛生,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环境效益同经济效益一样正逐步被世人所重视。

污水不加限制,任意排入水体或土壤,必将使水体或土壤受到污染,进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自然界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