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722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docx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筑项目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1、环境保护因素的识别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北四环南、祥云大道北、金京西环路东、京水东路西,是郑州市人员集中的繁华地段。

鉴于上述特点,在工程施工期间有效控制现场的扬尘、噪音、光污染、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是本工程控制的要点。

针对本工程特点,在开工之前,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水、气、声、渣、光)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确定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指标,编制管理方案,详见表:

《项目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识别一览表》。

环境因素

活动/工序/部位

环境影响

形成原因

噪音的排放

建筑垃圾、杂物清除外运;砂石等材料车辆运输进场;模板等车辆运输进场;钢筋等材料车辆运输进场;钢结构等车辆运输进场卸车;钢管等脚手架件进场卸车。

扰民

车辆进出施工区

圆盘锯、电钻电锯等电动工具等作业;钢筋切断、弯转机械等作业;管道机械切割;管道焊接作业/砂轮机打磨焊缝;冲击钻打孔;

没维护保养、没有降噪措施

挖机作业;施工车辆使用;基础机械开挖;土石方运输;模板加工;砼浇筑、振捣。

机械设备、电动工具不符合环保低噪

脚手架支拆、转运;木门窗等安装;门窗、门窗玻璃安装。

没有做到轻拿轻放,动作不协调一致

粉尘的排放

各种粉尘材料的使用。

污染大气

污染环境

粉尘材料的不当使用

地面、楼面清扫;临设的拆除及场地清理等产生扬尘。

清扫措施不得当、为设置洗车槽

裸露土。

裸露土未覆盖

运输遗洒

砂石等材料车辆运输进场产生运输洒落;土石方运输;灰土机械拌和灰土等;

污染环境

进出车辆没有控制速度、地面灰尘没有及时清扫、未设置洗车槽

固体废弃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工程材料(含辅材)包装袋、带;临设的拆除及场地清理;废笔、笔芯、塑料矿泉水瓶(袋)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污染土地

污染环境

没有及时清扫或处理措施不得当

废日光灯管、电池、胶瓶、印泥盒;木饰刷油漆、涂料时废漆刷、漆桶;废复印机墨盒、硒鼓;废打印机墨盒;废磁盘、光盘等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

处理措施不得当

资源消耗

钢筋、水泥、砂、碎石、沥青、木材、二灰及三渣等工程主材及辅材的施工消耗。

资源消耗

计划不合理,资源浪费

办公用纸、用水、用电的消耗。

生产生活

污水的排放

混凝土工程废水排放。

污染土体

资源浪费、处理不当

现场厕所污水的排放。

管理不当、设置不合理

食堂污水的排放。

没有设置隔油池或处理措施不到位

易燃易爆油品化学品气体泄漏

有毒气体的排放。

引发安全事故、污染环境

贮存方法不正确、安全距离不够

2、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与措施

2.1环境管理检查制度

(1)每天安全员及综合办公室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例行检查。

(2)每周周一以安全员与综合办公室管理人员为主体,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参与进行一次环境保护管理评比检查。

(3)每月以项目经理为首,进行一次月环境保护大检查。

2.2环保管理流程

2.3水体污染控制措施

(1)生活污水排至隔油池集中处理,经二次沉淀满足要求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2)雨水先排入排水沟,排水沟设置沉淀池,雨水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3)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4)现场设置专用的排水系统。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组织地通过现场排水系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机械润滑油流入专设隔油池集中处理,铁屑杂物回收处理。

(5)混凝土泵、搅拌车出现场需清洗,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

废水应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4施工扬尘控制及处理措施

(1)现场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现场办公区采用C20混凝土进行硬化。

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洒水降尘。

(2)门口设置环境保护监督栏,所有车辆进出清洗轮胎,不带泥上路。

(3)土方运输车辆办理渣土排放行政许可手续,做到一车一证,运土时密闭运输,无洒漏扬尘污染现象;土方开挖期间,待开挖土方用防尘网进行覆盖。

(4)地上结构施工期间采用全封闭外架,外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5)装修期间的作业区单独划分,楼层内垃圾及时清理。

地面装修之前,各分包队伍安排专人负责自己所属区域的洒水降尘。

(6)引进了国家专利产品“高空喷淋降尘系统”。

根据施工现场塔吊的制高点和旋转作业的特性,利用工地上的降水井或消防水池作为水源,经过加压将水输送到吊臂上的喷淋头,进行高空喷淋,达到吸附粉尘颗粒和降尘的效果。

(7)主干道配置扬尘喷淋系统,既能够起到护栏的作用,同时兼顾降水防尘

2.5施工废气控制及处理措施

(1)施工机械施工使用合格的低含硫量的柴油,并安装烟气处理装置;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机械及烟气处理装置良好运行状态,降低废气排放量,依照有关规定对烟尘排放进行监测。

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

(2)食堂安装除油装置,做好定期清理排烟系统,确保除油机正常使用。

(3)在防水、装修等施工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如油漆、稀料、各种胶等,设置专门地点储存,防止泄漏,尽量减少恢复,严禁遗洒。

(4)定期清理现场设置的封闭垃圾池,防止产生异味气体。

2.6施工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安排专人负责办公区、现场道路的卫生清理。

少量工程弃土采用外运及现场就地挖坑处理,保证废弃土中不含有害、有毒、辐射性物质。

(2)在现场设置2个封闭垃圾池,垃圾池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处理。

(3)定期对垃圾池进行清理。

(4)楼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无害固体生产垃圾统一采用编织袋装袋,统一安排用人货电梯运输到现场垃圾池,统一采用装卸式汽车运输到场外进行统一处理。

(5)装修阶段产生对人体不健康的现场余料,如含有放射性的石材、带有甲醛的板材,现场派专人将其整理归堆,并负责送还到材料供应厂家,集中进行处理。

2.7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本工程噪声污染控制主要做好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声控制及人为噪声控制。

在白天施工过程中,主体施工阶段噪音控制在70dB以内,装饰装修噪音控制在65dB以内,夜间若必须施工时,应提前向政府职能部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予以公示,取得周边居民同意后施工,且噪音控制在55dB以内。

(1)本工程现场每台混凝土输送泵均在地面固定设置,输送泵安装完毕后搭设简易棚将混凝土输送泵围起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输送泵的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混凝土运输车在施工现场低速运行,停车卸料时熄火,不得鸣笛。

混凝土施工作业层四周设置密目网防护,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振捣混凝土应使用低音振捣棒。

夜间不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2)木质品加工时,电锯、电刨等强噪声机械设置封闭的机械棚

(3)夜间施工严禁敲打钢管,模板支撑或外架拆除时按顺序传递至楼地面,不得随意乱扔产生噪声。

(4)噪声大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钢构件卸货时底部垫木枋。

(5)装修中各种机械设备设减震、防噪声的装置;施工中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方法,对噪音较大的成品、加工工作尽量安排在场外仓储加工区进行。

(6)禁止大声喧哗,教育全体项目人员防噪扰民意识;采取专人专管的原则,对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对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

(7)进出场车辆使用旗语。

(8)外架设置隔音幕布围挡。

(9)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型振动棒。

2.8光污染控制措施

(1)控制夜间施工时间,尽量不夜施。

(2)在施工现场的几个大角分别安装1个镝灯,调整好镝灯的照射角度、安装高度,避免照向居民楼。

(3)晚上尽量不使用塔吊,必须使用时塔吊灯光角度调整至照向现场施工区域,降低照射角度。

(4)楼层内照明灯加可拆除性灯罩,防止光外泄。

2.9节能减排措施

(1)从图纸会审开始就要认真研究材料资源的利用和节材措施。

制定施工方案、安排工程进度时均应考虑材料的节约与费用的降低。

临时设施、周转材料、循环使用材料和机具的选用应充分利用易于回收材料,便于再次利用,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减少建筑垃圾,充分利用废弃物;要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要按定额计量。

(3)优先选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机具,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

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施工能效,力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做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确定临时设施,降低临时用地指标;采用有效措施,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10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措施

(1)雨水及洗车槽水源经沉淀池沉淀后二次利用,如清洗路面或浇灌绿色植物等。

(2)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钉子全部回收二次利用。

(3)实行准运证制度。

凡从事垃圾、砂石、渣土运输的车辆安装使用全封闭运输装置,按市政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办理准运证。

(4)落地灰等材料经重新配置配合比,进行回炉后重新使用。

(5)所有垃圾在当天清除出场,运送到政府指定的垃圾消纳场。

2.11人群健康保护和卫生防疫措施

(1)现场设医务室,准备必要的医药用品和药品。

(2)在进场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常规检查,避免作业人员带病进入现场。

生活区定员定时打扫卫生,及时清运生活垃圾,为作业人员创造一个清洁的生活环境。

(3)保持环境卫生,搞好污水排放和绿化工作,现场内消除污水、杂草,避免蚊虫孳生。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大扫除活动,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患,避免交叉传染、感染。

(4)在施工现场设置茶水棚,及时、足量供应开水、热水,保障工人饮水和生活用水。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杜绝变质、劣质食品,严防食品中毒。

(5)开展预防传染病专题知识讲座,办有关知识的黑板报,强化工人的自我防患意识。

2.12防止误用有害材料的保证措施

(1)对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场合格证明,并由物资部进行全数检查,并分类放置在指定区域。

(2)所有进场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旁站进行抽样复检,复检报告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

(3)所有材料堆放在指定区域,并设置标识牌标识,说明用途、用法及使用区域。

(4)以工程部管理人员为主体,巡视现场,发现误用情况,及时制止。

(5)加强技术交底教育工作,增强工人专业知识水平,防止误用有害材料。

2.13施工边坡工程的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1)施工前合理划分招标标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做到土石方开挖平衡,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2)通过论证,严格控制硬化地面的面积,确定合理的林草覆盖率;对生产形成的裸露土地,应恢复植被。

(3)严格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坚持“预防优先,先拦后弃”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2.14道路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实施降尘措施,防止道路污染。

(2)在大门口设置洗车槽,出场车辆必须经冲洗后无渣土后方可出场。

(3)土方、垃圾运输采用全封闭式车辆运输。

2.15减少扰民和民扰措施

项目

内容

防止扰民措施

严格按照河南省及郑州市政府有关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施工。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实施措施,防止噪音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具体措施详见各分项控制及处理措施。

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进行严格的监控。

并请环保部门进行检测,确定噪音污染的程度,并对强噪音设备采取封闭、限时使用,增加降噪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污染。

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配合工作。

做好周边居民的服务工作。

工地有专人负责协调与周围居民、所在地各级政府相关单位的横向关系,定期主动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有关意见,保证工程文明施工,使工程成为爱民工程、便民工程。

严格遵守环保部门的规定,在22时至次日6时禁止施工,必须施工时,按要求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予以公示。

进场前主动与环卫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备案,办齐各项手续,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加强沟通。

在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由于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进行超噪声限值施工时,提前向工程所在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到工程所在地区环保部门备案。

施工现场提倡高度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夜间施工尽量轻拿轻放,杜绝人为敲打、叫、喊、野蛮装卸等噪声现象,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噪声扰民。

现场所有强噪声的机具均应避免夜间施工,现场严禁车辆鸣笛并实行旗语,木工电锯、电刨等搭设封闭式木工棚,尽量远离居民区,最大限度减少扰民。

混凝土输送泵等强噪声施工设备搭设隔音棚封闭施工,砼运输车出料时平缓供油,减少大油门出料时产生的强噪音。

现场配备一台声级计进行噪声监测,白天要求控制在70分贝以下,晚上一般禁止施工。

在办公区内设置群众来访接待站,礼貌待人,诚信待客。

防止民扰措施

在施工前公布连续施工的时间,发布安民告示,向工程周围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

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力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

环保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噪声值标准进行测定,并确定噪声扰民的范围。

对确定为夜间噪声扰民范围内的居民,根据居民受噪声污染的程度,按批准的超噪声标准值夜间施工工期。

现场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处,并配备热线电话,24小时接待来访来电,对所有问题均在24小时以内予以明确答复。

与街道办事处、居民代表、派出所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通过沟通和融洽关系减少或防止民扰。

建立节假日走访制度,对孤寡老人和家中有困难的居民开展“学雷锋、送温暖”义务活动。

对周围居民的水、电、暖等根据居民要求进行免费维修。

现场设参观、访问接待室,公布现场联系电话,专人负责接待参观、访问人员,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以避免民扰带来的一系列麻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依法处理各种扰乱正常施工秩序的行为和责任人。

对不管采取何种措施都仍然阻挠正常施工的人或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遵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理。

规范每个员工的举止行为和言谈,不说粗话脏话,避免和场外人员发生纠葛;对于因我方人员造成的纠纷,将严格处理。

2.16完工后场地清理及其植被恢复的规划和措施

(1)完工后,组织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大清理,同时请业主及监理单位验收。

(2)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绘制需破坏的场地绿色植被图,完工后对照施工前场地绿色植被图,对在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