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76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docx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公安局警务督查系统方案建议书

 

1.1.建设背景5

1.2.系统简介5

2.项目需求分析6

2.1.系统建设任务与容6

2.2.系统需求分析8

2.2.1.系统结构需求8

2.2.2.系统功能需求9

3.系统总体设计11

3.1.项目设计原则11

3.2.项目设计依据13

3.3.系统设计思想15

3.3.1.前端接入方式15

3.3.2.分布式体系架构15

3.3.3.存储方式设计17

3.3.4.安全性设计17

3.3.5.扩展性设计18

3.4.系统总体业务框架19

3.5.系统组网设计20

3.6.系统组网说明21

3.7.督察系统建设方案22

3.7.1.督察指挥中心建设22

3.7.2.县局与基层单位前端建设25

3.8.现有图像资源利旧整合26

3.8.1.数字系统接入28

3.8.2.DVR接入28

3.8.3.模拟系统接入29

4.视频督察基本功能30

4.1.实时视频督察30

4.1.1.语音对讲、广播喊话30

4.1.2.视频录像存储、数据备份与录像回放31

4.1.3.督察工作日志查询32

4.1.4.用户管理与角色分配32

4.1.5.监控点、监控设备查询32

4.1.6.基于视频的电子地图应用32

4.2.系统功能33

4.2.1.系统管理功能33

4.2.2.网络管理34

4.2.3.数据、日志管理34

4.2.4.系统扩容34

4.2.5.联网系统的主热备份35

4.2.6.故障自恢复机制36

4.2.7.双网段接入功能36

5.督察系统业务功能37

5.1.日常警务督察37

5.1.1.督察实时浏览37

5.1.2.督察备案38

5.1.3.督察历史图像38

5.1.4.督察监控查询38

5.1.5.督察日志39

5.2.执法办案督察39

5.2.1.实时询问督察40

5.2.2.执法督察备案40

5.2.3.历史卷宗督察41

5.2.4.历史询问督察41

5.2.5.督察日志42

5.3.语音督察42

5.3.1.实时录音43

5.3.2.实时监听43

5.3.3.查询和放音44

5.3.4.告警查询44

5.3.5.系统管理45

5.4.车辆出警督察业务功能45

5.4.1.车载监控浏览46

5.4.2.车辆定位46

5.4.3.督察备案46

6.系统扩展设计47

6.1.与警务综合平台融合47

6.2.与公安数字审讯系统融合48

6.3.GPS系统接入48

6.4.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接49

6.5.与公安PKI/PMI数字证书对接51

6.6.与视频会议系统对接53

7.系统安全解决方案54

7.1.系统安全总体设计54

7.2.应用系统安全设计55

7.2.1.网络访问的控制55

7.2.2.数据访问的控制55

7.2.3.数据传输的保护56

7.2.4.数据存储的保护56

7.2.5.应用服务的控制与保护56

7.2.6.安全攻击的检测和反应56

7.2.7.偶然事故的防备57

7.2.8.事故恢复计划的制定57

7.2.9.设备安全57

7.3.客户端管理安全设计58

7.3.1.用户管理58

7.3.2.访问记录审计58

7.3.3.权限管理59

7.3.4.网络阻塞控制59

8.设备主要参数60

8.1.网上督察管理平台60

8.2.KDM2801H中心管理平台60

8.3.VS200AIP磁盘存储阵列62

8.4.KDM201集中式多路视频编解码器63

8.5.VS-G100EDVR接入网关65

8.6.NVR2860E-32HD网络录像机65

8.7.IPC212A高清防暴半球网络摄像机67

8.8.录播平台69

8.9.录音盒70

9.系统优势70

9.1.领先的应用架构70

9.2.灵活性和伸缩性71

9.3.丰富的业务功能71

9.4.部署简单、使用便捷71

9.5.控制流与媒体流分离71

9.6.集中式处理72

9.7.强大的整合接入能力72

9.8.灵活的开发接口72

9.9.预留的对接方案72

10.成功案例73

10.1.公安机关视频督察系统73

10.2.公安机关网上督察系统74

 

1.1.建设背景

根据公安部督察委员会《关于加强视频监控督察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动执法安全督察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安全督察力度,切实从执法办案的初始环节、第一时间发现查纠执法安全隐患,在推进督察系统建设过程中将视频监控督察系统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尽快实现市县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对执法办案环节和场所动态同步实时监督,切实防执法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发生。

深入实施网上督察机制,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载体,创新警务督察机制,提升警务督察效能,更充分地发挥警务督察职能作用,保障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各地各级公安部门现立足本地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当前警务督察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利因素,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认为可以利用公安专网,以数字化音视频联网平台为基础,综合利用语音、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视频监控督察系统。

1.2.系统简介

视频监控督察系统是全省网上督察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各级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与语音的联网传输、控制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成熟技术开发和增加、改造原有的技术设备,在****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新建或改造一套中心管理平台。

在****基层派出所的讯问室、候问室、监所部门或窗口单位建设视音频输入、输出、采集、存储设备,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视频、语音传输,从而达到不分地域和时限地实时督察、监督,最大化地发挥督察、监督效能,作为治理执法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加强执法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于深化督察机制改革,转变旧的督察、监督模式,维护公安机关与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和谐警民关系、促进规执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该系统的应用成熟,将来还可以向指挥协调、军事训练、案件会商、远程培训、远程协作、专网调度与管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极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极节约行政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2.项目需求分析

2.1.系统建设任务与容

(一)建设目标

建立警务督察业务为主线的全市网上督察系统。

在“金盾工程”建设要求下,遵从“科技强警”战略,依托公安信息通信网络、语音、视频监控与其它相关应用支撑平台,以提高警务督察效能为目的,采用先进成熟技术,建设省、市、县三级网上督察平台,省、市、县、派出所四级应用,部署全市网上督察系统,突出网上督察、监督等业务需求,促进督促、查纠、防、保障的督察职能,建立包括日常警务督察、执法办案督察、语音督察、车辆出警督察四个方面的网上督察系统,实现督察信息化,执法过程可视、服务通话可听,执法信息可查、执法车辆可定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最大化发挥警务督察效能。

充分发挥警务督察的优势,强化公安系统部监督管理的力度和深度,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早解决,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依据,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切实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安机关与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和谐警民关系,努力提高警务督察工作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通过整合以上四个子系统,实现全市统一的网上督察系统,从而达到不分地域和时限地实时督察、监督,最大化地发挥督察、监督效能。

对于深化督察机制改革,转变旧的督察、监督模式,维护公安机关与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和谐警民关系、促进规执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该系统的应用成熟,将来各警种、各级领导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此系统平台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向指挥协调、军事训练、案件会商、远程培训、远程协作、专网调度与管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将极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极节约行政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二)建设围

本次****警务督查系统建议在县公安局进行平台建设,在县级公安机关部署、实施,满足****公安局三级平台建设,覆盖全区县基层派出所、拘留所、看守所、戒毒所、刑侦大队、交警大队、办证大厅、指挥中心、局机关办案场所等单位。

(三)建设容

网上督察系统按照业务管理工作要求,分配用户信息调度权限,组织管理图像信息资源,对公安警务活动和警车使用实时监控管理;对110报警服务台和窗口服务单位提供语音督察和视频督察办案,实现远程监控、对讲或接访;对公安机关与其民警执法执勤、服务群众和部管理情况,网上实时、同步、动态监督。

网上督察系统包含语音督察、日常警务督察、执法办案督察、车辆出警督察等功能,对督察使用人员提供统一登录界面。

网上督察系统具备多级级联要求,县与市级督察平台互连互通,实现全市统一管理、调度和认证;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和较高的安全性,可结合公安数字书系统和角色权限管理,严格控制视音频资源、执法记录等共享资源的调用、查询权限。

并对所有用户的操作生成相应日志文件;具有完善的设备在线检测和管理功能。

一、语音督察,通过语音采集监听设备和系统管理服务器,实现语音系统管理、语音录制、监听、查询等功能。

对县局公安局机关,刑侦、治安、经侦、禁毒、交警、纪委、督察、信访以与大队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检举控告的,进行集中监控和存储。

二、日常警务督察,以视频监控为基础构建,为警务督察业务提供音视频调用,以此实现视频督察功能。

分层分类管理连接县局公安局督察平台监控信息资源。

分层主要是县、所队二层,分类主要是按照看守所、派出所、服务大厅、审讯室、候问室、值班室、户政、交通、出入境、110报警服务台等窗口接待服务场所以与枪支管理等场所。

对公安机关与其民警执法执勤、服务群众和部管理情况,实现音视频监督。

三、执法办案督察,通过与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对涉案人员采取集训盘问、刑事传唤、拘传、刑事拘留、监视居住等措施报督察部门备案模块,实现网上自动报备,通过执法办案督察模块,实现对警务综合平台发布报警信息、预警指令的接受、处置、反馈等情况的网上实时督察;通过在全省警务综合等应用系统中授权,实现对网上执法办案全过程实时监督。

四、车辆出警督察,利用现有的全省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并结合GPS卫星定位系统,对人员、警车出警情况、运行轨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人员、车辆到岗到位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2.2.系统需求分析

2.2.1.系统结构需求

1)系统架构需求

系统符合NGN设计架构理念,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多媒体子系统IMS为核心。

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分层式部署,对用户设备接入、媒体处理、平台管理、业务支撑分层部署。

系统功能模块为松耦合关系,可实现分布式部署,同时支持多级平台级联,能够完成系统大规模部署,系统容量平滑升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关键功能模块支持双机备份,对媒体处理单元支持动态均衡负载。

2)音视频管理需求

具备管理系统所有设备的能力,可以通过管理界面控制所有的摄像机、NVR、视频服务器、语音录播等设备,进行数据信息的选择、实时查看、历史查询与浏览、切换、控制等操作,实现对各类硬件设备的统一管理。

3)协议转换需求

为充分利用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可将原有各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转换为统一的联网协议,实现平台与平台之间和平台与监控系统之间的互通,功能应包括设备注册与发现、监控图像获取、控制、查询等。

4)转发管理需求

支持转发命令并提供流媒体的一对多转发,对访问请求只通过本级平台的流媒体转发服务器进行一次转发,不需通过其他平台的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再次转发。

在网络环境支持下,可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

5)存储管理需求

支持分布式存储结构,录像和录音容可存储在PC客户端、专用存储设备或前端NVR上。

支持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SAN、IP-SAN等多种存储方案。

同时可实现对系统图像、语音数据存储的统一管理。

要求支持虚拟化存储管理,实现存储数据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管理。

功能主要包括:

存储计划管理、数据检索回放、数据备份。

6)设备管理需求

可实现对设备的认证、注册、配置、控制等信令信息进行管理。

实时监控平台设备的状态,主动检测各个设备工作状态。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按事先设定的事件处理办法自动处理。

7)资源获取与控制需求

1、对网上督察系统资源采用集中管理、分布式处理的方式。

2、不管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或平级单位之间均可直接相互调用权限许可围的系统资源。

3、网上督察系统开放的系统资源由各平台管理部门自行定义。

需要调用资源的各级部门登录平台后,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拥有权限的所有资源,并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2.2.2.系统功能需求

以网上督察管理平台为基础构建,具有较强的扩展性,除提供网上督察业务功能外,还可通过增加相关功能单元,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其他警务工作业务功能,为后期全市图像资源综合应用提供便利。

1)系统以整合现有资源为基础,依托现有的公安专网传输、各级模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现有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全省网上督察系统,包括日常警务督察、执法办案督察、语音督察、车辆出警督察等4个子系统。

2)系统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和较高的安全性,结合公安数字书系统和角色权限管理,严格控制视音频资源、执法记录等共享资源的调用、查询权限。

并对所有用户的操作生成相应日志文件;具有完善的设备在线检测和管理功能。

3)系统全网采用IP方式实现传输,通过公安视频专网接入,同时要充分整合和保留原有监控系统。

4)本次系统建设拟以县、派出所二级架构,县局公安局与派出所部署独立网上督察视频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上下级平台间可实现级联,网上督察系统所有室视频监控前端均需安装音频采集装置,视音频通过公安专网实现联网。

5)****公安局网上督察系统存储直属单位监控点和派出所重要图像与语音资源;各派出所级网上督察系统(视音频)存储直属单位监控点和所辖所队重要图像和语音信息;基层单位、服务大厅等布置督察监控点的单位可实现前端存储或在高清NVR进行存储。

在市县级中心做中心存储,采用IPSAN的集中存储方式,其管理平台存储时间不低于30天。

6)网上督察业务不能仅停留在视频监控,应能具备与督察日常工作相关的业务功能,如执法办案督察,可通过警综系统或录音录像系统上报讯问案件信息给督察,督察可根据案件信息对现场开展督察,自动关联讯问现场,可进行语音对讲、文字交流、下发督察文书与填写督察记录与备案,事后可检索备案信息等。

7)视频督察子系统采用先进的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像分辨率提供720P高清分辨率视频图像,同时为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网络带宽环境,支持双码流功能,具备良好的网络适应性和语音对讲功能。

8)语音督察子系统将110接警与各级公安部门接警、服务、咨询、求助、投诉等安装语音采集模块并接入语音督察子系统。

语音督察采用多级级联方式,从层次上分系统为区县、派出所二级,在各级指挥中心部署录播平台,各基础与执法单位安装录音前端设备,派出所通过网络上传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实时上传给市公安机关,各级监督部门可以通过WEB网页(客户端软件)实时浏览权限围的并监听声音,系统24小时不停机工作。

平台应采用独立的硬件平台,符合标准机架式设计,固态硬盘存储介质,抗外界环境干扰能力强(如电磁干扰、高温高湿、震动、病毒、网络攻击等),具有稳定持续的长时间工作能力,录音资料满足2个月的存储需要。

9)预留接口,实现与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息化系统或录音录像系统对接,实现执法办案督察。

10)预留接口,能够与GPS卫星定位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车辆出警督察。

11)预留接口,能够与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实现视频会议现场实时督察。

12)预留接口,能够与视频会议系统对接,通过可视指挥调度单元实现可视指挥调度功能。

13)能够实现原有系统监控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利旧与统一管理和调度。

14)能够提供统一的B/S登录门户。

3.系统总体设计

3.1.项目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

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

设计合理,架构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动态监控和警务督察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经济性与实用性

在先进、可靠和充分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价比。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建设、升级和维护。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采用成熟的、稳定的、完善技术设备,系统具有一致性、升级能力,能够保证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

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4、可集成性

网上督察系统,要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的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与传输资源,必须能够兼容目前国主流的数字图像设备,而不是只支持一种数字图像设备的封闭系统,自下而上,先后外,坚持先进,兼容传统,实现系统集成和系统互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必须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边建设、边整合、边应用、边完善,把系统建设成“实用工程”。

5、可扩充性

网上督察系统在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方案中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6、可维护性

系统正式运行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系统应充分考虑维护工作的需求,设计要通用化、模块化,具有自诊断能力,尽量降低维护工作量与难度。

系统要做到“功能强大与操作简便相结合”,考虑人机系统设计,采用有亲和力、方便使用管理的操作界面,并且增加必要的辅助服务功能,即中心可对前端节点的系统集成与对各类相关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通过网络管理工具,可以方便地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与时解决。

7、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8、提高督察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网上督察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与可靠。

系统通过网上督察平台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与报警情况。

网络管理的使用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动态资源均衡负载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3.2.项目设计依据

本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安全防系统总体的协调,统一和兼容、集成设计、综合设计、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可靠性、稳定性,降低经济成本,增加服务保障和培训,有效保障安全。

系统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标准或规:

●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系统建设标准

●09年公安部督察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加强网上督察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

●中办发[2005]25号文:

《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

●公科[2005]40号文:

关于印发《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科[2006]6号文:

《关于印发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通知》

●公科[2006]10号文:

《关于深入推动“3111”试点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科技局文件: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要素》----2006年2月

●公安部科技局文件: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2006年2月

●《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单位验收工作的通知》(公科传发[2007]86号)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CJJ/T106-2005)

●GA/T493-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

●GB50348-2004安全防工程技术规

●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

●GB/T(21564.1-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70-2004安全防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T74-2000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550-2005安全技术防管理信息代码

●GA/T600-2006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

●GA/T64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变速球型摄像机

●GA/T646-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矩阵切换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A/T647-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

●GA/T670-2006安全防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T(669.1-11)-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GB/T28181安全防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试点单位检测实施方案》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试点单位检测大纲》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3.3.系统设计思想

系统全网采用全IP模式,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块化设计,依托公安专网,充分整合和保留现有系统和设备,构建全县区联网、逐级汇总、中心调度、统一权限、统一控制、资源共享的市公安网上督察系统。

构建市、区县、派出所三级平台级联,形成系统综合骨干应用平台。

系统在市、区县与派出所、窗口单位等基层单位三级层面开展应用。

系统平台包日常警务督察、执法办案督察、语音督察、车辆出警督察四个子系统,并形成一个整体,全面实现督察功能和统一应用。

3.3.1.前端接入方式

本项目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前端视音频监控资源通过公安专网接入到各派出所或窗口单位等基层单位的机房,并接入机房部署的网络录像机。

各基层派出所的网络录像机通过公安专网接入所辖区、县局,负责向上级监控中心传送前端监控图像。

3.3.2.分布式体系架构

网上督察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按照基层派出所、区县、市督察指挥中心,逐级汇聚,建设成二级管理、三级应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全网实现“统一图像资源编号,统一权限体系,统一控制协议,资源共享”,确保各图像节点互联互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网资源共享。

基层单位监控中心功能

基层监控中心(派出所、窗口单位等基层单位)管理所辖的视音频监控资源的接入、调度和交换,各基层单位部署前端视音频监控资源,同时负责向上级监控中心上传本级的视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