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81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6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南京大学至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南京大学2003至2004学年普通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期末试题

(生科院,2004.06)

 

班级               ;  学号                  ;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10分;选错一个倒扣1分)

1. 不同颜色的英国椒花蛾的相对比例的变化,是__a __的一个例子。

a. 定向性选择;      b. 稳定性选择;      c. 中断性选择

2.__a___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3.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__ a.___。

a. 干扰素;        b. 类毒素;       c. 外毒素

4.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_ _b ___。

a. 光合自养;    b. 根、茎、叶分化;  c. 多细胞生殖器官

5.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__b __。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6. 遗传漂变导致__b ___改变。

a. 种群大小;    b. 基因频率;            c. 交配几率

7. 植物学家主张高等植物由绿藻样祖先进化而来,理由是__ b ___。

a. 两者之间结构相似;    b. 两者之间的光合色素和储藏物质相同;

c. 两者的生活环境相似

8.__ a ___之间存在趋同进化。

a. 鲨鱼和鲸鱼;              b. 马和虎;              c. 人和黑猩猩

9. 寒武纪出现物种的爆发式突增,是由于生物__ a___的结果。

a. 适应辐射;      b. 生存斗争;   c. 定向选择

10.地衣是__ c 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复合体

 

二、填空(每空1分,计25分)

1.   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突变__,只通过  基因重组  就可产生。

2.   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 能两足直立行走  的动物。

所以, 南猿  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

3.     脑的扩大  和   石器的制造   是人属的重要特征,  能人   是现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属成员。

4.   原核生物包括   细菌  、  蓝藻  和   原绿藻   三类。

5.      支原体    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6.   细菌分泌到体外介质中的毒素称   外毒素   。

它的成分是   蛋白质   ,经热处理后毒性消失,成为    类毒素   。

7.   细菌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磺胺药和抗生素。

此外,对于多种细菌病的预防或治疗,还常用三类物质,其中 __疫苗__ 起抗原作用,能使抗体产生; 抗毒素  没有杀菌的功能,  抗毒素   和   抗血清   含有抗体。

8.   高等植物又称  有胚  植物,包括  苔藓   植物门和维管植物门。

维管植物含  蕨类 植物和  种子  植物,后者包括  裸子  植物和  被子 植物。

9.     孢___ 子体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 建立者效应

● 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

 ——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

● 小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

迁移到它处定居下来,

与原种群隔离开来,

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种群;

有些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

导致新种群与原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差异;

● 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定殖者)

    ——分离出来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

● 意义:

通过自然选择,有可能形成新物种。

 

2. 同义突变

● 一种中性突变;

● 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大多不止一个;

● 即使密码子发生了突变,

但突变后的密码子

与突变前的密码子

可能都是编码是同一蛋白,

这样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3. 溶原周期

● 温和性的噬菌体侵入细菌,

并不立即复制使细菌死亡;

● 而是将噬菌体的DNA

拼接到细菌的DNA分子上,

成为细菌DNA分子的一部分,

变成原病毒;

● 原病毒时期——病毒的溶原周期。

 

4. 世代交替

● 植物的生活史

有性世代:

从孢子开始,

到由其萌发形成配子体,

并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

无性世代:

从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开始,

到由其萌发形成孢子体,

直至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 植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

上述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的现象;

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

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 动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有性生殖的世代与无性生殖的世代

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如:

轮虫、蚜虫等。

 

5. 性选择

完全和繁殖相关的、

某些个体超出同种相同性别其它个体的优越之处。

 

四、简答题(每题15分,计45分)

1. 试述进化理论的发展。

● 达尔文式的进化与非达尔文式的进化;

● 综合进化论对达尔文学说的修改;

● 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

● 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

● 物种绝灭和灾变;

 

2. 病毒、类病毒和朊粒是什么?

它们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方面给你什么启示?

● 病毒

★ 非生物性质

◆ 构成:

核酸、蛋白质(或只有核酸);

◆ 无细胞结构;

◆ 侵入寄主细胞之前

无代谢必须的酶系统,

也不能产生ATP,

所以,无新陈代谢活动;

不能独立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更不能繁殖;

可形成结晶——似无机物;

★ 明显的生命现象特征

◆ 构成:

最基本的两种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核酸;

◆ 侵入寄主细胞后

          借助寄主细胞一套生命物质系统

            → 复制自己、大量繁殖。

★ 病毒给我们的启示

一种不完全的生命形式;

或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形式

争议:

生物?

非生物?

◆  “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错误观点

          “亦此亦彼”、“灰色系列”——普遍现象,

         恐龙——鸟;病毒——其中之一;

◆ 生物界(生命)、非生物界(非生命)

         无绝对界限、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 类病毒

★ 比病毒小的颗粒

无蛋白质外壳;

300多个核苷酸构成,

单链环状或线形RNA分子;

★ 类病毒、某些基因中的内含子

核苷酸顺序相似;

说明:

类病毒可能来自于基因中的内含子;

● 朊粒

★ 是一种蛋白质分子,

也称蛋白质病毒;

★ 非生物性质

无核酸——无复制转录功能;

★ 生物特性——具信号分子作用

能侵入寄主细胞

 → 寄主细胞产生新的朊粒(即繁殖);

★疯牛病病原体——蛋白粒子Pron

★说明

◆蛋白质可能也含遗传信息

——对中心法则的挑战、补充;

◆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有待于探索。

 

● 朊粒与病毒起源的关系

★ 病毒是细胞出现以后的产物;

★ 病毒和质粒、转座子有相似之处;

★ 此外,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

常和寄主细胞的基因相同或相似,

而和它种病毒的基因不同。

因此,病毒可能来自细胞

 

3. 论述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和适应。

● 植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 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 气体交换;

◆ 抵抗重力的问题;

◆ 陆生环境(温度、风力、湿度及光等)变动剧烈;

● 陆生植物适应陆生环境的方式;

◆ 体表有角质层、蜡质,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 生殖器官多细胞;  

◆ 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使胚胎得到保护。

 

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

正因为有那个目标,你才有劲儿往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