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90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模拟卷二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

高中美术

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是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

A.欧阳修B.欧阳询C.欧阳春D.欧阳澈

2.把绘画分为南北宗两个不同的体系,主张“以画为乐,以画为寄”的画家是()。

A.陈淳B.崔子忠C.曾鲸D.董其昌

3.下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虔B.梁楷C.韩幹D.张萱

4.下图是五代山水名作,其作者是()。

A.荆浩B.董源C.巨然D.关仝

5.齐白石曾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有很多著名画作,下列不属于其作品的是()。

A.《群虾图》B.《荷花蜻蜓图》

C.《湖畔风景》D.《蛙声十里出山泉》

6.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

A.隶书B.草书C.楷书D.篆书

7.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是()。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8.“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是()的理想。

A.委罗内塞B.丁托列托C.乔尔乔内D.奇马布埃

9.油画《荷加斯兄弟的宣誓》的作者和所属画派是()。

A.雅克·路易·达维特新古典主义美术

B.让·保罗·马拉新古典主义美术

C.让·保罗·乌东古典主义美术

D.彼得·保罗·鲁本斯浪漫主义美术

10.下图是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其作者是()。

A.德拉克洛瓦B.杜比尼C.籍里柯D.乔托

11.下列对未来主义描述错误的是()。

A.强烈表现运动和力量B.1911-1915流行于意大利

C.反抗和谐和趣味高雅D.描绘事物的多个视角

12.《帕提农神庙》的柱式属于()。

A.爱奥尼亚式B.多立克式C.科林斯式D.塔斯干式

13.不属于“绘画·雕塑”内容系列成就标准的是()。

A.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B.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C.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D.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14.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要解决的问题是()。

A.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B.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

C.造型和美术创作的问题D.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问题

15.对《楷书技法》一课,适合作为教学重点的是()。

A.欣赏颜体的书法作品

B.比较颜、欧、柳、赵楷书四大家书法的特点

C.应用楷书的特点临摹一幅楷书作品

D.掌握楷书的历史发展

16.《中国山水画》这一课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难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需要详细的技法点拨。

王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王老师是根据()选择教学方法。

A.教学目标B.学生实际特点C.教学环境D.自身素质

17.以下哪项属于教学设计的最根本作用()。

A.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B.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C.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

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18.以下对教学难点表述错误的是()。

A.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

B.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和掌握的方法,是通往教学目标路途中的障碍。

C.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语言表述难以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操作容易出错的学习内容。

D.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来解决技能学习中的难点。

19.马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日本枯山水时,有学生小声嘀咕,“小日本鬼子有什么好看的”,马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艺术无国界”,并通过介绍枯山水对中国园林山水的借鉴与在精神层次上的新发展,让学生有了新认识。

马老师的做法遵循了课标理念中的()。

A.学生深入了解枯山水的发展

B.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

C.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0.以高中教材《走进意象艺术》为例,适合作为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的选项是()。

A.让学生认识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能够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等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

B.学生通过欣赏意象作品,尝试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分析作品,探究艺术家的意图,提高鉴赏能力。

C.学生初步认识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意象艺术独特的表现力,能够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等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

D.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文化。

21.某老师在讲授“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图文素材,了解中国建筑的分割样式,课上给学生们播放视频和图片,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讲授,这里体现的学生学习方式是()。

A.接受式学习B.自主式学习

C.示范法D.讨论法

22.美术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促进和强化。

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体现的是美术教学评价的()。

A.调控功能B.激励功能C.教学功能D.诊断功能

23.以下哪一条不属于高中美术评价的评价指标()。

A.能促进学生发展B.开放性的C.改进教师教学D.促进审美发展

24.在高中美术课程设计模块中《标志设计》一课的实践练习阶段中,教师给出学生主题,安排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图形发散性思考练习,全过程中教师不评价、不解释,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性。

这样的教学方法属于()的类型。

A.以传递信息为主B.以直观感知为主C.以鉴赏活动为主D.以引导探究为主

25.在讲授高中美术鉴赏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人物画》当中,某老师想用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突出上述学习方式的优点,该老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

A.演示法、情境法

B.示范法、比较法

C.讲述法、辩论法

D.提问法、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法

26.李老师在上高中篆刻课程时,在评价环节,让学生将印蜕放入“成长记录”中。

这样的评价方式属于()。

A.多主体评价B.表现性评价C.质性评价D.量化评价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27.简述亨利·摩尔对雕塑创作的5条定义及其作品特点。

 

28.高中“美术鉴赏”的成就标准是什么?

 

29.《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是什么?

 

30.结合实际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崔老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宛自天开——古代园林》一课时,课前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去搜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相关的资料、图片,课上,让两组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小组代表分别讲解自己对资料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讨论结束,老师进行总结,对一些不明确的知识进行点拨。

最后让两组同学进行一个课堂小辩论赛,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重要性进行辩论。

下课之前,崔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们课后去探寻一下当地的古代园林有哪些,用本节课学习到知识去欣赏感受这些历史留下来的珍贵建筑。

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一堂课是大家受益良多,对中国的古代园林有了更深的理解。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本节课崔老师主要用了哪些学习方式?

(2)高中美术课程里组织辩论赛是否合适?

32.于老师上高中速写课时用40分钟做了三幅示范,坐着的人、站着的人、行走的人,从正面、侧面、四分之三面充分表现了人在各种动态之下的形体关系,在练习时给学生10分钟时间要求用简练的线条完成一幅站着人的速写作品。

下课时,学生们有的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有的没有画完。

问题:

请分析于老师这节课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答案

高中美术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D。

26.【答案】C。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亨利·摩尔对雕塑创作所下的五条定义是:

(1)对材料的真诚;

(2)空间的三维的充分体现;(3)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力;(4)想象与表达;(5)生命力与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人体为母题,或躺卧、或坐立,或单人像,或群像。

有的放在室内,更多的置放于室外,以草地、原野、园林树木、云彩为陪衬。

其创作最重要的特色是每件作品有它本身内在蕴含的能量。

他不追求作品愉悦人的感官,而是表现一种感人的精神力量。

他迷恋骨形,力图在骨形中表现一种雄健、强大的生命力。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有现代感的原始性和野性。

他作品的主体是复合的、多重性的,不是单一的,所以耐人回味、思索。

而在复合的主题中,生存的要求、趋势和愿望占主要地位,给人精神上以力量,主调是积极的。

他对现代环境中解决雕像与周围空间关系的课题做了很多探索,在雕塑形体上采用线、孔洞来探索新的空间表现也给我们以启发,代表作《侧倚的人体》《王与后》。

28.【参考答案】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9.【参考答案】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直觉、想象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30.【参考答案】

(1)运用作品比较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让学生通过作品比较,了解这一艺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和不同流派的特点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倾向的艺术形式。

如将毕加索的《宫女》与委拉斯凯兹的《宫女》作比较,将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纽约百老汇繁华的夜景图片作比较对照,学生很快便了解了抽象绘画中的内容以及所体现的形式感,促进了欣赏能力的提高。

如将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与西方绘画《蒙娜丽莎》作比较,学生就能很直观地作出区别,并加深了对中西方绘画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再现主义、表现主义在中西方绘画中的体现的认识。

(2)运用探究式、对话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如:

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美术作品,我们可以通过表现主义理论的引导再结合探究式美术欣赏方法欣赏这幅作品。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欣赏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

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

其次,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决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美术和音乐这两朵姐妹艺术之花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假如在美术欣赏可中能够把既符合主题又旋律优美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将能达到图音并茂的效果,增加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充满新鲜愉悦的艺术气氛中认识美、发现美,将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增加表现力、创造力。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1)材料里,崔老师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让学生用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程中学生们分组展示、讨论、辩论赛都是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

(2)高中生认知水平和理解力有很大提高、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更愿意展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高中的美术课程中,组织辩论赛是合适的并且也是有良好作用的。

一方面,辩论赛符合高中生的能力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辩论赛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展示和巩固,也通过辩论赛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2.【参考答案】于老师这节课主要的问题在于课程环节安排不合理。

首先,于老师在新课讲授时安排示范的时间过长,做了过多的示范,没有突出练习课的特点。

其次,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时急于求成,没有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练习过程。

最后,没有相应的指导和点评,最后没有达到本节课的目标。

建议:

(1)课程环节安排上,导入安排3至5分钟,新授时间安排不超过20分钟。

留出2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最后留下5分钟左右来进行点评和小结。

(2)在示范环节,应该适当减少示范的篇幅,可以做局部示范,边示范边进行讲解;在课堂练习中,注意从慢写到速写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先进行临摹练习;老师应该提供帮助,让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答案】

《手工扎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扎染的概念和艺术特点,掌握扎染的基本工艺流程,着重学会利用3种扎结方法进行印染。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组建传统艺术工坊的活动形式,学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印染工艺的设计和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扎染奇妙多姿、变幻无穷的艺术风貌和魅力,体会扎染工艺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扎染的基本工艺流程,实际创作一幅扎染布艺作品

【教学难点】

灵活合理地将画稿图案扎结地紧密有致,尤其是组合使用缝扎、捆扎、夹扎以达到最优效果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棉布、线绳、染料、针、剪刀、夹子、铝盆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

在云南的苍山洱海一对白族青年男女相爱殉情于蝴蝶泉边,人们在白布上扎出蝴蝶图案以纪念他们,引出这就是扎染工艺的由来,从而导入课题。

活动二:

感知扎染魅力

1.请学生欣赏一组传统扎染作品,结合大屏幕上的相关背景资料,梳理出扎染的概念、用途和历史发展。

师生共同得出:

扎染是将纺织面料运用打结、捆绑、缝缀等扎结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染色的手工印染艺术;广泛应用于服装、衣饰、布艺等;自秦汉起流行,历经唐宋至明清,技艺越发成熟,制作精巧,种类繁多,除了我国的云、湘、川等地区,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扎染艺术风格。

2.请学生着重欣赏云、湘、川三地的扎染代表作品,同桌二人一组思考探究:

从视觉效果方面来看,扎染有哪些艺术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面料由于被捆扎的压力不同,浸染程度也会不同,从而产生深浅虚实的色晕纹理或神奇多变的肌理效果,呈现出扎染随心所欲、奇妙多姿、变幻无穷的艺术风貌,形成自由、新奇、质朴和富有人情味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活动三:

实践设计创作

1.大屏幕播放关于扎染工艺主要制作流程的纪录片,在关键环节,教师暂停播放并详细讲解。

从而学生掌握其基本工艺为:

绘稿、扎结、染色、水洗、拆线、后处理,其中扎结又有缝扎、捆扎、夹扎等三种方法。

2.教师现场示范捆扎法,印染出一个简单的纹样,学生仔细观摩。

3.请学生四人为一组,组建自己的传统艺术工坊,分工合作,大胆设计图案并实际制作一件扎染布艺。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强调水煮染色时注意安全,表扬有创意且做工精细的小组,对个别小组进行技法指导。

4.请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其他小组从图案设计、扎结工艺、晕染程度、整体效果等几方面交流评议,教师做总评。

活动四:

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点出扎染是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2.请学生课下完善本次扎染作品的后处理过程,并尝试对该扎染布艺进行二次的剪裁设计,制成更具实用价值的纺织品。

六、板书设计

手工扎染

扎染的概念和魅力

绘稿

扎结:

缝扎、捆扎、夹扎

扎染的工艺流程染色

水洗

拆线

后处理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答案

高中美术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D。

26.【答案】C。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亨利·摩尔对雕塑创作所下的五条定义是:

(1)对材料的真诚;

(2)空间的三维的充分体现;(3)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力;(4)想象与表达;(5)生命力与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人体为母题,或躺卧、或坐立,或单人像,或群像。

有的放在室内,更多的置放于室外,以草地、原野、园林树木、云彩为陪衬。

其创作最重要的特色是每件作品有它本身内在蕴含的能量。

他不追求作品愉悦人的感官,而是表现一种感人的精神力量。

他迷恋骨形,力图在骨形中表现一种雄健、强大的生命力。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有现代感的原始性和野性。

他作品的主体是复合的、多重性的,不是单一的,所以耐人回味、思索。

而在复合的主题中,生存的要求、趋势和愿望占主要地位,给人精神上以力量,主调是积极的。

他对现代环境中解决雕像与周围空间关系的课题做了很多探索,在雕塑形体上采用线、孔洞来探索新的空间表现也给我们以启发,代表作《侧倚的人体》《王与后》。

28.【参考答案】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9.【参考答案】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直觉、想象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30.【参考答案】

(1)运用作品比较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让学生通过作品比较,了解这一艺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和不同流派的特点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倾向的艺术形式。

如将毕加索的《宫女》与委拉斯凯兹的《宫女》作比较,将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纽约百老汇繁华的夜景图片作比较对照,学生很快便了解了抽象绘画中的内容以及所体现的形式感,促进了欣赏能力的提高。

如将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与西方绘画《蒙娜丽莎》作比较,学生就能很直观地作出区别,并加深了对中西方绘画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再现主义、表现主义在中西方绘画中的体现的认识。

(2)运用探究式、对话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如:

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美术作品,我们可以通过表现主义理论的引导再结合探究式美术欣赏方法欣赏这幅作品。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欣赏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

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

其次,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要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