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992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doc

从系统科学看信息科学研究

姜璐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系统科学等很多基础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世纪60-70年代,由普利高津、哈肯等人提出的自组织理论[1][2],利用微分方程讨论简单巨系统演化,已经得到很好的结果。

近来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复杂系统的演化问题上,美国圣菲研究所提出利用智能体(Agent)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3],钱学森等人提出利用综合集成方法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4],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生命科学完成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正在深入展开。

非线性所涉及的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已经深入到很多学科的研究中。

火星探测计划、大型水利枢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工程等很多大型的工程项目,正在从设想、规划变成当前的工作任务。

在这中间我们发现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控制一个系统的演化主要不是依靠能量,而是依靠信息,现代社会的运行依靠信息,蛋白质的合成依靠信息,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还是要依靠信息,虽然我们对信息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人们希望能尽量少消耗能量,利用更经济的手段操纵、控制系统的演化,提高经济效率,这也使得人们更关心信息,寻找减少决策失误、增加决策科学性的办法。

信息、信息科学正成为关注的热点,人们希望通过信息来增加生产、提高效率,通过信息探讨复杂系统的演化秘密,解决科学的某些基本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深入研究信息概念成为可能,人们只有通过对海量信息的传递、复制、存储等处理,才有可能发现信息的普遍特点和规律。

特别是利用信息对特大工程的控制、对数据信息的知识挖掘,才能了解信息的真正内涵和特点。

一、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信息

众所周知,面对统一的客观世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侧面,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研究信息也将按照系统科学的方式、办法进行研究。

系统科学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角度研究客观世界,形成了自己学科的特点。

系统科学是模型科学,针对客观世界,把系统按照其复杂程度分成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适应性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几类,每一类都是一个模型,每一个模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数学解决方法。

系统科学对信息的讨论,就是讨论各类模型中信息的具体定义,信息在各类模型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将把信息放到具体的模型中进行讨论。

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系统,任何客观对象都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选定系统以后,需要分析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演化的规律。

系统科学研究信息也要把信息作为系统进行研究;同时由于信息的特殊性,在研究中信息多是作为控制系统演化的因素,在系统科学中也从控制的角度来研究信息,通过分析受到信息作用的系统演化的特点来了解信息的性质。

系统科学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必然要把系统分成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系统往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由于不同层次之间会涌现出新的性质,系统科学也研究层次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出现涌现,如何控制涌现等等。

当前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两类对象,在这两类系统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环境与系统之间的作用也非常复杂,对这样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人们发现组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能量、物质的作用已不太重要,而它们之间的信息作用、信息控制确是十分重要的。

系统科学已经把对信息的研究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

系统科学要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演化。

复杂适应性系统模型中的子系统多是智能体(Agent),它要适应环境,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性质;如果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就是信息控制,环境通过信息来控制智能体,智能体之间通过信息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性质。

在计算方法上,通过计算机程序,用规定的算法表示系统内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对于由人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更需要利用信息来分析系统的演化行为。

这类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物质、能量没有太大关系(它们只是作为信息载体的作用),主要依靠信息,而且这里所谈的信息几乎全是符号信息,是用语言、文字表示的信息,离开了语言、文字根本无法对人类社会的演化进行研究。

在过去探索简单系统的演化规律,寻找少数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现在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变量,要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诸如正比、反比这样简单的关系,仅仅依靠人脑思考、手工列表记录根本完不成任务,必须依靠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完成。

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对信息进行处理,是现在很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随之而来的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工程信息学等新的学科分支相继出现,它们要对影响系统演化的大量因素,进行记录、存储、分类、形成的专门的研究内容,有人称之为计算机科学,各个学科的专家则称之为某某学科信息学。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计算机只是作为研究信息的一种工具、手段,处理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而且计算机还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应用。

因此,正确地说法应该是它们属于信息技术学,各门学科对信息的处理也构成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特点。

二、从物质、能量、信息关系了解信息

系统科学把物质(质量)、能量、信息作为三位一体的概念体系来研究,通过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来认识信息。

质量、能量、信息(这里是指物理、化学等无机界的自然信息,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关于语言、文字等包含的信息,及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后面专门进行讨论)都是物质(研究对象)的一种属性,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描述。

质量是指客观对象包含物质的多少,是对象的一种性质,从量上来衡量对象的性质,通常采用质量数值、比重来定量衡量包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与对象的惯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把质量称为是对对象惯性的量度;质量其实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进行测量:

惯性和引力,并把它们分别称为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而且通过两种渠道得到的两种质量是相等的,即

惯性质量=引力质量

通过研究还发现一个系统的质量是不会随便改变的,一个系统物质减少了,另一个系统的物质必然增加,而且从量上来讲,增加与减少是相等的,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

能量是系统运动能力大小的量度,进一步,往往利用系统运动来为我们服务,通常称为做功,能量还被称为系统做功本领的大小。

能量也是系统的一种属性,是运动的量度。

能量作为物质的属性,与质量的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类物理量的总称,它包含机械能、热能、电磁场能、原子能等。

物理学的领域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各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称之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进一步人们又将能量形式扩展到化学能、生物能、人的智能、潜能等,把它应用到很多领域,并且认为所有这些形式的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能量概念提出以后,不仅使我们对系统的描述有了很大进步,而且被应用到对系统的分析。

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动力,对不同系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力:

物理中有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化学中提到的离子键、共价键等,也是对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描述;生物学、社会科学中也大量使用力的概念。

这些都可以统一看成能量概念的具体应用。

能量概念提出以后,从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另一个应用,是开展了对控制论的研究。

控制论是对系统输入一个较小的能量,使系统按照我们的实际需要输出较大的能量,且输出的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由于输入的能量很小,在控制论中不太考虑控制系统的效益,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系统的输出尽可能地满足需要。

从质量、能量、信息的角度来看控制论,可以说它们都可以对系统进行控制,在初期多采用物质控制、能量控制,是比较简单的控制,。

要让系统满足我们的复杂要求,使系统演化比较复杂,就需要采用信息控制,下面将对此进行适当的分析。

信息也是系统的属性,从直觉的角度来看,系统的很多属性都可以看成信息,某些专家甚至说“系统的状态变量就是信息”[5],“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是信息”[6],对此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系统组成成分的性质、它们之间的比例、相互位置关系、连接方式,系统的形状、结构、功能等等,都可以当成信息。

质量只是描述系统包含物质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能量的种类可以很多,信息包含的内容更多,信息是一大类量的总称,它甚至可以包含质量、能量,质量、能量也可以看成信息。

考虑到对系统的认识,考虑到实际的认识过程,我们强调在传递过程中不变的那些状态变量可以看成信息,这是因为在传递过程中改变的状态变量无法进行复制,无法让我们认识该系统[7]。

在不同的学科里,面对不同的客观对象,信息的含义是不同的,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在物理学里,质量、能量在分析系统运动中起的作用更大,一些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都有各自的名称,它们的性质、作用也十分清楚,没有必要再引入信息概念(现在将信息作为一个基本、统一的概念,也需要分析在物理对象的信息问题)。

而在生物学中,特别在分析蛋白质的复制,形成生命体的过程当中,就特别需要利用信息概念,通过信息来解释它们的演化过程。

因此,在各门学科内都分门别类研究信息,形成各门学科信息学。

它们为统一信息概念提供了大量的丰富材料。

但是各门学科对信息的理解、定义不完全一样,现在也需要给出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促进各个学科信息学的发展。

从对描述系统、认识系统来看,复杂系统研究看重的不是系统内子系统数量的多少,而是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看重系统的结构,看重系统的功能;从建立和管理系统来看,更看重对系统的控制,看重如何建立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

完成上述目的都必须了解“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系统本体论的信息;现在的系统控制不再是简单的能量控制,而是信息控制。

从控制量来看,例如已经从声强控制变成了声调控制;从被控制系统来看,它也不是考虑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而是在于对控制量的识别、复制、保存,在于使系统按照控制量给定的结构、功能进行演化。

可以把对复杂系统的控制论暂且定名为信息控制理论,它与传统控制理论不同,需要重新建立。

我们认为,信息控制理论的建立可以从自组织控制受到启发。

三、现代科学要加强信息科学研究

质量、能量、信息三者都是系统的状态变量,都对我们了解、认识系统起很大作用。

但它们一个比一个更抽象,一个比一个包含的内容更丰富。

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随着研究对象复杂性的增加,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20世纪是能量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的时代。

现代科学必须加强对信息、信息科学的研究。

信息包含的内容很广,在人们研究各个学科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对所有信息遵从的普遍规律进行研究,而且理论研究将会推动人们对各个学科信息的理解。

但是我们还是认为现在应该优先发展各个学科的信息学。

从系统科学来看,学科信息学(领域信息学)是促进信息学科发展的技术学科,各个学科的信息学,比如生物信息学、地理信息学、人体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地质信息学,它们面对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其信息内涵比较窄,容易进行讨论。

而且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比较复杂,从各学科对信息研究的成果来分析有一定的共性,有利于将来从中总结出有关信息的基本问题。

而对理论信息的研究,要着重在将所有信息统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讨论在各个系统中信息的共同性质。

我们认为,近期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各个具体信息还没有了解清楚。

现在各个学科领域还有不少专家从事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技术工作,不属于理论信息学的范围。

他们的工作也非常重要,这里不是要谈对技术、经济等实际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说对理论信息学也非常重要。

信息概念的深入理解,不能只靠哲学的思辨,更要靠各个学科在对具体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发现信息的基本性质。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也提出了文章与大家进行交流[8][9]。

宇宙信息学家提出宇宙最初是由信息组成,讨论宇宙起点的信息,讨论信息、能量、物质之间的转化问题等等非常诱人的课题[10]。

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大爆炸宇宙演化理论虽然理论上可以自洽,实际上也有一些支持的例子,但终究还没有获得科学界的公认,只能还是一个假说,在这个基础上来讨论上述基本问题当然很难得到统一的研究成果。

少数人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是可以的,更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应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这里。

更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不同领域专家应深入研究各自领域的信息问题,解决该领域有关信息的定义、性质、特点、手段等问题,同时更注意交流、沟通,借鉴其他领域的新成果加快本领域的研究。

这次学术交流会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

建立起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终统一概念,才有可能成功,才能建立起理论信息学。

四、要特别注意区别自然信息和“语言、文字”信息

信息是各个学科普遍使用的概念,很多人都在谈论信息,但谈论的内容却不一样;人们往往不区别信息和信息载体,不区别信息、消息、数据、知识等类似概念,有时也确实无须加以区别。

这里要强调的是,仅在研究自然科学领域,信息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就有不同的内涵,各学科对信息的认识也不同:

物理物质的形态是信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是化学家讨论的信息,生物遗传的编码、染色体的数量、基因图谱等是生物学家关心的信息,到现在还未统一。

然而,生产实践急需对具体学科信息深入研究,要求不断发展信息处理技术,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现在各门学科还未能提供足够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还没有办法提出一个所有学科专家都接受的统一概念,所有“信息”都满足的演化规律。

在进行信息统一规范的时候,特别需要区别两类信息:

一类是系统本身具有,或称反映的信息,它是系统本身特性的体现;另一类多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的信息,通常是按一定规则进行对应、转换了的信息(称为语言文字信息)[11]。

系统本身的信息通常是对系统性质的描述,前面所说“系统的状态变量就是信息”,指的就是这类信息。

在不少学科中,没有采用信息的概念也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了。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频率、物体的形状、颜色等都属于此列。

物理学没有利用信息概念,对它们已经研究得很清楚了,这也是不少物理学家拒绝承认信息的原因。

对于语言文字信息则不然,对于它们我们不再关心语言的声音频率,而关心它的内容,对文字也不关心它的图形,而是文字的内容。

比如,“3”、“III”、“三”、“three”的形状虽然不一样,但给我们的主要信息一样的,都表示数字“3”。

应该说,这里的信息是人们经过学习才获得的。

人们建立了规则,规定上述四种形式的图形表示同一种信息,并使得大家了解和认可同一种规则,才使得它们代表一种信息。

人在进行思考和交流的前提是大家要有共同的思维载体,即从语言、文字中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

小孩子学习首先就是学习对信息的了解,学习某一特定的声音、图像载体表示(荷载)什么信息。

外语的翻译实际就是建立同一信息不同表述之间的联系,当外国人没有关于“阴阳”、“气功”等信息时,我们就可以规定一种与中文声音是一样的发音,作为它们信息的载体。

在研究语言、文字的信息时,特别需要注意对思维科学的研究。

现在有一些对信息的研究实际上是研究思维,涉及到概念、推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科学的概念。

思维的主体是大脑,对象是信息,但思维科学与信息科学是不同的。

把对信息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研究的成果,自动移植到思维科学中也是不合适的,会引起混乱;对于思维科学的成果,也不能认为就是对信息的认识。

作为学科信息学,对思维信息的研究,将信息与思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过去思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分别对思维主体——大脑,思维对象——信息,思维过程——相互关系等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区别、联系,不仅会促进思维科学的发展,也是理论信息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点评一】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物质(质量)、能量、信息,三者都是系统的状态变量,但是质量、能量、信息一个比一个抽象,一个比一个内涵丰富。

特别是开放的复杂系统,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由此也可推断,物理学中所有的状态变量都已经确定,信息的引入无关紧要,但是并不意味着物理学中没有信息。

(马蔼乃)

【点评二】把信息看成系统现象,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信息,对系统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很意有义。

但“质量和能量也是信息”的说法须商榷,质量不等于关于质量的信息,能量不等于关于能量的信息;要不然,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信息了。

物理学没有必要引入信息概念的说法也须商榷,有可能存在某些更深入的物理现象不用信息概念就说不清楚。

用信息观点说明这类现象,阐述某些尚未认识的基本物理规律,可能是物理学未来的前沿领域之一,即物理信息学。

(苗东升)

参考文献

1.尼科利斯G.普里戈京,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1986,北京:

科学出版社

2.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1989,北京:

科学出版社

3.霍兰JH,隐秩序,周晓牧等译,2000,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王寿云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996,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邢修三,动态统计信息理论,中国科学G辑,2005,35(4):

337~368(请姜老师确定具体页码和格式)

6.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2002,北京:

科学出版社

7.姜璐,信息是什么?

载李喜先主编的《21世纪100个交叉学科难题》,2005,北京:

科学出版社

8.姜璐、范智,信息定义的探讨,系统辨证学学报,2004

(2),28-30

9.董春雨、姜璐,从不变量看信息概念的定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8-112

10.Tomstonier,Theinformationandtheinternalstructureoftheuniverse——anexplorationintoinformationphysics(1990)

11.姜璐,符号和符号信息,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5),135-138

▁▁▁▁▁▁▁▁▁▁▁▁▁▁▁▁▁▁▁▁▁▁▁▁▁▁▁▁▁▁

作者通讯地址: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jian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