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93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docx

全自动录播教室施工布线方案

全自动录播教室布线方案

(全图像方式)

 

 

全自动录播教室布线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从我公司设备的特性和教室的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全面的描述了各设备之间的布线种类、布线要求和设备的安装位置。

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布线分为:

控制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声音部分和多媒体部分四个方面来进行布线。

二、布线方案

教室整体布局:

此布局为设备间和学生上课区域进行了隔断的分割,录播设备放置在设备间。

如果不将学生区域和设备间进行隔断的分割,可以采用如下布局:

以上两种布局的布线方式是一致的。

 

1、声音部分布线

声音部分采用8支采音麦克风以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位置示意图为:

1)按图中的位置安装(吊装)话筒,图中的方格长宽为0.5米,不管教室多大,都按这个图中所示安装。

2)教师、学生的吊装话筒(除黑板话筒),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不低于2.2米,不高于2.5米,全部向下倾斜25度。

3)教师1号话筒距教师在讲台前站立的位置1.5米,2号、3号话筒在1号话筒两侧1.5米处,黑板话筒(4号)在黑板左上方,要注意电动幕的位置,朝向黑板。

4)学生1号、2号话筒前后位置在第一排学生站立位置前1米处,左右位置在教室中线两侧1.75米处;学生3号、4号话筒距第一排学生话筒3~3.5米处,朝向教室后方。

5)话筒的编号与调音台对应,即教师1号话筒要插在调音台的1号位置,学生的1号话筒插在调音台5号位置,以此类推。

注意:

1号教师话筒是主要话筒,在没有声音时,会常开这只话筒,务必保证接口正确。

这8只话筒的相对位置组成了一个声音最好的区域,不论教室过大或过小,不要改变它们的距离,要保持这一区域的最好声音。

实际上,2米以外的地方,声音效果不会很差,但如果加大了它们之间的间距,声音不好的区域会增加很多,这样做得不偿失。

声音采集部分除了这8支吊装麦克风以外还需要将教师的教学计算机的声音进行采集,因此在布线时还需要将教学计算机的声卡输出接入到调音台中。

声音部分布线示意图为:

此布线方式为功放在设备间

 

声音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声音部分

1

屏蔽线缆

RVVP3X0.3

8支吊麦音频线

吊麦-调音台

1~⑧号线

2

音箱线

音频金银线,音箱-功放

图中为两个音响

(10)、(11)号线

3

音频线

教学PC-调音台

两芯带屏蔽线缆

⑨号线,用于采集教学PC的声音

合计:

11根线

2、图像采集部分布线

图像采集部分包括3台(2台)摄像机、教学计算机的VGA信号采集以及录播主机VGA信号的播放。

摄像机位置选择要求:

1教师摄像机:

教师机安装在教室宽的中线后墙上,为了保证录像质量距离黑板不得超过12m,如果教室长大于12m则把摄像机吊装;

2学生摄像机:

学生机建议安装在教师前面墙面上,原则上左右两侧都可以。

如果有窗户的话,应安装在有窗的一面。

这样摄像机不容易逆光拍摄,有利于保证图像质量;

3全景摄像机:

全景机建议与教师机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原则上左右两侧都可以。

如果有窗户的话,应安装在有窗的一面。

这样摄像机不容易逆光拍摄,有利于保证图像质量,为了保证录像质量距离黑板不得超过12m,如果教室长大于12m则把摄像机吊装;

4摄像机高度:

建议高度为220㎝(高度为摄像机镜头中心距离地面高度);

图像采集部分布线示意图:

 

图像采集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图像部分

1

两芯电源线

(1)、(4)、(7)号线缆,用于给摄像机供电,220V电送到摄像机附近使用适配器供电

2

视频线

(2)、(5)、(8)号线缆,用于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

日立摄像机:

采用DVI成品线缆*3(单根最多不超过20米)

ZQHDC30:

采用视频分量信号*3*3(一台摄像机使用75-5线缆三根)

ZQHDC40:

采用SDI视频线缆*3(或一台摄像机使用75-5视频线一根)

3

摄像机控制线

(3)、(6)、(9)号线缆,用于摄像机控制。

采用阻值<6欧姆的网线。

4

VGA线缆

(10)号线缆用于录播主机采集教师计算机的VGA画面;(11)号线缆用于将录播主机的VGA画面在讲桌前端显示(不做此功能的可以省去)。

合计:

11根线

摄像机安装事项:

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全景摄像机安装原则:

三台摄像机安装高度均为距地面2.20米,教师摄像机正拍教师讲台区域,全景摄像机和学生摄像机安装在教室墙壁的同一侧,且需要考虑逆光问题。

 

3、控制部分布线

全自动录播系统的控制部分是录播系统跟踪的核心,我们采用的控制部分是图像空间网格技术。

控制部分分为:

教师跟踪控制和学生跟踪控制

布线示意图:

 

控制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控制部分

1

两芯电源线

(1)、(3)、(5)、(7)、(9)、(11)号线缆,用于给摄像机供电

2

视频线

(2)、(4)、(6)、(8)、(10)、(12)号线缆,用于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采用75-3视频线缆

3

网线

(13)号线缆,用于连接控制面板

合计:

13根线

 

探测摄像机安装位置选择方法,如图:

1)学生探测摄像机S1、S4安装于第一排学生课桌前20cm处、并在同一水平线上(通常S1S4连线距离前墙2.5-3M左右);学生探测摄像机S3、S2安装于学生最后一排座位后30cm处、并在同一水平线上;S1S2S3S4必须组成一个矩形;学生探测摄像头的安装高度为125cm-140cm,视学生平均身高具体定,要求学生坐下后不能超过探测摄像头高度,站起后必须超过探测摄像头;同时一定要保证任何一个学生探测摄像头都能同时拍到对面两个探测摄像头;学生区最大长度(W1)的计算公式为H1/W1=1/1.12或1/1.5。

例如:

10米宽的教室安装学生探测头时S1与S2之间的距离为11.2米以内(3.6mm镜头),或15米以内(2.8mm镜头);

2)教师探测摄像机T1、T2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老师跟踪区域的宽度等于T1、T2之间的距离;T1T2连线到S1S4连线最小距离(W2)的计算公式为:

W2/H2=1/1.12或1/1.5。

例如:

T1T2之前距离为6m,那么W2最小不能小于5.35m(3.6mm镜头),或不能小于4m(2.8mm镜头);教师探测摄像机图像同时要保证可以拍到黑板下沿开始向下大概30cm,且保证此区域不会被讲桌、吊麦等物体挡住。

注:

默认发货为3.6mm镜头,特殊需求请提前通知公司;

 

4、多媒体部分

录播教室的多媒体部分布线涉及到多媒体中控、投影机、电子白板/触摸屏一体机等相关设备的布线。

我们以电子白板+短焦距投影+多媒体中控和触摸屏一体机+中控以及触摸屏+计算机+多媒体中控这两三种方式来展示布线方式。

1)电子白板+短焦距投影+计算机+多媒体中控布线示意图

 

多媒体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多媒体部分

1

三芯电源线

(1)号线缆,用于给投影机供电

2

VGA线

(2)号线缆,用于投影机和多媒体中控之间VGA信号传输

3

投影机控制线

(3)号线缆,采用两芯线缆,用于中控通过串口控制投影机

4

USB控制线

(4)号线缆,用于计算机和电子白板之间的控制连接,为电子白板自带成品线缆

合计:

4根线

2)触摸屏一体机+中控布线示意图

多媒体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多媒体部分

1

三芯电源线

(1)号线缆,用于给触屏一体机供电

2

VGA线

(2)号线缆,用于触屏一体机的VGA信号输出给中控

3

VGA线

(3)号线缆,中控的VGA信号输出给触屏一体机(若不使用笔记本/展台,可省略)

4

音频输出线

(4)号线缆,用于将触屏一体机的声音输出给中控

合计:

4根线

3)触摸屏+计算机+多媒体中控布线示意图

多媒体部分布线线缆汇总: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多媒体部分

1

三芯电源线

(1)号线缆,用于给触屏供电

2

VGA线

(2)号线缆,中控的VGA信号输出给触屏

3

USB控制线

(3)号线缆,用于计算机和电子白板之间的控制连接,为电子白板自带成品线缆

合计:

3根线

三、全自动录播系统布线方案线缆汇总(不包含多媒体部分)

序号

品名

功能

长度(米)

声音部分

1

屏蔽线缆

RVVP3X0.3

8支吊麦音频线

吊麦-调音台

2~⑧号线

2

音箱线

音频金银线,音箱-功放

图中为两个音响

(10)、(11)号线

3

音频线

教学PC-调音台

两芯带屏蔽线缆

⑨号线,用于采集教学PC的声音

合计:

11根线

图像部分

1

两芯电源线

(1)、(4)、(7)号线缆,用于给摄像机供电

2

视频线

(2)、(5)、(8)号线缆,用于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

日立摄像机:

采用DVI成品线缆*3(单根最多不超过20米)

ZQHDC30:

采用视频分量信号*3*3(一台摄像机使用75-5线缆三根)

ZQHDC40:

采用SDI视频线缆*3(或一台摄像机使用75-5视频线一根)

3

摄像机控制线

(3)、(6)、(9)号线缆,用于摄像机控制。

采用阻值<6欧姆的网线。

4

VGA线缆

(10)号线缆用于录播主机采集教师计算机的VGA画面;(11)号线缆用于将录播主机的VGA画面在讲桌前端显示(不做此功能的可以省去)。

合计:

11根线

控制部分

1

两芯电源线

(1)、(3)、(5)、(7)、(9)、(11)号线缆,用于给摄像机供电

2

视频线

(2)、(4)、(6)、(8)、(10)、(12)号线缆,用于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采用75-3视频线缆

3

网线

(13)号线缆,用于连接控制面板

合计:

13根线

线缆总计:

35根线缆

 

附件:

各类常用线缆说明

1、HD-SDI数字高清工程专用线缆

产品性能

        线缆内部采用高纯度无氧铜导体,高密度无氧铜(OFC)编织屏蔽,有效隔离电磁干扰,使图像清晰不失真,且信号传输衰减小,传输速率快;外被PVC护套,具有耐磨,耐酸碱,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接口采用镀镍及镀金BNC无磁性金属插头,有效屏蔽、保护插头连接处,免受外界电磁干扰;模块化应力消除结构,防止线缆弯折损伤,便于灵活移动,持久耐用;

精密加工BNC联接头部和线缆一体成型,完全抵御一切外来噪波干扰,使图像更加稳定,更清晰亮丽。

技术参数

接口:

BNC,镀金端子、镀镍外壳

线材直径:

6.0MM

芯线规格:

17/0.16裸铜

屏蔽:

125%覆盖铝箔和聚酯薄膜屏蔽层

外被:

PVC(黑色平滑)

分辨率:

1920×1200@60Hz;兼容VGA,SVGA,XGA,SXGA,UXGA,WUXGA

高清标准:

1080P,兼容480i,480P,720P,1080i,1080P

色彩:

10亿色

特性阻抗:

(差分阻抗)75±5Ω(TDR)

传播延迟:

对内延迟差151psec以下,对间延迟差2.42ns以下

传输距离:

最远支持100m

接触电阻:

5ΩMAX

绝缘电阻:

5mΩMIN

数据安全:

传输不受电磁波的干扰

带宽:

10.2Gbps(340MHz)

 

2、DVI数字高清工程专用线缆

产品性能

内部线缆采用优质无氧铜导线,外套材料采用高精规格的PVC,抗磨防折柔韧性强,确保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接口24+1针,双通道、高速率传输,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衰减,有效消除拖影现象。

精密加工DVI联接头部和线缆一体成型,超强滤波双磁环屏蔽设计,完全抵御一切外来噪波干扰,使图像更加稳定,更清晰亮丽。

 

技术参数

输入/输出:

DVI24+1

接   口:

M/M、镀金、双磁环

线材直径:

8.5MM

芯线规格:

0.36裸铜

屏   蔽:

3层125%覆盖铝箔和聚酯薄膜屏蔽层

外   被:

PVC外被外加铝镁合金丝編織

支持标准:

DDC2B标准及HDCP协议。

分辨率:

1920×1200@60Hz;兼容VGA,SVGA,XGA,SXGA,UXGA,WUXGA

高清标准:

1080P,兼容480i,480P,720P,1080i,1080P

色   彩:

10亿色

特性阻抗:

(差分阻抗)100±10Ω(TDR)

传播延迟:

对内延迟差151psec以下,对间延迟差2.42ns以下

传输距离:

最远支持30m,超过30m以上线材加IC放大器

接触电阻:

 5Ω   MAX       

绝缘电阻:

 5mΩ  MIN

远程串音:

负26dB以下/cable

数据安全:

传输安全,不受电磁波的干扰

带   宽:

10.2Gbps(340MHz)

其   他:

30M以上线材加IC放大器,带USB

3、色差分量线

色差分量接口称为分量视频接口,又叫3RCA,即把色度(C)信号里的蓝色差(b)、红色差(r)分开发送,其分辨率可达到720线以上。

其接口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一般利用3根信号线分别传送亮色和两路色差信号。

这3组信号分别是,亮度以Y标注,以及从三原色信号中的两种——蓝色和红色——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分别标注为Pb和Pr,或者Cb和Cr,在三条线的接头处分别用绿、蓝、红色进行区别。

我们经常在投影机或高档影碟机上看到的,类似YUV、YCbCr、Y/B-Y/B-Y等等的接口标识,虽然标记方法与接头外形各有千秋,但都属于色差分量端口。

对于模拟视频信号来说,衰减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信号分离度越高的信号清晰度就越高。

色差输出就是把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译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信道的最大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译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信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影像失真,从而能够轻松实现720线以上高解析度、高清效果。

左起绿、蓝、红三条为色差分量接口,右起白、红两条为音频接口。

透过色差分量端子,可以提高输入信号品质,可以输入多种等级讯号,从最基本的480i到倍频扫描的480p,甚至720p、1080p等等,都是要通过色差输入才有办法将信号传送到电视当中。

对于只有352×288分辨率的VCD来说,传统的最高能够支持480i清晰度的AV复合接口与S端子足够支持,但对于720P以上高清视频来说,则只有色差分量以上的接口,才能真正实现高清输出。

普通接口之所以视频输出不佳,效果与VCD相差无几,除了本身不能实现高清解码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采用的是AV复合输出,而不是色差分量。

其   他:

可采用三根高质量75-5视频线来进行分量信号的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